觀賞魚怎樣才能更早的發現魚病?

love--333


對不起,我是譁仔!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譁仔。

很開心回答題主的問題。

題主的問題很經典,根據這個提問,可以判斷出,題主已經養魚至少超過一年了。

沒有絕對的飼養經驗,是問不出這樣有靈魂的問題的。

這個問題的背後隱藏著一個不可明說的故事:題主肯定曾經見過魚病,而且不止一次,每次治療魚病的結果都很悲催,魚藥錢花了,時間消耗了,但是魚也沒救回來。經過這麼幾次折騰,心生一念——假如可以早點發現魚病的徵兆,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魚病引發的死魚了呢?最起碼,規避大部分死魚概率也行啊!

換句話說,題主想要知道的是:如何在觀賞魚病的那些肉眼可見的症狀出現之前對魚病做出預判。

再強調一遍:我們是在毫無明顯症狀的前提下確定魚病,而非討論預防魚病的事情。

其實,辦法不是沒有,只是,即使你知道了,你也未必做得到。


寄生蟲魚病早知道

要想提前預知魚病,你起碼得知道魚病的種類吧!

魚病分五種,常見的有兩種——寄生蟲性魚病和細菌性魚病。

寄生蟲魚病又分為外寄和內寄。

其中,內寄根本沒有所謂的早期症狀一說,等你發現內寄了,就已經是中期或者晚期了,所以,內寄是無法做出提前預判的。當然如果你會做鏡檢,就當我沒說。

而外寄的早期表現就比較明顯了。

眾所周知,外寄的中晚期表現是身上出現血斑和潰瘍,同時伴有蹭缸現象或者雙鰓快速張合現象。

不論是哪種外寄,它們的早期表現都驚人的相似——魚體表面大量分泌粘液。

可是,粘液是透明的,你也不可能每天把魚抓出來用手擼一遍,對吧?

那有什麼可以實操的措施呢?

有!就怕你不願意幹。

方法就是每天測試你的魚缸水的硝酸鹽數值——如果連續3~7天你的魚缸水的硝酸鹽數值異常突增,那就說明你的魚的新陳代謝正在異常波動。

問題來了!一年365天,每天堅持檢測硝酸鹽,你真的願意嗎?


細菌性魚病的早期預判

備註:在討論這部分內容之前,需要先剔除觀賞魚應激反應和交叉感染引發的細菌性魚病,因為那是完全無法預判的。所以,請大家不要在這兩個問題上糾結了。

如果你的觀賞魚身上已經出現了爛鰭、爛身、爛鰓、炸鱗和矇眼,那已經說明你的魚病進入中期和晚期了,這與早期魚病症狀已經毫無關係了。

不論是哪種細菌性魚病,它們的爆發有一個共同的早期特點,那就是都是以水質敗壞為大前提的。

什麼叫水質敗壞?

答:簡單理解,是氨氮和亞鹽數值的異常波動。

說得再清楚一點,就是說你的魚缸的硝化系統因為你的錯誤操作發生了局部受損或者全部崩潰的現象。

等你親眼見到爛鰭和炸鱗的時候,那說明你的水質至少壞了一週以上了。

那如何在水質出現問題的頭三天就知道水質出問題了呢?

譁仔的答案也很簡單:每天檢測氨氮和亞鹽數值。

只要氨氮和亞鹽數值連續三天出現飆升現象,那就是你的魚要發生魚病的早期信號。

問題來了!一年365天,每天去檢測氨氮和亞鹽數值,你真的做得到嗎?

結論:恕我直言,每天檢測魚缸水的三個指標,對於絕大多數魚友來說都是做不到的,所以,想要做到真正的“魚病早知道”,無異於痴人說夢。

不過呢,魚病早知道這件事雖說極難做到,但是並不妨礙我們通過對科學知識的掌握來提前預防魚病啊!

至於預防魚病的套路,就只能去譁仔的頭條圈子裡學習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今日頭條APP裡關注譁仔說魚,然後在我的主頁裡找到“圈子”二字,你就可以進圈了,在我的圈子裡,你不僅可以學習到預防魚病的知識,你還可以學習到傳說中的《譁仔私密養魚筆記》。


敬請關注今日頭條譁仔說魚專欄,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

哦對了,差點忘了,譁仔精心為觀賞魚玩家編寫的養魚入門手冊——《養魚不死魚基礎100問》已經開始在今日頭條獨家更新了,100個經典養魚難題,100個完美標準答案。有了它,從此養魚不求人。你可以在我的今日頭條主頁找到它哦!


譁仔說魚


養魚的朋友對於魚而言最怕、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魚生病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大多數魚病如果在發病早期是有一些反應的,此時如得到及時的合理處理可以化險為夷,那麼怎麼樣才能及早發現魚的這些變化呢?踏火來分享下這些年來自己的經驗。

1、突然吃食減少或根本不吃食,這是最明顯的現象了,如果不是因為飼料本身的原因和天氣原因(悶熱天、氣溫突變等也會有這種情況)或水質不良外,說明魚已有不適了,如果在沒有查明原因前,先停喂或少喂,仔細觀魚有沒有其它的異常然後再處理。

2、魚的色澤出現異常,如突然光澤暗淡或者是無光澤、發黃(這類情況在金魚和錦鯉中很容易觀察到)等。如果水質沒問題的話,對於無光澤的情況很有可能魚已開始感染寄生蟲了,如果是發黃,很有可能是魚的內臟和分泌系統出現了問題,致體內的一些毒素無法排出,這類情況多半與水質有關,可調下水,減少投餵,同時也可以拌一些護肝藥或益生菌來餵魚,以促進體內的毒素儘快排出。

3、魚呆浮在水面,食慾不旺,排除天氣和水質原因外,魚很在可能感染了外寄生蟲,或是鰓部出現問題,可以撈一些症狀明顯的進行檢疫,再對症處理。

4、魚在水中狂遊,不吃食且怕人,有時遊的時候會用身體去擦池壁,仔細觀察魚的體表會有擦傷的痕跡,這種情況也是開始感染外寄生蟲了,有條件的可撈幾條進行鏡檢後確認病源體,再對症用藥效果更佳。

5、糞便異常,糞便中出現白便並帶有氣泡、或是出現大量浮便且長時間不下沉,這很有可能是魚的消化系統開始出現問題了,輕的減量或停食一兩天可調理好,嚴重的可在飼料中拌些抗菌藥或是益生菌也有一定效果。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如果您著的有用歡迎轉發、收藏!更多水產、水族類的經驗分享敬請觀注踏火逍遙,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首先,想要儘早發現魚病,就要平時多多觀察魚兒,多多與魚兒互動。比如觀察魚兒遊動的姿態、進食的情況等,尤其是群遊的魚類,如有經常離群、靠邊或不喜歡遊動的,都有可能存有健康隱患。

1、如果發現有魚經常靠邊遊或用身體去摩擦其它物體時,首先應考慮是否有寄生性疾病。

2、如果有正常吃食,但身體消瘦、色彩衰退、眼睛無神、鰭尾不愛舒展的魚,可能患有內臟疾病,應馬上隔離治療。

3、如果魚缸中的魚兒有外傷, 應立即用藥物浸洗, 以免感染,導致病情加重。

4、注意觀察糞便, 如在糞便中有白色粘液或夾有氣泡, 表明消化系統有病,應馬上換水,減少投食,看看是否餌料存在問題; 如果糞便呈黑色且拖得很長,說明是消化不良,應停止投餌,然後根據症狀進行預防。

5、有些褐藻的形成是由於濾棉溢流導致的雜物過多,直接回流到魚缸裡,如果魚缸裡突然出現大量的褐藻而不清理,水質慢慢就變會壞。如果魚缸突然出現大量泡沫和濃重魚腥味也要及時換水。

6、突然給魚兒換食的話,比如從飼料換到活食,或者從活食換到飼料時,要注意觀察魚兒的狀態,避免魚兒拒食導致消瘦或者消化不良導致的腸炎。

(以上圖片源自網絡)文章系徹朗旗下【底棲魚兒】原創首發。


底棲魚兒


觀賞魚生病是有跡可尋的,只要每天仔細觀察,就能發現觀賞魚生病的跡象。通常觀賞魚生病,最常見的反應是,魚對食物突然不感興趣了,對魚食視而不見。此外,觀賞魚生病時通常會縮鰭,並伴有魚體發黑的現象,行動呆滯,上浮於水面或沉入缸底。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建議馬上換水,停止投餵魚飼料。與此同時,向魚缸中投入殺菌藥和殺蟲藥,兩管齊下,及時將魚病控制在初發狀態,如果放住不管,觀賞魚小病拖進大病,此時再下藥救治,已經晚了,回天乏術。此外,還有一個現象,有時,觀賞魚體色突然變淡,這是觀賞魚死亡前的徵兆,這種情況本人發現了好幾次。飼養觀賞魚,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平時要多研究勤觀察,逐步積累經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從菜鳥新手到資深觀賞魚玩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長,勤能補拙,建議平時多系統地學習一些養魚知識,以備不時之需,養觀賞魚並不是只換換水,喂喂魚食那麼簡單,會治魚病的人,才是高手.....




千山雪資深金魚玩家


現在很多家庭加入了養觀賞的行列,很多新手總是說魚死掉了,魚又死了這些話,怎麼才能更早發現魚病了呢!

觀察水質

魚生病都可以從水中找到答案,養觀賞魚絕對不是餵食之後就不管了,每天要在欣賞的時候觀察水質的變化,如果沒幾天水渾濁了這時候就應該檢查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是否健全,如果物理過濾賭水了請儘快更換過濾棉然後換部分水再加入硝化細菌,或者看下食物是否留有殘渣減少投食量!



吃食慾望

魚兒的狀態基本表現在吃食上,如果魚沒有過去吃食的慾望了,這時候魚就是有可能生病了,出現這種情況先停食兩天觀察魚糞便如果沒有腸炎現象,拿食物引誘一下看下狀態如果可以也不要進行投食,換水在刺激下魚的新陳代謝讓它更有狀態!



顏色的變化

人生病的時候眼神會無精打采,魚生病的時候身體顏色會變暗,這種情況多數是水質引起的內外寄生蟲,需要用藥來進行殺毒了,不嚴重的幾天就好了,然後通過換水來去除中水的藥物殘渣!


寵物我知道


魚兒在健康狀態下表現為活潑好動,食慾旺盛,在水裡不停的遊動。只要生病就會出現厭食、趴缸、行動遲緩、落單等明顯的症狀。

大家在平時如果多注意觀察魚兒的狀態,很容易就能辨別魚兒是健康還是生病了。所以養魚不能懶,平時多觀察對養好觀賞魚非常重要。如果連魚兒趴缸、厭食等明顯症狀都看不出來的話那隻能說魚養的很失敗。

水質的變化也能預示魚兒疾病的發生。水質出現渾濁,顏色改變明顯,水中出現懸浮物、白毛等都預示魚兒要生病了。

所以魚病的發現還要大家平時多觀察,勤動手,才能防患於未然。


生活就是自魚自樂


對於飼養觀賞魚的人來說,也許等到魚病了再去治療就已經遲了。最重要的是預防,預防做到位也不能完全避免魚生病,因此我們就要注意觀察,早發現早治療。

一、觀察魚的體表

病魚體表症狀,從頭開始:鰓的色彩和氣味以及有無增生狀況;鰭條有無腐爛、長毛和充血癥狀;體表有沒有增生物、寄生物以及病灶;皮下有無出血狀況。

二、水質監測

這裡的指標包括水的酸鹼度、硬度、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含量、水溫等方面。

三、魚的進食狀況

健康的魚進食是積極的,而當你的魚無精打采總是躲在角落裡不吃不玩的時候你就要注意了。

四、魚的排洩物

健康魚拉的是黑色的排洩物,當它的排洩物發白的時候就說明它有腸胃病了。

五、魚群中死亡個體解剖觀察

對發病魚群中的死亡個體進行解剖對病灶部位進行觀察。觀察其潰瘍及腐爛症狀並且聞病灶部位的氣味對於判斷魚群的病因及確診是極為有效的。

僅供參考,歡迎補充,力爭將魚的疾病扼殺在搖籃中。


泰獅蘭壽金魚愛好者


為您解答。

怎麼能更早發現魚病?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觀察。

1.看魚得狀態,遊姿是否正常,呆滯,趴缸等。

2.看魚得外觀,充血,炸鱗,白點,白毛,爛尾等。

3.看水質,水面冒泡,氣味腥臭,水底存便過多等。


逗逗屋007


水質是養魚的核心問題,解決了水質,基本不易發現魚病。☺☺


身世飄零雨打萍


多觀察!!!兩天前觀察到魚有蹭石頭景觀的現象,沒在意,今早兒子就大喊大叫說魚身上長白點了。基本上魚狀態發生變化都是生病的前兆。看進食情況,遊動狀態,體色,只要發現有變化就要及時聯繫魚店老闆了。

個人不推薦魚生病在網上找解決辦法,可能會耽誤病情,藥的品牌千萬種,用量也各不相同,效果也不盡相同。哪裡買的魚就去找老闆,一般情況老闆自己的魚治療和恢復狀態要好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