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系統突出應急科普全力抗擊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科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發揮科協系統“一體兩翼”的組織動員優勢和科技工作者專業優勢,以應急科普工作為重點,積極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和地方加強疫情防控,引導公眾掌握防控知識、堅定戰勝疫情信心,在緊急狀況、重大考驗面前有力動員、堅決擔當、切實履責。


全面部署,迅速動員


全系統迅速動員。中國科協堅決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各項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批示後,中國科協第一時間傳達學習,成立應急科普領導小組,1月22日下發《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科普工作的通知》,要求科協系統全時工作不掉線,發揮“一體兩翼”組織作用,特別是發揮科技工作者專業優勢,動員廣大基層“三長”、科普信息員、科技志願者和社會各方力量,持續推進應急科普,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工作體系。中國科協建立固定聯繫人制度和工作日報制度,安排專人每日與37個相關全國學會、32個省級科協對口聯繫指導。1月31日,中國科協發出《戰“疫”有我,為決勝攻堅提供科技志願服務》倡議,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技志願服務精神,全力以赴、攻堅克難,與全國人民一道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發布關於開展“堅定信心 同舟共濟‘疫’期加油”公共募捐的倡議。


各地科協積極響應。湖北等32個省級科協全部成立領導小組,指導各地市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機制,向本地科技工作者、科技志願者和科普信息員發出號召,積極參與抗疫工作。


全國學會立即行動。中華醫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華護理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第一時間向全國醫務工作者發出《致抗炎一線同仁書》,中國藥學會、中國藥理學會、中國毒理學會、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等188個全國學會分別發佈倡議書,203個全國學會響應中國科協發出的倡議書,各領域科技工作者行動起來,投入疫情防控戰。


發揮優勢,精準發力


充分發揮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專業優勢。

各專業學會紛紛主動發聲,提出專業建議,供有關部門決策參考,為醫務工作者和群眾提供專業指導。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制定大型公共衛生事件心理危機干預科普指南,開通全國心理援助電話熱線,針對疫區人民和醫務工作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務。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郭樹彬教授在央視、騰訊等媒體上講視頻公開課為公眾解疑釋惑、兒科分會發布《兒童2019—nCoV病毒感染的診斷與防治建議》,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發布《關於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營養建議》,中國藥學會發布《病毒防護 藥師須知》,中國製冷學會發布《春節上班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安全使用空調(供暖)的建議》,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發布《一個減少冠狀病毒擴散的規劃建議》。醫務工作者勇於擔當,奮戰一線。中華醫學會聯繫推薦20位高級別專家、110位相關專家,先後赴武漢一線參加救治工作。中國防癆協會理事長、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劉劍君等專家一直戰鬥在臨床一線,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副會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雷光華帶領專家團隊出征武漢參與抗疫。中國女醫師協會會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院士帶領北醫三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馳援武漢。


充分發揮大聯合大協作的協同優勢。利用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工作機制和“科學闢謠”平臺合作機制,與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中心保持聯動,實時跟進網絡輿情,有針對性地組織專家第一時間製作併發布科普信息。聯合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中國平安發起“健康守護——抗擊新型肺炎志願服務行動”,幫助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及時掌握疫情防控知識。科普中國聯合清博大數據上線“疫情謠言粉碎機”,集粉碎謠言、防護企業查詢等於一體,實現自動數據實時更新與檢索。科界聯合人民日報客戶端、成都無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360大數據推出肺炎確診患者同行程查詢工具,以科技服務疫情防控。


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立體化傳播優勢。中國科協通過科普中國、科學闢謠、數字科技館、科協官網、今日科協、科界等平臺,持續普及疫情防控知識、開展科學闢謠,截至2月5日上午共刊發相關內容報道5154篇次,視頻164個,主持和維護微博話題30個,瀏覽量超31.3億。中國科協聯合支付寶開展“面對新型肺炎,我們這樣保護自己”肺炎答題活動參與量達5696萬人次。中國科技館“空中課堂”為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提供學習資源,傳播量達8444萬;發起全國科技館科學實驗DIY挑戰賽,各級科技館102家積極參與。各省紛紛利用APP、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持續推送疫情防控權威科普知識。湖北武漢開展“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網絡科普知識有獎競答,輻射全省、延伸全國,引起強烈反響。浙江省科協聯合都市快報從1月21日起,每日在報紙上推出5個整版的新型冠狀病毒病特刊,通過科普欄目“超級科學+”對李蘭娟院士的採訪網上閱讀數突破5613萬,單條視頻觀看6292萬次,“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微博話題閱讀數達到16.1億。山東省科協開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山東在行動!”專題內容在山東IPTV上線,覆蓋1700多萬家庭,每天10萬多人點播。重慶市協調重慶電視臺科教頻道,面向3000萬市民,每晚3次、每次5分鐘滾動播出科普中國推出的動漫視頻《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知識》。江蘇南京市科協在全市科普閱覽屏、6個區級電視臺、全部10條地鐵線路站臺和車廂平臺滾動播放權威科普資源;無錫市、常州市科協通過地鐵、公交每天播出科普知識,受眾超11萬人次。青海、西藏、內蒙古科協開展雙語科普,福建、海南科協開展特色方言科普。


充分發揮科協系統基層隊伍廣泛傳播優勢。北京市各區科協全體人員深入各社區和村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市科協開展“我們在行動”計劃,大年初一製作完成《冠狀病毒防治宣傳冊》並下發基層。天津科協發動全域科普體系,實現全部234個街道(鄉鎮)、5112個社區(村)的全地域覆蓋,全市8.5萬名科技志願者、4.5萬名科普信息員累計推送科普信息1000萬條次。各地基層科協工作人員、科普志願者按照屬地黨委統一部署,全部投入到社區防控一線,協助社區進行人員排查工作,平均每人每天排查人數100餘人。


河南省科協組織全省7000多個農技協推送權威科普資料,覆蓋300餘萬農民;動員全省3000多個大屏管理員、5000多個農技協專家和所有科普信息員轉發10餘萬次,覆蓋農村人口600餘萬。吉林省科協充分發揮全省48萬名科普信息員作用,每名科普信息員建立不少於50人的微信朋友圈,截至1月31日累計轉發2028萬次。廣西科協在全區有關LED屏播放科普視頻時長3465分鐘,在全區550個科普e站發佈應急科普知識,閱讀量超過10萬人次。江西、黑龍江、山西省科協通過農技協、科普e站、農村大喇叭、科普基地等渠道,動員科普信息員和“三長”開展疫情防控和應急科普。新疆伊犁州科協依託科普大篷車走街串巷開展宣傳,州科協本級直達135個村和社區,科普大篷車累計行程650公里,發放科普宣傳材料4萬份。


心繫基層,突出實效


中國科協依託應急科普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指導科協系統做好疫情防控科普服務,定期指導各地科協、各級學會下一步工作注意事項。堅持把應急科普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動科技為民服務的有效實踐,不斷增強支持疫情防控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堅持科學防疫,反覆強調各級科協要在各地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調度下,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重點利用信息化科普資源,為群眾提供足不出戶的科普服務和輿情引導,不搞紙上發動,給基層“幫忙不添亂”。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心繫奮戰抗疫一線、積極開展應急科普的湖北省基層科技工作者,1月31日通過中國科技館基金會緊急捐贈醫用口罩2萬個、N95口罩1000個。根據財政部1月26日下發的《關於疫情防控採購便利化的通知》,中國科協緊急啟動應急科普支持地方專項,組織編寫並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新型肺炎防控知識掛圖15萬份和摺頁25萬份,2月3日起下發湖北、浙江、北京等全國31個省份的社區、村居等基層一線使用。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