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銀行四個月,每天都想辭職,每天都活在對之前找工作的後悔當中,怎麼辦?

獨立feel


我相信看到這樣的問題,有人會建議你立即辭職,但是我不這麼想。

世上不存在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適合的工作。

進入銀行工作僅僅四個月就每天想辭職,顯然你對工作極為不滿。但是在作出辭職選擇之前,我建議還是要客觀的分析一下不滿的原因是什麼?標題給出的信息有限,無法得知你所處單位企業性質,崗位等等情況。

首先,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明確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顯然你在之前求職時沒有充分調查,不知道自己現在所做工作是怎樣的,所以才會出現工作和自己預期相差甚遠的情況。如果現在就辭職,你明確了自己理想的工作了麼?如果沒有,辭職後再找工作,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所以建議你先從瞭解自己做起,MBTI,霍蘭德,大五人格等等工具都可以有所幫助。


其次,銀行內的職位類型你是否都瞭解呢?是否可以通過學習尋求轉崗呢?眾所周知銀行內部門眾多,崗位也千差萬別。除了一般企業都有的法律,行政,財務等部門外,還有信貸,資金,風控等特有部門。不同崗位對員工技能要求不一樣,是否有一款適合你呢?現代企業中不乏內部招聘的機會,明確方向努力積累的同時,多關注這方面的信息,相信終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即使沒有合適的機會,只要掌握了相應的技能,辭職也會信心滿滿,不再迷茫。


在職業的選擇上“率性而為”,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所謂做事沒計劃,盲人騎瞎馬。在我們考慮職業方向的時候,應該做的是結合自身特點去儲備職業技能,在明確發展方向的前提下,鏈接工作的資源。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我們在進入一家公司前,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現有的技能能否給公司帶來超額收益。只有保持這樣的心態,才能讓我們的職業生涯一路坦途,最終收穫更多。


孤獨的自由


先說說我的經歷。大家輕噴哈!

我在2013年畢業於一個211,985高校,經歷了考研失敗後,既不想再繼續求學道路,又想早點工作為父母分擔,所以畢業後簽了一個大型國企,當時這個國企效益並不是很好,因而待遇也不高,但是勝在屬於行業龍頭的地位,平臺對當時稚嫩的我來說非常難得,再加上領導對於人才梯隊建設非常重視,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然而在裡面待了兩年後,由於心浮氣躁,不滿待遇等問題,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下家的情況下,草草辭職。

2015年辭職後,想去幹銷售,找了另外一家小國企,真正進入銷售隊伍後發現同事們大多是大專畢業,甚至有的是高中畢業,而自己由於口才不好,與他們相比,也並沒有什麼優勢,心裡忽然有一種落差,而且銷售人員暫時要在車間實習,說是實習,其實就是給車間工人打下手,幹了一週後得知公司在招技術人員,而我的專業,工作經歷都非常對口,於是向人事部門申請調入技術部,無果…於是辭職。

辭職後由於生活壓力,進入一傢俬企從事技術工作,當時這傢俬企在招聘時人事部門許諾了很多,但大多沒有兌現,還好當時的直屬領導人很好,工作氛圍是非常融洽的,但是工作待遇還是不理想,而且離家也比較遠,大概30公里,需要每天開車來回,加班也比較多,因而心裡生出考公務員的想法。邊工作邊準備考試,筆試,面試,體檢,政審,最終進入體制內。

基層公務員的生活同樣苦逼…加班,熬夜,待遇同樣不高,其中苦楚只有自己和同事們知道。看到涉及公務員的新聞下的評論裡,部分人想當然的對公務員的謾罵亂噴,也一度憤憤不平,更讓人生氣的可能就是一些無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故意去黑這個群體,很多時候也想過逃離,但是仔細一想自己已經28歲,不再年輕,沒有繼續折騰的資本,也只能去無奈去接受。一句話,為了生活…

下面回到題主的問題,對於銀行的工作我並不是很瞭解,但是就社會上大多數人的看法而言,銀行工作體面收入可觀,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會輕言離開,除非我有更好的工作機會。至於原因,通過我的經歷已經能夠得到答案,草率的離職只會讓我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還是希望題主能夠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要像我一樣做草率的決定。在我們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應該經過深思熟慮,我們也會為每一個決定付出我們的代價或者叫成本,或者時間或者物質或者精神,當然也會得到回報。


小才書


你入行四個月就想辭職,我在銀行幹了32年,真覺得還沒幹夠。

現在銀行工作的環境、氛圍、強度,可比我們入行時強上百倍,當年無論是會計、出納、信貸、臨櫃還是事後,全是手工,一把算盤,一副套袖,頭一低就是一天,下班時頭昏眼花,手腕痠痛。要是日結不平,長短款、大小數、串戶,就別想下班了,你知道有多煩人呀!最討厭的是年終結算,從11月中旬就開始忙活對賬、調賬、催貸、試算……,12月25日以後下班就沒有準點兒了,年終31日決算就折騰一個通宵,出報表一般都忙到元月10日左右,全是手工做賬、做表呀!

自從核算上機後,真是享福了,玩電腦可比玩算盤強多了,所有報表全是通過大機形成,既快又準省大勁了。

現在年輕人不願意進銀行幹金融,真是不能理解。


沽上漁翁


我來說說我朋友吧,14年入行櫃員,15年大堂,16年網點客戶經理,網點雜事多到爆炸,什麼事情也會想起我朋友,因為他看起來“很閒,很閒” 。

中午去食堂帶飯,幫大堂經理代班,貸記卡資料整理上交,pos機資料收集上報,邀約客戶做課題營銷,去樓盤駐點簽約房貸,開車帶上級行的領導回去,然後存款,貸款,分期,信用卡,貴金屬中收等等全年KPI考核。當然我朋友還有一個客戶經理同伴。。不會孤獨至死。

想起來,我朋友那一年的大堂經理最舒服,不用維護客戶,指標也少,上他自己的班,站他自己的崗個人覺得銀行想對而言比外面壓力還是稍微好一點,感覺題主的情況,建議還是待銀行吧,休息日多玩玩,放鬆放鬆自己如果要離職,找好下家再離職 不然會很迷茫


深漂小八


我是建行臨時工,現在站大堂,也希望轉成正式工,你他媽還想離職?相對其他行業銀行離職率相對低一些,我在深圳某支行幹了一年多至少我沒見到哪個行裡員工不做了,只有應屆畢業生進來,據說下個月又有新人來。但做久了確實感覺有點壓抑,做櫃員都沒怎麼動,除了上廁所,但想過待遇好,月薪有6到8千不等還是稅前,加上每年年終獎有幾萬,這水平在深圳貸款買房沒問題的,如果你確實不喜歡或者不適合這份工作,有更好的選擇就跳吧!哪行都是這樣的,不適合肯定要換啊,趁年輕做喜歡做的事才重要,做起來有動力


彽調e點


想起了大三暑假時在某大型銀行實習的經歷,當時是去跟著對公業務經理做助理,帶我的人是專門負責小微企業的。

工作下來感覺其實就是搞推銷的……跑到各種客戶(小公司財務)那裡推銷各種理財產品…………想辦法拉人頭拉業績什麼的。

每天穿著細高跟鞋彆扭死了,走一天下來腳疼,早上五點半就要出門坐公交,然後晚上還要有各種應酬(維持客戶關係)各種培訓………

感覺實在是太不喜歡了,實習完果斷跑路,後來畢業季正式找工作的時候就完全沒有報考銀行。再聽到誰在銀行也一點都不羨慕😂……

不過喜歡做銷售的去銀行應該不錯的,比普通銷售待遇好多了,也穩定多了。


sherrygranger


人生路漫漫,後悔事十有八九,但後悔藥不好買。身在銀行的你,已經比其他人優秀很多。

早晚不見太陽的銀行人

兩個高中同學都在銀行工作。一個是藉助父親的關係,一個是通過自己考試,兩人都進入了銀行系統。

工作以後聯繫的越來越少,因為每次跟他聯繫,不是說要加班,就是說下班會很晚,要進行盤點。久而久之更多的是通過他的朋友圈瞭解他的近況,但是他髮圈的次數也相對寥寥。

同在一個地方,但基本上每年聚一次,聚會時他說,我早上出門的時候基本上看不到太陽,因為太陽還沒出來,我晚上回家的時候也看不到太陽,因為太陽已經下山了。我的青春真的都奉獻給了銀行。

銀行人的現狀依舊很好

兩個同學,一個已經離開了銀行系統,投奔親戚,出國留學,慢慢定居於外國。一個仍然奮戰在銀行系統,自己的小日子就過得風生水起。

跟還在銀行系統的同學聊天兒,他說:

  1. 銀行給了他金錢的安全。相對於外部環境的不景氣,相對於企業效益的不穩定,銀行的日子還算旱澇保收。
  2. 銀行的福利給了他投資安全保障。相對較高的公積金,讓他的房產投資沒有後顧之憂。
  3. 銀行的近水樓臺讓他的理財收益相對較好。銀行內部人對金融對理財,有高於常人的敏感性和專業性。從業以來,他買了基金,跟同事一起買了股票,總體盈利較好。

想辭職,順心而為,擇機而動

工作與生活都要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上。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工作4個月,苦惱4個月,後悔4個月。時間流失你還是你,沒有任何改變,你也只是想想,從來未變。

與其如此,何不想想前行的路。

  1. 事實依然如此,再後悔也沒有用,畢竟天下沒有後悔藥可買。
  2. 後悔了,身體心靈金錢如果都沒有達到你的預期,那麼,要學會直接及時止損。
  3. 擇機而動,身在銀行的你,如果細心觀察,會通過銀行內部的一些政策信息製造整體經濟環境的走勢。更多的瞭解本地區企業的經營情況。你要再尋職業還是自己創業,都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4. 要知道自己有什麼才能更好的行動。有資源,有人脈,有金錢,還是有技術。
  5. 動起來,哪怕是失敗,也要自己親身走一遭,不後悔。

人生無易事,大浪淘沙,沙亦留!

生活無愁事,破釜沉舟,不後悔!




職場沙漏


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你如此迫切的想要辭職,但是我知道銀行並不好進,進了銀行的人都像撿了寶貝一樣,很少有像你這樣迫切想要辭職的,我身邊就有很多在銀行工作而且乾的很好的例子。

案例1.我大學同學在郵政儲蓄銀行(市行)上班,上班地點就在家門口,每天走路上班,據他說只要勤快點,跟客戶打好關係,每個月過萬的收入不成問題,有時候偷偷懶也有六七千的收入。我當時聽到這個也是有點驚訝,這樣的收入放在三線之外的任何城市都算得上是高收入了。入職三年,現在已經是理財經理的職位。

案例2.我大學學長,也是在郵政儲蓄銀行(支行)上班,不過他就沒有那麼高收入了,剛進去做著櫃檯工作拿著保底1800的工資,他也想過辭職,但是最終沒捨得放棄,現在做著銀行信息系統組長的職位,工資也是翻了幾番,如今連房子都在工作地買了。

案例3.我堂哥,在家裡邊一個小縣城農村信用社上班,為了進信用社他當時考了兩年才考進去,現在已經是副行長的職位。

上面的案例都是真實發生的,就連我自己曾經也躍躍欲試,打算考銀行,結果連網申都沒過。雖然在銀行上班是很多人都羨慕的工作,尤其是在知名的五大行(中農工建交)更是旁人羨慕不來的工作,但好歸好,並不是所有人都羨慕這樣的工作,你可能就是那個例外。不過在你辭職之前還是要弄清楚是什麼讓你每天都迫切的想要辭職,弄清楚原因再辭職也不晚。


職說筆記


講一下我的親身試錯經歷。我是應用化學211本科畢業,畢業就轉行,8個月後,繼續轉行互聯網新媒體運營。曲線救國,雖然不是一開始就找到可以奮鬥一生的事業,但是好在我不停地自我掙扎,擴大認知,終於在茫茫行業中找到了它!


大學選錯專業

高考成績出爐,然而我對選擇專業一無所知,家人是小學畢業的,能夠供我念書已經是竭盡全力了,也無法給我什麼好的建議。


我只想著,只要好找工作就行。當時的邏輯是,小到牙膏、洗面奶,大到飛機、輪船,都需要化學的參與,就鐵了心要選擇化學專業(格侷限制與認知水平深刻影響了我的選擇)。


結果大四去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實習一個月,每天度日如年,天天做實驗,和濃硫酸、氫氟酸各類危險物近距離接觸,環境特別不好,各種各樣的刺激性氣味撲面而來。


十分煎熬,很排斥做實驗,好幾個晚上都失聲痛哭。但是畢業就轉行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恐慌而焦慮。


畢業選錯行業

實習結束後,一家知名銀行的信用卡總部來學校開招聘會,看著崗位的名字,自己隨便百度了工作職責和無邊際地意淫了新鮮的職場生活,覺得這份工作非常高大上,不斷進行自我洗腦,這就是我想要的。於是,我就像是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路勇往直前,衝過三輪面試,取得offer。


銀行的福利確實是很好,節日補貼就不說了,肯定少不了。交通方面,明明走路20分鐘就能上班,公司還有班車可以上下班接送。一棟樓三層的飯堂,美味可口的中西式飯菜,半年胖十斤。免費住在環境優美的公寓式小區,這種生活讓人如痴如醉。


但是,工作的內容讓我十分反感,每天都是打電話,每一通電話都是大同小異的話術。我感覺自己的人生一眼就望到頭了。每天上班前,都在問自己當時一定是腦子進水了才會找這樣的工作吧。每天下班,都鬆一口氣,終於解放了,活過來了。


我很能理解題主的心情,當你非常厭惡一份工作時,上班的心情就有如上刑場,內心煎熬、悔恨、痛苦。經常在想,我快要被這裡的工作困得窒息了,什麼時候才可以逃離這個鬼地方,什麼時候才可以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甚至有時候想著想著,腦子就跟毛線亂纏一樣令人眩暈。


迷茫了三個月左右,我意識到這種懊悔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我必須行動起來,尋找我自己想要奮鬥一生的事業。我去拉勾網上面,一個一個崗位地找,找出來後,我先是在百度瞭解它的工作內容,再去各個自媒體平臺瞭解該崗位從業者遇到的工作問題,最後盡力通過朋友找到從事這個崗位的小夥伴聊一聊,看看是否符合預期。


因為轉行的成本比較高,之前的經歷讓我更加慎重選擇。後來就走進了新媒體運營的坑,還是很慶幸自己在畢業一年就找到了這個行業。


囉裡囉嗦講了這麼多,想告訴題主,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選錯行業或者選錯崗位,都可以及時更正,也可以看做是一次試錯,越早試錯,學習新領域的知識,就能越早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所以,我覺得,你需要去找找自己想要從事的崗位,然後學習該崗位的知識,勇敢地轉行。不要問現在還來不來得及,20多歲及時更正自己航行的方向,比30多歲才去改變航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成本肯定少一些。


加油,勇敢地改變你厭惡的現狀,才能擁抱自己想要的生活。

(雖然最後幾句很雞湯,但是這真的是小禾同學發自肺腑的吶喊!)


老何下班啦


在職怨職,相信在哪裡都是一樣的。

我個人曾經做過幾個月深圳某銀行的臨時工,櫃檯的,才知道銀行的工作真的很一般。特別是像我這樣在深圳孤身一人,家裡又沒礦的農村人。2011年在深圳一個月三千的工資,不包吃不包住,在關內租房成本很貴,在關外租房來回上班很累。而且一起做櫃員的還有兩個中大的正式員工,在櫃檯也做了幾年。感覺他們待遇是比臨時工好,但感覺同樣每天也是累著跟狗似的。這嚴重打擊我這個剛畢業的普通本科臨時工對銀行工作的信心,感覺就算轉正了也不怎樣。

我至今依然記得每天當送完運鈔車後下班都是七點多才坐上公交車,我總是一臉茫然望著深南大道兩側的繁華,然後走進白石洲那陰暗狹小的出租房,吃著路邊買來的幾塊錢的麻辣燙,回想著自己十幾年努力學習,卻守著這樣一份沒有前途的工作,還要打個電話回家寬慰一下在農村辛苦幾十年的父母......

事過多年,我不知道自己選擇離開是對是錯,但我感覺其實哪裡工作都不容易。我們不應該片面地抱怨銀行工作不好,因為銀行是很好的發展平臺。關鍵是你是不是適合那份工作。有很多人賣理財產品,拉存貸款,業務做得多好,收入也水漲船高,自然在銀行系統混得如魚得水。如果你自己不適合那份工作,那就放好心態,準備面對未來吧。

是去是留,得自己衡量,趁著年輕大膽做出決定吧,越徘徊,越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