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


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

學著前輩的樣子,

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

最近幾天

這樣一段話

感動了無數人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許許多多的90後、95後醫護人員

用實際行動證明:

扛起重任

他們行!他們能!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因為我和其他的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呀!”


今年24歲的佘沙是2008年汶川地震倖存者,她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人民無私的援助。大年三十,醫院招募援助武漢的第一批醫護人員時,佘沙就積極報名請戰,但由於第一批選派的是重症監護室和呼吸科的護士,她沒有去成。1月25日,醫院發佈召集第二批醫療隊成員的通知,她又主動報名請戰。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佘沙聊天截圖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我的愛人,面對疫情,我必須選擇戰鬥!”


張雙圓失約了。

按照老家的習俗,要去親戚家拜年認親的張雙圓,春節期間卻在武漢市江夏區人民醫院一線支援抗擊疫情,留下了新婚妻子,以及一顆牽掛的心。

張雙圓是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男護士,看到醫院工作群裡招募支援武漢前線的醫護人員時,還在新婚蜜月期的他第一時間報名響應。“疫情就是命令,治病救人是醫務工作者的職責。”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這位90後義無反顧。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張雙圓在工作中(中)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


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的護士李慧在醫院徵集志願者時給護理部發了一段話,要求到任務較重的呼吸二病區參與一線工作,並要求瞞著家人。從除夕到初一,這個內心有些害怕的95後護士仍然堅守在一線。

李爸爸看到網上這些消息,才得知女兒在抗擊疫情一線,忍不住給李慧撥通了視頻電話,一度哽咽,但他還是對女兒說“有些事總要有人去做,保護自己,堅守崗位,等你回家”。已經很多年沒在父親面前哭過的李慧瞬間淚目。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李慧聊天截圖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回來後 我娶你”


2月2日,河南省第二批馳援湖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醫療隊出發。在醫療隊中,來自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的劉光耀和喬冰是一對“90後”情侶。相戀兩年多的他們同在急重症醫學科工作,當得知要組建醫療隊時,他們就商量著一起報了名。醫療隊出發前,兩人擁抱著相互鼓勁。“回來後,我娶你”,劉光耀對喬冰說。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2月2日,劉光耀(右)和喬冰出發前溝通。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幸有愛女學木蘭,不計安危赴前線”


大年三十,在闔家團聚的日子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江北院區護理管理微信群卻消息不斷:報名去支援武漢。28歲的李宗育毫不猶豫:“我未婚,父母未老,無牽掛,我去!”

作為CCU(心血管內科重症監護病房)的護士,李宗育已經有五年多的工作經歷。“我相信自己能勝任。”她第一時間報名,並遞交按了手印的請戰書以表決心。李宗育的父親是退伍軍人,得知女兒出征馳援武漢,他賦詩《送吾兒赴武漢戰役》送給女兒,字裡行間流露著一位父親對女兒的牽掛,更透著自豪和驕傲。


【戰“疫”中的TA】綻放青春 挑起大梁 這就是“孩子”們的擔當!


李宗育與父親聊天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