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你怎麼理解“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古書今讀


我們縣裡中醫院 全是西醫 中藥也可以給你開 要是吃死人 結果全怪到中醫去了 中國就要中西醫分開 中醫就只能開中藥 西醫就只能開西藥


吳家可貴


認識中醫,要有整體觀:

如汗與血同屬於陰液範疇,中醫將此譽為“汗血同源”,通俗的講,如同是一池子的生活用水,主要是用來做飯與洗澡,做飯用水多了,那麼洗澡水就少了;若是洗澡水用多了,肯定做飯的水就少了。

認識這句話的意義何在?


中醫觀點,肺外合皮毛,肺能宣發津液,若出汗多了,首當其衝影響肺的功能,與此同時,心主血脈,出汗多了,即要補充心血,又要補充肺之津液。

若是心血不足之人,也是同理,即要補心血安神,又要益肺生津。

說千道萬,中醫的理論就是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性。相生相剋,如心火克肺金,心血虧,陰虛生火,就會克肺金,肺之功能就失常;反之,肺金太亢進,又會反克心火,反克稱之為侮。

應用到生活之中,就是告訴我們,對於相互聯繫的事,一方有難,肯定會影響另一方面,所以,要未雨綢繆,儘量減少損失。


中醫的汗血同源理論還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傷害我們身體的某一方面功能,只要一個地方出問題了,會關聯許多方面。如果孤立看問題,就會影響整體與全局。


盧軼稱心


無汗者,應補血。有汗者,應補氣。無汗者,補陰又最善補陽,有汗者,補陽又最善補陰。有汗之人,見今天多用黃芪,白朮,防風。三味玉屏風,氣陰致汗出者,黃芪,小麥,牡蠣。都重用黃芪。有汗,說明有血。有血有汗,汗出證明身有血,但是血正在走向衰弱,陰虛。

陰虛久了,病入陽虛,陽虛無汗。

陽虛自汗,是陰虛正在進入陽虛的過程。見汗出又熱又冷,現代叫陰陽兩虛。

有單純的陰虛,沒有單純的陽虛。


RaymondCui


中醫理論,在人體內宇裡,血的運行與孕生是同步的。

血液中,水份點七成多,氣化物點一成,血細胞與孕生血細胞及能量體佔兩成。這是,嬰兒的血象。

18歲之前,人體積毒量少,血中能量體佔比大,水份多為體組織提供。這時,人的狀態為水靈靈的。是盛開的鮮花。

19至38歲,人體排毒正運行,體內能量體積累,組織內水有結合水出現,水須體外保障,血液,淋巴液的濃度在提升,五運,運行顯陽強狀態。

39至55歲,人體排毒正努力運行,體內能量體由中性向酸性改變,使身體的吸收能力不在提升。

56與65歲,體內的變化與昆蟲相似。稱為蝶變。或更新。這期,以保養,養心,養德為主。

好吧,回答,原題,生產生活中,和氣,宇生。當氣不順時,當有,寒氣,汙氣,亂氣,亂體內血與水的狀態,使體本發散,而變內收之態。即,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春風十里草草過


血汗同源,因人而異,因病而治,對一個損傷大岀血的人,不搶救必卒,獨參湯可保命。

在頭條曾述過小女孩毒素纏身,本是有正氣的體質,醫生長期給她是吃清涼解毒藥,使其正氣衰敗,毛孔封閉成無汗虛症,毒素無能從汗腺排出,醫生無力救治,在家待歿。

我從學過醫,只聽老人講過“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為救人命敢擔不是本人應擔的責任。

先保該女孩心臟,叫其母親殺母雞一隻與一味藥大劑量服,不讓毒氣攻心,再以補中益氣,排濃託毒藥連服六劑,提小女孩中氣暢達毛孔出汗,竟奇蹟般生還。

別人都說我傻呆,出了人命她家大人不會怪醫生,“除賠錢外還要做牢”。

至今想起,使我不能忘記。

草根陳克忠實言。


無所事生非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出自《靈樞.營衛生會篇》。

奪,是失的意思。血、汗同源,故而,患者已經失血的,不能再發其汗;已經發汗的,不能再去其血。如果血液損失而又發汗,汗液耗損而又去其血,汗血兩失,會加劇病情。

因此,這句話是一個警示,提示醫者避免採用錯誤的治療方法。

汗屬人體津液。血與津液均為液態物質,都具有滋潤、濡養和運載的功能,與氣相對而言均屬於陰。兩者在生理上相互資生、相互轉化,在病理上相互影響、相互累及,關係密切。

津液和血都是來源於飲食的精氣,並能相互資生,相互作用。運行於脈中的血液,滲出於脈外便轉化為有濡潤作用的津液,以濡潤臟腑組織和官竅,也可彌補脈外津液的不足。其中部分津液可轉化為汗液排出體外,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說。

當血液虧耗,尤其是在失血時,脈中血少,不能化為津液,反而需要脈外津液進入脈中,以補償血容量之不足,因而導致脈外津液的虧損。津液耗損常使氣血同時虧虛,而氣血虧虛,同樣會引起津液的不足。例如大汗,大吐,大瀉或溫病耗損津液時,往往相繼出現心悸氣短、四肢厥冷,脈微細等氣血虧虛的證侯;大量失血後,常有口燥渴、舌幹無津、尿少便秘等津液不足的現象.

因此,對於失血患者,治療上不宜妄用汗法。除了“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這句話以外,其他,例如《傷寒論》也有“亡血家不可發汗”的說法。


純鈞LHGR


“心主血”。一個人一旦失血過多,心陽虛衰。作為人體內的太陽,也就不能溫煦身體,體內缺乏一定溫度蒸騰那裡還有汗出。這就是奪血者無汗的道理。

“汗為心液”。當一個人由於腎水不足,不能抑制心火,心臟為自保,通過出汗適當給心肌降溫,以保心神穩定。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如果過之,心液流失過多,同樣也會傷陽。所以說汗多亡陽。氣為陽,氣是臟腑運轉的動力。氣虛,則脾胃運轉無力,進而氣血生化無源。所以說流汗過多也就等於失血。既“奪汗者”無血。如果兒童流汗過多,甚至睡覺也大出汗,家長一定要引起關注。流汗等於流血。而且流汗過多的孩子往往特別好動。這是因為他的心內過熱。心藏神,心裡過熱,心神難以藏住而外溢,外在表現就是多動症。所以要及時治療,以免影響孩子的正常健康發育成長。


haishan1126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出自《素問·營衛生會篇》,另《傷寒論》有云:“衄不可發汗、亡血家不可發汗”。

《靈樞·決氣篇》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汗與血存在的形式不同,其化生過程亦不相同,但都化源於津液,津液在體內有滋養濡潤的作用,屬陰精之範疇,所以稱“血汗同源”。關於血與津液的關係《靈樞•決氣篇》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即中焦水谷化生的津液(汁),從中焦進入肺脈與經脈中運行的血液融合,又通過心脈的化赤作用變成紅色為血液。《癰疽篇》也說:“腸胃受谷……,中焦出氣如露。上注溪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即中焦化生的水谷精微通過三焦的蒸化,與輸佈於肌肉腠理之中的津液,由孫絡滲入子脈中,與經脈中運行的血液化合,又在心臟的化赤作用下變成紅色的血液,從經文所述,血與津液皆為中焦水谷所化生,津液和調變而為血,而血中之“液”若滲出脈外則為津液,津液滲出皮毛則為汗。所以說三者密不可分,為同源所化,古人講“血汗同源”,只是一個存在於體內,一個排洩於體外而已。

臨床上若血有所傷,必耗傷津液,此時若再用汗法治之,則必更傷其血與津液,重傷其陰;同樣若汗出過多已傷其津液,則不可動用放血之法,若用之則會更傷其津液,亦會使陰大傷。所以在臨床上,若遇新產婦外感風寒之患者,不可輕易用汗法,若汗出不當傷其津液,必會招致傷陰動風。又如臨床若見高熱大汗患者,亦不可輕易用放血法以瀉其熱,若瀉之不當傷其津血,亦可招致傷陰動風。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的原則與其造成危害的臨床表現,在《傷寒論》中闡述的尤為具體,如《太陽篇》說:“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眴,不得眠。”經常鼻衄或其它嚴重失血,已傷其津,若再發其汗,則津液更傷,經絡失養,津液不充而見額上陷,脈緊急,牽引其目故直視而不能轉。亡血失津,神無所附,則不得眠。反過來,在病變時,大汗不止耗傷津液也必傷其血,汗出過多津傷,血化源不足,血耗則神不安而心慌,所以《傷寒論·太陽篇》又說:“汗家重發汗,必恍忽心亂”,大吐、大瀉過甚,則可傷其津液,故汗法皆當禁之。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衄家不可發汗、亡血家不可發汗”,是從津液、血、汗三者同源密切相關而得出的結論,作為臨床治療的原則,也是對後人的告誡。


煮酒含笑飲砒霜


這個是中醫基礎理論知識,人體為血液循環系統,和水液代謝系統,還有氣循環系統。

血液循環系統呢,肝脾主之,水液代謝腎主之,奪血者無汗,失血過多汗就出不出來了,這是我們的腎脈,衝脈,肝脈是相連接的,在腳上太沖部,失血了,腎脈的水就會及時補過去,而汗液是氣循環系統的,具體是腎供給心包,心包再供給三焦,心火過熱化汗而出,總歸來說腎是汗之源,由於腎去供補血液系統,自然供給心包就少了,所以就是奪血者無汗。

同裡,大汗之後,血液同樣會析出水分供給心包造成血虛。也是上面一個道理。即是奪汗者無血。



天強叔愛搗騰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其理論依據來源於血汗同源之說。奪血在此應理解為失血,血虛者。應該是大失血的患者則少汗或無汗。奪汗者在此應該理解為發汗太過或流汗太多則少血,血虛不是絕對無血。在此主要是警示醫家注意血汗同源關係.勿傷及陰津陰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