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郵政儲蓄存款被忽悠買了5年代理保險,靠譜嗎?

用戶5547795027


郵政儲蓄銀行在市場中,最為特色的是什麼呢?就是保險理財。已經成為了其的一個標籤。很多儲戶反感,也有很多儲戶“中招”。那麼,在郵政儲蓄存款認購了5年期保險理財,靠譜嗎?

一、保險理財屬於低風險理財,風險係數很低。

單純的講保險理財,風險係數還是低的,並沒有什麼風險。郵政儲蓄銀行雖然總是推保險理財,但是對於理財的風險等級還是有著把控,只推保險理財、低風險理財產品。主要還是因為這類產品的風險係數低,“保本保息”。為什麼說保險理財的風險低呢?主要是因為低風險等級理財產品的投資渠道為:國債、國債逆回購、大額存單、銀行儲蓄、拆借等低風險產品。所以說風險係數也就很低。從風險的角度講,郵政儲蓄存款推的保險理財風險低,還是很靠譜的。

二、那麼,不靠譜的地方在哪裡呢?

就是在郵政儲蓄存款的時候,對方會向你介紹保險理財,稍不注意就“中招”。而保險理財的細則很多,並且違約起來可能不但利息收不到,可能還會對於本金有著損失。怎麼講呢?銀行定期存款,可以進行違約,但是對於本金沒有損失。但是保險理財呢?存在著提前支付,損失本金的情況。

如果說自己對於資金流動性,幾年內要求不是特別的高,可以進行保險理財,畢竟要高於同期銀行定期存款的存在。但是,如果下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提前瞭解清楚,到底是銀行儲蓄還是保險理財。


厚金說


先說一下我不是銀行的,下面是我的親身經歷,希望可以幫到你。

08年,剛結婚的時候手裡剩了一萬元,讓媳婦去銀行存。媳婦當時就去了鎮裡的郵政儲蓄,回來時三輪車後面放了兩個大盆,一大袋洗衣服。我就問怎麼還買倆大盆?媳婦說是存錢送的,然後開始給我說錢定期存了五年,每年都有利息還有分紅,錢存進去直接分紅500。我一聽就知道肯定是被忽悠買了分紅型的保險了。我想買就買了吧,反正又沒什麼急用,五年後到期再說吧。就這樣過了三年,因為買房子需要用錢,就想起來了這一萬錢來。拿著手續身份證到了銀行,大廳裡的諮詢員問我辦什麼業務?我把情況一說,她說你這情況,錢是沒辦法取的,必須得等到期。我一聽來火了,我很大聲說當時存錢時,你們說的好聽,說隨時都可以取,現在不兌現了,把你們經理叫出來?當時大廳裡好多人都看著我,問我怎麼回事?這時那個諮詢員說,你不要這麼大聲,又不是吵架,什麼事都好商量。我說:我就是要取錢,在不然就是見你們經理。她說:我也是打工的,不要為難我好嗎。要不這樣,你把存單拿來,我查一下看有多少錢,我把錢給你,你把存單給我,這樣好吧?人家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我還能怎麼樣,就這樣算是把錢取出來了,三年連本帶利10850,真心的少啊……

要是沒急用放進去就放進去了,這分紅型的保險有時利息還是會比定期高的。


農村人的眼光



2011年6月份我隔壁老孫遇到同你一樣的遭遇,拿二萬元去郵政儲蓄存錢,幾個月後她老婆想到存摺還在老伴手上,叫老伴拿存摺給她看看並保管起來,一看是五年期保險公司存單,當時他老婆氣得渾身發抖似的,叫你存錢為什麼要買保險,老夫妻倆在家大吵大鬧,當時老孫也是一頭霧水,說我是存錢沒有買保險啊。

這時她和老伴氣喘喘地跑到郵政儲蓄所,哪知郵政儲蓄所櫃檯擠滿了人山人海,而且都是60歲以上的退休老人與老太太,當時保險公司客服代理人也在場,要求退錢並支付半年定期利息。

可是工作人員視而不問,在廣大儲戶的眾怒之下,打電話給110,在110的協調之下,郵儲工作人員與代理保險人商量,同意退還存款,但是沒有利息,聽到不給利息,眾儲戶把玻璃全部砸壞,又一次請警察到場,並且郵政儲蓄工作人員請示上級領導中午供應了快餐,而且支付了半年定期利息。

郵政儲蓄利用老人年不懂的情況之下,勾結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騙取老年人的存款,從那時起老年人對郵政儲蓄開始就不放心了。


笑看人生53441283946


又是一個存款變保險的案例,不得不說,看得多了,人都快有點麻木了。說實話,這種事對於銀行來說是一種悲哀,對於保險來說也是一種悲哀。

靠譜不?

靠譜嗎?靠譜是靠譜,一般來說最少本金是無需擔心,但是利息的話,則有點懸。

銀行代理銷售的保險有兩種:一種是分紅型理財保險,這個保險兼顧保險功能及理財功能,期限往往都是五年期及以上的,但是其預期收益率最少到目前我沒有見過達到預期的,往往是打一半的折扣(比如預估4%的收益率,實際只有2%的收益率);另一種是消費型的保險,這類保險常常都是短期的(以一年期的為主),這類保險在保險期限過完,如果你沒有報險,金額是不會退回給你的,這個跟車險及重大疾病險是一樣的。

你這款產品因為是5年期的,所以大概率的可能性就是分紅型的保險,因此雖然期限長了點,但最少本金無虞。

能否退保?

保險是有猶豫期的,“猶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險合同後10天(銀行保險渠道為15天)內,如不同意保險合同內容,可將合同退還保險人並申請撤消。在此期間,保險人需同意投保人的申請,撤消合同並退還已收全部保費。這個10天(銀行保險渠道為15天)即通常所說的“猶豫期”。

因此,如果你這個保險購買的天數不超過十五天(你是在郵儲買的),那麼可以申請退保,超過猶豫期後,強行要退保也可以,不過可退的金額就大打折扣了,這就好比汽車落地後就不值錢了。

如何理賠?

如果說在郵儲銀行的員工在代銷的過程中未能如實的介紹產品全部情況並進行風險揭示,僅僅各種忽悠你購買的話,在以往我們只能認栽。但是自2017年8月23日銀監會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後,銀行就必須對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如果說你購買保險時,銀行沒有進行雙錄你可以向銀監會投訴,如果有進行雙錄,但是雙錄的過程中,有誇大或者隱藏產品的風險,你可以可以進行投訴,這兩種情況是有機會獲得全額理賠的。

當然如果郵儲銀行的員工,有完整的介紹了整個產品,而你也完全認可,並簽署了相關的字據,且超過猶豫期了,那麼就沒有辦法了。

總結

現在的銀行自營及代銷的產品極其雜,去銀行辦理存款時一定要多一份細心,辦存款就堅決辦理存款,不再聽他人忽悠,辦完之後,認真核對單據,確保所辦業務與自己打算辦理的業務相一致。


鯉行者


如果只是5年期的,收益應該還可以的。目前的銀保產品,如果10年期以上,可能會存在週期過長,前期現金價值低於本金的情況,一般來說,期限短的,尤其是前兩年那種2年期、3年期產品,都比同期的銀行理財收益更好。

銀行保險產品,也是一種側重投資理財性質的保險,一般以年金為主,收益不會特別高,但如果能持有到期也不會蝕本。目前的糾紛都存在於未到期,需要提前支取,可能會發現未達到預期收益。

目前隨著保險姓保,要求銀行賣長期期交產品,所以銀行的誤導、投訴率又有攀升,大家去銀行時還是要謹慎一些,畢竟10年的長期投資,靈活性要小很多,一旦提前違約,不但收益低甚至會出現蝕本的情況。等如果能堅持持有到期,收益一般也不會低於預期收益。大家對銀行理財產品,要有爭取的預期,另外,籤的單據上都會有體現的,也會有風險提示,需要自己抄寫。另外,如果買了就後悔了,可以利用猶豫期無條件退保。損失頂多10元工本費。


大貓財經


你好,雖然本人不是銀行的,但這個事件還是瞭解的。

既然能問這個問題,我覺著提問者可能不是被忽悠的,而是開始被忽悠,後來猶豫中同意的。但無論具體如何,我們來看看這個5年的代理保險。提問中也說到了是5年代理保險,說明提問者已經知曉這個是保險產品,期限是5年,而且也知道這是郵儲代理的。所以,提問者是知情的,可能不完全是郵政儲蓄的忽悠。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對於在郵政儲蓄買的保險產品,應該說如果是正常的購買行為,沒有太大的問題,而如果真的是被忽悠的,保險在寬限期內是可以退款的,如果不知情下超了寬限期,搞清楚後是可以投訴處理的。

那麼,我們重點再說說買了以後靠不靠譜?

首先,合法性來說是靠譜的。郵儲適合保險公司有合作的,代理的保險產品是保險公司合法額度產品,而郵儲也有代理的權限,購買額度行為和產品是靠譜的。


其次,這個保險產品在寬限期是可以退的。需要記住的是你買的是保險,寬限期一般是十天左右,在這期間是可以選擇全額退款的。

第三,需要搞清楚的是這個產品跟銀行直接關係不大。郵儲只是代理機構,到產品是保險公司的,以後所有的直接關係是和保險公司打交道。而比較麻煩的是,以後有問題也可能需要去保險公司。

總之,你購買的是一款保險產品,做為保險,理論上它是靠譜的,不必過於擔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熟識該產品保險條款。是要了解該產品的屬性,具體的承保內容,範圍等,做到知己知彼!


郭一鳴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西瓜菌

其實最近幾年這種事情還是蠻多的,對於銀行來說真是一種悲哀,對於保險來說也是一種悲哀。其實在國外保險是一個很受人尊重的行業,在金融行業裡面也是很高大上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國內就變了味道。我有一個做保險的朋友說道,其實也不怪客戶對保險的整體印象不好,只是國內的保險產品實在是有點四不像,你說你是儲蓄吧又帶那麼一點點保險的功效,你說你是保險吧有事的時候賠的太少,總的來說就是保險沒有起到保險的作用,在國外保險就是對未來某些突發情況的保障,如果出現這種突發情況保險公司就要承擔起責任,但是國內的很多產品都起不到這種功能,正是由於這種情況造成了很多保險產品都賣不出去。

所以很多保險公司為了能賣出自己的保險產品就通過銀行櫃檯代銷的方法來銷售,如果說在代銷的過程中代銷人員能如實的介紹產品和好處,耐心的給顧客講解也不一定都賣不出去,但是利用一部分顧客不懂而帶有引導性的引導顧客去買讓顧客相信那是儲蓄是不對的。如果是這種情況誘導客戶簽訂的合同或者購買的保險客戶是有權利終止的。另外就是大家在去銀行存錢的時候一定注意我們籤的每張單子,一定不要看就稀裡糊塗的簽字,因為每張單子對大家都是有用的,如果是保單最後拿給我們的肯定是一份保險合同讓我們籤。如果真的不小心被忽悠進去買了,一般在15天之內是可以辦理退保的。總的來說就是我們一定要小心,一定要注意其中的陷阱。


首席投資官


郵政儲蓄是中國乃至世界覆蓋面積最大的銀行網點,這得益於傳統年代,紙質郵件時代郵政局的佈局。

郵政局自從改革成銀行加快遞服務以後來,剛開始深受市場推崇,連李嘉誠都看走眼了。認為郵政覆蓋面積與客戶深度接觸的能力,是其他銀行業甚至快遞業不可比擬的優勢。

事實我們看到的是,任何業務都做的不倫不類,體制僵化,無法適應市場,在競爭中出了郵幣發行之外,其他任何板塊都備受消費者摳病。

正因為這樣的背景,郵儲銀行在營收乏力的情況下,大力推廣保險業務,希望獲取豐厚的業務提成。而且借用高額理財名義像地方用戶推理財,而地方用戶天生對郵儲有信任感,這是來自長期使用信件服務的結果。

我母親也買個郵儲銀行的保險理財。五年前,目前去郵儲銀行取到期的定期存款。銀行卡勸說有個理財產品利率高而送意外保障,買十五萬的分紅險,三年。七天後拿到保險合同才得知買的是保險公司產品。而且過了猶豫期,想退保那就虧很多錢,只有忍受三年,所得利息低於銀行定期存款。

題主:被忽悠買了五年期保險產品,只要是銀行買的,都靠譜。但是利率不會太高,而且沒到期不能退保。基本沒啥風險。

總結:隨著時代發展,人們文明程度提高,這樣的事情很少了。遇到就當人生的磨鍊好了,心境平淡,體悟一下,以後不再有貪念就好了。你認為呢?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白手起家創業20載。主營餐飲,投資,教育三大板塊。創業導師、理財導師、《李合偉演講學院》首席講師。堅持終身每天花倆小時寫三篇文章,關注我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合偉說


這種情況我遇到多次,短時間內沒事,利息不會很高。我的父親是個沒多少心眼的農村漢子,每次去都被騙,但是沒辦法大銀行不會駐在村鎮,我都不敢讓他去郵儲銀行,不管是農村還是市裡的郵儲銀行,特別猖獗,不過在別的銀行並不多見但不是沒有,具體對話如下

我爸:同志,這錢存三年定期。

郵局:這錢你還有別的用處嗎?不急用的話,存這個,(手指著理財產品)利率高。

我爸:沒有別的用處。

於是一份新的保單就誕生了。關鍵是我都看不明白保的是什麼,又許諾有分紅,(我爸還在家坐等分紅),可是其中的風險並沒有對我們說,五年內有急用的話不是損失一點利息就能取出來的,而且利率高的有限的一點點,關鍵是成天提心吊膽怕到時錢打水漂了,唯一受益的是郵儲銀行和它的業務員了。郵儲銀行的蠅頭小利對農民有吸引力,存款有積分,兌換醬油衛生紙之類的,保單到期還提醒你去辦理,方便辦下一期的保單。說實話就因為這,我對郵儲銀行相當不滿,但吵架又吵不贏,沒權沒文化,最後多是和著血往肚裡吞,吃下這啞巴虧,這種業務郵儲銀行至少已經辦了15年了,到現在倒有點欣欣向榮的趨勢,我真不知道有關方面怎麼想得,即使合法我想也是打擦邊球,總有東窗事發的一天,反正我是不去郵儲銀行了,一點信任力都沒有。


人魚小白領


這種情況有發生的案例。

飛刀朋友的父親就去一家國有大銀行,辦定期存單,結果也買了保險。然後投訴,最後解決了。

情形1……每家銀行都有各種任務,保險,基金,貴金屬,存款都有。很多銀行員工,都是優先銷售給壓力大的,返點多的……保險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情況,需要您仔細辨別,如果不想買,立刻投訴,在十天猶豫期內退保。

情形2……有可能買到假保險…畢竟銀行員工在忽悠你的時候,已經是一種失信行為了。因此有可能買的假保險,這種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非銀行代銷的保險,自己找的路子,俗稱飛單了。一種是徹底的詐騙,保單也是假的。

向不需要的人,以欺詐的手段銷售金融產品。這種是違反銀行內部規定的。建議受害人去投訴,申張自己的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