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湘潭版“小湯山醫院”是如何建成的?

三天!湘潭版“小湯山醫院”是如何建成的?

醫護人員在即將進入隔離區的醫生的防護服上寫上名字,方便辨識。

湘潭在線2月8日訊2月7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湘潭市醫學觀察點和病例收治預備點正式啟用。這個被稱之為湘潭版“小湯山醫院”的收治預備點,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改建完工。當天上午8時許,市第一人民醫院就開始轉運發熱患者到該病區治療。

這個收治預備點位於市一醫院南院區,之前室內外裝修已完成。考慮到疫情來勢洶洶,市一醫院緊急轉移南院區所有病人到總院,將其改造成獨立防疫病區,集中收治發熱病人。

“建設難度不在於施工,而在於時間太緊迫了。”市一醫院院長劉群友說,這一工程,是數十名建設者“搶建”出來的。

改造建設包括對市一醫院南院區門診樓、內科樓和外科樓的改造,改造面積為2000多平方米。因受疫情和春節放假影響,勞務工人調度難度極大。為及時調集力量,工作人員不停給益陽、寧鄉、湘鄉等地的工友打電話聯繫。

“3天必須完成所有施工任務。”這是醫院提出的時間要求。擔任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的李雲青坦言,當時他心裡很沒底。

出乎他意料的是,1月30日開工,一大早,數十名家在外地的工友在工地集結。當天下午,施工隊伍增至50多人,遠遠超出了原計劃用工數量。

改建開始後,一切節點都是以小時甚至分鐘計算。極限的工期要求下,設計、施工、監理人員齊守現場,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邊調整。

經過建設團隊三天三夜連續奮戰,2月1日,改造工程基本完工。2030平方米病房全部清掃乾淨,70餘張病床、數以百計的醫療器械、電腦、辦公耗材等物品全部安裝到位。

2月5日,工程順利完成專家驗收並移交。

2月7日,這個收治預備點正式啟用。截至記者發稿時,已順利轉運4名疑似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