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檢抗疫側記】防控一線上的老檢察與“新入兵”

2月1日上午,年前一直延綿的陰雨天氣終於放晴,崇陽縣檢察院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負責人甘明剛帶領的防控小組與社區醫生剛為該縣和平社區50戶居家隔離的住戶測量完體溫,稍作休息後,下午他們將繼續上崗。

【崇檢抗疫側記】防控一線上的老檢察與“新入兵”

測量並記錄體溫、詢問防疫需要、填寫觀測表……和平社區87戶居家隔離的住戶需要每天上門跟蹤瞭解監測其身體狀況。


1月27日、28日,該院組織了5個疫情防控組加班加點對包保的和平社區1000餘戶居民進行逐一摸排登記,記錄每個住戶的家庭成員信息,篩選出疫情重點地區返鄉人員,詳細登記返鄉時間、返鄉後的活動範圍等信息。

【崇檢抗疫側記】防控一線上的老檢察與“新入兵”

【崇檢抗疫側記】防控一線上的老檢察與“新入兵”


入戶過程中,有的居民不願開門,幹警們耐心地一遍遍向居民解釋入戶調查的必要性和疫情防控的迫切性。


街道與小巷在一次次敲門聲中沉入夜色,他們回到辦公室,吃碗泡麵,整理信息登記表……


甘明剛是一位從檢26年的老檢察,也是一名退伍軍人,從橄欖綠到檢察藍,他一直堅守初心,持原則,講奉獻。此次疫情來臨,他仍義無反顧衝鋒在前。


省界執勤、入戶調查、協調購買防護用品……從大年三十開始,甘明剛既上一線,又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崇檢抗疫側記】防控一線上的老檢察與“新入兵”

甘明剛(右一)與組員在社區開展防控工作

在入戶過程中,甘明剛發現一對在武漢讀大學的姐弟戶籍在天城鎮,返鄉後住到了在白霓鎮的外婆家中。經過核實,白霓鎮登記的武漢返鄉人員中沒有姐弟倆信息。


為了確保人員信息準確,甘明剛連夜趕往白霓鎮白霓村,與村支書一起找到這對姐弟,讓他們填寫好信息登記表,詢問他們接觸的人員,併為其測量體溫,告知其居家隔離14天。


隊伍中最小的羅子煒,是去年招錄的檢察新兵,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選擇了站到群眾的身前。


初一到院參加緊急部署會議,初二前往高梘鄉中山村省界執勤,初三接到新的命令,他所在的小組,在2天內完成了200餘戶居民的摸排登記、人員信息的核對彙總。

【崇檢抗疫側記】防控一線上的老檢察與“新入兵”

【崇檢抗疫側記】防控一線上的老檢察與“新入兵”

隨後的一個星期,他與組員走過包保社區每個角落,逐戶張貼宣傳單,舉著喇叭宣傳防控知識,引導居民科學防疫。


多日來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堅守,讓羅子煒對責任與擔當有了更加具體、深刻的認識。2月3日,他做出了一個“最走心”的決定,向黨組織遞交了火線入黨申請書。


“請黨組織在實踐中考驗我!”落筆寫下結尾的那一刻,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這些天經歷,他們所做的工作,或許沒有那麼驚心動魄,卻是直面群眾的,信息登記、人員流動把控、自我防護宣傳,一點也馬虎不得。他決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踐行自己對黨組織的承諾。


【崇檢抗疫側記】防控一線上的老檢察與“新入兵”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該院副檢察長洪波同志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動員部署會上鄭重承諾。

【崇檢抗疫側記】防控一線上的老檢察與“新入兵”

2月6日,該院組織5個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組,進駐和平社區,24小時值守,30名幹警又將繼續衝鋒在抗擊疫情的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