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美國南北戰爭題材的電影都將南方塑造成了正面形象,北方反而成了叛軍強盜?

戰忽局信息研究部部員


前面的回答都跑偏了。

先推薦一部電影:眾神與將軍。非常洗腦,非常完美的回答你的問題。簡單說有這麼個邏輯:

1、美國立國的根基是合法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包括國王隨意收稅都是對這一權利的侵犯,所以要打獨立戰爭)

2、南方蓄奴是符合當時法律的。

3、廢奴就是對合法私有財產的侵犯。

4、甚至北方花錢買都不行。構成強買強賣。

5、基於以上四點。南北戰爭中的南方就像獨立戰爭中的大陸軍,而北方就像英軍。誰正義誰邪惡不言而喻。(和誰更像正規軍沒關係)

電影裡有個將軍很深情的說了段話。大概意思是:今天可以說解放黑奴,明天是否可以徵收房屋?後天是否可以剝奪我們的一切?不,我們不是為了一點財產而戰,我們是為了美國建國的理念而戰,美國的國父們在天上看著我們,眾神看著我們,我們將為捍衛美國而戰鬥到底。

據說此片在美國大賣,但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沒有引進。可以上網搜了來看。這個電影神奇的地方在於揭示了一個這樣的理念:北方才是叛軍。但是可惜南方平叛失敗。


武威75562436


因為北方軍在戰爭中的行為比強盜還殘暴。

儘管我們所知道的南北戰爭宣稱是因“解放黑奴”而起,但在當時的南北雙方看來,“奴隸”問題從來不是核心問題,真正的關鍵是“關稅”、“州自主性”,乃至於更重要的“憲法權利”問題。

事實上,在北美獨立戰爭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都不能稱之為“國家”,而是一個相對鬆散的“邦聯”,也就是“州”的聯合體,美國政府只是擁有非常有限權力的弱勢中央,無論是軍事還是財政,都羸弱不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當時的美國“州權”極大,甚至擁有退出聯邦的權力。

在我們看來,林肯是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在美國人,尤其是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看來,至少南部邦聯各州要求退出美國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訴求,而好萊塢本身就有濃郁的左翼知識分子調性,所以,其一方面追求種族觀念上的政治正確,比如電影裡動輒總統就是黑人;另一方面,又對於這種“程序正義”的訴求表示同情。

更重要的是,在南北戰爭中的對抗雙方,南方軍隊由於一直是聯邦軍隊的支柱,甚至早期重要軍校都在南方,且南方種植園貴族本就有很強的軍事傳統,所以,南方軍的將領和軍官的專業化程度反倒比人口更多、工業力量更強的北方軍更高。

而19世紀的戰爭傳統仍繼承了歐洲王朝戰爭的“文質彬彬”,哪怕是拼死搏殺時也講究“騎士精神”,所以南軍事實上的行為表現要比北軍更講究。

反觀北軍,由於素質較差,加之戰爭初期的屢戰屢敗,人口占有壓倒性優勢的北軍反而出現了兵源問題,所以,甚至有強徵愛爾蘭饑荒難民直接進入軍隊的“拉壯丁”舉動,可以參看電影《紐約黑幫》,裡面就有相關情節。

這就更加拉低了整個軍隊的專業素質,所以,哪怕是存在紀律約束,北軍中的這些“地痞無賴”照樣是胡作非為,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南方由於棉花種植園經濟的存在,大量出口英國,富裕程度、生活水平要比上述的赤貧新移民要強太多了,黑眼珠子見不得白花花的銀子,自然就有大量的不法行為。

更重要的是,北方軍為了戰爭的勝利,在東西兩個戰場開戰的過程中,還開闢了第三個戰場,就是“經濟戰”,通過封鎖南部各州,試圖造成糧食短缺和經濟崩潰,1861年,北軍封鎖南部各港,接著奪取了對密西西比河的控制權,並大肆破壞南部鐵路網,以便阻礙糧食和物資的分配。從1861年到1863年,食物價格飆升了7倍,導致好幾座南方城市發生騷亂。

但是把這一戰場徹底推向“高潮”的是1864年,尤里西斯·格蘭特將軍擔任北軍總司令,他一方面用主力牽制羅伯特·李統帥的南方軍主力,另一方面,派出小部隊對南方軍的後方物資主產區進行“焦土戰爭”,比如弗吉尼亞州的謝南多厄河谷,作為重要的物資來源地,農作物被毀滅、穀倉、磨坊都被摧毀,徹底消滅收成。

更瘋狂的是威廉·謝爾曼將軍在佐治亞州和北卡羅來納州所進行的“焦土戰爭”,沿著鐵路線,謝爾曼將軍直抵亞特蘭大,這個南方鐵路的中心樞紐,自此開始行軍480公里的“向大海行軍”,即橫掃南部邦聯腹地。

按照美國作家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歷史——食物、世界大事件與人類文明的腳步》一書中的描述:

行軍在11月開始,正當秋收之後,因此糧倉中裝滿了穀物、飼料和棉花。每個旅派出一支“無賴”(bummers)搜索隊,他們徒步出發,帶著一車車的食物回來,前頭還趕著牛群。謝爾曼的部隊成扇形散開、蹂躪鄉土,自行拿取新鮮的羊肉、燻肉、火雞、雞、穀粉、甘薯和其他東西。除了拿走他們賴以維生的糧食之外,聯邦軍人也殺豬羊、宰家禽,焚燒並洗劫許多房舍——儘管他們所接受的命令內容正好相反。

謝爾曼在其回憶錄中記述,搜索行動變成了不分青紅皂白的搶奪,而且不像他所命令的,只有正規搜索隊可執行:“一個士兵走過我身旁,毛瑟槍上掛著一條火腿,胳膊下夾著一罐高粱糖漿,手裡拿著一大塊蜂蜜,正一面吃著。見到我在看他,他低聲向一名同胞說:‘徵糧自由。’”謝爾曼聲稱自己不贊成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但這完全符合他對格蘭特誇下的海口:他將“讓佐治亞哀號”。

除了洗劫並破壞農場和磨坊之外,北軍士兵也拆毀他們遇到的所有鐵道,還想出各種巧妙的花招兒,以確保鐵道無法修復,譬如將鐵軌加熱、扭曲,再纏繞在樹幹上。

謝爾曼報告稱:“從亞特蘭大到薩瓦納的鐵路線,其兩側各48公里的鄉村區域內,玉米和飼料都被我們耗盡,還有甘薯、牛、豬、羊和家禽;我們也帶走1萬多匹馬和騾子,以及無數的黑奴。據我估計,佐治亞州及其軍事資源所遭受的損失高達1億美元,其中至少有2000萬發揮了助長我方優勢的作用,其餘則完全是浪費與破壞。”

傷害並非到此為止。謝爾曼接著轉向北,繼續其破壞性的行軍,於1865年春穿過南、北卡羅來納州,留下寬達64公里的破壞痕跡。

謝爾曼的毀滅性戰法,徹底摧毀了南方軍的經濟基礎,最終令無法支撐下去的羅伯特·李將軍繳槍投降,但是,這一路對“同胞”的毀滅,也在美國曆史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劉三解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那是因為南方軍確實相對比較職業,尤其是軍官專業程度更高。

失敗的軍人卻成為白人至上的偶像:羅伯特.李將軍

最近美國不同族群又在為了羅伯特.李互撕。這並不稀奇,也不是第一次。羅伯特.李其實是美國南方人塑料的一個偶像,一個所謂失敗的英雄,一個所謂維護家園的鬥士。聽薩沙詳細說一說吧。

羅伯特.李這個人本來就是一個軍人,他的一生也很容易評價。但因南北戰爭以後的南方政客,還有這幾十年來的白人至上主義的的重新塑造,羅伯特.李又稱為一個政治人物甚至思想家。

我們要從兩個角度來看看羅伯特.李這位老兄。

就軍人來說,羅伯特.李無疑是相當優秀的,堪稱美國曆史上名將之一。也就僅此而已,軍人的首先任務是打贏,羅伯特.李卻沒有打贏,帶著部下投降了。

中國有句俗語:敗軍之將不可言勇。

羅伯特.李既然是敗軍之將,顯然也風光不到哪裡去。

羅伯特.李本人於1807年出生在名門望族的李家庭。他的父親亨利.李也是軍人,是著名的美國獨立戰爭英雄,曾經當過弗吉尼亞州長。亨利.李卻不是一個優秀的商人。第三個兒子羅伯特.李出生沒有多久,亨利.李就在一次投資中慘敗,被關入監獄。

幾乎所有的家庭財產,甚至羅伯特.李母親的嫁妝都被拿走還債。亨利.李釋放後無臉見人,流浪到中美洲去,最終死在那裡。

萬幸的是,羅伯特.李還有親戚的照顧,生活求學還是沒有問題的。羅伯特.李是望族,卻沒有什麼錢,生活艱難。

18歲的時候,羅伯特.李很想做一個學者,考取了私立耶魯大學。

因家裡交不起學費,最終羅伯特.李放棄了學者的理想。西點軍校不收費,羅伯特.李只得選擇了軍人這條道路。

客觀來說,羅伯特.李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

他在西點的成績非常優秀,擔任了最高榮譽生軍訓長職務,還以年級第2名畢業。這個記錄至今沒有人打破。

羅伯特.李另一大特點,就是人緣很好,親和力很強,朋友很多。

後來南方總統戴維斯、後來的死敵格蘭特,都是羅伯特.李的西點同學加朋友。

畢業以後,羅伯特.李成為工兵少尉。之後很多年,羅伯特.李都是從事工程建築,沒有指揮過作戰,更像是一個工程師。

1846年美墨戰爭爆發,對羅伯特.李是很大的機遇,改變他人生的軌跡。

在這之前,羅伯特.李不過是還算出色的低級工兵軍官,也沒什麼了不起。戰爭爆發後,美國陸軍總司令溫菲爾德·司各特急需要年富力強的助手。他想到了西點軍校最有名的畢業生羅伯特.李,將他調入作戰部隊,成為將軍的主要助手之一。

羅伯特.李終於有了發揮才能的場所。

他協助將軍獲得了多次戰役的勝利。美墨戰爭以美國的慘烈勝利為結束,美軍付出了1.3萬人死亡的代價。在後期,佔領墨西哥很多領土的美軍又被迫和游擊隊作戰,經常對掩護游擊隊的老百姓做報復性的殺戮鎮壓,慘不忍睹。羅伯特.李在一次戰鬥中負傷,因此被提升為中校。

此戰結束以後,司格特將軍認為羅伯特.李是個優秀軍人,對他很看重。

戰後,羅伯特.李成為西點軍校校長,上校軍銜。此時他早已結婚,妻子是美國最著名家族華盛頓家族的唯一繼承人,兩人生有6個孩子。

1855年,羅伯特.李正式擔任高級軍官,帶領騎兵第1旅開赴德州,以抵抗印第安人的襲擊。

羅伯特.李的運氣很好。一次意外事件,讓他瞬間名聲大振。

1859年,激進的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率領20多人,佔領了哈珀斯渡口的國家軍火庫,扣押了很多人質。

此時其他將領都鞭長莫及,而羅伯特.李正好請假家裡照顧病妻。根據命令,羅伯特.李緊急率領一小隊海軍陸戰隊去平叛。

經過短短10分鐘的戰鬥,羅伯特.李就將將布朗的20多人全部殲滅,擊斃了他的兩個兒子,布朗本人受傷被俘。而羅伯特.李這邊,僅有1名軍人戰死,大獲全勝。

廢奴運動的里程碑人物布朗被俘後,被政府處死。

羅伯特.李這次是奉命行事,本沒有什麼立場可言。

經過媒體的宣傳,羅伯特.李卻一下成為明星軍人。只是,他已經52歲了,距離退伍不遠了。

1860年,已經53歲羅伯特.李到達人生第一個最高峰,成為德州軍事部長,負責整個西南的防務。

正常來說,羅伯特.李一生應該就是這樣了。

再過2年時間,55歲的羅伯特.李就會像所有將軍一樣退休,回到弗吉尼亞的老家照顧種植園和教育孫子。

南北戰爭的爆發,改變了這一切。

此時,美國南北方的矛盾已經非常激烈。

隨著支持廢奴的林肯當選總統後,南方七州宣佈退出聯邦。

羅伯特.李是弗吉尼亞人,該州是標準的蓄奴州,退出聯邦只是時間問題。

1861年2月南方各州組成“美利堅諸州聯盟”,定都弗吉尼亞州首府里士滿,羅伯特.李的老朋友戴維斯任總統。

此時羅伯特.李在軍界的名氣很大,成為雙方爭奪的對象。

他的老上級司格特將軍代表北方,挽留羅伯特.李留在聯邦軍隊中,許諾他可以擔任總司令職務。

在戴維斯總統的邀請下,羅伯特.李認為軍人必須首先效忠自己的家鄉,毅然投身南方軍。

4月,南方軍隊突襲北方軍隊,內戰爆發。

此時的羅伯特.李擔任弗吉尼亞州軍隊總指揮,順理成章成為南方軍五大上將之一。

隨後的南北戰爭中,羅伯特.李表現了自己很強的軍事才能。

戰爭爆發時,南北力量有一定差距。

北方人口高達2000多萬,南方只有900萬,其中還有300多萬是被壓迫的黑奴。

北方的工業發達,是當時世界第四,可以生產大量武器彈藥,還有強大的海軍。

而南方的支柱是農業,工業不到北方的十分之一。大部分農產品必須向歐洲出口,無法就地消化。一旦全面開戰,北方的海軍肯定會封鎖海岸線,出口也就無從談起,南方經濟很快就會崩潰。

顯然,如果南方軍想要獲勝,就必須速戰速決。

一旦戰爭成為持久戰,南方的財力物力都無法支持,必敗無疑。

在這種不利情況下,羅伯特.李認為南方有勝利的機會。

南方有種種不利因素,民間卻非常尚武。幾乎所有的白人成年男子都擅長射擊,也是優秀的騎手。

南方因為幾百萬黑奴的存在,使得大量男性可以騰出手來從軍。

相反北方的工廠需要大量工人,就徵兵比率來說並不強於南方。

羅伯特.李估計,南方的軍人頂多是北方的三分之二,不會更少了。

同時,當年的工業水平低下,對於戰爭不像今天這麼重要。無論南方還是北方軍隊,除了鐵路以外,主要依靠馬匹來機動。戰鬥中的火炮威力有限,仍然依靠射速很慢的前裝槍,南北兩軍都差不多。

戰場上更多需要的是軍人的訓練和組織以及勇敢,而並不是所謂的工業。

更重要的是,羅伯特.李認為八成美軍中高層軍官在南方,這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羅伯特.李麾下名將雲集,比如託瑪斯·傑克遜、皮埃爾·博雷加德、阿爾克特·約翰斯頓、約瑟夫·約翰斯頓、喬治·皮克特、布拉克斯頓·佈雷格等。

在羅伯特.李看來,將1個老百姓訓練成士兵,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不難辦到。訓練和培養一個軍官至少需要幾年時間,還必須經過實戰考驗,根本無法速成。

戰爭中,軍官至少是獲勝因素的百分之五十。迅速組建的北方軍隊,不過是數量龐大的烏合之眾,不是精銳的南方軍的對手。

戰爭開始以後,北方和南方都認為戰爭最多持續幾個月,只要佔領對方首都,敵人就會投降。

當時的里士滿和華盛頓相聚只有100多公里,戰爭似乎可以很快結束。

1862年5月,半島戰役或者七日戰役爆發。

北方軍總司令,外號小拿破崙的麥克萊倫率領10萬大軍,殺向南方首都里士滿,南方軍只有6萬人。

在危急情況下,時任總參謀長的羅伯特.李(總統軍事顧問)冷靜判斷局勢,認為北方軍犯了分散兵力的錯誤。

羅伯特.李一方面緊急調動其他部隊增援,將主力增加到9萬,總戰鬥力超越了敵人。一方面,羅伯特.李出人意料的先發制人進攻。

羅伯特.李讓一部牽制麥克萊倫,主力則迅速擊潰了另外3路北方軍,再同麥克萊倫主力決戰。

此時的麥克萊倫已經被嚇破了膽。根據南方軍勇猛的攻勢,麥克萊倫認為敵人最少有15萬人。

麥克萊倫不敢決戰,倉皇率部逃出里士滿所在的半島。

此次南軍損失2萬人(北方軍損失差不多),卻成功保衛了首都,還一舉轉守為攻,掌握了戰爭主動權。

可以說,羅伯特.李是此次戰役獲勝的支柱。

此戰讓羅伯特.李徹底成為名將。

在此戰之前,南方軍很多將軍對於羅伯特.李不信任。羅伯特.李1859年之前從沒有帶兵打過正規戰鬥,之所以擔任上將僅僅是資歷很老。

在戰爭剛剛爆發時,將領和媒體對羅伯特.李很多譏諷。他們認為羅伯特.李過於謹慎保守,給他取了個“李老太太”的外號。他在南卡羅來納督促監督建造海岸防禦工事,後被戲稱為“鐵鍬上將”(諷刺只會修建工事)。

羅伯特.李把握機會,乘勝追擊,率領主力北上。

8月,第二次馬那薩斯會戰爆發,北方軍將領約翰·波普的8萬人和羅伯特.李的5萬人決戰。

羅伯特.李再次發揮了自己高超的指揮能力。他用小股部隊將波普將大部隊放在正面陣地,主力則包抄敵人的側翼和後方。北方軍的訓練不足,發現後方遇襲以後,軍隊發生混亂。

羅伯特.李把握幾乎全線出擊,再次擊潰北方軍,殲滅2萬多北方軍。

約翰·波普在麥克萊倫大軍接應下,才站住腳,狼狽退往華盛頓。

此時北方軍還有6萬大軍,仍然超過南方軍的4萬人,約翰·波普已經沒有鬥志,根本不敢停下再戰。

此戰後,總統林肯解除遠親約翰·波普的職務,將他發配到西部對付印第安人。

這樣一來,不但里士滿徹底安全了,反而北方的首都華盛頓處於羅伯特.李的威脅下,戰局徹底轉為有利於南方軍。

此戰後,羅伯特.李朝著華盛頓殺了過去。城內人心浮動,謠言四起,林肯總統也一夜數驚,坐臥不寧。

9月,北方軍殺入馬里蘭州,安提塔姆戰役爆發。

這是南北戰爭中規模第二的一場大戰。

曾被打的丟盔棄甲的麥克萊倫再次率領9萬部隊,同羅伯特.李的5萬部隊交手。

這次戰鬥是一次血戰,北方軍破釜沉舟,集中主力全力進攻,雙方陷入拉鋸戰。

僅僅一天時間,雙方共死亡8000多人,另有近2萬人負傷,總計2萬800多人。北方軍將領曼斯菲爾德陣亡,胡克負傷。

這被稱為美軍歷史上最恐怖的一天。

在這種硬碰硬的對抗中,羅伯特.李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硬拼。

戰役後期,羅伯特.李曾經試圖反攻,因部隊傷亡過於慘重而放棄。

不過,出於對羅伯特.李的畏懼,手上捏著2萬預備隊的麥克萊倫沒有敢於乘勝追擊。

為此,麥克萊倫失去了林肯的信任,丟掉了指揮權。

即便如此,元氣大傷的南方軍的攻勢被摧毀了,戰局再次發生了扭轉。

在隨後的弗雷德裡克斯堡戰役,羅伯特.李發揮防禦的優勢。南方軍7萬多人,擊潰了北方軍新任指揮官伯恩賽德11萬人的進攻,又穩住了陣腳,再次反敗為勝。此戰後,伯恩賽德再次被解除職務,由胡克繼任,這是被羅伯特.李搞垮的第3個北方名將了。

到了1863年4月,北方軍穩步推進,南方因為《解放宣言》人心浮動,大量黑奴逃走,種植園經濟癱瘓,貨幣大幅度貶值。原本支持南方的英國人判斷勝利必將屬於北方,停止了援助。

南方軍隊已經陷入缺乏補給和彈藥的困境中,敗局已定。

錢瑟勒斯維爾戰役爆發,北方軍以14萬攻擊南方軍6萬。此戰中,南方軍以傷亡1萬多人的代價,殲滅了北方軍1萬7000多人,打退了北方名將“好戰的喬”胡克的攻勢。約瑟夫·胡克將此戰當做生平最大的恥辱,發誓要報仇。

不過,羅伯特.李麾下最厲害的將領傑克遜戰死,這對於南方軍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李將軍嘆道:我右臂已斷。

此戰暫時阻擋北方軍的推進,卻也於事無補。此時北方軍已經從各條戰線攻擊,軍隊始終戰友絕對的優勢。同時,經過長期戰爭的鍛鍊,北方軍也出現了一些非常優秀的軍官。

可以說,羅伯特.李的戰略是正確的。他明白只要陷入持久戰,南方就必敗,必須先發制人不斷進攻,以求速戰速決。

但南方軍畢竟實力較弱,不能取得決定性勝利。同時,當年的軍事技術落後,殺人一千也要自損八百。

在長期的消耗後,南方軍日已消耗卻難以補充,相反,北方軍則越戰越強。

無需對比其他,僅僅比較一下雙方的軍糧就一目瞭然。

在南方軍人啃著發黴的麵包和堅硬似鐵的鹹肉時,北方軍人每天每人可以得到12盎司豬肉或火腿,或20盎司新鮮牛肉或醃牛肉;18盎司麵包或麵粉,或12盎司硬麵包或20盎司麥片,還有足量的糖、咖啡、鹽配給。為了保證鮮肉的供應,牛群經常尾隨部隊行動。南方軍人俘虜北方士兵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搜尋他們身上的肉和新鮮麵包,他們已經很久沒吃過了。

其實,南方已經盡了最大努力,甚至強行徵用每個農戶十分之一的農產品,搞得地方怨聲載道。

不要說士兵缺吃少穿,甚至連南方的軍馬都瘦骨嶙峋。為了補充前線的肉類,連牛犢也被宰殺。一線的軍糧官認為新到的牛都太瘦,根本得不到什麼肉,還不如餵養幾個月以後再說。

到了這個地步,羅伯特.李明白南方基本已經輸掉了戰爭。

敗中求勝,羅伯特.李率部再次北上弗吉尼亞、馬里蘭和賓夕法尼亞,孤注一擲。

入侵的南方軍已經窮極了,他們猶如蝗蟲一般奪走了可以找到的一切牲畜、馬匹、四輪車、食物和鞋子,並在所佔領的城鎮徵收貢物,甚至俘獲了一大批賓夕法尼亞黑人,把他們解送南方為奴。

此舉造成當地居民的極大憤慨,拒絕和南方軍合作。

後來戰役中,南方軍得不到民眾的任何支持,尤其缺乏情報,這導致最終的慘敗。

6月,兩軍在葛底斯堡進行決戰。

此戰錢,被羅伯特.李嚇唬住的北方名將胡克一再避戰,被林肯再次解除指揮權。

此戰兵力很接近,8萬多對7萬多。羅伯特.李第一次發現敵人竟然強過了自己。他的部隊傷亡太大,早已不是之前那支強悍的軍隊了。戰役中,南方軍傷亡高達2.8萬人,北方軍傷亡2.3萬人。

此戰是一次決定性戰役,羅伯特.李的部隊損失太大,元氣大傷。南方軍皮科特師的23個團級軍官中,只有2人沒有受傷。弗吉尼亞第九團有250人投入戰鬥,最後只剩下38人……整個皮科特師的傷亡率竟然高達67%!

羅伯特.李騎著戰馬來到自己的弗吉尼亞子弟中間,“這都是我的過錯,你們務必幫助我”,“凡是沒負傷的,都要重整旗鼓”!

只是,傷亡高達三分之一的軍隊無法繼續作戰,羅伯特.李只能撤退。

直到此時,羅伯特.李仍然發揮了自己的指揮才能。北方軍人回憶:儘管是敗軍,南軍依然井然有序,沒有騷動,沒有混亂,所有的馬車、給養車,每尊大炮,大群牛馬均被安全轉移。我們沒有敢於隨便追擊。

南方軍從而徹底喪失的戰場主動權,下面基本都是被動挨打了。

此戰是羅伯特.李一生的大敗筆。

他選擇了錯誤的地點和時機,去和想象中不堪一擊的敵人決戰,導致自己悲慘的下場。

在羅伯特.李苦戰不勝的時候,北方軍名將格蘭特在西線包圍了南軍防守密西西比河的要塞維克斯堡,7月4日南軍投降。7月8日北方佔領哈得遜港,南方軍被分割成東西兩部分。

由此,敗局已定。

羅伯特.李仍然苦苦支持,但到了1864年他也無能為力了。南方軍從各條戰線崩潰!

3月里士滿外圍40公里的彼得斯堡,被北方將領格蘭特12.5萬大軍圍困,羅伯特.李只有5.7萬人。

到了這個地步,羅伯特.李還是發揮自己的指揮才能,下令在彼得斯堡建立要塞、戰壕死守。

這樣,彼得斯堡死撐了10個月,打退了北方軍2次大規模攻勢。

1865年4月,北方軍終於攻陷彼得斯堡,為此付出了4.2萬傷亡的代價,南方軍則傷亡2.8萬人。

彼得斯堡是南方首都里士滿最後一個屏障,北方軍在4月3日佔領里士滿,戴維斯總統逃走,南方完了。

此時的羅伯特.李仍然率部在南方死撐,只是大局已定。此時南方經濟已經崩潰,通貨膨脹高達90倍,適齡男丁大部分已經進入部隊或者拒絕參軍(根據兵役法強徵入伍的就有30萬人,佔軍隊的三分之一。北方只有百分之五,其餘全部是自願參軍。),已經無兵可用。

羅伯特.李的四面楚歌,窮途末路。

4月6日,羅伯特.李後衛3個師被北方軍合圍,8000人被迫投降。投降的軍官,包括羅伯特.李的長子。

到了這個地步,只能投降了。

4月7日,羅伯特.李受到格蘭特的勸降書。羅伯特.李麾下一些將領不願意認輸,建議將部隊分散去打游擊,在南方老百姓支持下長期作戰。但羅伯特.李斷然拒絕了。

他見識過美墨戰爭中,美軍對於支持墨西哥游擊隊的老百姓的殘殺。同時,羅伯特.李認為大局已定,絕大部分南方老百姓也不會支持游擊戰。在之前羅伯特.李曾經派出游擊隊進入北方軍後方謝多南河谷作戰,幾乎沒有什麼戰果。

羅伯特.李說戰爭是我們軍人的職業,這樣做,是把戰爭責任推給人民,帶來的將是無休止的爭鬥和屠殺。我不是一個好軍人,但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這麼做。

於是,羅伯特.李下令全軍投降,4月10日南方軍開始放下武器。

羅伯特.李的名氣很大,格蘭特對於他相當尊敬,在投降儀式上沒有給他難堪。

4月15日,羅伯特.李回到里士滿,後被特設,但被剝奪了公民權(不允許參政),直到1975年才恢復。

退休以後,羅伯特.李拒絕一切商業活動,於1865年擔任華盛頓學校的校長。在羅伯特.李的整頓下,該校成為南方最好的學校之一。

1870年,63歲的羅伯特.李中風,沒有多久就去世了。羅伯特.李的3個兒子都挺有出息,大兒子繼任校長,二兒子當選眾議員,三字也擔任參議員。奇怪的是,羅伯特.李的3個女兒都終身沒有結婚。

羅伯特.李的財產阿靈頓莊園被國家徵用,以作為對他的懲罰。1882年,州政府才賠償給他的15萬美元的天價。

以上是羅伯特.李的軍事生涯。可以說羅伯特.李是個優秀的軍人,但僅此而已。

他並沒有帶領南方軍獲得勝利,這並非完全沒有機會。

有意思的是,羅伯特.李死後多年卻成為一個政治人物和思想家。

對他的宣傳,基本是南方政治家的辯解。誰都知道,奴隸制度無論從道德角度還是從宗教角度,都是一種無人性的制度。自然,它也是違背普世價值觀的。

今天的南方支持者,難以為支持奴隸制度的戰爭辯白,只能轉換角度,推出一個不存在的羅伯特.李。

這些政治家認為羅伯特.李並不是支持奴隸制度者,甚至還解放了自己的奴隸。羅伯特.李僅僅是因為保衛自己的祖國和所謂南方人生活方式,被迫和北方人一戰。

這樣,就為羅伯特.李的行為加上了正義的色彩。

實際上呢?並非如此。

羅伯特.李本人沒有什麼黑奴,主要是因為家庭早就破產,學費都付不起,哪裡還有什麼奴隸。

即便如此,在羅伯特.李去世時曾經留下遺囑,要求解放一個叫做南希的黑奴。這說明,羅伯特.李還是保有部分的奴隸的。

至於羅伯特.李曾經釋放妻子繼承的黑奴,現在也早已解密。這並非羅伯特.李本人的意圖,而是他的岳父喬治·華盛頓·帕克·卡斯蒂斯死前留下的遺願,要求5年內釋放黑奴,由羅伯特.李選擇釋放時間。

結果,羅伯特.李就選擇了用滿5年,最後才給以釋放。

同時,報紙也曾解密,羅伯特.李曾經抓住逃亡的黑奴,給他們以鞭刑還要粘上鹽水。可以這麼說,羅伯特.李的所作所為同其他支持奴隸制度的地主,沒有什麼不同。

戰爭期間,羅伯特.李拒絕將俘虜的黑人戰俘交換給北方,因為這些黑人戰俘很多是從南方逃過去的。

羅伯特.李還曾計劃將這些黑人戰俘交還給原主人,因反對太多沒有敢於這麼做。但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雙方戰俘交還停滯近一年時間。

羅伯特.李曾經在軍人的最後生涯,宣佈加入南方軍的黑奴,退伍後可以獲得自由。顯然,這只是針對大量黑奴逃亡北方以及兵員枯竭的應急之舉。

很多美國學者說的很好。無論羅伯特.李自己是怎麼想的,究竟是否支持廢除黑人奴隸,他卻從沒做過什麼反對奴隸制度的事情。

那麼,白人至上論分子,為什麼又把羅伯特.李作為偶像呢?

主要是羅伯特.李也是堅決的白人至上分子。

羅伯特.李從來都是這樣。甚至在兵敗退伍淪落為校長期間,他也拒絕黑人學生入學,之前就更不用說了!

同時,羅伯特.李曾經殲滅激進的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的部隊。雖然這是奉命行事,但在白人至上論者看來,這是一個壯舉。

更不要說,羅伯特.李畢竟是南方軍的領袖人物,這是其他人無法取代的。

總之,羅伯特.李只是一個軍人,還是一個失敗的軍人。之所以,成為今天的人,完全是別人架上去的。


薩沙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這個和美國本身的民族性格有關,我們不是一個文明,所以不能用我們的價值觀來評價。在美國人看來,打內戰是他們的悲劇,打完了大家還是兄弟姐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南方軍向北方軍投降的時候,雙方的代表,北方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和南方軍總司令羅伯特李將軍。

兩人見面的時候實際上格蘭特對羅伯特李是非常尊敬的,羅伯特李在戰前是西點軍校的校長,格蘭特實際上是他的學生。

所以見面的時候格蘭特還是向他的老師羅伯特李行了禮。按照投降的規矩來說,羅伯特李是要把自己的佩劍交給格蘭特的。於是羅伯特李解下了自己的佩劍,交給了格蘭特。而格蘭特實際上他當時不好意思拿走羅伯特李的劍,於是說,“你可以把劍拿回去。”

於是羅伯特李馬上就把自己的劍拿走了。畢竟交出自己的佩劍對於一位將軍來說實在是不光彩,而格蘭特是充分地保留了羅伯特李的顏面。

他們實際上也就象徵性地履行了一個儀式就沒事了。格蘭特沒有任何勝利者的哪種高傲,有的只是對自己的老師的尊敬。而羅伯特李在整個過程中也沒有受到過任何的侮辱,非常體面地履行了整個儀式。

戰後,只要南方軍不再拿起武器抵抗,北方軍都沒有為難他們,甚至讓他們帶著武器回了家。

戰爭結束後,美國人也沒有搞過秋後算賬,或者是搞任何的政治迫害和打擊,大家還是一家人,還是兄弟姐妹。

從戰爭的影響來說,這場戰爭是美國曆次戰爭中傷亡最大的一場戰爭,一共軍人死亡了65萬人,超過了美國其他戰爭死亡人數總和。

美國人認為,這是他們民族的一個巨大創傷,應當儘快彌補。所以戰爭結束後,大家都不計前嫌,繼續回到自己的崗位,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國家迅速走上了正軌。

從價值觀來說,美國人尊重國人彼此的信念

戰前,西點軍校的那些學生,都各自為了自己的家鄉而戰。很多人本來都是同一個宿舍的,但是因為自己的家鄉加入了北軍或者南軍,所以他們都屬於了不同的陣營。他們可以是關係很好的鐵哥們,但是當要為自己家鄉而戰的時候,他們成了戰場上的敵人。

戰爭結束後,他們又成了好朋友,鐵哥們。

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一直在說,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那會也已經過去了多少年了?還是國民黨反動派,也是沒完了。

所以站在我們的價值觀,對於美國人在電影中可以把南方軍拍成正面形象,北方軍拍成反面形象也是不足為奇了。但也不是所有的美國電影都是如此,也有南方軍反面,北方軍正面的影視,如我最近看的《西部世界》,這個裡面的南方軍基本都是反面形象。

我們的文化裡有秋後算賬的情況,這種情況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如打仗的時候一個君王可以寬宏大量,接納對方投降過來的將領,但是戰爭結束以後就找各種理由弄死這種投降過來的人。所以按照我們的價值觀是沒法理解對方的行為了。

另外,對於戰俘,我們也是完全兩種不同的價值觀。

比如在日本簽訂投降協議的時候,美軍代表就有喬納森·溫賴特少將和亞瑟·帕西瓦爾中將,他們都是麥克阿瑟在菲律賓戰役戰敗時候留在菲律賓,投降了日軍的美軍將領。在投降現場上,這兩個人因為日本人的長期囚禁已經骨瘦如柴,但是麥克阿瑟讓他們參加了這個光榮的儀式。美國的戰俘回國後都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在美國人看來,當戰俘不是屈辱的事情,而是光榮的事情,因為他們已經為國家盡力戰鬥了,當了戰俘是為國家受苦了。

而我們對待戰俘的態度卻截然相反。如朝鮮戰場上,我軍有6000多名戰俘回到了祖國,他們都是最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在被俘期間和美國、臺灣做了許多不屈不撓的鬥爭,很多人身上被刺了字,都忍著劇痛把刺字給挖了,回來的時候衣服全部脫了,不帶來一件帝國主義的衣服,就這樣的人,回國後全部受到了迫害,開除了黨籍,開除了工作,沒有了一切,一直都受人鄙視。按高曉松所說,他有一個清華很早的一位學長,當年參加了志願軍也是被俘了,回來後就一直在掃廁所。

所以,我也想說,我們的那些志願軍戰俘都是英雄,他們確實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其實南方軍在很多美國人看來,也是英雄,他們是為了自己的家鄉而戰鬥的,而對於美國大眾來說,他們也允許這樣的價值觀存在,我只能說,很多時候一個寬容的社會確實很好。

或許是因為對於我們來說,成王敗寇是不變的真理把。

其實說了這麼多,出現這種南方軍正面,北方軍反面形象的影視劇,其實也就不難理解了。畢竟我們雙方的價值觀完全不同,美國人是可以接受這種情況的。很多時候,我們要學會對自己人好一些,要學會對自己人寬容一些,那麼這種情況就不難理解了。


老威觀史


因為過度的政治正確,美國人本來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得民族。美國人的國族認同也是盎格魯撒克遜英國人。白人至上主義,極右翼勢力,幾乎從來都是佔據美國的極大的話語權。因此南北戰爭對於美國人來說本身南方就沒有錯。美國南北戰爭的實質並不是是否廢除黑奴制度,而是經濟制度,國家發展道路的矛盾與對立。北方戰勝了南方是工商業資產階級勢力擊敗了南方的農業生產勢力。因此就算是美國頒佈瞭解放黑奴宣言又怎麼樣了呢?黑人的地位似乎並沒有提高多少。

第二點,電影是觀眾來欣賞的,電影也是人們來製作的。電影本身就會收到編劇,導演個人喜好的影響。例如說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人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而戰,保護自己的財產而戰,既然人人生而平等,那麼為什麼我們不可以保留自己的合法財產黑奴呢。

美國南方因為地理和歷史原因,工業發展十分的落後,只能依靠糧食生產,和棉花種植來獲的收入。然而那個時期工業並不發達。大面積的農場莊園,想要保持產量和盈利就必須大量的使用黑奴。南方一直都用十分低廉的價格供給北方糧食,棉花等工業材料。本來就盈利十分稀少。但是你北方突然就廢奴了,你這不是斷了南方所有人的財路嗎?這不僅破壞了南方的政治制度,更是破壞了南方的經濟基礎。

這麼說的話,南方人打內戰是正義的。不是錯誤的!南方人保衛家園,北方人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強盜


歷史小白菜—提利昂張


對於這個問題,主要原因是內戰結束後,為了儘快彌合創傷,勝利的一方對於失敗的一方採取了非常寬容的政策,這是林肯的遺願,被格蘭特、謝爾曼等北軍將帥嚴格地執行了,放下武器的南軍官兵沒有收到任何懲罰。

內戰結束後,北軍的將領們或者從政或者繼續從軍,或者撈好處,南軍的將領及政治人物有很多人無所事事,於是就寫回憶錄。這樣一來內戰的回憶錄大多數是南軍將領寫的,自然就把南方作為主角和正面形象來描寫。北軍將領比如格蘭特等也寫了回憶錄並且成為暢銷書,但畢竟數量少。

這種情況影響到了影視作品,加上好萊塢的反政府思潮,於是在熒幕上經常看到抹黑北軍的作品。

但是在美國的歷史界,這個問題並不存在,由於內戰的記錄很翔實,內戰之後又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資料收集,美國內戰史沒有什麼殘缺之處。

近年來,在政治正確的潮流的衝擊下,南方內戰人物的塑像被紛紛推到,對他們也進行了重新評價,雖然有些矯枉過正,但總體上糾正了很久以來過度標榜南方、抹黑北方的趨勢,相信今後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影視作品應該能夠客觀地反映內戰歷史。


京虎子


因為南方確實是正面,合法的;北方是無賴,是非法的。《獨立宣言》明確了美國是聯邦制國家,每個州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脫離USA。因為對於是否保存奴隸制度,美國南北方發生分歧,南方各州依據憲法給予的權利,獨立出去於法有據,於理可依。事實上南北戰爭開打之前,南方人就不認為會有戰爭,大家都覺得只是按照憲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很正常啊。反而是北方悍然發動戰爭,所以戰爭剛開始,因為南方的無準備,被壓著打了好長一段時間——不合法,違規違紀,就因為政治正確,道德正確,其行為如果被認定是正確的。那麼恐怖主義,極端民族主義……都會披上正確的“法衣”。這和現在普世的法制觀念相違背


言盡天下刀兵


要回答這個問題挺簡單的,這種現象叫失敗者安撫。但是我倒也沒有見過說把北方視作盜賊的,畢竟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北方廢奴在道德上佔據著高地。但是出於失敗者愛撫,所以在藝術創作時,傾向於把兩者刻畫得平等,沒有道德傾向。就像現在的美國,電影里正麵人物一定是黑人,作惡的一定是白人,這也是失敗者安撫。這種安撫有助於彌合分歧,讓傷口癒合。

再回歸美國內戰的前後因果,有些回答說什麼北方要廢奴又不肯贖買,所以導致了內戰。這種說法把一個民族的歷史概括的太簡單了。還有,我們如今中了一種毒,叫唯利益主義的毒,把任何問題都簡單地歸納為利益問題,彷彿經濟利益決定了全部的社會。事實上,人類歷史上也好,現在也好,經濟結構永遠只是權力結構中的一環,宗教,文化,道德,也是不能忽視的重要符號。而美國內戰,是一次道德跟利益的對決。

對於北方而言,廢奴問題道德甚於利益,因為對北方而言,這無關身家性命,工業品進出要依賴南方的港口,而且一下子多出幾百萬黑奴,勢必會衝擊到北方人的工作機會。但在道德上,美國從建國起就宣佈了人人平等的權利,當時的美國是作為奴隸的身份反抗殖民者英國,在道德上必須負擔這樣的義務。只是在獨立戰爭時,為了團結南方,美國國父們做出了妥協,暫時擱置問題,等奴隸制用溫和的方式消解(主要還是因為犯不著死磕)。所以從美國建國開始,就一直在試圖通過溫和的辦法解決衝突。

美國在1808年宣佈禁止與非洲各國繼續開展奴隸貿易。這就是廢奴主張者期望從源頭上減少奴隸來源,再慢慢去消解。所以北方一直採取的都是溫和改進的措施,只要資本主義的生產效率遠超奴隸制,無利可圖的南方奴隸主自然會接受廢奴了。

到了19世紀初期,軋棉機的出現讓矛盾進一步升級。棉花的經濟價值空前提升,奴隸的價值空前提高,在這期間,南方奴隸的數量不降反升。奴隸制帶來了源源不絕的財富。對於南方奴隸主而言,奴隸就是財產,蓄奴是必須要死磕的,哪怕是溫水煮青蛙的模式也不行。因為奴隸一旦恢復自由身,想再弄回來就不可能了,而且非洲黑奴的來源也掐斷了,奴隸失去一個就少一個,這是他們的家產,必須死磕。

棉紡業的繁榮激化了矛盾,溫和解決的方式出現了困境。而且在往西開發的大量新加入的自由州,選擇自由制還是蓄奴製成了核心爭議點。由於種植棉花的巨大利益,南方對土地的需求遠勝北方,因此西進的很多州變成南方勢力。這樣一來州權上南方開始佔據優勢,溫和廢奴的政策也開始落空。北方廢奴主義者覺得現行體制無法解決矛盾,秘密運輸黑奴的“地下鐵路”興起。北方也開始出現激進的廢奴主義者。

逃亡的南方人。對比自然不能容忍,他們強迫北方通過“逃奴法案”,北方自由州也有責任抓捕逃奴並送還南方。

這個法案使得北方人的道德感受到了巨大的折磨,雙方的矛盾對立更加劇烈。加上《湯姆叔叔的小屋》等文學作品大賣,奴隸制問題成為南北政治分歧的焦點。到了傾向廢奴的林肯上臺,引線終於被點燃了。

林肯也是個溫和的廢奴主義者,他甚至說過,如果保留奴隸制能讓戰爭停止,那就保留。但是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會輕易停下。北方政府必須為了統一而開戰,最終的結果就是北方獲勝,道德戰勝了利益,困擾美國的奴隸制問題基本解決。

美國內戰的爭論焦點在於,黑奴是否應當視為具有同等權利的美國公民。而且從美國憲法來看,南方蓄奴州的獨立行動是受憲法保護的,就構成了雙方均有道德出發點的局面。

事實上,爭論從來都有,關鍵是解決爭論的方式。戰爭當然是最悲慘的選擇,但人類卻往往難以學會戰爭之外的方式。


樂學讀書會


因為北方進行戰爭並沒有道義上的優勢。

南北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南方脫離聯邦,宣佈獨立。而北方和南方作戰的根本目的,是阻止南方獨立。

(後人還強行附會出一個理由,說北方與南方作戰是為了消滅奴隸制,這個理由同樣不成立,下文會詳述)

那麼問題就來了:一個想要獨立,一個想要阻止他獨立。憑什麼認為想要獨立的就是邪惡的,阻止獨立的就是正義的呢?

如果說想要獨立就是邪惡的,那當年你美利堅合眾國13個州脫離英國宣佈獨立也是邪惡的咯?

咋?你脫離別人獨立就是天然正義,別人脫離你獨立就是天然邪惡?憑啥?

這是北方在立場道義上無論如何都無法自圓其說的點。

因為北方知道自己在這方面難以自圓其說,所以後人又附會出一個理由,說北方和南方作戰是為了廢除南方的奴隸制。

這同樣不成立。

1.北方不全是自由州,有一些北方州也是蓄奴州。林肯總統簽署廢除奴隸制的命令時,僅解放了南方各州的努力,並沒有包括北方蓄奴州的奴隸。如果你真的是為了廢除奴隸制而打仗的話,為什麼你自己這邊的奴隸制你反而不廢除呢?

2.如果真的只是為了廢除南方的一個奴隸制的話,完全可以像後來打伊拉克那樣,推翻原有政權,廢除舊有制度,建立新的政權——然後等局勢穩定再把軍隊撤走。但現實中北方的做法不是這樣,北方是直接佔領並且吞併了南方各州,強行將其併入美國版圖,直到今天。

這就很尷尬了:如果你真的只是反對別人的邪惡制度,那為什麼要把別人的領土據為己有呢?

綜上所述。南北戰爭中的北方,沒有任何真正的戰爭道義上的優勢。所以當然攔不住別人把想要獨立的南方視為追求自由的解放者,而把對此進行武裝鎮壓的北方視為邪惡的入侵者。


唐律疏議


首先,根據美國憲法,南方是有權獨立的,北方用武力阻止南方獨立在美國體制下是違憲的,因而也是非法的。這一點和我們大一統的觀念和臺灣問題不是一個性質,不能混為一談。

其次,廢奴這個事,是北方為了不給外國干預提供理由而舉起的“義旗”。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黑人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放,要不然也不會有馬丁·路德·金什麼事了。這個跟我們解放西藏後徹底廢除農奴制不可同日而語。

第三,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軍還是比較遵守戰場紀律的,反倒是北方軍,到後期為了儘早結束戰鬥,採用最優化方法,將南方主要經濟支柱城市編了一個最短遍歷路線,然後一路燒殺搶掠,徹底破壞了南方的戰爭基礎。二戰時期美國的謝爾曼坦克,就是為了紀念幹這事的北軍謝爾曼將軍。

最後,談談美國南北為什麼會分裂。這個和美國的經濟分佈不均勻有關。南方是農業區,主要經濟支柱是出口棉花,主要市場是歐洲,奴隸是重要財產。北方是工業區,主要靠工業產品。南方希望保持較低的國家關稅,這樣棉花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才有競爭力,北方希望提高關稅,因為歐洲工業更發達,生產出來的產品價廉物美,提高關稅壁壘有利於北方工業產品與國外貨競爭。但是作為一個國家這個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北方提高關稅,歐洲國家作為報復必然相應提高關稅,南方的農產品就出不去,所以南方不願意。而奴隸作為一種資產,在南方不僅僅是棉花園裡的勞動力那麼簡單,而是在金融市場中充當著一般抵押物的角色,大量金融往來都以奴隸作為抵押。

最後,我們聲討萬惡的奴隸制,只是指出美國南北矛盾真正之所在,以及揭露美國長久以來的虛偽嘴臉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