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好還是做理財好?

郭穎207825915


保險該買的買,基本保障還是要有,車保險必須的,理財也要理,看你怎麼理,別忽悠的理財變保險,還有可以變沒了,不懂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最好少參與,很多不是理財是融資,是高利貸


陳年酒莊青煙威房產


二者很難說誰好,誰不好。

因為這並不是一個二者擇其一的問題。

在投資理財方面有個4321法則。這反映的就是一個需要做好的資產配置的問題。

原則上我們需要4321理財法則,即資產配置方面採40%投資、30%生活開銷、20%儲蓄備用、10%保險,並且採取恆定混合型策略,即某種資產價格上漲後,減少這類資產總額,將其平均分配在餘下的資產中,使之恆定保持一個4321的比例。

*40%投資創富:比如投資股票、外匯、基金等有較高收益率的資產,也可以選擇開放式基金定期定額投資,每個月通過自動扣款投資省時省力,達到強迫儲蓄的效果。

*30%衣食住行:每月基本不可缺少的生活費用。吃飯穿衣費、手機費等。當然有車的還有汽油費,有房子按揭的還要交按揭費。

*20%儲蓄備用:通常存為活期存款,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方便的提出來,用於改善生活質量。比如,某日心情不錯,約親朋好友喝兩杯吃頓飯;收到“粉紅炸彈”或生日邀約;甚至家庭應急,此時備用金就派上用場了。

*10%投保險:投保是一種長遠的安排,是對日後生活的負責和保障,尤其是預防家庭收入的主要創造者可能遇到的意外情況,以免對家庭經濟造成重創。以保額(即出險後保險公司的賠付額)一般不低於年收入的10倍為合適。

在此法則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風險承受能力、理財目標或投資方案等作細緻調整,才可達至最理想的效果。

所以建議有條件的情況下,二者皆可參與。

如果從投資回報方面看,理財如果是銀行購買可以買到一些所謂保本型的產品,但是利率較低甚至跑不贏通貨和CPI如果有理財需求可以去券商,選擇穩健型的理財和基金風險同樣很小,收益會高很多,另外有些券商還有收益憑證利率高且由於不屬於理財產品而屬於債務融資工具所以是可以保本保息的。

保險建議還是配置,畢竟是給自己的安全上個安心扣。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楊么么


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能買保險,一定要買理財。

首先,寶箱現在推薦的很多理財類的保險,基本上不具備流動性,而且利率相對也是比較低,一般取現要幾年甚至十幾年以後,而且很多保險類的只說收益不說風險,最終如果應急取出可能只能得個本錢。

我覺得現在做理財還是很靠譜的,而且選擇很多,

比如,第三方支付平臺就有很多固定期的產品,能夠保本,而且週期一般都在一年以內,利率大概四個點左右,相對算不錯。

如果你覺得第三方支付的理財利率低,可以選擇債券型基金,這類基金收益相對較高,而且根據期限可以在固定的時間取出來或者自動滾存,相對比較方便。

除了債券類基金還有指數基金的定投,這類定投可以彌補A股大波動的風險,通過定期投入裡平攤成本,在未來兩三年內股市有增長的情況下,取得20%左右的收益還是很正常的,但是關鍵在於定投的持續和堅持,另外就是在相對偏低的位置多買入,在取得目標收益或者大盤指數達到一定點位後果斷離場。

最後就是股票型的基金,這類基金選擇需要一定的功力,不但要分析基本本身,還要考慮所投資的基金持倉的股票情況,雖然在牛市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收益,但是風險偏高一點。

最後,我推薦你還是做理財,選擇第三方支付裡面的固定期基金和指數定投基金、債券基金結合的方式來保證資產跑贏通脹,取得不錯的收益。


無休止的前進中


這個就要看你需求的方向了,理財保險有理財保險的優點,存銀行也有存銀行的優點。

理財保險目前市場上分兩種繳費的方式,一種是一次性的繳費,業內叫做躉交。還一種是每年投或者每月投的,叫期交。

首先理財保險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財產(我想大多數人明白這個優勢的)哪怕是婚後用對方的錢買的理財保險,只要投保人和收益人都是自己那麼這筆錢也都是自己的個人財產不納入夫妻財產。

理財型保險可以規避遺產稅。

理財保險不能作為債務的抵押。

而且理財保險也要看你給購買的對象,如果你給自己小孩買的話其實是不錯的可以做一筆教育金的儲備,每年存一點,這樣對自己也沒什麼壓力,等小孩開始上學了在取出來用就是了。

其他的就不一一多說了。

理財保險缺點話就是時間長,目前來說躉交差不多滿期都是5年的樣子,期交的話時間就長了,有6年 8年 10年15年20年25年終身型.

大家注意只有滿期你的收益才是最大的,提前支取是很不划算的,甚至你還會有損失。

打個比方躉交來說,5年期的產品。一般2年保本,何為保本?就是你再存滿2年後要支取只能是本金不損失或者有一點盈利。但是很多賣給你的人是不會告訴你的。所以如果你只是存個2年3年結果在銀行買的是這種躉交型的理財保險,銀行又沒有給你說清楚這個理財產品的內容和注意事項。當你再2年後支取你肯定是上當受騙的。因為收益是和你預想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是存滿了的話收益還是要比存銀行高點的。這個就要看你自己的錢怎麼去合理的規劃了

然後說說期交型的理財保險吧。目前市場上賣的最多的類型就是繳費5年10年滿期。繳費5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15年滿期。繳費10年20年滿期。

終身型的話就是繳費5年終身。繳費10年終身。其他的還有很多就不說了

如果你購買的是期交型理財保險,打個比方。你選擇的是繳費5年10年滿期。購買的時候也沒有給你說明產品的條款和合同,注意的事項。結果你第5年支取或者第6年支取那麼你的本金都是要損失的。這個時候你就會認為你上當受騙了。如果你滿期的話收益還是不錯的。

總體來說理財保險你要注意你能不能放那麼久,購買的需求點在哪。如果你只是想存幾個月 或者一兩年 兩三年。建議你還是選擇銀行的短期理財或者是定期和國債

說說存銀行吧

首先肯定是定期了。

定期的話利率是固定。存的時間可以自己來選擇3個月,半年。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可以根據自己的所存的時間來決定。

但是定期有幾個缺點。一個就是如果利率變動。你所存的定期還是按你當時所存的利率來算。

然後提前支取,客戶可選擇全部提前或者部分提前,部分提前支取只能是一次。提前支取的部分是按活期來算的。比方你之前是選擇的5年定期。結果在4年半的時候急用這筆錢。提前支取了,那麼你這4年半的時間是全部按活期計算的,說道這裡又得回頭來說理財保險了,如果同樣你選擇是5年的躉交型的理財保險。在你4年半的時候急用著筆錢,你提前支取了,收益是比你放銀行要大很多很多的。因為躉交的理財保險有個保底收益和每年的分紅。你4年半支取是你的保底收益+你4年多的分紅。差不多收益高於銀行的三年定期了(沒具體去算過,因為每個產品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還要高點吧)這個時候理財保險的優勢也就出來了。定期的劣勢也在這裡。看你自己怎麼去想了。其實我建議如果你是要存5年定期的話。你可以把你那筆錢分2筆或者3筆去存5年的定期。因為就算以後要急用錢也只是損失其中的一筆而已。但是這樣麻煩到時真的。

有的也會選擇國債了,但是國債真的很難去買到,因為國債每次發行下來很快很快就賣完了。

然後就是銀行的短期理財

銀行的短期理財就太多了。而且每個銀行也不一樣,利率也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產品也不一樣。

優點就是短期理財利率高,時間靈活。可以適合很多客戶的情況。

打個比方,張三的錢流動性比較大,但是又不想放在活期裡面,(因為活期基本沒收益),定期又太長,收益也不高。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短期理財,因為你錢在不用的時候也可以創造收益。等於搞點零用錢~(可能張三是妻管嚴)

但是李四呢,錢基本長時間放在銀行不動,這個時候看著別人也都去買銀行短期理財也想跟著去。其實這個時候短期理財是不適合李四的。

因為短期理財都有個申購期一般是3天到7天。然後到期之後還有一個到賬日,一般是1天到4天。根據銀行的不同產品的不同來定的。雖然短期理財收益很高,但是李四總是購買短期的話其實一年下來真正在理財的時間是不多的。有可能你這樣的理財方式還沒有一次性存一點的定期高。因為你每次的申購期,到賬期都要浪費你的時間。這個時候李四還不如選擇中期或者中長期的理財。

親 打字好累的~~我不打了。。

總體來說理財也要看很多的,並不是盲目的去理財,要根據自己的資金,接受風險的承受能力,接受的時間長短,購買的目的。

不是說存銀行一定好,也不是說理財保險一定好。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

但是理財是肯定需要的,有時候你不經意間的理財也會為你以後帶來很多的財富的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

希望寫了這些能給LZ 一點點的意見吧。


陳敏強finance


買保險還是理財,這主要看你的需求,如果你想要穩當的過下去,那就買養老保險,如果你想有更多的財富,你就買理財。

不同的年齡做不同的事

如果你是一個年輕人,我建議你買理財,當然這種情況是你在有固定工作,生活穩當的情況下。作為年輕人,有股對財富的熱情,適當的,正確的理財,有益於人生財富的積累。

如果你是一箇中年人,我建議你買養老,當然這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這就是你的子女們已經大了。這時候為了不給子女以後帶來負擔,我們可以選擇購買養老保險,這樣,以後便不會給子女帶來太多麻煩。

結合自身買適合的產品

面對多樣的理財產品和保險產品,我們不能人云亦云,我們要充分認識自己,買適合自己風險的產品,比如你是謹慎型,你就別買激進型產品,這會超出你的承受範圍,反而不好。

如何確定自己風險偏好

一般來說,你去購買保險或者理財產品,相關人員都會讓你做一個測試表,根據你的測試結果給你推薦適合的保險或者理財產品。所以我們也不用太過於擔心自己的風險偏好類型是什麼。

總結

所以說,買保險還是做理財,還真的不好比較,個人建議呢,你就根據自己的需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當然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能半途而廢,半途而廢最後只能導致一事無成。

最後,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不迷路,每天持續更新金融投資哦。


生活中的金融


理財又稱為分紅型保險,分紅型保險保單的持有人在保險公司實際經營成果優於假定的條件時,會按一定的比例向保單持有人進行分紅。

名義上分紅型保險即提供了保險的保障,還提供了收益的分配,是一款不錯的產品,但是分紅型保險有三個坑:

1、期限長,最低5年,最長20年,中間不可能斷交,斷交了保單失效;

2、不允許提前支取,一定要提前支取,虧損極大;

3、分紅型保險目前實際測算的收益率僅有2.5%,而非提供給客戶觀看的預期收益表上的4%-5%,因為預期的收益率是考慮分紅的因素,但實際可以不分紅。

其實你只要知道一點,如果一個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與銀行理財一樣,還額外提供保障措施,那麼它的賺點在哪裡?每一款保險產品的推出都是經過保險精算師不斷演算推算出來的,我們又有幾個人可以算得贏保險精算師。再加上現實中分紅型保險的理賠極其困難,故而不推薦分紅型保險。

總結:要購買保險,我推薦購買消費型(比如車險)這類型的保險,這類保險一方面保費較低,另一方面理賠相對容易。

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大家都比較熟悉,大部分人或多或少均有投資過,銀行理財產品目前的收益率按風險類型及期限長短在3%-10%之間,但是低風險類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均在5.5%以內。銀行理財的投資期限多樣,收益率適中,低風險類(R1及R2類)的產品風險可控,可以適當投資;銀行理財的不足之處:

1、未到期無法贖回,即使你願意損失收益都不行;

2、起購點較高,目前為5萬元,雖然今年資管新規中放寬理財產品的起購點至1萬元,但目前執行的銀行較少 ;

3、不承諾保本保息。

總結

如果單純理財而言,我建議你選擇銀行理財產品。


楓的旋律


當然的保險好,存銀行只能拿點小小是收益,而且以後還要進入負利率的時代。

買保險雖然前期投入比較大,看不到收益,但是有保障。

有保障。

有保障。

後期的話可以返還,領錢,分紅,投資收益等。保險分為:消費型,分紅型,萬能型。


微變


保險和理財都要做,保險是未雨綢繆,理財是為了保值增值。

首先,目前每個自然人,都應當配置保險,當然保險分了很多種,有重大疾病保險,有意外保險,有年金類保險,首先要配置的是重大疾病保險和意外保險,這個是保證在發生不良情況後,有資金可以滿足保命的需求。其次,根據家庭情況和經濟情況,配置一些年金類保險,這個是鎖定收益,未雨綢繆。

其次,理財好不好,當然每個人都必須要有理財的理念,這樣才能面對通貨膨脹壓力時候,資金才能實現保值增值的作用。理財類產品又分了很多種:信託、基金、金交所、P2P等等,但是需要擦亮眼睛,目前金融市場的理財類產品魚龍混雜,為了避免或者減少風險,建議選擇穩健的產品,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收益,往往高收益下,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從2018年的p2p爆雷潮就可以看出一二,所以我選擇正規的持牌機構的產品,並且由專業的投資顧問給予指導和幫助,才能減少風險,最大程度保證本金和利息。

最後,還是那句話,投資有風險,請謹慎對待。投資理財之前,更重要的是給自己配置足夠的保險,做好未雨綢繆才是首要。


Mayst


保險裡面的套路太深了,老百姓是吃不透的,不建議買保險。還是理財吧!



西安人的鷺


這兩者即有可比性,又沒法比較,這樣說吧。

第一:存在銀行的強制性就小很多,如果人一旦有一筆錢的時候就會想到購買或轉換一些東西,所以這錢就很不容易留住。

第二:銀行的利息也是不定的,你可以按每年的利息去算一下(當然是單利),20年下來可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是每年的通貨膨脹是多少你也要算進去,這樣下來可能還會是個負數,就是平常老百姓說的錢縮水了。

第三:你找的保險業務員可能只考慮了某些方面沒有把保險給您做全面,其實鑫利是可以加大病保障的,這款產品不但每年有分紅,還能每兩年返還一次,這樣就一定程度抵制通貨膨脹帶來的資金縮水,

第四:最大的差別就是錢在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錢都是您的,最終的本金利息可能還是保險公司會多一些(選擇好產品),但是在相同條件下只有保險公司還帶給您了十萬左右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