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文圖:七月娃娃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早上起來腿腳痠軟,

這幾天每天堅持練功,有種真真切切的歸隱之感,

相比於之前在院子裡的自由自在,

困居於一室之內,似乎更能考驗人的意志以及對“隱”的深切理解。


起了一個比較譁眾取寵的標題,

節日麼,原本於我無關,

這種氾濫的節日,更適合對感情過於依賴的人,

而我清風兩袖,有戀愛的時候享受,沒有亦自在。


但是非常時期,難免也學會了現實一點,

跟風一下把每一天都過出點小趣味來,未嘗不可。

大概也就困居了不到五天的時間吧,

還不至於憋屈到看不到來路的地步。

把心態放低一點。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跟之前一起床就關注疫情的焦慮相比,

現在睜開眼第一件事,是打開豆瓣看影評和書評,

假如還要居家一段時間,

至少可以把一些沒看過的冷門影片拾掇起來,

至少可以給自己列一個合適的書目。


是啊,何必每天追著疫情報告呢?

那是專家們醫生們領導們的職責,

作為一個平凡人,在這樣一段困守的日子裡,

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

健健康康地繼續生活。


當然關注疫情是必須的,

但是無須把大把時間花在分析疫情和接受各種輿論上,

不必讓自媒體的信息充斥頭腦,

這並不意味著不關心社會不關心國家大事,

這些信息是否有用,在於它能不能給你帶來正面的能量,

假如讓你懷疑人生、產生焦慮的,那一定是無用且糟糕的信息。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不如趁這段空白的時間,

多做點有益的事情,

想想疫情過後的工作該怎樣改變一下方向,

考慮一下是不是可以換一種生活方式,

比如告別一線大城市,回去故鄉;

比如找一個郊外的小院子,從此茶酒人生;

比如結個婚生個孩子;

比如迴歸一個人,享受自由……

你還可以練練字,學一下修圖,甚至可以開始學點外語,

也可以像我一樣,練功打坐看劇,過幾天無用頹廢的生活。

總之,一切都比面對著大量無法判斷的信息有用。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回到情人節的命題,

在這段蟄伏的日子裡,

也正好可以考慮一下自己的感情歸屬,

不委屈自己,也不耽誤別人,

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也要聽從自己的內心。


以前我會覺得,

有一個愛自己的人勝於一切,

畢竟作為女生,被愛被呵護是理所當然,

但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任何一份愛,都不是無緣無故給予的。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所以,一份好的感情,

應該建立在雙方舒適的基礎上。

什麼叫舒適?

跟年齡、經濟、性格、家庭背景,

並無太密切的關係,

——在於相處的模式。


這種相處模式需要時間的磨合,

比如我自己,更喜歡有距離感的相處。

不太喜歡無時無刻去關注對方的行動和信息,

也不喜歡經常膩在一起,

舒適的模式於我,

就是各自做著各自的事情,

你會給我泡一杯茶,我會給你添一杯咖啡,

累了我們一起看一場電影,

刷一會視頻,練一小會瑜伽,

大多數時候,

我們都是回頭望著那頭安靜認真做事的背影,

會心一笑,然後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所以,不要介意任何一個人的離開,

你只是沒找到一個相處模式跟你契合的人。

當你遇到這樣一個他,下一站是幸福。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每次寫文章都總會跑題,

大概是我的讀者裡面,有大部分是女性吧。

女孩子的思維喜歡跳躍和聯想。


這兩天在看新聞的時候,

讀到這樣一段話,艾小羊寫的,

分享給大家:

“這場疫情,是自然給我們上的一課;在這一課面前,身處痛苦中的平凡人,失去了表達欲;每個人都在沉默中等待,期待平凡的日子,早一天回來。”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今天是元宵節,

去年此時,我還在北疆的阿勒泰,

跟曾經以為的另一種生活方式在磨合著。

一年過去了,生活拐了一個大彎,

人的念想真是變化太快,

此時此刻面對這場疫情,生活暫停了下來,

跟不斷變化的生活,

這一場暫停似乎才是變化的極致吧。


讓我們一起在沉默中,

期待平凡的日子,早一天回來吧。

元宵節,點一盞燈,願山河無恙 ,人間皆安。


以上,是午睡後醒來隨意寫,沒有中心思想,寫完開始做下午餐,免去晚餐已經好久了。對了,前文提到的舒適的相處模式,應該也包括一致認為不吃晚餐是一種可以接受並且節省時間成本的生活方式吧。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圖來自網絡


宅在屋子裡的“情人節”

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