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用愛戰“疫”他們也是一道風景

天橋:用愛戰“疫”他們也是一道風景

“他們沒有警服、救援服、隔離衣,只有一隻最普通的口罩,他們沒有執法證、資格證,只有一張居民都熟悉的面孔……”這段文字所描述的“他們”也正是當前全身心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寶華街街道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越是危難關頭,越是安危與共。如果說,抗擊疫情是對廣大黨員、幹部作風、狀態、能力的檢驗,那麼寶華街街道必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抗起疫情防控的“硬核”擔當。

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

他們太多的堅定,填滿心靈。“收到!收到!收到……”一個通知,即刻響應,大年初二結束假期,街道全體幹部職工及社區工作人員全力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疫情防控工作在哪裡,寶華的黨員幹部就要戰鬥在哪裡”,這是寶華街街道黨工委書記欒長征向全辦黨員幹部發出的“動員令”。從緊急會議部署、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組建應急隊伍,到全面動員、聯防聯控,再到堅持不漏一樓、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地毯式摸排,率先在全市推行廢棄口罩定點投放模式……他們以果斷有力、紮實有序、科學周密的“頂格”措施凝聚強大的抗疫合力,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為遏制疫情闢出了“隔離帶”、穿上了“防護衣”。

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
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

他們太多的畫面,印在腦海。疫情防控攻堅戰打響以來,街道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顧全大局、勇挑重擔,無私無畏,衝鋒在前。你看,街道黨工委班子不知疲倦,始終不缺席的靠在一線,督導指導,率先垂範,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他們的幹勁與精神深深激勵鼓舞著全體成員;你看,各科室、社區的黨員幹部們就像盡職盡責的“守門員”,懸掛條幅、發放傳單、疫情排查、消毒殺菌……他們嚴防死守每道縫隙,讓病毒無計可施”;你看,他們中有黨員,也有志願者,還有普通群眾。他們主動請戰衝鋒與街道、社區幹部一起,加入到防疫攻堅一線。耐心測量體溫,認真排查登記,廣泛宣傳引導、自發捐獻物資、及時設立卡口……構築起一座座堅實可靠的“疫情防控牆”;你看,他們黨群同舟共濟、萬眾一心。15000餘份的疫情防控明白紙從他們手中傳出,不厭其煩的入戶摸排丈量了他們的責任,高懸大街小巷的300餘幅疫情防控宣傳條幅,讓“不串門、不聚餐、勤洗手”的“三字經”飛入了“千門萬戶”。

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
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
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
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

他們太多的故事,溫暖記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戰中,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大愛精神,走街串巷,進千家、訪萬戶,成為疫情防控一線的信息員、宣傳員、戰鬥員,用善良與堅韌書寫了許多感人的防疫故事。是堅守一句“我要守護好大家”24小時不關機的“小巷總理”張廣菊;是把“初心使命”轉化為“召必回,戰必勝”的堅定意志,舍小家顧大家,夜以繼日帶領“小雙”團隊戰鬥在抗擊疫情第一道防線的韋雙雙;是把“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作為口頭禪,衝在疫情防控一線的社區黨員孔德隆;是走街串巷只為疫情,沒有華麗辭藻但卻傳遞著溫暖和堅定力量的老孫;是那位無懼疫情風雨,剛滿29歲卻擁有9年黨齡的“老”黨員張佳偉;是盡己之力,助力戰“疫”,自發捐款的小區志願者李鳳霞;是山東潤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山東首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濟南繪翼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等愛心企業不辭辛苦送來的那幅手套,亦是那瓶暖心的消毒液……

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
天桥:用爱战“疫”他们也是一道风景

危急關頭,方顯忠誠本色;戮力同心,必能戰勝疫情!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寶華街街道全體黨員幹部群眾、志願者奮戰在防控疫情第一線,人人擔當負責,個個盡心盡力,帶著沉甸甸的責任,奮勇前行,堅決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