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第一篇學術論文常犯問題總結

1、摘要與結論幾乎重合

很多情況下,研究生第一篇論文中摘要部分與結論部分重複率超過70%,甚至有重複率超過90%的人。就原因而言,個人認為是他們對摘要和結論的“作用”沒有太多認識。

對於摘要而言,首先要用一小句話引出為什麼做這個研究,然後,簡單地概述採用了那些研究方法,然後,直接了當地說出這篇論文的最重要結果,而不是所有的結果,最後說說在這些工作之外重點討論了一個什麼現象就可以。

對於論文的結論部分,不再需要把為什麼做這個研究、怎麼做這個研究說一遍了。正常情況下,應該直接明白地概述所發現的現象、結果(1),(2)。讓人一看就知道論文發現了哪些現象、提出了哪些觀點。

至於摘要中說到的最重要結果與結論部分可能重複,作者需採用不同的句子去描述,而不能直接拷貝。


研究生第一篇學術論文常犯問題總結

2、關鍵詞過於隨意

最常見的問題是:關鍵詞不是實詞、關鍵詞由很多單詞組成、關鍵詞中包含不少縮寫、關鍵詞在前言中沒有出現過。其實,關鍵詞是非常簡單的,把前言或者論文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的實詞挑選出來即可,不需要太多,一般情況下,寫4、5個都會滿足要求。

3、前言引文不科學

國際學術論文,對引言其實是非常重視的。通常情況下,引言可以佔到論文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比重。在引言中,作者需要告訴論文評審人、讀者這篇論文的意義,讓人們看完引言,就能夠對作者為什麼開展這個研究有大致的瞭解。

引言常出現的問題主要包括:

1)引言過短。見過短小精悍的情況,他們只用幾句話略微介紹研究背景。個人覺得,除了通訊之類的論文,引言需要寫一定的篇幅。

2)重要文獻缺失。這一條很少有人注意,天下論文如此之多,少引一篇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其實不然,有時候多引一篇重要文獻,論文就可能會被順利錄用了。

3)文獻引用只是簡單的羅列,而引文之間沒有太多邏輯。引用部分是一個完全用來講故事的階段,講故事最重要的是邏輯,而不是羅列,所以,每一篇引用的文獻放在那個位置都要體現出他的作用。

4)引言中同一位置引用文獻過多。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工作[1-20]”。正常情況下,同一個位置放兩至三篇引文即可,多了,讓人覺得你可能沒有讀文獻。

5)引文中否定前人工作。正常情況下,我們可以說某某做了某些工作,但他們沒有做另外一些工作。但是,如果去說某某做的工作可能是錯誤的,這就會比較麻煩了。即使有這樣的論文,可以不引用,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研究生第一篇學術論文常犯問題總結


4、實驗描述過於簡單

在一篇論文中,實驗描述的比重雖然不是很大,但是還是需要儘可能地表達清晰。一方面,讀者看到這篇論文的時候,如果他們想重複做一次,他們能夠按照步驟重複出來。另一方面,實驗條件變化一點,結論就可能完全不一樣。

關於這一部分,個人發現主要問題如下:

1)有時候可能實驗描述太多,而似乎他們又不願意多寫,有一些朋友直接說實驗描述情況論文[**]。而他們引用的文獻有一些還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對於這樣的情況,理論上講是沒有太多問題,但是,這無疑會增加讀者的難度,誰有興趣和心情去把你引用的這篇文章找出來,再認真研究一番呢?

2)實驗方法名稱不統一。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在摘要裡實驗方法用名稱A,到了前言裡面,就變了名稱B,到了研究方法裡面,又變成了名稱C,到了結論部分,又回到了A。而這A、B、C其實說的是同一件事情。

5、結果部分邏輯混亂

很多人寫學術論文,認為只要結果好就好。其實不然,好的結果有時候也是會被拒稿的,至於主要原因是論文的邏輯結構比較混亂,讓人不知道論文裡到底在說什麼。

具體常見的問題包括:

1)研究結果只是簡單的羅列,而沒能把裡面的關係弄清楚。我見過非常極端的情況,就是為了把一篇論文寫的很長,把完全不相關的兩個內容放到一起,最後弄得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說哪一件事。

2)到底先寫那一部分,作者沒有計劃。有一次看到這樣一篇論文,作者先寫了部分力學性能結果,然後寫一部分組織觀察,突然他又列出一部分力學性能,又來一部分微觀分析,和我寫博文一樣,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

3)實驗部分說做了某某研究,但是,在研究結果中就完全沒有看到這些結果。還有的情況是在結果部分寫了某一些結果,但是就是不知道這些結果從哪裡冒出來的,在研究方法中沒有提及。

6、圖表製作比較粗糙

作為審稿人,我在評審一篇論文之前,通常是先看看摘要,然後就會大致地看看論文的結構,然後,很大一部分時間會花在論文的圖片上。如果論文圖片漂亮,至少我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相反,如果圖片質量很差,心情就沒有那麼愉悅了。

論文圖表常出現的問題如下:

1)圖片中字特別小,要用放大鏡才能夠看清晰。有一些研究生為了簡單,只是把機器照的圖片給出來。這些圖片在一個屏幕上看時,是都能看很清楚,但是,壓縮到一篇論文裡面,就很難分辨了。

2)多個圖片放在一起,一按回車,圖片格式就全亂。經常幫助他們修改論文,他們給我的時候,還是能夠看的不錯的,但是,如果我修改裡面的問題,圖片就亂動,讓人找不到北。

3)實驗曲線,不增加誤差棒。有些研究生在論文裡面說自己對實驗進行了多次重複,但是在圖片中只有一個數值。

4)圖片比例值不統一。有時候一組照片,其中一張放大倍數是100倍,而另一張又變為了200倍。放在一起,本來是方便人們觀察差別的,但由於倍數不一樣,讓人無從比起。

5)表格格式不統一。有一些地方,表格採用三線,而另一些地方,則是全部實線。


研究生第一篇學術論文常犯問題總結


7、論文幾乎沒有任何討論

論文的討論其實是很重要的,但是研究生寫論文對討論部分幾乎是不重視的。如果大家去看好一點期刊的論文,討論部分佔論文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有一些人說,討論部分也應該佔到三分之一左右。當然,寫好這一部分確實需要一定的水平,需要經驗的累積。

8、結論部分羅列過多

正常情況下,一篇學術論文只需要圍繞一個核心問題即可。也因此,論文的結論寫上3-4條就很多了。

9、參考文獻格式混亂

1)同一篇參考文獻多次出現。這樣的問題,說實話,我自己也發生過,如果一篇論文引用50篇文獻,自己是很難發現某一篇論文是否重複引用。但,無論如何,在投稿之前,還是需要多看兩次的。

2)引用論文信息不全。正常的情況下,引用一篇論文基本上都會包含作者、期刊、年、期、頁碼。而有時候,他們只是寫了部分信息。

3)格式混亂。有一些論文是根據A期刊的格式寫的,有一些期刊是根據B期刊的格式寫的。讓人初看的時候,即使從別的地方直接拷貝過來的。

4)期刊名稱錯誤。比如“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和“Journal of Iron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作者不小心就把第二個期刊名稱的International給省略掉了,結果這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期刊……

論文編審潤色和論文發表指導,關注知實學術,發私信與我溝通。


研究生第一篇學術論文常犯問題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