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啟用:收治難“堰塞湖”有望破局

“昨天空病床僅剩421張,已經確診的和很多疑似的病人沒有住進指定醫院救治,形成了‘堰塞湖’,讓人很揪心、很痛苦。”這是武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副書記胡立山在2月5日晚發佈會上沉重地介紹。

一方面是放寬對湖北省疑似病例的標準,加快對“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工作;一方面是缺口較大的病床和醫護資源問題突出,天平得以失衡。

解決“堰塞湖”問題,其中一項工作就是改造啟用“方艙醫院”。

武漢從3日晚宣佈改造啟用首批三家方艙醫院開始,目前已擴容至15所,接診床位增至萬餘張。國家衛生健康委也從3日開始,在全國各地區調集了20家方艙醫院,陸續抵達武漢,另有1400名護士到武漢護理患者。

緊張施工後,5日晚,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江漢方艙醫院和洪山體育館的武昌方艙醫院開始接收首批入住的輕症新冠肺炎患者。

但也有聲音指出,兩所方艙醫院環境質量差、醫護配置懸殊,難以得到有效照顧等問題。

7日上午,接管武昌方艙醫院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萬軍和接管江漢方艙醫院的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黨委副書記孫暉均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目前醫護人員和病患的配比問題是達標可行的,會根據收治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因為6日集中收治了一大批患者,所以在服務質量上的出現的像如廁難、取暖的問題已經協調解決,並會建立和患者的溝通渠道,繼續完善服務質量。

用餐方面,記者注意到,武漢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武漢發佈 6日21時許發佈的文章稱,6日總計送去早、中、晚餐配送營養套餐盒飯5700餘份。

“方舱医院”启用:收治难“堰塞湖”有望破局

2月5日晚11時許,洪山體育館改造的“方艙醫院”陸續迎來輕症確診肺炎患者。澎湃新聞記者 廖豔 趙思維 圖

形成“堰塞湖”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6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1161例。其中,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112例,武漢市達11618例。

前武漢形勢嚴峻,大批的患者未能及時收治到醫院中。這批患者在社會上的流動、在家裡居住,會造成社會和家庭進一步的感染,這是加劇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關鍵要把已經確診的輕症患者及時收入醫院,進行集中救治和隔離。

王辰表示,目前武漢確切的感染人數統計還不完全,仍要警惕社區疫情傳播,控制傳染源,救治患者。提高檢測率、確診率,集中收治確診輕症患者,已成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兩大關鍵問題。

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第五版”)做出新調整,將湖北省疑似病例標準放寬。

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回應該調整稱,至於是否會增大疑似病例的數量,“我想有可能會增加”,但是如果能夠及早把這部分不太典型的病例搜索出來,對於控制疫情、控制傳染源也是很有好處。

除了放寬疑似病例標準,武漢加快對“四類人員”(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分類集中收治。

其中,明確指出確診的輕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無法全部進入定點醫院治療的,必須徵用其他醫院或酒店作為臨時治療區,集中收治。

兩項舉措的出臺實施無疑使得已經供需矛盾尖銳的病床資源、醫護資源進一步失衡。

在2月5日晚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武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副書記胡立山解釋稱,昨天空病床僅剩421張,已經確診的和很多疑似的病人沒有住進指定醫院救治,形成了“堰塞湖”,讓人很揪心、很痛苦。

在這種背景下,作為其中一項解決“堰塞湖”問題的工作,“方艙醫院”應運而生。

“方舱医院”启用:收治难“堰塞湖”有望破局

2月3日晚,武漢市首批三所“方艙醫院”啟動改造。

據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視頻調度會透露,武漢市將在江漢區、武昌區、東西湖區建設“方艙醫院”,用於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3處“方艙醫院”,分別位於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

公開資料顯示,方艙醫院裝備通常由一系列具有不同醫療或技術保障功能的方艙組合而成,具有實施早期治療的救治能力。

對於改造啟用“方艙醫院”,作為呼吸與危重症醫學方面的專家,王辰解釋,2月1日

他和一些專家到達武漢,調研後發現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解決病毒的社會傳播和擴散問題,目前家族式聚集發病形勢很嚴峻。

“迅速地把確診的輕症病人都收治起來,給予醫療照顧,與家庭與社會隔離,避免造成新的傳染源,至關重要。”

他介紹,方艙醫院是醫療場所,起到集中收治、隔離的效果,患者能得到基本醫療照顧。若出現病情加重,就有醫護人員進行識別,及時轉診到正規醫院接受強化醫療。

緊急決定下,多方力量動員參與,調配各類物資、設計施工,通宵作業。從4日凌晨開始,澎湃新聞持續記錄首批三所“方艙醫院”的進展。在這其中,有從援建火(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轉場而來的工人師傅,也有“搭把手”一干就是整個通宵的志願者,現場豎起了“青年突擊隊”和“黨員突擊隊”的旗子。

4日凌晨的洪山體育館改造現場,幾張體育館建造時的設計圖紙被攤開鋪在地上,來自中南建築設計院的15人團隊正在就體育館的改造細節與施工方溝通,因為時間太緊,“邊設計邊施工邊調整。”一位帶隊的田姓設計師稱。

4日下午,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東西廳的交界處,一位來自河南的木工徐師傅按照隔斷要求,將木材切割成12公分長、20公分寬的小塊,用於連接兩個木板做成的牆體。他過年沒有回家,以前在地鐵8號線工作,後來又在火神山醫院工地工作10天,那邊剛結一束就又來會展中心做工。

同日下午,在武漢客廳的改造現場,一名主要負責館內水電安裝的黃師傅,和工友分組負責館內水電安裝,前兩天,他們還在火神山工作,因為要趕工期,當時每天工作也要十個小時,後來又轉場來到這邊馳援,“目前武漢處於特殊時期,大家都想貢獻點自己的力量。”

經過緊張施工,5日下午開始,三處“方艙醫院”陸續完工啟用,合計容納4400張病床。

另據最新消息,蔡甸區也正開始籌建“方艙醫院”,至此,武漢市“方艙醫院”擴容至15所,接診床位增至萬餘張。

“方舱医院”启用:收治难“堰塞湖”有望破局

2月5日,患者在江漢方艙醫院內。新華社 圖

接診輕症患者

2月5日22時許,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改造的江漢方艙醫院正式啟用,開始接收新冠肺炎輕症患者;23時40分許,來自武昌區各社區的第一批輕症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被陸續轉送至位於洪山體育館的武昌方艙醫院接受治療。

武漢客廳改造的“方艙醫院”也在很快開始陸續接收患者。

此外,國家衛生健康委從2月3日開始,在全國動用了應急儲備方艙醫院,在全國23家地區的方艙醫院當中,調集了20家方艙醫院,從4日開始陸續到達武漢,支援集中收治、徵用的設施,以及輕症患者的診療工作。

此外,針對醫護資源缺口大的問題,從全國陸續調集1400名護士到武漢看護這些患者。

4日上午,記者在洪山體育館見到了來自河北、上海、江西、廣西等地馳援的醫療隊前來熟悉環境,做最後的崗前適應,並通過擁抱、喊口號、鼓掌等形式加油打氣。每個隊均是百人左右的護理團隊,在接到緊急通知後從省內各家醫院抽調。

河北援鄂醫療隊陳姓領隊介紹,他們接到通知後,緊急組織市、縣級醫院臨床內科護士組成100人團隊。到達後,一邊抽調骨幹參與了指揮部組織的包括醫療、護理、院感防控的培訓,一邊帶領其他隊員過來熟悉各個地方、流程以及介紹要求。“來到這邊發現任務確實挺重,當地的醫護人員也很辛苦,會在熟悉場館環境之後回住處給隊伍再進行集中培訓。”

上海馳援湖北醫療隊的一位醫生在華山醫院的ICU科室工作,他說,“因為來之前並沒有告訴父母,所以我連個朋友圈都不敢發,怕家裡人擔心。”

江西醫療隊一名1998年出生,來自鄱陽縣湖城醫院普外科的護士章瑩告訴澎湃新聞,1月28日,當她獲知全省範圍內抽調醫務人員成立江馳援武漢醫療隊的消息時,立即寫了申請書,主動請纓,這次臨時接到通知前往武漢,“內心很激動”。

澎湃新聞獲悉,已啟用的方艙醫院均採取“國家醫療隊+武漢醫療隊”的聯合模式運行。

其中,江漢方艙醫院5日下午正式交接給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由該院負責運行及管理,並選派醫療隊參加臨床救治。在江漢方艙醫院的醫療隊中,國家醫療隊共9家,武漢醫療隊共6家。

武昌方艙醫院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擔任隊長單位,所有醫療隊將整合力量,設備統一管理和使用,醫生、護士統一排班。抵達武漢後,醫療隊隊員在武大人民醫院進行統一培訓,確保迅速上崗。

目前已包括上海國家醫學救援隊(華山醫院)、湖南湘雅醫院緊急醫學救援隊在內5支省外醫療團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市三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等5家武漢醫療隊進駐,開展診療護理工作。

在宣佈改造啟用“方艙醫院”後,曾有聲音質疑方艙中病人存在交叉感染風險。

就此,王辰表示,由於入住方艙醫院的都是確診患者,病原相同,交叉感染這個問題不是突出問題。患者入院前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外,還會經過流感抗原篩查,盡最大可能避免可能的生物安全風險。

按照官方發佈的標準,病人統一由政府組織轉入“方艙醫院”,經過篩查,符合收治標準的,將進入方艙醫院。根據治療過程中的病情演進情況,出現病情加重達重型、危重型標準時,將送往定點醫院接受救治;治癒的可就地檢測,符合出院標準即可出院。

服務質量逐漸完善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5日晚江漢方艙醫院和武昌方艙醫院陸續接收多批確診的輕症新冠肺炎患者後,患者按照醫護團隊安排接受診療服務,整體秩序良好。

但亦有多位聲音指出,在進入“方艙醫院”後,出現上廁所人多,衛生差;三餐供應不及時;現場太冷、吵雜,以及醫護力量配比懸殊、難以提供足夠藥物治療等問題。

就此,接管武昌方艙醫院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萬軍7日上午向澎湃新聞回應稱,目前已開設500張床位,收治370餘名患者,投入近500名護士輪班,按照一張床配備0.6個護士的標準在護理患者,高於現在的綜合醫院配置。但是不排除根據患者需求和治療規律,動態調整人力資源,如白班的護理人員多一些,晚上少一點。“都是一個動態調整過程。”

此外,針對院內環境衛生問題,萬軍稱,每天會召開院務會,上下班在艙內交班,還有下班人員在艙外與管理層的交班,把裡面的情況及時的反映給(管理層)。6日是在一種特殊情況下來構建這個體系,根據病人需求,當晚政府又緊急地增加了廁所數量,把供暖也保障了,此前已經增加被褥、取暖的水袋。同時,省裡和市裡都在組織黨員突擊隊,安撫患者並對方艙醫院進行消毒,院內的臨時黨支部也在推動建設中。

同日上午,接管江漢方艙醫院的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黨委副書記孫暉向記者介紹,目前江漢方艙醫院收治800餘名患者,每天都會動態調整,有新進來的也有轉出的。投入醫生110餘名,護士500多名,此外還有10餘名負責院感的工作人員,後勤保障人員也在相應配套,醫護配置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這兩天由於集中收治了800餘名患者,入院要記錄患者的情況,工作量較大,醫務人員很辛苦,付出了很多。目前正在考慮如何建立起和患者的溝通機制,在前期開設院內廣播站的基礎上,安置固話機。對於有患者反映上廁所難的問題,“不能說是完全解決,但是情況在改善,已經基本步入正軌。”

用餐方面,記者注意到,武漢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武漢發佈 6日21時許發佈的文章還對入住患者用餐問題進行了解釋,稱6日總計送去早、中、晚餐配送營養套餐盒飯5700餘份。患者曬出的早午餐有胡蘿蔔燒牛肉、萵苣炒肉、雞蛋、橙子等。

為更好地提供“方艙醫院”病人的營養搭配,提高免疫力,餐食供應團隊專門請教了營養、餐飲專家,精心設計菜譜。菜餚以蔬菜、禽畜類為主,儘量保證每天大多數菜品在一週內不重複。同時確保送餐時間和菜品溫度。

(實習生孟津津 胡友美 沈佳昕 張浩容 李嫻 夏夢潔 薛曉咚 趙雨萌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