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管家”變身戰“疫”衛士,山東青島這個社區夠“硬核”

中國山東網2月8日訊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社區推上了群防群控的一線,這道防線能不能守住,關係到整場疫情阻擊戰的成敗。

社區防控不僅要築牢疫情“防火牆”,不留任何死角和盲區,“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還要幫助解決居民的日常生活等眾多問題,當好“管家”。

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紛繁複雜的難題,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湛山街道推出牢織防控大網、密織防控細網的網格化“硬核”戰法,將機關下沉幹部、社區工作站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社區網格黨支部、以及自防隊員、樓組長、志願者等“網”在一起,打造立體化、全方位防控體系,以必勝的信心全力防範疫情外輸內擴。

“我既是指揮員,也是戰鬥員”

近日,像往常一樣在轄區內巡查的社區陣地防控專班班長楊明強突然發現新湛路天府石鍋魚飯店有人員聚集,在瞭解到飯店正在為春節沒能回得了老家的打工人員供餐的情況後,立即找到這些工人的單位負責人講明瞭當前形勢,提醒做好人員管理、不要開工,又聯合派出所民警親自上門同飯店老闆說明厲害關係,並建議飯店老闆將飯菜分份配送到指定地點讓需要吃飯的工人自取。短短半天時間,楊明強兩次登門協調,果斷處置扎堆聚餐,又解決了打工人員目前沒飯吃的問題,得到了工人們和飯店老闆的讚揚。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湛山街道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部,拉起全疫情防控、愛國衛生、綜合執法等7個工作組和4個社區專班,由區派包社區領導任專班班長。而擔任秀湛路社區防控專班班長的楊明強每天早出晚歸同社區工作人員一樣,深入樓宇企業、沿街商鋪進行摸排信息,早就對社區的基本情況一口清,他說:“我既是指揮員,也是戰鬥員,來社區幫助工作的機關幹部不論職務高低,人人都是網格員,既要高效協調解決實際困難,也要服從社區安排。”

7個網格“網住”2264戶居民

社區黨委書記王長途是專班的副班長,已經60歲的他從接到疫情命令開始,連續10多天沒有好好休息。白天,進企業、進小旅館、下樓院,指導信息登記、測溫消毒、查看聯繫不上的居民戶;晚上,還要和社區專班同志一起彙總信息,研究部署第二天工作。

從部隊轉業後的王長途一直在基層工作,20年來,一直勤勤懇懇、默默奉獻。社區專班成立後。迅速根據實際情況劃分建起7個社區網格,配合街道把機關下沉幹部和街道、社區工作站、社區居委會幹部分配入網;7個網格全部建起臨時黨支部,網格黨支部黨員,以及自防隊員、樓組長、志願者等全部編入戰時黨支部體系,形成“黨員帶頭、幹部為主、群防群控、聯防聯治”的強大合力。

退休不退色,“拼命三娘”辦法多

“我還有幾個月就要退休了,家人勸我別這麼拼,可是我們社區全是開放樓院,租戶多、居民行蹤不定,這個時候我得打起精神,哪敢懈怠!”社區工作人員員周健說。

馬上就要退休的周健擔任社區網格指導員,社區信息摸排是個大問題,她憑著自己多年工作經驗,超前開始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剛開始的時候就完成了沿街200多個商鋪的信息摸排,從繁雜的信息中排出居民信息,為後期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她指導網格工作人員把一封信、告知書貼到居民樓道門口,挨個送到企業單位,不耐其煩聯繫物業負責人,靠在樓宇物業裡指導人員登記、體溫測量和場所消毒。作為單位的老大姐,主動清潔社區樓道,請領分發防護物資,做好後勤保障,一心撲在疫情防控一線,大家遇到問題都愛找這位“拼命三娘”。

驅車156公里連夜返崗

“您好,我是秀湛路社區工作人員,請問您最近家裡人有沒有去過疫區或有從疫區來青的?……好的,儘量不要聚會,呆在家中,外出時帶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風,有需要隨時給社區打電話……”“這是一封信,上面寫著注意情況,我給您放在門口,記得看一下!” 在湛山街道秀湛路社區,網格工作人員劉欣和網格志願者正在一一給社區居民打電話叮囑疫情防控相關事項,住戶張貼致居民的一封信,各項工作有條不紊。1月26日正月初二晚,收到立即返崗通知後,劉欣當即從老家連夜驅車156公里趕回工作崗位。一面“變身”成先鋒防控小組臨時黨支部成員,一面承擔了600個居民戶,17座居民樓、1座商務樓宇的網格任務。一天打幾百個電話逐一排查,聯繫不上挨個登門拜訪,詳細詢問。每天三次前往樓宇物業進行督促,填寫登記表格、發放溫馨提示、提醒公共區域安排消毒滅菌、嚴格登記。下班後,還要仔細計算網格內的數據統計,進行上報。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和難點。目前,第一輪全面摸排工作已基本結束,要搶抓假期結束、返程復工前的窗口期,全面細緻做好全方位防控工作,最關鍵的還是要落到實處。湛山街道織牢街道疫情防控大網,織密社區70個疫情防控細網,一網統籌,全網發力,開啟了第二階段的全面防控和動態管理,建立起“人人參與、群防群治、聯防聯控”的抗疫戰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