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狀病毒後一定會發燒嗎?

我將在這裡


有些是沒有症狀的,也具有傳染性,我們要做飯的就是帶好口罩,注意衛生,儘量避免外出!


曉曉在義烏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最初的症狀主要有發熱、乏力、乾咳、呼吸困難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症狀,逐漸加重時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血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嚴重併發症而危及生命。


有些被感染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甚至也沒有明顯的發熱症狀而逐漸發展成比較嚴重的狀態,所以說發熱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異性症狀。也不能作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依據。

除了以上常見的全身及呼吸道症狀外,新型冠狀病毒接觸史的人還有可能出現以下“不典型”的其他症狀,也是應該警惕,進行胸部CT和核酸檢查進一步診斷。

1.僅僅是以消化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出現輕度納差、乏力、精神差、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2.以神經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出現持續的頭痛症狀,沒有發現其他可以誘發的因素時。

3.以心血管系統症狀為首發表現,出現心慌、胸悶等。

4.以眼科症狀為首發表現出現結膜炎時。

5.僅有輕度的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症狀時。


總的來說,有疫區旅居史、接觸過疫區人員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出現出現以上典型或不典型的冠狀病毒肺炎症狀時應該及時佩戴口罩,去當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根據診斷結果聽從醫生安排進行相關處置。

謝謝閱讀!


小克大夫


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後一定會發燒嗎?

從目前的監測站來看,對於過往的所有人員均要求測量體溫,容易讓人產生這樣的想法,莫非所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都會發燒。



其實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不一定會出現發熱。

但是超過半數以上的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是可以出現發熱的,而且發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主要表現之一,體溫一般呈低熱到中度發熱,體溫波動範圍是37.3~39℃。

在發熱的患者中重症患者和危重患者佔了大多數。

而一些無症狀的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和一些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情比較輕微的患者可以不出現發熱。

而有的重症患者和危重患者主要表現為無痰的乾咳或者痰比較少的乾咳、全身無力、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甚至出現極度的呼吸困難,但是整個病程之中可以不出現發熱。



而有的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可以在出現症狀和體徵早期的時候就可以出現低熱到中度發熱,也有那麼一部分一直處於低熱,可以伴發乾咳,不一定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呼吸窘迫等病情進展加重的表現,而且發熱過後可以很快的進入疾病的恢復期。

所以從前面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病人均會出現發熱,輕微患者、重症患者和危重患者均可以不出現發熱,也可以出現發熱,所以發熱並不代表病情就比較嚴重,重症患者可以一直是低熱,而輕微的患者可以出現中度發熱等。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除了發熱,還有乾咳、乏力,發熱乏力乾咳是主要表現,去他少數人還可以伴發流涕、鼻塞、咽喉部疼痛及腹瀉。重症患者大多數在發病一個星期之後病情進展出現呼吸困難、低氧血癥,嚴重的病人可以迅速的發展進入呼吸窘迫、膿毒症休克、難以治療的凝血功能障礙、出血功能障礙以及酸中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雖然稱之為肺炎,就如發熱一樣,並非所有的病人都會出現發熱的表現,輕微的患者只有輕微乏力和低熱,可以沒有肺炎的表現。所以要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需要結合病史、症狀和體徵及血常規、胸部CT、核酸檢測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