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敘利亞,伊朗及伊拉克戰爭中獲取的利益多大?

品尚堂


俄羅斯在敘利亞,伊朗及伊拉克戰爭中獲取了多大利益?嚴格地講,直接利益看不到,戰略利益無法用數字衡量。一般人看到的只是人員的傷亡,軍備的消耗,錢財的浪費,似乎很不值。但,我們要說,俄羅斯遇到的是美國這樣的戰略對手,沒點犧牲是不行的。



俄羅斯在敘利亞獲得的利益比較明顯。當時,為了轉移世界的關注,減輕因克里米亞問題帶來的壓力,俄羅斯以反恐為名首先用導彈打擊了IS,給了蠢蠢欲動的北約國家一個警告。並且,空軍,艦隊,特戰隊進入敘利亞挽救了搖搖欲墜的巴沙爾政權,從此成為了敘利亞的主宰。俄羅斯的最大收穫是從此恢復了世界大國的形象,從此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先後取得了在委內瑞拉,伊朗,利比亞等問題上的發言權,使西方國家不得不仰視俄羅斯,也換來了東歐方向形勢的逆轉。


如果說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只是為了給自己解困,俄羅斯與伊朗的關係卻是向世界拓展。伊朗是個比較特殊的國家,霍梅尼時的“東西不靠”政策使伊朗與俄羅斯的關係比較疏遠,雙方真正走近,是近幾年才有的事。伊朗在受到美國“極限施壓”的情況下,自然希望得到俄羅斯強有力的幫助,但俄羅斯對伊朗的幫助也不是大刀闊斧,明明白白的,其程度低於委內瑞拉。但俄羅斯卻是伊朗潛在的,剛露頭角的,強有力的支持者。如果伊朗局勢進一步惡化,不排除俄羅斯為伊朗的支援梯隊,直接進行武器,裝備和給養方面的支援。因為俄羅斯與伊朗同為裡海周邊國家,是不會讓美國的勢力擴展到自己南部邊境的。


至於伊拉克,與俄羅斯關係不大,俄羅斯不缺石油,何況伊拉克現在被美國佔領。但俄羅斯樂見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在伊朗的領導下一天天壯大,這樣美國在伊拉克的日子就不會那麼高枕無憂了。伊拉克最近提出了要購買俄羅斯的S400,估計俄羅斯會非常高興,不僅僅是為了錢,武器的保養,維護,操作訓練還會使俄羅斯的軍事顧問進入伊拉克,伊拉克現在西方國家的駐軍有十多家,連烏克蘭也去了,多俄羅斯一家不多。

總之,俄羅斯在這些國家的利益是隱形的,看不見,摸不著,有時看見了,感覺到了,卻並非“眼見為實”。但俄羅斯在這些國家的存在,是確確實實國家利益的需要。


天太2


奪取了中東地區,就是奪取全世界。可能這樣的話太過分了。但是,這也充分的說明中東地區的重要性,是確確實實的。中東地區各個海域運輸通道,石油、天燃氣資源,亞、非、歐戰略要塞,都充分的說明了中東地區在世界的重要性。


俄羅斯能夠在敘利亞,伊朗和伊拉克戰爭中獲得的收益,不能夠以經濟和全球的戰略思維來考慮 。而是應該用綜合觀來考慮。例如經濟,運輸資源,石油資源、天燃氣資源,軍事裝備,國際關係,地區關係,世界關係等。

俄羅斯在敘利亞站穩腳跟,便會輻射整個中東地區,至少會對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科威特,卡塔爾,沙特,阿聯酋,巴林,也門等地區構成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而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將會嚴重下降,而且,將會形成巨大的挑戰性,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與美國的大國博弈中,俄羅斯會做到張弛有度,而美國則會逐步的戰略收縮,這也是毫無質疑的。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美國是在收縮,而俄羅斯在擴張,這其中的利害,恐怕是不言而喻的。


俄羅斯的收益有多大?恐怕不只能夠從經濟軍事戰略,武器銷售和地緣政治相掛鉤。而是從全面性的和多方面的綜合相掛鉤的。所以 ,是無法用經濟和軍事,或者是某一個方面來衡量的,而是應當有全面的方面來衡量。俄羅斯當然是收益頗多,而且,是無法衡量的收益。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 ,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如果需要闡述俄羅斯在敘利亞、伊朗以及伊拉克戰爭中獲取的利益有多大,其實只有一句話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俄羅斯在這三個國家的問題上,獲得了與美國鬥爭的全面勝利”。這種勝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更包括在中東戰略層面上,贏得了對美國的全面優勢,根本就無法用金錢來加以衡量。

在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的國家信用遭受重大損害,讓俄羅斯在中東找到了翻身的機會。

在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之後,剛剛獨立的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可以說是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因為在這一年,與俄羅斯(蘇聯)保持緊密聯繫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遭遇慘敗。

在這場歷時僅三個多月的戰爭中,美國人用伊拉克人的失敗奠定了自己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得同時由於此戰爆發的原因,是由於伊拉克主動吞併科威特所致,由此增強了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公信力和領導力。

但是美國建立起來的國際公信力,卻隨著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而徹底失去,原因就是美國在發動這場戰爭時,利用造假的證據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公開宣稱美國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薩達姆生產和儲備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結果戰爭結束後的3年時間裡,美國始終都沒有找到相關的證據,不得不在2006年宣佈自己“撒謊”。

因此,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作為全球最具有公信力的國家,遭遇到了史上前所未有的信譽危機,導致戰後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開始忌憚和翻倍美國,可以算得上是美國走向失敗的開始。

在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內戰中,美國在和俄羅斯的對抗中出現了局部戰略上 的全面失敗。

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內戰,是美俄兩國在中東對抗局面的轉折點,起初美國在敘利亞策動內戰的目的,是希望效仿烏克蘭模式,通過發動軍事政變的方式,推翻親俄的阿薩德政府,建立起一個親美的敘利亞政府。

這樣,美國就可以通過親美的敘利亞政府,一步步地將俄羅斯部署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力量擠出去,以達到削弱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擴張的目的。

但遺憾的是,在俄羅斯以及伊朗政府的幫助下,由敘利亞危機所引發的內戰爆發之後,敘利亞阿薩德政府與俄羅斯和伊朗緊密合作,在長達時間的內戰中,逐漸擊敗了美國支持的敘反政府武裝,並最終導致美國在2019年10月宣佈撤軍。

在這場內戰中,美國人遭遇了21世紀以來史無前例的慘敗,這種失敗要遠比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的失敗嚴重的多,因為這次失敗是美國在和俄羅斯的正面較量時,遭遇的失敗,直接暴露了美國內部的虛弱,其後果和影響力都極為深遠。

2019年爆發的伊朗危機,讓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面臨挑戰,

如果說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和2011年的敘利亞戰爭中,美國面臨的只是軍事和政治上的挫折,那麼在2019年爆發的美伊軍事對峙問題上,美國所面臨的局面要顯得比前兩場戰爭嚴重的多。

做所以要做出這樣的結論,原因就是在此前的兩場戰爭中,美國雖然橫行霸道,但是在發起軍事行動的時候,卻仍然還有不少國家願意跟隨,但是在美伊軍事對峙期間,美國則有可能要面臨孤軍奮戰的局面。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沒有別的,就是美國為了能夠讓美國資本滲透進伊朗國內,強行退出了伊朗與美、俄、中等六國簽訂的《伊核協議》,並以全面經濟制裁作為威脅,要求伊朗對自己屈服。

美國的這種霸道做法,直接引起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反對,特別是在2019年美國全面禁止伊朗石油銷售之後,直接導致包括歐盟、印度、日本、東方大國在內的諸多國家,遭遇了能源安全上的危機。

隨即,這些利益受損的國家,在伊朗問題上與美國開始產生十分嚴重的分歧,特別是法德等歐洲國家,已經開始視美國為自己的主要敵人,這種看法在歐洲歷史上是前所未見的。

雖然美國政府雖然通過發動軍事襲擊的方式,不斷在波斯灣地區製造危機,並企圖將其升級成為戰爭,但是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卻始終不肯在這個問題上,與美國保持立場一致,使得美國在中東地區已經開始逐漸被孤立。

隨著局勢的推進,美國在伊朗問題上的軍事佈局,正面臨著騎虎難下的局面,特別是在1月8號伊朗對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動導彈襲擊,導致美國出現65人的嚴重傷亡之後,美國政府至今都拿不出什麼解決辦法,只能在忍氣吞聲地在這裡硬捱,其困境可想而知。

從這三場戰爭中,儘管我們看不到俄羅斯政府,是否在其中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如果著眼於美俄兩國的全球戰略的角度來看的話,美國人與俄羅斯人的博弈,始終都是你進我退的關係,美國人的失敗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其實就是俄羅斯人的勝利,而這種勝利累積起來,才最終奠定了俄羅斯在中東戰略上的優勢。


落下m


敘利亞是俄羅斯的戰略資產。

這個地方和伊朗與伊拉克對俄羅斯的意義和價值是不一樣的。

換句話說,俄羅斯是力保敘利亞一定要親俄,至少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和梅米赫姆兩個軍事基地要在自己手中。

對伊拉克和伊朗,俄羅斯沒有那麼大的訴求,這兩個國家對俄羅斯的態度也和巴沙爾不可同日而語。

為啥俄羅斯對敘利亞另眼相看:

第一,敘利亞和俄羅斯的友誼50多年了,戰略互信度很高。

從巴沙爾的父親老阿薩德開始,他們就實施親俄的路線。這種關係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在普京時代發揚光大。

70年代敘利亞就給俄羅斯提供了軍事基地,讓他們利用自己的領土來針對以色列或者美國進行威懾。

2000年巴沙爾掌權後和普京續簽協議,給俄羅斯的利益比他父親給的還多。

而敘利亞是俄羅斯在冷戰後僅有的幾個還保留海外軍事基地的國家,此外的一些軍事基地,諸如越南的金蘭灣等,俄羅斯都無力供養,已經撤退了。

之所以保留敘利亞,也能看出敘利亞對俄羅斯的戰略價值。

第二,伊朗和伊拉克和俄羅斯歷史關係一般。

伊拉克在薩達姆時代和俄羅斯關係其實一般,被推翻後當然和俄羅斯更沒什麼太多的交集了。

雖然重新建立了聯繫,但是這種聯繫和巴沙爾父子與俄羅斯50-60多年的戰鬥友誼是完全不同的。

伊朗和俄羅斯在40年前還是敵人和對手,美國當時在伊朗部署大量軍事力量,針對的就是俄羅斯。

再之前100年俄羅斯和英國還多次入侵伊朗,劃分勢力範圍,這是伊朗人內心對俄羅斯一直很警惕的歷史情結。

雖然如今和俄羅斯關係不錯,那是因為伊朗和西方關係不好,只能和俄羅斯搞關係。一旦和西方緩和關係,俄羅斯和伊朗的關係也就那麼回事。

畢竟西方才能給伊朗更多貿易和資金,而伊朗出口石油和俄羅斯本質是競爭關係嘛!


木春山談天下


2003年美國發起伊拉克戰爭;2011年阿拉伯之春蔓延敘利亞直至內戰、IS肆虐和外部干預交織;2019年美國伊朗對抗加劇,波斯灣接連出現不測事件。系列中東事變,俄羅斯從中獲得什麼?

筆者認為,俄羅斯在中東亂局中最大的收穫是“高調歸來”,且影響力加強,同時交好域內所以國家,形成與美國製衡的態勢,成為中東局勢發展不可替代的大國。

對敘利亞――幾乎以一國之力扭轉巴沙爾危局,普京臨危果斷出兵堪稱傑作。

2015年,巴沙爾政權戰場吃緊,權力岌岌可危。為保住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唯一的堡壘,俄羅斯全力介入敘戰爭,對IS、反對派軍事力量大打出手。4年多來,其軍事行動逆轉敘戰局:保住巴沙爾政權,摧毀IS勢力,擊垮遜尼派反政府武裝,降伏庫爾德人,讓美國等無計可施,遏制土耳其的野心。

從根本看,俄羅斯鞏固其在中東、地中海的海空基地,用四兩撥千斤之功抗衡美國在該地區十多個國家的幾十處軍事基地。

對伊拉克――能源利益未得,軍火交易不少。

對沙特等海灣油氣富產國――贏得政治尊重甚至敬畏,與沙特、阿聯酋關係提升;在原油限產保價方面利益訴求一致;軍火出口也破題,2017年沙特―俄羅斯已達成S400採購合同,因為前者受美國阻撓而擱置。總之,俄羅斯與海合會等國關係在提升。

對埃及――比俄與沙特等的關係更緊密、層次更高。因為雙方有大宗糧食、軍火購銷合同和旅遊往來等作為“壓倉石”。

對伊朗――俄羅斯作為伊朗鄰國,在美伊爭鬥中堅決維護伊核協議,佔據道義高地。同時購銷(代銷)相當數量伊朗原油支援後者,並在外交、軍事、安全和經濟上大力支持伊朗。

綜上所述,俄羅斯因特朗普在中東的目標不明、手段拙劣、前後矛盾而得利,其地位與作用遠超歐盟。





ruixuezhaofeng


俄羅斯在敘利亞,伊朗及伊拉克戰爭獲取的利益有多大?

美俄在中東的戰爭,是地區政治利益,是無法用經濟利益衡量的,中東戰爭獲勝方。可以獲取中東經貿市場的合作,擴大國際關係政治影響,贏得中東國家在各方面信任和支持,鞏固俄羅斯在中東的政治地位,俄羅斯在中東戰爭敗了,一敗塗地,勝利了利益無法估量。


晨星1928



Beepbug


有一個牢固的軍港那麼大


壹壹幽默劇場


俄羅斯主要是有個軍事基地要保住,目前沒有看見什麼立意。


手機用戶61177664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