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是否真的有善與惡呢?

不正常人Max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善必然有惡,我不敢說一定有報應,但是一定要行善積德,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家園充滿甜蜜的微笑。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感激所有。感激未來。讓你的生活充滿活力。




用戶花山夜雨


存於內心的光輝環繞所有世界,所有生物,善與惡。這是真正的合一,那麼,它怎麼能容忍自己裡面同時有相反的善與惡呢?事實上並沒有衝突,因為惡正是善的寶座。——巴爾.謝姆•托夫

不管願意不願意,我們都被導向一個主題,這個主題不但是人類必須處理的問題中最困難的一個,也是特別容易引起誤解的問題。例如,如果從我們這裡所談的事中取出片斷的句子或段落,應用在其他完全不同的哲學背景,將是很危險的事。同樣的,根據各人的特殊經驗,光是對善與惡的深思,就會在那些容易讓情緒阻礙其理解力與分辨力的人身上,引起極深的恐懼。無論如何,不管有多少危險,我們還是打算把所有小心謹慎的念頭拋到九霄雲外,提出安福塔斯所逃避的問題,就是邪惡的本質。如果我們認為陰影的外顯工作就是疾病,那陰影的存在就要歸因於善惡、對錯之間的區別。

陰影包括我們認為邪惡的每一件事,也正是這個理由,陰影本身就必須是“邪惡的”,結果身為人類的我們不但認為理當如此,還在倫理和道德的立場上,徹底地認為必須與陰影奮戰,只要陰影現身,就將之消滅。雖然,我們是如此容易被錯誤的邏輯所迷惑,而沒有發現我們高貴的要求必然導致失敗,原因很簡單,邪惡是無法消滅的。故此,值得我們再花一點時間,從不同於平常的角度來探討善與惡的主題。

從對立律來看,就可以知道善與惡是一體的兩面,屬於相同的合一體,而且是互相依賴對方才得以存在的。善靠惡才得以存在,惡也要靠善才得以存在,任何刻意滋養善的人,也會不自覺地滋養了惡。乍看之下,上述的說法會使很多人感到害怕,卻又覺得不論在理論上或實務上,都很難駁斥這種結論的正確性。


哎呦二不錯哦


人是世間的主宰,人們要從事一切活動,包括體力和腦力勞動,還包括對事物的認知,都要大腦去發現和去實施。所以,從善和做惡就成了非常容易和極其簡單的行為舉止。

善和惡來自一個人的本性,同時也來自對實施對象的意識。善良的人不是說就一生或者說隨時隨地都在行善。只是善良的人能把行善當成一種樂趣,當成自己的行為準則。“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啊。”

做惡的人,除了本性喜惡以外,還具有一種“把自己的樂趣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扭曲人性。當然,做惡的人也不是一輩子都在作惡。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善惡存在。當然包括善惡的實施和思維兩種形式。


世俗凡塵


善與惡只是一念之間!與人為善,與己心安!



青花瓷


文/小白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選擇,大部分的事物在我們面前好像只有兩種選擇,是與否,對於錯,好與壞,難道人生只有單項選擇麼?

你愛我麼,愛或不愛選一個,這好像是low爆了的愛情告白,我們生活中充斥著數不清的單項選擇題,這樣來看,我們的人生好像挺簡單,對待任何事物就只有兩種選擇,做或不做,朋友喊你吃飯,去或不去,早上吃飯, 吃與不吃,一切都是我們主導結果,你的選擇永遠只能有一個。

我們看待任何事物難道真的只有兩種選擇麼,看上去這是對的,做卷子的時候我們填選擇題,正確答案只能有一個,電腦輸出提示只有yes 或no,我們做的任何事物彷彿只存在兩種選擇,它無時無刻出現在我們生活、工作、 感情,那麼什麼是所謂的對於錯,善與惡呢?

工作中,領導問你這個計劃你感覺怎麼樣,你只能回答好或壞,你不能模稜兩可的說他對又說他錯,生活中別人問你你感覺你現在生活過的怎麼樣,你只能說好與壞,感情上愛人問你愛不愛她,你只能說愛與不愛。

你所看到的對與錯,不過是你眼中的對於錯

舉個例子,一位大慈善家每天樂於助人,資助貧困山區學生,可是有一天他被警局逮捕了,因為販毒,這時候的你認為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從道德上來說他樂於助人,還資助山區學生,他是個好人,從法律上來說,他是個大毒梟,是個犯罪份子所以他是壞人,那麼他到底是壞人還是好人呢?

再舉個剛生下來的孩紙,媽媽不給他餵奶時,他會拍打媽媽,會哭鬧,當有人過來拿他東西時,他會不由自主的推搡別人,這又是好或壞對於錯呢,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有時候你看來對的時,在他人看來可能是錯的,你看到的和別人看到的永遠不一樣,我們所認為的對於錯不過是自己理想化,自己觀點的表達罷了。

人生本就沒有對與錯,有的只是自我。

你所做出的每一個或大或小的選擇,小到去超市買東西,大到填報高考志願,工作規劃,選擇你愛的那個人,這些事物,這些選擇的前提條件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有的人說人是自私的,是麼,思考一下,我有一個同學住宿舍的時候他每天打熱水的時候都會幫室友捎來,有幾天他忙著考試就沒有去,身邊的室友就說他自私,如果有人每天給你一個梨,有一天拿給了你一個蘋果你就不高興了,人性的本質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是自私的,可是人性有時候又是無私的,你看到大街上行乞的乞丐,你會去施捨給他錢財,給予他幫助,公交車上碰到老人會主動讓座,這樣看來人性有時候又不是為自己而活的,是無私的。

我們怎樣才能做出我們認為對的選擇,契合大部分人眼中的對與錯呢?

良好的人生觀是做出正確選擇的前提

人生下來的思維本是差不多的個體,受社會影響和家庭因素從而導致人們成長的過程中思維的不同,看待問題方式從而不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中思考,去客觀的看待問題,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要學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不要把自我觀念強加到事物本身,事實的本質不是你想他怎樣他就怎樣,而是事實本身是怎樣就是怎樣。

end

我們看不透世界,看不透人性,我們能看透的只有自己的心。

我們能做的只有用一顆真誠的心去看待世界中的對與錯善與惡 、

我是小白,我不能改變別人對待事物的看法,我能做的只是讓事實更加事實。

作者:生命中的第五個季節life

鑫旭在線


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出自道德經,意識是說世間本無善惡之分,善的出現是因為有惡的存在,讓人知道了善的偉大。正像有了上才會有下,有了高才會又矮,有了大才會有小一樣。

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多從對自身是否有利去判斷對錯,然對幾有利並不是事物對錯的本源。因事利幾便為之是大多數人的行事準則,但利幾的同時若傷害了他人或者傷害了自然規律那便是不善。

有人說不善又當如何?我管你善不善?你善也沒見有什麼好處!不善也未見到有什麼報應?反而眼下得到了利益!所以我幹嘛要去善呢?

其實只要你用心去想一下就會發現,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的話,整個社會就會成為功利的小人社會!惡的行為就會遍佈天下,受害的就是整個社會,自然也包括哪些所謂的不善之人,這不就是報應嗎。

所以古人教育我們: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正是要人們心存善念,積小善為大愛,去小惡正幾行!整個社會才會向友愛和諧方向發展,整個人類才會與自然萬物和諧共存。


涼茶9881


語言與行為是心靈的一面鏡子,有的人喜歡說美的語言,做善事,有的人說美的語言,不做善事,有的人不說美的語言,卻做善事,有的人說不美的語言,也不做善事。這四類人組成了芸芸眾生。世間的人有千萬種,但是無論怎樣,評價人善與惡的標準就言與行。言與行都非常重要,語言是靈魂的體現。語言是與人交往的第一步臺階。語言不美,直接折射心靈,直接反映一個人的素質與道德修養,一個人語言直接反映了心靈的深度與廣度,一個人的語言是一個最低的標準,因為語言的內容直接決定我們是否樂意與對方交往的第一個臺階。語言是最簡單的,也是最複雜的,因為一個字或詞用在不同的地點就會有不同的含義,文字需要精雕細琢,才方顯語言之魅力。但語言再美不去做也是枉然,評價一個人的善與惡語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要觀其行為。


匠心美咖


世人眼中的善、惡標準不是真正的善惡標準。

即使人做的事再正義、再好、再公平合理,只要人心中不承認造物的主,抵擋造物主,那人在神眼中就是惡人。

人都是鼠目寸光,人的大腦都是一灘死水,人都認為自己很聰明,科學很發達,結果把地球破壞的面目全非,人類自己給自己挖好了墳墓。

所以承認、接受造物主,敬畏造物主,順服造物主,認識造物主,是一切美與善的開端。


換新衣


善與惡是指顯現一個人的品質言行還有他所作所為,有些人樂於幫助別人凡事替別人著想一心向善是人間美德,而有些人惡語傷人壞事作盡,世人唾罵反感。


WXF追求


其實,善惡自在人心,如果每個人都去幫助那些應該幫助的人,這才叫善。如果都像那些貪得無厭,欺男霸女之人,那才叫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