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挑選好的醬油拌飯用的醬油?

ellen家有爸媽


  出於對醬油拌飯的喜愛,自己先來說說~

  在爸爸媽媽去姨媽家小住或者不在北京的日子,醬油拌飯是不想叫外賣時最簡單又可口的的選擇之一!

  日劇裡見過黃油拌飯,也試了下,但我的中國胃還是覺得醬油拌飯更溫暖。對於喜歡醬油拌飯的人來說,好的醬油和好的米飯同樣重要。今天就不多提米飯了,重點說醬油。

  老抽、生抽、薄鹽醬油、甜豉油、辣醬油、醬油膏、黑豆醬油、黃豆醬油......中式醬油花樣確實多!

  日式醬油花樣也不少,除了常見的壽司醬油,還有蒸魚用提鮮的牡蠣醬油,壽喜燒的專用醬油,沾冷麵的柴魚醬油,等等。

  都說西餐調味不用醬油,但其實喼汁、辣醋醬油、英國黑醋或伍斯特沙司(Worcestershire sauce),也被叫做英式辣醬油,是起源於英國的調味料。同樓的鄰居因工作原因,有好幾個外國朋友,烹飪時候還蠻喜歡用這類調味品。李派林喼汁(酸辣調味汁)是辣醬油的典型代表。這類辣醬油與普通醬油稍有不同,其味道酸甜微辣,色澤黑褐,和中式口味上區別很大。

  喜歡吃醬油拌飯的人自然對醬油的要求也高。我心目中最好吃的醬油應該是鹹鮮甜。在以上所有選擇中,首推無添加醬油。無添加醬油本身有原料的清香,即使不再加工、也自帶自然香味,首選!首選!

  曾經吃過幾款無添加醬油都非常不錯,並不像想像中沒有添加劑味道會淡。

  其次是薄鹽醬油。薄鹽醬油本身的鹹味不是太重,能兼顧健康和口味。

  不論是無添加還是薄鹽醬油,為了吃時方便、又滿足自己的胃,我一般會再加工下,加點糖或其他調味料。因不喜甜,一般是一份醬油加重量約醬油的1/4的糖,小火熬煮十分鐘(不建議更長時間)。喜甜的人可以酌量加糖。

  試過不同時間的熬煮,個人認為不超過十分鐘即可保證口味、也相對健康些。

  這個方法僅從提升口味上來說有效。忽略某些健康指南說醬油不能多煮。

  尤其時秋冬季節,不想煎炒烹炸的時候,溫熱的白米飯,煮的鮮甜的醬油,有時也會配上一點點自己炸的辣椒油,再有幾絲清爽的黃瓜,或乾爽的滷豆腐絲,炒的酥酥的蝦皮,除了飽腹,還有說不出的滿足。於我而言,還有一個最看重的優點——不用清理廚房!

  還有一種吃法因人而異——辣醬油。上海的辣醬油是小時候最最難忘的味道之一。一個上海的阿姨千里迢迢從上海揹回東北,吃的時候很珍惜。

  辣醬油在上海是吃炸豬排的必備,有著獨特的酸甜,又有微微的熱辣。我有次家裡自己煮好的醬油缺貨時,將辣醬油加糖熬煮拌了點米飯,吃出了另外一種境界。辣醬油本身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這吃法還因人而異。

  黑豆醬油的品類不多,即用黑豆做的醬油,感覺比黃豆醬油更清甜。

  再說說品牌,一些多面打品牌自不必說,其他像千禾、金蘭等品牌口味、營養均不錯。個人喜歡廣東的一切美食,也推薦廣東地產品牌。

祖國如此遼闊,其實各地產調味料也各有特色。

  多加一句,如果自制醬油拌飯,除了醬油要好,建議煮米飯時滴幾滴玉米油類無味食用油。如果有存的淡雞湯代替水就更好了~

  心裡會冒出一句歌詞:我還是覺得幸福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