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是“理所應當”,家人需要多理解

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是女性生產完後一種非常常見的問題,不僅會影響媽媽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

但目前,在許多家庭,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不少女性在產後出現情緒上的變化也往往容易被家人們忽視。殊不知,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如若進一步加重,很可能導致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嚴重者將會對夫妻及家庭親人間的關係極易產生各種矛盾,甚至讓產後的媽媽們做出自虐、自殺的嚴重事件。

國家家庭教育指導師、兒童心理指導師、心靈療愈師、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會員鄭啟娟老師就曾明確指出:希望家庭成員們能關注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的情況,警惕孕媽產後患上產後抑鬱。一旦發現孕媽產後出現情緒變化波動較大,應及時為其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及時疏導。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閨蜜小婷的經歷:今年剛26歲的小婷,因為是我們這一圈朋友裡結婚生育最早的一個,所以現在的她已經有了一個5個月大的可愛兒子。

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是“理所應當”,家人需要多理解

​然而,最近一次見到她的時候,看著她穿著黑色的衣服、褲子、鞋子,甚至是包包也是黑色的,整個人說話有氣無力,上一刻還滿面笑容的打招呼,下一刻卻變得愁容滿面,一個勁兒地抱怨老公、公公婆婆的各種事情,完全無法將眼前這個有些陰鬱,情緒波動極大的人與以前活潑開朗的小婷聯繫在一起。

提起產後的生活,她便紅了眼眶,眼淚忍不住地流了下來。生完小孩後,她便覺得日子非常的難熬與痛苦。

原來,為了照顧產後的小婷,公公婆婆特意搬過來與她和老公同住。畢竟兩代人的觀念有所不同,小婷非常不習慣公公婆婆對自己所有事情上的關心,甚至覺得自己被控制和指責了,時常感到委屈與壓抑。

很多時候,便忍不住與他們爭吵起來。老公在幾個人中間,也是偏向於父母,指責小婷不孝順、不尊敬公公婆婆。而小婷又不善於溝通,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便會更加地吵鬧起來。

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是“理所應當”,家人需要多理解

​剛出生的寶寶也比較難帶,晚上經常哭鬧是常事,為了照顧孩子,小婷說自己已經有將近半年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當自己晚上照顧孩子而不能睡覺時,看著旁邊呼呼大睡的老公,極易怒火中燒的同時,又感覺老公完全不管自己,感到無比的沮喪。所以自己晚上經常會控制不住自己大哭起來。

這樣的日子過了將近半年,小婷說,自己的情緒已經很難自控,睡眠質量又差,導致自己經常頭痛及腸胃脹痛等。每天都處在負面情緒中,只要一點點刺激,便能暴怒起來。

對於她的這些舉動,老公和婆家,甚至是自己的父母都完全不理解自己,有時還會指責自己太過於敏感、矯情。

對於小婷的這種情況,其實,在許多產後的女性身上都有出現。

許多新聞也頻頻爆出產後女性自殺,甚至是帶著孩子一起自殺的新聞,讓人唏噓的同時,也讓許多專家展開了研究,而這些調查研究顯示,至少有80%的孕媽產後都會不同程度上的產生情緒較大的波動,甚至從懷孕初期,便已經出現了這些情緒化的不良現象,只是許多家庭並未重視而已。

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是“理所應當”,家人需要多理解

​對於孕媽產後情緒化的原因,專家們早已給出了的答案

1、生產後內分泌的變化

到了妊娠的後期,孕媽們體內的雌性激素、黃體酮、皮質激素及甲狀腺激素等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使孕媽們能儘量擁有一個比較正面的情緒。

但是,分娩完成後,這些激素將迅速地下降,導致孕媽們體內的內分泌發生變化,情緒自然也會有所波動。

2、作為新手媽媽,壓力極大

因為初次為人母,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心理上也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缺乏信心。面對照顧孩子時出現的問題,容易慌張,無所適從。

沒有足夠的信心,容易否定自我,給自己極大的壓力。使得整個人變得敏感,哪怕只是旁人無心的一句話,也會聽者有意,覺得別人是在指責自己,從而感到難過傷心,覺得自己不被理解等。

3、丈夫、親人的不理解及不夠關注

新手媽媽們需要日夜照顧孩子,睡眠無法得到保證,就已經非常的煩躁了。特別是在深夜需要起來好幾次照顧寶寶,而丈夫完全不管的話,更會讓媽媽們感到委屈、易怒的情緒,甚至會有些怨恨丈夫。

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是“理所應當”,家人需要多理解

​許多親屬常常以過來人的身份對新手媽媽照顧寶寶的方式多加干預,亂提建議等等,也會讓媽媽們更加的心煩意亂,而且對自己的方式產生質疑,壓力更加地大,心理也更易失衡。

雖然說情緒是一種突發的反應,但是,如何緩解孕媽產後情緒化的問題,避免媽媽患上產後抑鬱症,避免悲劇的發生,都需要丈夫及家人的高度重視,並學習正確的排解方法,幫助孕媽能順利、開心地度過產後的這段既喜悅有充滿了焦躁的時間。

​如何緩解孕媽產後情緒化

1、讓孕媽產後能有更多地休息時間

足夠的睡眠和充足的休息時間,是保證孕媽產後能更快恢復的關鍵。休息不夠也易使她們感到暴躁,煩悶。

爸爸及家人應儘可能地分擔照顧寶寶的各種雜事,還要儘可能的不要打擾到媽媽的休息。還要減少親友的探視,不僅是為了不打擾到媽媽,也是出於保護剛出生的寶寶的考慮。

孕媽產後出現情緒化,是“理所應當”,家人需要多理解

​2、幫助新手媽媽認同自己已為人母

不少新手媽媽曾說過,在寶寶剛出生的那幾天,由於自己還未恢復,基本很少能親手照顧寶寶,所以,寶寶一哭鬧,自己就很心煩,甚至不想看到寶寶。

直到自己親手照顧了一段時間後,才開始越來越捨不得寶寶。

這個過程,其實也是新手媽媽對自己已為人母的一個認同過程。新手媽媽的婆婆或者母親可以多多地與她分享作為母親的心情,儘可能地採用母乳餵養寶寶。丈夫也應該儘可能地表揚新手媽媽照顧寶寶的能力,讓她能擁有足夠的自信心。

3、理解孕媽產後的各種情緒化

在這個關鍵時期,新手媽媽們需要家人們,尤其是最為重要、親密的伴侶丈夫的細心呵護,萬不可將孕媽產後的這些情緒化當成無理取鬧,應以寬容、理解的心態關愛她,時刻關注孕媽產後的心理健康。

呵護媽媽,讓媽媽能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理,不僅是對媽媽付出的感恩,也能讓媽媽給予孩子更好地照顧,家庭也能和睦幸福。給予媽媽們最多的愛,讓悲劇不再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