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的代價,我們能夠承受多少?


2020年2月7提凌晨2點58分,李文亮醫生去世。我們和他的相遇始於荒唐,終於敬佩。

謊言的代價,我們能夠承受多少?

作為新冠疫情的"吹哨人",死後哀榮也不過是亡羊補牢。在這場肆虐華夏神州的瘟疫中,從平淡如水的日子中抬頭,我們到底看到了什麼?

在打開電腦文檔時,我的腦海裡對於想表達的中心,想述說的話語,竟然是一片模糊,找不到清晰的字眼。這大概會是一篇非常混亂的文章。

據李文亮回憶,12月30日,他看到一份病人的檢測報告,顯示出SARS冠狀病毒高置信度陽性指標,出於提醒同為臨床醫生的同學注意防護的角度,所以在群裡發佈消息說"確診了7例SARS"。

1月1日,武漢警方發佈通告,8名人員在網上發佈、轉發不實信息,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現已傳喚。

這大概就是我們對於他的最初印象。最後的結果已無需贅述。求勝欲極強的我無法去評論太多的孰是孰非。

只是這樣的情節難免讓我想起了一部HBO出品的美劇《切爾諾貝利》,由真實的核洩漏改編的故事,像極了如今荒唐的人世。

謊言的代價,我們能夠承受多少?

故事的一開始,就是核電站的爆炸。副總工程師卻在操作員質疑、暈倒的情況下堅稱是水箱炸裂。

就像殺人案件一樣,最開始的信息錯誤了,後續就無法跟上真實。而在某一無關緊要的時刻,這可能就是致命絕殺。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卻是另一件事——人民的愚昧與無知。核電站爆炸的當晚,夜空亮起藍色的光束,細微的飛灰像雪花一般漂浮在空氣中。被爆炸吸引的人們簇擁在街頭,欣賞著"美景",而實際上,他們的身體都靜悄悄地被輻射所填滿。

你根本想象不到僅僅是一集的時間,鏡頭換在醫院裡的病人狼狽不堪的鬼魅模樣。消防員的妻子因為向護士隱瞞她已懷孕的事實,沒有身著防護服看望她的丈夫。這一切的結果,就是她的孩子保護了媽媽,吸收了她身體內的輻射,出生僅4個小時,就和人間告別。

當事人的後悔是這個世界上最沒用的東西。

謊言的代價,我們能夠承受多少?

貴陽小河萬科,52歲的女病人,發病已半個月以上,長期瞞報武漢旅行史,家裡還在開麻將館和送外賣生意。可能造成小河區域大面積的傳染;黔西百花村村民密切接觸武漢反黔親屬,目前為止,僅是一個村,就有10例確診患者。

謊言的代價,我們能夠承受多少?

這難道是消息閉塞一點都不知道疫情的嚴重程度嗎?我無法觸及他們心中的想法,就像那位消防員的妻子一樣,他們的親人、朋友被陸續確診為新冠患者之後,剩下的情緒再多也無用了。

日子久了,被關在屋子裡的我,腦子裡也漸漸麻木,大概只有真正解禁的那天才能放下心中的所有桎梏。

山河無恙,你我相安,非一人之功。而一人之隱瞞,又可化作滔天大禍。最後能做的,也只唯有保重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