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发现,是量子涨落维持了创纪录的高温超导体的晶体结构

计算发现,是量子涨落维持了创纪录的高温超导体的晶体结构

十氢化镧(LaH10)的Fm-3m相的晶体结构,高度对称的氢笼包围着镧原子。顶部显示了复杂的古典能源格局的草图,其中存在许多极小值。另一方面,在底部,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重塑的,更简单的量子能量态势的草图,其中只有一个最小值得以保留。图片:材料物理中心

来自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和日本的国际研究人员团队进行的计算表明,有记录的超导十氢化镧(LaH10)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因原子的量子涨落而稳定。该结果表明,在富氢化合物中,超导性可能接近室温,而其所需压力远低于以前经典计算所预期的压力。结果今天发表在《自然》上。

达到室温超导性是物理学中最大的梦想之一。它的发现将通过提供无损失的电力运输,超高效的电动发动机和发电机,以及在不冷却的情况下产生巨大磁场的可能性,将带来一场技术革命。最近发现的超导体首推在硫化氢中为200K(-73℃),后来在LaH10中达到250K(-23℃),这引起了人们对这些材料的关注,为尽快达到室温提供了希望。现在很清楚,富氢化合物可以是高温超导体 - 至少在高压下:但是两项发现都超过了100吉帕斯卡(GPa),是大气压的一百万倍。

在LaH10中获得的250K是家用冰柜正常工作的温度,是迄今为止观察到的超导体最热的温度。LaH10是由镧和氢形成的超氢化物,最早在2017年的晶体结构预测中可能会出现高温超导性。计算表明,在230吉帕斯卡以上,高度对称的LaH10化合物(Fm-3m相)具有形成包围镧原子的氢笼(见图)。据计算,该结构在较低压力下会变形,从而破坏了高度对称的结构。但是,2019年进行的实验能够在低得多的压力(130和220 GPa)下合成高度对称的化合物,并在此压力范围内测得250K附近的超导性。但是,创纪录的超导体的晶体结构及其超导性仍然不完全清楚。

现在,得益于《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新结果,我们知道,在产生超导性的所有压力范围内,已经观察到原子量子涨落“粘合”了LaH10的对称结构。更详细地,计算表明,如果将原子视为经典粒子,即作为空间中的简单点,则结构的许多变形都倾向于降低系统的能量。这意味着经典的能源格局非常复杂,有很多最小值(见图),就像变形很大的床垫一样,因为有很多人站在上面。但是,当将原子像量子对象那样处理,并用离域波函数进行描述时,能量格局将完全重塑:只有一个明显的最小值(参见图),这与高度对称的Fm-3m结构相对应。量子效应以某种方式摆脱了床垫中的每个人,但只有一个人使床垫仅在一个点上变形。

此外,利用量子能态对临界温度的估计与实验证据令人满意。这进一步支持了Fm-3m高对称结构,从而构成了超导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