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好的“下酒菜”是什麼?

廣州王富貴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

美酒不離喜與憂

     酒,喜也喝,悲也喝,憂也喝,愁也喝,聚也喝,散也喝,離也喝,合也喝,愛也喝,恨也喝,生也喝,死也喝,“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喝! 

拋卻你永遠無法拋卻的心情,來感嘆一番人生,何不來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痴狂時不妨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也可“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圖的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感慨處但可大叫“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其實,是酒寄託了我們的人生篇章,是酒助推了我們人生的續航,是酒淹沒了我們人生的遠方,林林總總萬千頭緒,都在這小小杯中流淌,人生得意須縱酒,人生失意且舉杯,但喝無妨。

酒是離別的寄託,是重逢的信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或許今世長永訣,杯酒無語淚長流,“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能夠酣高樓”,秋雁孤飛哀泣裡,多少故人奔只途,“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思念無盡酒不殘,彩雲火燒情更熾,且飲下“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待到“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從此再無長相別,不把異鄉作故鄉,親人不再夢裡見,真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酒是村野的情趣,是“小資”的話題,細雨濛濛中足可“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風華雪月中也可“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心情舒暢時管他“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流連忘返處“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睏乏疲倦但求“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只要你的心在,情調就在,淡酒一杯助詩興,濃酒半盞詞意來,春夏秋冬可作賦,東西南北盡入懷。

酒是傷感的淚,是孤寂的靈,悲傷處長嘆“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哪裡勝“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卻最終“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更可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不管他“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孤獨時一人獨酌,品味孤獨的味道,把你的獨孤放在你的冷酒中發酵,酸楚中有淚的悽苦。

世上最好下酒菜,美酒不離喜與憂啊。

 

 

 

 

 

 





一哥於一


那是一九七五年的早春,集體戶的冬儲菜剛吃光,剩下的日子只有靠‘湯’就大餅子充飢了。說是湯,其實就是一鍋開水撒一把蔥花加鹽調味而已。好在我們運氣很好,第二天公社付書記下來調研,中午突然到集體戶吃飯,當然和我們吃的一樣。吃完後掏出記事本寫了一張條子,鄭重的同戶長說:‘這是五十斤雞蛋的批條,你明天到供銷社買回來,每頓用仨雞蛋撒湯裡,我保你能吃一個多月甩袖湯。’

從此我們戶就頓頓吃甩袖湯了,看著滿鍋的雞蛋片飛舞,真的有食慾,吃到嘴裡一點感覺都沒有,還是鹹鹽蔥花湯的味道。

以上說了半天其實和下酒菜沒關係,只是說了一下當時的處境。下面就說下酒菜。

我當時在養豬場工作,說是養豬場其實就我們兩個人。那位是農民,比我還小點,個頭卻比我高不少。是小隊領頭幹活的(當地叫打頭的)農民的兒子。小眼睛鋥亮,一臉旮瘩肉,純力量型的。平常幹活對我很是照顧,聽說他很好酒,為了表示感謝,我託趕集的捎回了二斤老白乾。那時候是真的沒錢,就這兩塊錢還是我回家的路費裡擠出來的。

晚上我沒回集體戶,就在養豬場。他拿了不少鹹菜,就是大頭菜、胡蘿蔔絲、大蔥絲加鹽拌的,最妙的是還有一大捧瓜子,可以充當花生米的角色,雖然是生的。

燜一口散白(散裝白酒),磕幾個瓜子,香香甜甜的,壓酒的效果不錯。再來一口鹹菜,感覺美極了。

在豬場休息室的火炕上,在昏暗的白熾燈下,我喝了平生最多的一次白酒。也是我平生最簡陋的一次喝酒,更是我平生最放肆的一次喝酒。

一開始他還拿捏著,在我們喝了一半的時候,我舌頭有點發直,他才放量。就這樣我喝了七、八兩,他喝了一斤多。

第二天我爛醉如泥,他精神百倍。……

回城後,喝了無數次酒,最頂級的酒店也去過幾次,卻再無那種陶醉的感覺。

小時候多次聽長輩講過‘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故事,我那次喝酒也有點那個意思。

無數次酒場都忘了唯有那一次真真切切、始終難忘。

…我這可不是瞎白呼(瞎說),都是我的親身經歷,與您共同回憶。……


脆皮大腳板


世界上最好的“下酒菜”是什麼?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認為最好的,別人不一定喜歡吃,也不一定對胃口,有的人吃魚不吃蝦,有的人吃蔥,不吃蔥花,所以最好的“下酒菜”對於不同的人,評判標準不一樣哦,何況題主的範圍這麼大,囊括了所有的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還根據人喜好和口味。





民政工作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們同事幾個經常喝五糧液吃花生米,喝茅臺吃小涼菜!



一天88888


我覺得這兩個下酒菜,不錯不錯的




至於永遠


最好的下酒菜要依你的經濟條件和口味而定,也許它是鮑魚龍蝦,也許它是花生米拍黃瓜,魯迅筆下的那個孔兄只需一碟茴香豆,梁山好漢必少不了成斤的牛肉,關鍵是喝得舒心痛快就好,所以說下酒菜沒有最好,只有對口




詩酒相約




班貴業


生活中最好的下酒菜,應該是最易唾手可得的菜,做起來方便,與白酒搭配,吃起來方便,可手抓、可用筷,我看 花生 是逃不掉選擇之一。

古代酒肉故事,水滸傳第一集,高俅聚眾一些潑皮,在飯館商量如何對付林沖,最顯眼的就是那盤花生了。



其次就是滷味牛肉了。水滸傳,還有其他武俠小說、影視,不管你是不是主人公,進店打牙祭,第一句話多是:小二,一壺酒,兩斤牛肉。


生活中,這兩樣菜,在很多菜市場檔口,都有的零售,也好賣,不少喜歡喝酒的都喜歡稱一點,邊吃邊聊,開心的很,一溜煙天色就喝晚了,喝完倒頭睡,睡完又一天。




後勤老爹


中國男人喝酒感覺下酒菜 花生是必備 搞涼菜幾個知己往那一坐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重慶仔啊輝


平常我也愛小酌兩杯,說到最好的下酒菜,可能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時間經歷不同,喜歡的下酒菜也不同。

在中國古代,從我們看的一些武俠劇中,看到的都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牛肉好像是標配,再文雅一點的就是配些花生米,而現在的下酒菜就很多了,各種涼拌菜等,種類多還很實惠!

炸出來的花生米,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香”,兩個字形容就是“香脆”,三個字形容就是“香脆酥”,百吃不膩,來形容!

江南人習慣喝紹興黃酒。如果是夏天的晚上,下一個姜,用杯子拿著酒,用、五香豆、鹽漬花生、混合著豆腐和芝麻幹。在冬天,黃酒在榛子中炙熱,聞起來香甜,倒入一碗,炒花生米、五香牛肉、肉、乾魚片、味道很好。新鮮炒花生,香脆吱吱聲,最好吃的東西。

現在人到中年,覺得有幾個好朋友,開心地聊天,天南海北地說話,就是最好的下酒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