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關於“賢賢易色”,你的理解可能錯了!

觀心講國學,帶你學《論語》。

1、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中,第一個“賢”是用作動詞的的,把什麼當做賢,可以翻譯為“看重”;第二個“賢”是名詞,翻譯為“賢德,賢惠”;“易”的意思是“輕視”,“色”指美色;這句話是關於選擇妻子而言的,要看重賢德,輕視美色。

“事”的意思是“侍奉”,“竭”為“竭盡”,“致”的意思是“獻出”。

所以整句話的意思是:子夏說:“娶妻子,要重賢德,輕視美色;侍奉父母,竭盡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主,要能獻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即使別人說他沒學習過,我也一定會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論語》‖關於“賢賢易色”,你的理解可能錯了!


2、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重”的意思是“莊重”,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認真嚴肅的態度,“威”指“威嚴”,“固”指牢固。清代左宗棠有句詩曰:“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與“無友不如己者”的意思相同。“憚”的意思是“害怕、畏懼”。

整句話翻譯下來就是“君子,不認真嚴肅的話是沒有威嚴的;就算學習了,也不會牢固。主要秉承忠誠和誠信這兩種美德。沒有比不上自己的朋友。如果犯錯了,就不害怕去改正。”

《論語》‖關於“賢賢易色”,你的理解可能錯了!


3、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慎”的意思是“謹慎”,“終”指“父母的死亡,“追”指“追念”,“遠”指“遠代先祖”。

整句話意思是: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死亡,追念遠代先祖,百姓的德行就會迴歸忠厚”。

《論語》‖關於“賢賢易色”,你的理解可能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