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直面戰“疫”,上海金山法院首次啟用“互聯網+庭審”審判模式

應對|直面戰“疫”,上海金山法院首次啟用“互聯網+庭審”審判模式

文丨徐永其

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洶湧而來,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誠地投入到了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目前正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簡稱“金山法院”)將審判工作搬到了網絡上進行,網上立案、網上談話、網上調解、網上開庭,盡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的聚集和流動,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應對|直面戰“疫”,上海金山法院首次啟用“互聯網+庭審”審判模式

2月6日,金山法院利用互聯網開庭審理了二起合同糾紛案件,調解了一起合同糾紛案,並對二起案件當事人進行了在線談話。

上海某金屬製品廠欠江蘇省靖江市某材料廠貨款80540元,被材料廠訴至金山法院。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跨域訴訟可能存在感染風險的情況,原告靖江某材料廠也明確表示現階段無法來上海金山,金山法院徵得雙方當事人的同意後決定進行網上調解。

應對|直面戰“疫”,上海金山法院首次啟用“互聯網+庭審”審判模式

2月6日上午,金山法院訴調對接中心在線調解這起買賣合同案件,原、被告並沒有出現在法庭內,而是通過手機聯網在家裡參加調解。在法官助理的主持下,雙方當事人達成了調解協議。

同一時間,在第四法庭,民事審判庭主審法官正在對二起適用民事特別程序審理的申請實現擔保物權案件當事人進行在線談話。

審理該案的法官表示,通過網絡在線與當事人談話瞭解情況,告知有關事項,避免人員聚集引發可能的疫情擴散風險,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月6日下午,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和一起承攬合同糾紛案件分別在第九法庭和第四法庭正在以網絡庭審方式開庭審理。

全體合議庭成員整齊劃一地佩戴好口罩,原、被告也同樣沒有出現在法庭內。但審判席兩側的屏幕上,原告的影像和證據材料清晰地呈現在合議庭面前。

這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原告是江蘇省崑山某公司,在庭前準備過程中,審理該案的主審法官發現由於被告下落不明,本案為公告案件,原定開庭時間恰逢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聯繫原告又發現原告受疫情防控時期道路交通管制的影響,無法來到金山法院,延期審理又遇到需重新公告開庭等事項。針對這一情況,金山法院主動與原告溝通聯繫,在徵求其同意後,決定依託上海法院網絡庭審系統,啟用網絡庭審系統開庭。

應對|直面戰“疫”,上海金山法院首次啟用“互聯網+庭審”審判模式

原被告席空無一人,只有一根網線、兩臺顯示屏、一個麥克風,法官與身處異地的當事人在線上開庭審理了此案。網絡庭審有條不紊地進行,開庭過程傳輸穩定、互動流暢、程序規範,整個庭審在30分鐘內順利完成。庭審結束後,原告通過掃描二維碼下載庭審筆錄閱看,並通過電子簽名予以確認。

據瞭解,這是金山法院首例運用上海法院在線庭審平臺公開開庭庭審的案件

主審法官表示,該案如延期開庭將再次公告,不僅延長了審判週期,更增加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藉助信息化手段進行必要的訴訟活動,在確保符合訴訟程序要求的前提下,回應了群眾訴訟需求。

另一起承攬合同糾紛案件的原告在江蘇省鹽城市,也是一起起公告案件。原告也是受疫情防控時期道路交通管制的影響,無法來到金山法院。

庭審時,當事人通過視頻連線,按照庭審指引出示身份信息、陳述訴訟主張、進行證據展示、接受法庭詢問,充分發表了意見。

據瞭解,互聯網庭審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的特點,打破傳統庭審中法院人員與訴訟參與人必須身處一室的空間限制,為庭審參與各方提供便捷、安全的網上開庭服務。

應對|直面戰“疫”,上海金山法院首次啟用“互聯網+庭審”審判模式

金山法院技術人員在這些案件的網上庭審前,對庭審通訊設備進行了調試,承辦法官提前與當事人聯繫,告知注意事項。

金山法院有關負責人員表示,在線庭審系統通過人臉識別網絡實名認證、訴訟服務密碼認證等方式完成對當事人的身份認證,庭審過程中全程錄音錄像,庭審結束後筆錄電子化簽名,當事人只需電腦下載客戶端或登入微信小程序即可參與庭審,操作靈活便捷。法院互聯網開庭的審判模式,讓技術多服務,讓群眾少跑路,可以便捷遠在千里之外的涉訴當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