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個縣,縣名是皇帝欽賜的,縣城地址是稱水確定的

福建有個福安縣縣名是皇帝欽賜的,傳說縣城是通過稱水確定的,這是咋回事呢?

歷史上福安縣和霞浦縣長久以來都是一個縣,宋朝時名叫長溪縣。宋理宗在位期間,長溪縣的穆陽村出了一名進士名叫鄭子化,他在朝中做了大官,而且很受宋理宗的賞識。

福建有個縣,縣名是皇帝欽賜的,縣城地址是稱水確定的

宋理宗畫像

鄭子化很想為家鄉辦點實事,最先想到的就是設縣。當時的長溪縣很大,長溪的西北面由於地方偏僻,比較難以治理,因此鄭子化就想把這塊地方單獨劃出來,設立一個縣。沒想到長溪令範夔也有這個想法,兩人不謀而合,各自上了奏本。

宋理宗很信任鄭子化,而且看到長溪縣令也同意設縣的主意,所以很快就批准了。

消息傳出後,地處長溪西北的人民非常高興,他們都希望縣城設在自己的家鄉,這可是個難得的機遇啊。當地兩個大村一個名叫甘棠,一個名叫韓陽為此爭得不可開交,紛紛給鄭子化寫信,要將縣城設在他們村。

鄭子化看了書信,犯了難,左邊是鄉親,右邊也是鄉親,這可怎麼辦呢?

沒了辦法,鄭子化只有把這件事交給地方官,讓他們協調兩個村。這時兩個村的村民吵得更兇了,誰也不讓誰。地方官心想既然協商不行,那就用當地民間的辦法——稱水吧。哪邊的水重,就選那邊做縣城。

福建有個縣,縣名是皇帝欽賜的,縣城地址是稱水確定的

福安的村落

在當地百姓看來,哪邊水重就說明那邊的地盤好,因此雙方都同意了這個辦法。

可是兩個相隔不遠的村落,水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區別呢?這時韓陽有個聰明人動了歪心思,他偷偷在水裡加了鹽。結果稱水的那天到了,地方官當著兩個村村民的面,從兩個村裡取了同樣容量的水,上秤一稱,韓陽的水要比甘棠重一些,甘棠人不知裡面有詐,只好認了。

就這樣縣治就確定在了韓陽。

縣治確定後,取什麼縣名呢?

鄭子化心想這次要討個好彩頭,讓皇帝賜一個名字。可他如果直接向皇帝請求,恐怕皇帝拒絕,那事情就不好辦了。於是他想了個辦法。

有一天,宋理宗設宴,請眾大臣們吃飯。席間閒聊時,鄭子化說起了家鄉韓陽,為此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當場作詩一首,誇讚韓陽的美景。

宋理宗聽了很有感觸,當即用筷子沾酒,在桌子上寫了八個字:“賜爾多福,以安一縣”。鄭子化一瞧這八個字,心中大喜,就將縣名定為了“福安”。

福建有個縣,縣名是皇帝欽賜的,縣城地址是稱水確定的

福建福安

如今的福安已經是福建省的一個縣級市,不知這裡的人民是否感念當年讓宋理宗賜名的鄭子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