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環境下企業該如何進行戰略選擇

目前舉國上下都在全力抗擊新型冠狀肺炎,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面前,中國政府和人民齊心協力,正在打贏這場攻堅戰,此時此刻人人都在身體力行,家家都在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此時此刻,我們看到了一種與生俱來的中國力量,那就是團結奮進。

對於企業來說,在這樣的突發環境下應該如何進行戰略應對呢?我覺得應該做好以下幾點,或許大家還可以繼續補充。

一是積極面對,有序配合。對於大多數的企業來說,首要的任務就是配合好各級政府,積極開展各種應對,切不可給國家和政府添亂。有條件的企業可以給疫情嚴重的地區做些捐贈,沒有條件的企業則不要基於開工,不做聚集性活動,對所屬員工進行合理安撫,讓大家能夠安心平靜的面對這件事情。對於有員工確診的情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進行救治。

二是組織應對,網絡辦公。有條件的企業要成立以一把手為核心的抗疫應急小組,以及若干工作組,密切關注疫情動態以及國家和政府的指令,員工暫時修整,管理幹部不妨先動起來。儘量減少面對面的集中辦公,而是採取各種形式的網絡辦公,這件事情在工作中已經並不陌生,特殊情況下不得已要成為主要的工作方式,這對於推動企業的工作方式和空間改革也未嘗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三是妥善解決業務執行上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是很多企業非常棘手的問題,尤其是對於生活性服務業來說,不僅沒有迎接所謂的消費高峰,反而是要面對沒有業務以及相應的房租、人員、備貨等硬性成本開支。我個人覺得像餐飲企業打包帶回以及增加線上送餐的業務就是很好的應對措施,至少不是在消極懈怠,更不可以怨天尤人,甚至還指望國家給以補救,這樣的企業如此行事就太不應該了。在線教育公司紛紛推出免費的課程也是一種很好的應對,但也不要為了開發市場而掛羊頭賣狗肉。更不能像某些賣出天價白菜的超市那樣,想發國難財就罰他個傾家蕩產,很難想象在社會發展到如此發達的程度,竟然還有這種奴才的行為,著實可恥可恨。

四是如果損失是註定了的,就積極把損失化解到最小。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很多合同的執行會出現問題,也可能合同就無法繼續執行了,比如按照服務期收取費用的企業,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跟甲方積極溝通,尋找可能的有效解決途徑,比如延期執行,或者核減服務內容等,總之合作是雙方的事情,只要積極溝通,就會找出穩妥的解決辦法。

五是做好品牌事件營銷。疫情發生後,我們能夠看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我們也能夠看清面具背後的人情冷暖。作為一家公眾企業,就有責任通過積極的發聲,來表達看法和發表意見。一次好的應對本身就是一次好的品牌事件營銷,讓國家和社會公眾可以更加客觀的看到企業的另一面,這不僅體現在企業的捐款捐物上,還體現在企業的創始人和帶頭人的言行上,以及對疫情的態度上。對於那些到現在還沒有醒過神來的企業,我們有必要迎頭喚醒一下他們,抗擊疫情是全社會的一件大事,在這件大事面前怎麼可以如此迷迷糊糊呢。

六是做好人員財產安置。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行業就是一個較短的預算止損週期的,如果在這個時期內不能止損,這塊業務就必須進行戰略減除,以防越陷越深。從目前的形式看,在當和政府的努力下,疫情已經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所以企業還是做好擔當,能堅持的繼續堅持下去,要相信你帶給員工多少,員工最終都會加倍補償的。

七是尋求業務轉型。疫情的發生讓我們對很多傳統行業更加痛定思痛,所以業務轉型依然成為企業戰略的關鍵詞,往那些能夠形成數字經濟的方向轉,往那些能夠形成科技硬核的行業轉,這不僅是企業的戰略選擇,同樣也是國家的戰略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這些才是我們的硬實力。

抗擊新冠肺炎環境下企業該如何進行戰略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