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撿漏的收藏品都有哪些?發個圖片看看?

鵬友程


大家好,我是品古倉!今天和大家聊聊我撿漏的藏品。

首先,收藏中“撿漏”不應該常態。古玩說的撿漏泛指得到一個物件的實際成本遠低於其實際成本。注意,這個實際成本不是賣家的心裡成本,實際成本是客觀的市場表現。

其次,撿漏出現的最根本原因在於信息的不對等性。眼力、認知、渠道的差異導致買賣雙方產生價值差。

眼力差異很容易理解,這也是大多數買家砍價的核心技巧。你說是清初的,我說是崇禎的,寶貝其實就是崇禎的。那麼,我就當清初的買,自然價格會便宜一點,漏也就出現了。

認知差異也不難理解,你認為一個破罐子不值幾個錢,但沒準人家就是價值連城,非常稀有。現在博物館裡展覽的有些國寶就是當年文物商店利用認知偏差實現的。

渠道差異是現代新起的一個因素。簡單講就是:你1000元進的貨,我2000元買。表面上看你不虧,但是我有渠道5000元賣出去。大拍中的資本運作就類似這個道理。

再次,撿漏也是個相對的概念。花費與成本存在正向價值差即為撿漏。不一定非得100元買的,其實價值100萬這麼大的差距。這樣的漏在信息極度同步的今天根本不會出現了。很多朋友說我30年前花了很少的錢買了件寶貝,現如今換了輛汽車。這樣以時間換來的價值差不算撿漏。你想想當時花了幾百元在現在看來好像很少,但在當時也不算小數目。

第四,小漏其實會存在,每一位老玩家老藏家一定有“撿漏”的經歷。

我今天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藏品,算是撿個小漏吧。實際價值是入手價值的3倍。玩高古瓷的朋友肯定認識,一件北宋青白釉劃花葵口折腰盤,跟上海博物館中展示的類似。有的朋友會說了,博物館中有的你也有,這不典型的國寶幫麼。其實博物館展示的藏品不一定是國寶,有很多是具有特定文化和歷史意義的。上博的這件就是一個藏家捐贈的,正好出現在主題展上。不一定價值連城。

以下我個人的收藏

以下是上博的藏品

寫在最後,撿漏是每個收藏人期待的,它可以增加興奮感和成就感,我也不例外。但是收藏最好秉承著“惜物”的初衷,才能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快樂。過度追求經濟價值反而會使你經常陷入煩惱之中。現實中越大的漏往往也就意味著越大的坑。

感謝大家的閱讀。我是品古倉!很高興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品古倉


朋友撿漏的經歷。

(83年的大字花邊郎酒,朋友幾百收到,我有高價收回來的,最終賣了8000。)

上圖是36年前的郎酒,是朋友從一個小區600收的,給我是已經不便宜了,我又賣給一個朋友8千。大家說,我這個收酒的朋友是不是撿漏了呢。

不信這瓶酒值八千的,可以看下圖轉帳記錄。

(前天訂貨時給我轉了4000,今天發貨後又給我轉了餘款。)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朋友特別爽快,這是第二次打交道,我們相隔千里,素未謀面,能直接轉款,這麼信任我,讓人確實很感動。


天山藏酒館


是不是漏直到現在還不清楚,因為我不玩玉,玩石。很多年前,逛古玩城,那天去的時間是古玩城要打烊了。進了一間玉石店,看到這隻動物很可愛,但是殘的。問店主要買多少錢,他開了一個價,我搖了搖頭要走。店主說,今天還沒開張,要我給他開個張,我說不要了,他說無論如何,我開價多少都買給我。我按他原來開的價減去了九成,他竟然賣給我!是我漏還是店主漏?


一介須翁


年前搞衛生翻出來的



歡樂多多火麒麟


茶盤哥20元收的,元代釉裡紅轉心杯,哥在曲阜一古玩攤8百拿下,價值三百萬😍





永興堂主人


在農村水庫邊撿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幹什麼用的,現在我當酒杯用。




M和為貴JY


據說是齊白石代筆真跡!因代筆無齊白石本人落款,所以便宜出,才五萬!我立馬就買了



喵叔140


這次撿漏絕對值,商家說一定要還給他,這個高壓鍋買了600多元,大家說還不還……



只看評論不看主題


我的藏品就是,3年前花了我半個多月工資,哈哈!好心疼啊!不知道現在值不值啊!



馬振如


這是我前兩天收拾家裡雜物房時找到的一個物件,不知道有沒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