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廟鎮:別樣的“村規民約”

……戴口罩、勤洗手、少出行、多通風……不造謠、不傳謠……不得對疫區返鄉人員有歧視……

這幾天,有這樣一個“村民行為規範”在滎陽市崔廟鎮火了起來,各村爭相效仿,群眾依約而行。這就是發於邵寨村而火於崔廟鎮的《疫情期間邵寨村村民行為規範》。

“有了行為規範,白紙黑字兒放在那兒,群眾就認。”邵寨村村支部書記王朝鋒說。

崔廟鎮:別樣的“村規民約”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邵寨村排查速度快,底子摸得清,群眾情緒穩定,這個簡單的村民行為規範功不可沒。”邵寨村包村幹部崔廟鎮人大主席何孟騫說,“村兩委團結,村組幹部心齊,群眾覺悟高,網格長工作能力強,是邵寨村打贏阻擊戰的重要因素。”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崔廟鎮邵寨村在何孟騫和鎮村鎮規劃辦公室工作人員的指導和幫助下,從全、實、細三個方面進行摸排,從嚴把好卡點,每個村民小組都成立了宣傳隊、巡邏隊、服務隊3個工作隊,全力把工作做好。

“工作一開始,何主席就要求排查要重質量,可以慢點,但不能漏,不能留後遺症。所以我們和村裡商量了一個三步走的辦法,就是第一步宣傳,先讓群眾知道疫情的真實情況;第二步是入戶,只要宣傳到位,入戶基本上沒啥阻力;第三步是核查,對返鄉戶進行逐步核查,確認信息後採取措施。”崔廟鎮村鎮規劃辦主任徐振敏說,“這次制訂這個‘村規民約’,就是村民行為規範,我們先商量草擬一個稿子,然後徵求群眾意見後,村組幹部、村民代表、黨員代表舉手表決,通過後印了1千多份發到每戶群眾手中。”

每個組的小喇叭宣傳隊是由小三輪加2-3個廣場舞音箱或2-3個拿手持喇叭的黨員、群眾志願者組成,他們戴著口罩,遊走在每家每戶的門前,喇叭聲音不間斷,手中宣傳頁發到戶,口中解釋村民行為規範。

每個組由2-3名黨員、群眾志願者組成巡邏隊,對本小組情況進行“望聞問切”,看到有群眾聚集聊天立即驅散,聽到誰家有打牌聲、下棋聲上門勸阻,對有群眾舉報問明情況上門處理,對已知的經常好玩的人直接上門曉以利害。

每個組由2-3名黨員、群眾志願者組成服務隊,落實村組整村消毒的任務,開導因隔離產生心理問題的群眾,為群眾購買生活用品。

崔廟鎮:別樣的“村規民約”

為了保護好開展防控工作的老同志,邵寨村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65歲以上的村組幹部、黨員群眾志願者,每天下午5點鐘下班。年輕人毫不退縮,夜間值勤,白天排查,為疫情防控和村裡群眾安危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個(村民行為規範)我能看懂,可簡單,就是呆在家裡不出門,乾淨衛生,消消毒。”一名前來領菜的群眾說,“村裡啥都想到了,有吃有喝啥也不擔心。”(來源:滎陽市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