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白夜行》中雪穗有沒有愛過亮司?

Miss錯錯


東野圭吾的作品之所以這麼受歡迎,經久不衰,在於他的作品揭露了人性,揭露了很多社會現象。

《白夜行》作為東野圭吾的代表作,受眾廣泛。

這部小說的成功之處在於:它推理的不僅僅是案件,而是人心底的罪惡源泉。

如果你認為《白夜行》僅僅是頌揚了雪穗和亮司的愛情,那這本書你確實白看了。

1、雪穗和亮司之間到底有沒有愛情?

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看“愛情”的定義。

如果你認為愛情是放逐,是自由,是兩個人快樂,而絕非一個人放縱,那他們兩人之間沒有愛。

如果你認為愛情是佔有、是利用,是兩個人一起痛苦,那他們兩人之間就算得上是愛情。

亮司和雪穗兩小無猜,到後來的青春期,可能確實有“朦朧愛意”,但這樣的愛絕對無法戰勝他們特殊的“革命情感”——相依共生

撞見父親侵犯好友雪穗的震驚和恥辱,幼時弒父的殘酷,是亮司心底最深的痛,它無法被治癒,只能任其腐爛。

從那一刻起,亮司所有愧疚和良知都給了雪穗,自虐式的守護和贖罪,在亮司的情感中占主導地位。

亮司是一個沒有得到過愛,也不知如何去愛的弱者。

雪穗的所有“惡”也是源於童年的陰影,身體的傷害能康復,精神的治癒卻非常難。

雪穗像惡魔一樣報復同性、報復社會,她把自己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以損人利己的方式來宣洩“恨”和獲得利益。

她是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何談愛別人?

所以,單純的用“愛”來解釋他們的關係是片面的,我只能稱之為“共生關係”。

亮司為雪穗付出了太多,才會讓人誤認為這是愛情,其實亮司對雪穗的感情太沉重,只能稱之為“情”,而且是自我毀滅、犧牲生命的“情”。

雪穗美麗的外表下更是隱藏著一顆醜陋的心,童年受到的傷害並不能成為她傷害別人的理由。

她如果愛亮司,就不會一直利用他,用自己完美的報復,把亮司變成了一個沒有底線的人,一個惡魔。

但雪穗和亮司都是可憐人,他們壞事做盡卻讓人恨不起來。

這也就回歸到東野圭吾作品的主題:人心底的罪惡源泉不就是社會孕育的嗎?

我們無法迴避社會的黑暗,我們唯有面對自己的內心,內心的善良不能泯滅。

亮司的死亡為這段畸形的關係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這也是最好的結果。

亮司用生命完成了對雪穗的贖罪,也是對自己的救贖。

“我的願望是在白天走路”,這是亮司的願望,他解脫了。

雪穗對待亮司死亡的冷漠也合情合理,一句“我不認識這個人”,還有書中描述了“一次都沒有回頭”,種種跡象都表明雪穗的眼裡沒有“愛”,只有“共生關係”瓦解的“痛”

2、愛情的真諦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上面這段話,還有書的封面上兩個孩子牽手的背影,是大家談論最多的,也是大家認為雪穗和亮司之間有愛情的“鐵證”。大家認為亮司就是雪穗心底的那道光,那份愛。

太陽可以代指“愛情”,也可以代指“人性”,但我認為作者這句話裡表述的應該不是“愛情”,而是“人性”。

雪穗的世界沒有太陽,她已經泯滅人性,所謂的“光”,指的可能是亮司,也可能是雪穗心底的恨,不管是哪一個,都僅僅是為了照亮她罪惡前行的路罷了,而這條路沒有盡頭……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白夜行》

這個世界上也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愛到底是什麼?愛應該是:一個關注的眼神,一個甜美的微笑,一聲柔軟的呼喚,一個大力的擁抱,摔倒時,拉你起來的那隻手,犯錯時,明辨是非的一句提醒……

但願所有人都活在陽光下,去閃閃發光。

你同意我的觀點嗎?歡迎你留言。

我是“撿來的八哥說影視”,期待你評論點贊,更希望你能持續關注我,謝謝!


撿來的八哥說影視


他們的關係就像”槍蝦與蝦虎魚“,從扭曲的童年開始,二人的生活就早已失去了太陽,太陽即為人性。而他們之間的愛是其中一方消失,另一方也不復存在。

男女主人公桐原和雪穗在童年時期就相識,兩人經常相約去圖書館見面。桐原在某天看到自己有戀童癖的父親在一棟廢棄大樓裡欺辱雪穗,於是為了保護雪穗,他殺了自己的父親,後來也一直為雪穗守住童年的這段悲慘經歷。從那時起桐原和雪穗就過著看似不相交,實則一直彼此“陪伴”的日子。

從兒時的那段經歷開始,雪穗就丟失了自己的靈魂,她每天笑臉迎接不同的人,也不過是丟了本質的空殼。雪穗明星般的臉龐和氣質,讓無數男人為之傾倒,可在那副完美人設的面孔下,是無數骯髒卑鄙的陷害和手段,而輔助她的正是小時候的朋友—桐原亮司。

有人說男女主人公之間是因為愛,也有人說不是。可通過文章中種種細節描述,我依然堅信其中有愛。

讀到最後一章我突然有點心疼他們。桐原死了,但作者留有懸念,不管是雪穗故意安排的,還是桐原因為愧疚而自殺,終究他都是為了雪穗而死。想起桐原說”想要在白天走路“,再看著封面上的兩個孩子,他們一直這樣,無形之中手拉著手在黑夜裡行走。

雪穗曾說:”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有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她口中代替了太陽的“東西”正是桐原。

而對於桐原最後的死去,雪穗頭也不回的走掉,我想,這束光沒了,她的靈魂也徹底沒了吧。


椰子也愛笑


每個人的讀後感都不同吧。

在我讀完第一遍整本書,在結局的時候,心臟狠狠地抽了一下。那種感覺,記憶猶新。

而且對於,雪究竟有沒有愛過亮,耿耿於懷。又讀了兩三遍,還是在封面上的那段話找到了答案。

那是雪說的一段話,“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她需要的只是光亮,她的世界裡根本沒有太陽!

沒有誰會成為那個必要的,愛過沒愛過根本不重要,對她來說,“愛這種東西”與“自己成為上等人”來說,後者更重要!

最愛韓國《白夜行》中的雪,孫藝珍滿足了我對雪穗的所有幻想,尤其笑起來的樣子。真正像貓一樣的女人。



一個自由人的靈魂


愛,而且是深愛,別管是從書中還是被美化過的電視劇中,都是深愛。

對於那些看過原著說不愛的人,我表示很無語,你們看的是書麼?你們讀的只是故事吧?

對於這本書我寫過很多的書評,雖然我沒有好的敘述方式,沒有好的文筆,但是這部書,我看了,是真切的看了,很有感觸,以致我看過之後,有好長一段時間都反覆的停留在這個劇情中,無法開始另一部新書。

在書中亮司愛雪穗是毋庸置疑的,愛的深,護的切,不惜殺掉自己的父親,亮司和雪穗從小是好朋友,不巧的是命運讓他們結實在黑暗中,一本《飄》串聯了他們,我想這本書也是東野圭吾為《白夜行》寫的最好的一片番外。

原著中描繪雪穗那不敢鋪使在“陽光下的愛”有兩個地方很深刻:

1、讀過這本書的人,我建議在溫故或知新一下《飄》這本書,雪穗在被傷害後,厭惡了自己所生存的環境,不斷的尋找機會,走向上流社會;斯嘉麗同樣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走向成功,二者制定的道路方向一致,不同的是一個活在黑暗中,一個生活在偽陽光下。借用《飄》的一句話:

“這一切等我明天回到塔拉莊園再考慮吧。到那時候我就能夠忍受了,明天我要想出個辦法來重新得到他。不管怎麼說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

斯嘉麗為自己失掉瑞德愛情而痛苦,但她依然相信瑞德會回到她身邊。不同的是,亮司在也回不到雪穗的身邊了,但他卻給了雪穗一個完整的太陽。

2、劇中亮司偽裝的邱吉雄與典子的戀愛,這點描寫的亮司的“生理疾病”,但裡面也提到過只有在雪穗,身邊的時候他的病才會好。

雪穗跟高功成的感情生活,從結婚一直到離婚,中間描述了雪穗也有類似於亮司的“生理疾病”。

針對這個細節,我想大家可以深挖一下,兩人得病的原因:雪穗是小時候受到了亮司父親的猥褻,而留下的心理陰影,而亮司是看到了他父親猥褻雪穗而留下的陰影。亮司在幫友彥掩蓋事實真相的時候,明明留在屍體裡面的精業是亮司的,而雪穗大學期間用懷孕來騙高功成的事,兩件事的巧合相互呼應,說明雪穗和亮司在一起的時候也沒有所謂的“生理疾病”能促使這種現象的,我覺得只有愛。

3、引用雪穗的一句話: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吧?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這個太陽是誰?或是什麼東西?根據劇情的發展我覺得只有亮司可以代替雪穗的陽光。

綜上所述,雪穗是愛亮司的,只是愛的比較“深”。兩個人又同時生活在偽裝後的偽裝中,或許到最後,他們也都迷失了自己。


立水


有人說《白夜行》裡面的雪穗壞得透徹,一直讓亮司在黑夜中為她付出,為她犧牲,她從始至終都沒有愛過亮司,一直都在利用亮司。

但如果看過東野圭吾的另一部作品《幻夜》,就能發現雪穗不算徹頭徹尾的惡毒女人。也許是為了給雪穗洗刷冤屈,也許是出於想創作一個比雪穗還要極端壞到極點的女人,所以東野圭吾又創作了一個與雪穗差不多的女人在《幻夜》裡,其中的緣由我們不得而知。


但其實《白夜行》當中的亮司正是雪穗人生當中唯一的光,他們之間的感情超越愛情,超越親情,可以說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關係。


雪穗說過“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這就是亮司在她心目中的位置。

原文的最後,桐原亮司死了,至於雪穗呢,當亮司的屍體橫陳在她眼前是,當老警察問她:這個人是誰時?她卻走了,一次也沒有回頭。但實際上,亮司的死,對於雪穗來講,是比死刑還要痛苦的懲罰。


當互利共生的蝦虎魚死了,只留下了槍蝦,最終,她會因為失去保護而死去吧。


於升升成長


講真,如果說雪穗沒有愛過亮司,說她只是純粹地利用亮司進行報復,那麼《白夜行》也不能算是東野圭吾的無冕之王。

無可厚非的是,東野圭吾在搭建《白夜行》的整體框架上費了很多心思,不光是時間維度之廣,故事內容涵蓋之深,更重要的是,他所刻畫的兩位主人公在不動聲色的完美裝扮下所包裹的那份深愛和羈絆。

因此,我認為,雪穗不但愛過亮司,且會一直深深地愛著亮司。

東野圭吾的厲害之處在於,在小說長達十九年的時間跨度裡,通過不同的故事敘述者,從旁觀者的側面角度去一步步勾勒雪穗與亮司之間隱藏至深的牽絆。

作為讀者,我們只能在其他人物的對話或者回憶的蛛絲馬跡中,去慢慢體會那份從本質上恐怖而極致的愛情。

這份愛情,不存在於字裡行間,而存在於讀者的想象裡。


很多讀者有疑問:為何在小說結尾處,在亮司縱身一躍跳進地獄之後,雪穗卻依舊冷若冰霜,面無表情?

原文是這樣描述的:“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背影猶如白色的幽靈。她一次都沒有回頭。”

她不回頭,不是因為無動於衷,而是因為太愛了。為了死去的亮司,雪穗絕不能洩露心底隱藏的痛楚,如果她有那麼一點表露心跡的舉動,甚至是一個哀傷的眼神,那麼亮司的犧牲就等於是白費了。

在雪穗看來,那一刻其實是萬念俱灰的,因為她唯一的太陽熄滅了,同時也帶走了她的靈魂,所以,她的背影才會如“白色的幽靈”。

這是一份最隱藏、最熾熱、最悲傷的愛情,且註定沒有好下場。從此以後,只剩雪穗一人,行走在永夜中。

東野圭吾曾評價:“亮司與雪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從不迷茫,因為生存讓他們別無選擇,因為從來沒有過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但我認為,當雪穗失去亮司的那一刻,她是害怕的,所以她連回頭的力氣也沒有了。


大翎愛寫字


雪穗一直都是愛著亮司的。

她曾說過:“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是誰代替太陽,成為雪穗生命中的光亮呢?毫無疑問,就是亮司。


亮司是雪穗的光 當年是他將她帶出了噩夢,默默在黑暗中守護雪穗。

而雪穗,也會在親手做的布袋上繡上兩人日文名字開頭的字母,自己開的服裝店的名稱也是這樣來的。


因為心中有愛,雪穗會亮司面前卸下所有偽裝,而亮司也甘願為雪穗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雪穗知道亮司喜歡的人是自己。但對於雪穗而言,自己喜歡的人又何嘗不是亮司呢?亮司在雪穗的人生裡代替了太陽,讓她感到人生已足夠。


因為雪穗對待他人的態度太過無情,我們不僅懷疑雪穗根本就毫無人性,沒有身為人的感情,因此也就根本不會愛上亮司。

但其實並非雪穗想要無情,而是現實逼著她無情。


雪穗的冷漠和一直以來的苦苦掙扎,也不過是為了未來能夠和亮司一起在陽光下生活罷了。


菠蘿愛嘮書


愛過,東野圭吾雖然在書中沒有寫愛情,但是兩個人的愛情卻悽美得讓人絕望。

這是最悽美的愛情,最絕望的守候。



可能是因為讀書太少的緣故,反正我認為這本書是我從去年以來看過的最好看、最有意思的書,我反反覆覆看了三遍才控制住自己沒有去看第四遍。 沒有任何懸念,從《解憂雜貨店》開始,我就成了東野圭吾的粉絲。

《白夜行》更多的是無望和悲愴。全書沒有一句在寫愛情,但讀完卻讓人難受到窒息。 很多人都說討厭雪穗,說她絕情,是蛇蠍美人,完全視亮司的付出於不顧,把他狠狠地遺留在黑暗的通風管中,讓他一個人遊走在社會的底層。而自己卻虛偽的收起所有的傷疤,優雅地享受著上流社會的榮華富貴。

這種討厭不無道理,畢竟雪穗似乎比亮司過得好,至少比他過得體面,但也僅僅是體面。 一個在十二歲就開始對親情絕望,對世界失去信任的人,我想雪穗早就被剝奪了愛別人的權利。她死活都不會想到自己會被母親出賣,死活都不會想到自己會被亮司的父親侵犯。

然而,這一切都真實地發生了,就發生在了她的身上。性侵對於一個女孩有多麼大的殺傷力,我想臺灣美女作家林奕含的自殺足以說明。 這是雪穗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儘管桐原亮司用剪刀殺死了正在侵犯雪穗的父親,但創傷不會就此消失,那些已經發生了的瞬間都是無數個深夜裡讓她絕望到扭曲的陰影。

東野圭吾說,雪穗的眼中夾雜著卑劣和下流,像野貓一樣,時刻保持警惕。 可是這卑劣和下流,不正是這個社會給她的嗎?她時刻保持警惕,是她對這個社會徹底絕望的象徵。 如果,性侵後還可以通過心理疏導過上新的生活,那母親為了生存把自己推出去的背叛將是雪穗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永遠疼痛、永遠血淋淋。

我們總要跟自己和解,否則無法繼續活下去,所以雪穗選擇了隱藏所有的傷疤,帶上面具,麻木的走在了無法擺脫的黑夜中,如果誰想來揭開她的傷疤,她都會不擇手段的讓你消失,不管你是誰,因為傷疤太深,太疼。

02 童年的慘遇,早已徹底剝奪了雪穗愛的權利,信任也被曾經的傷害徹底抹掉。所以,桐原亮司的愛,雪穗感受的到,但她沒有回應的能力。所以,桐原亮司對雪穗的愛,註定是無望的愛。 有人說:以桐原亮司和雪穗的智商,如果想要離開,開始新的生活,並不是不可以。

是可以,但是他們無法面對自己,也無法面對彼此,更無法面對千瘡百孔的心靈,碰在一起的疼痛。

他們都知道:從亮司用剪刀刺死父親,從雪穗幫助母親自殺,他們註定不可能在一起,不管這世道怎麼輪迴,不管他們有多少理由,弒父殺母都是要受到道德審判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註定他們無法坦然的走在一起,更無法走在陽光下。

他們在黑夜中掙扎,因為那一絲愛情的溫暖,讓黑夜變成了白夜。

所以,雪穗說:我的世界沒有白天,只有白夜。 她對夏美說:我呢,從來沒有生活在太陽底下。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暗,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變成白天。 我想雪穗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是輕鬆的,她知道自己雖然在黑暗中,但並不孤單。因為亮司一直在陪著她。雖然,她無法回應,但卻滿心感激。


有人說,雪穗不愛亮司,亮司為了她甘願墮落,幫她清除障礙,清除流言蜚語,再剷除情敵,甚至是殺死養母,放棄了自己的學業,最後也放棄了自己的靈魂,只為能夠成為她黑暗中的太陽,讓她不再感到孤單和絕望。

而雪穗呢,我想她愛亮司,如果不愛,她為什麼要費盡心思從高宮那裡盜取機密幫助亮司經營店鋪,為什麼要送標有亮司名字縮寫的雜物袋,為什麼在故事結束的時候要回到兩人最初相遇的地方,開帶有兩人名字縮寫的商店?

最後,這場跨越十九年的追逐,還是畫上了句號。警察從年輕追到年老,可也沒有驗證他的猜想,因為亮司死了,死在了他的雪穗的面前,死在了他心愛的剪刀上。

東野圭吾說,那是一把改變他命運的剪刀。他用這把剪刀見過美好的生活,也曾見過他和雪穗的未來:兩個孩子手拉手走在陽光下,可是,當他拿著這把剪刀刺向自己的父親時,一切都變了,剪刀一開一合,美好變成了罪惡。 亮司死在了自己的剪刀上,為愛,為贖罪。

他想要雪穗從此不再有後顧之憂,想用自己的死把雪穗推出黑暗,讓她走在有陽光的地方,即使再也無法守護她。 他選擇死在自己的剪刀上,終究還是要贖自己的弒父之罪,解脫自己,自己這麼多年來承受的煎熬。 亮司死了,不能再守護雪穗了,儘管雪穗聲稱自己不認識他,儘管她連頭都沒有回,但她幽靈般的背影早已出賣了她:表現得有多冷漠,內心就有多崩潰。

雖然,這份無望的愛情中被迫夾雜了很多東西,但愛很純粹、很乾淨,沒有雜質,儘管世道艱難,我依然願意盡我所能來愛你,守護你。

我想這世間最美的愛情應該就是我愛你,儘管我知道很難,但我依然愛你,心甘情願地守護你,哪怕我們都在黑暗中行走,我也願意燃燒自己,做你白夜中的太陽。


遇見唐姑娘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關於桐原亮司與雪穗之間是否為愛情也是眾說紛紜,言人人殊。而東野圭吾的高明之處正在於幾乎未正面出現任何關於桐原亮司和雪穗之間的感情細節描寫,更像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局外人,只交代線索,其他的任由讀者自己去思考判斷,去感受和定義。

想要弄清楚雪穗是否愛過亮司,那得問問你自己理解的愛情到底是什麼樣。

說到兩人,算是同病相憐,有著同樣悲慘陰冷的遭遇,面對曾經現實生活的凌辱,他們相互依偎,從彼此身上找尋一絲絲慰藉和保護。共同成長的人生中,認同彼此的行為價值,甚至共犯罪惡。如小說中垣警官描述的那樣,雪穗和亮司之間早已是槍蝦與蝦虎魚般共生的關係,互相依靠,給予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雪穗難得一次毫不偽裝掩飾的向下屬真誠的吐露心聲,對桐原亮司的感情就可見一斑: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而這份光,不難想象正是因為亮司的陪伴和付出,才讓原本黑暗無味的生活有了希望和支撐。

很多人批評雪穗自私、冷漠,說她只愛自己,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我倒覺得對於桐原,雪穗有依賴,有信任,有愛。所以,當看到桐原決然的死在自己店裡的時候,雪穗才可以表現得那麼漠然,那麼毫不相關,頭也不回得走了,這種反常的行為我想恰恰襯托出其心中的支撐轟然倒塌的絕望、痛心,以及為了不辜負桐原犧牲自我成全自己的那份付出。


拾書達觀


《白夜行》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小說,作者是著名的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 小說的框架搭得非常好,時間維度非常的廣,故事的內容也很精巧。 我也看過電影。唯一讓我覺得遺憾的就是感覺戲中所選的男女主角沒有想象中那麼漂亮。 西本雪穗作為女主角,有著非常可怕的靈魂,在小說之中她非常的美麗,氣質獨特。

只可惜,她有一個毫無人性的母親。

看起來,表面上她的母親與她是相依為命,而實際上,她的母親樂意把女兒推出去,賣身以換取金錢。 西本雪穗一開始是受害者,我想她原本應該有心地善良的一面,但在遭受過這些小小年紀就無法抗拒的悲慘事情之後,很顯然,她的靈魂已經扭曲。

而更可怕的是,在外表上,她完全讓人看不出她的陰狠。

為了自由,她殺了自己的母親,還把現場佈置成煤氣中毒。為了自己的好名聲,不惜接亮司之手,用實際操作去敗壞多嘴的女同學的名聲。

為了嫁進豪門,設計搶了“閨蜜”的男友。

為了不讓老公請的偵探查到真相,她又借亮司之手,把偵探毒死在公園。

越看到最後,我越肯定她是很愛桐原亮司的,因為她的世界只有他。

西本雪穗殺死自己的母親,可能不會流一滴淚,因為她母親就是她經歷悲慘的根源。

可是當桐原亮司為她而死時,估計她的內心應該是哭得稀里嘩啦地,只是多年以來,受到傷害後,又一直惜傷害別人的她,一直把自己的情緒隱藏的很好,所以她絕對不會表露出來。

桐原亮司本身作為男主角,也是一個非常悲劇的人物,他最愛的人應該是他的父親,還有西本雪穗。

至於桐原亮司的母親,作為小男孩,他很敏銳的捕捉到了他母親與他家裡店員的私情,所以他反而對他的母親是沒有什麼感情了的。 這個可憐的小朋友,遭遇過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為了心愛的女孩,而殺了心愛的父親。 不得不說,東野圭吾的小說實在是腦洞大開,這樣的人物設定,十分精巧獨特。

桐原亮司的父親死後,警察上門做筆錄,問死者的私生活有沒有小三。桐原亮司的母親衝口而出:“他不是那樣的人。”

這是作者設置的一個很巧妙的伏筆。

沒錯,他不可能養小三,因為他簡直就是變態,正因為他有孌童癖,所以才會對成年女性沒有興趣。

所以桐原亮司的父親願意出一筆鉅款,向西本雪穗的母親買下這個身不由己的女童。 小說的細節,我還記得,亮司有一把很漂亮的剪刀,是他的父親買來送給他的,他也一直用來做剪紙。

可是有一天,當他想和雪穗分享他的剪紙時,無意中發現了他的父親在侮辱雪穗,而雪穗的態度根本就不敢逃跑,因為她深知道,這樣子的傷害,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她的母親像以往一樣,已經收過錢了。 亮司的精神世界一瞬間坍塌了,那把剪刀,刺進了父親的背上。 他們當然是相愛的,承受同樣的來自親人的傷害,兩個人自從這一兇殺案成為懸案之後,坐在了同一條船上,巨大的秘密,永遠無法與其他任何人分享。

(韓雪這一版本是最漂亮的版本,其他版本的女主都很普通)

他們也很巧妙的藏起了這筆鉅款,因為對彼此的愛,絕不出賣對方,也絕不攜款私逃。 在這個世界上,他們成了彼此最愛和最值得信任的人,雖然最悲傷的是他們沒有辦法手牽手,真正走在太陽光下,但是雪穗遇到事情,遇到絆腳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桐原亮司,同樣,亮司遇到警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寧可犧牲自己,也不能供出雪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