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花榮和吳用最後為何選擇在宋江的墳頭自殺?


水滸傳中花榮和吳用最後為何選擇在宋江的墳頭自殺?

許多人認為他們是為義而死,是為了兌現當年結義時“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諾言,因此他們毅然決然地選擇追隨兄長宋江而去。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也的確是他們殉葬的動機之一,但卻絕對不是核心原因。在江湖上,義氣只是一種維絡彼此情感的共同價值觀,是大家共進退時的一種行動綱領和道德約束。所謂“同年同月同日死”其實表達得是歃血為盟時的一種態度,一種將彼此視為最親密人的感情認同。事實上,並沒有多少人會真得愚蠢到為兄弟無謂殉葬的地步。即使是義感千秋的桃園三兄弟,劉備和張飛也都沒有用自殺的方式來兌現當年的結義誓言。花榮和吳用當然也不會迂腐到這種程度,如果他們真的有為義氣而殉葬的赴死精神,至少吳用早在晁天王死的時候就應該自盡身亡了,而不是等到現在。顯然花榮與吳用為宋江而自縊,都不是為了兌現那句空洞的同生共死誓言,兩人內心深處其實都有著難以言表的苦衷和無法盡訴的惆悵。


水滸傳中花榮和吳用最後為何選擇在宋江的墳頭自殺?

先說小李廣花榮,他的死明顯帶有情的成分。細心的讀者可能很早就注意到了,花榮自登場以來便與宋江有著一種難以言表的微妙與情愫暗生的曖昧。按常理說,無論才智,還是能力都是上上等的花榮,一與宋江沒有恩重如山的重惠,二與宋江沒有刻骨銘心的深緣,絕沒有道理長期對宋江毫無原則地結草銜環,唯命是從,甚至為了宋江的霸業獻出自己的親妹妹,乃至最終拋下嬌妻幼子毫無意義地殉葬而去。《水滸傳》中視義氣超過生命的英雄豪傑有很多,比如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以及九紋龍史進,他們彼此之間都是坦蕩蕩的英雄豪情,絕沒有那麼多縈縈繞繞的糾葛和欲言又止的曖昧。真正的兄弟之間是平等和直率的。反觀花榮,他始終處於兄弟關係中的從屬地位,始終保持著小媳婦似的低眉順眼和逆來順受。宋江可以以賓客的身份大大咧咧地主持花榮的家務,可以未經花榮應允便自作主張地將花榮的妹妹許配於他人,對於宋江在劉高妻問題上的無理駁斥,明明佔理的花榮卻選擇了緘默順從,隱忍退讓。花榮對宋江的情感顯然已經明顯超越了兄弟情義的範疇,帶有很深執手偕老的感情烙印。

花榮與宋江之間與其說是一對兄弟,倒不如說更像是一對海誓山盟的痴男怨女。他們沒有過多的語言交流,也沒有明確的行動表示,但脈脈的溫情早已通過眼神的交融在彼此心間靜靜流淌,並最終匯成汪洋一片,不可遏制。所以當宋江死去的時候,花榮義無反顧地拋棄了妻兒老小和理想志願,像祝英臺化蝶那樣毅然決然地追隨而去。花榮是為情而死的。


水滸傳中花榮和吳用最後為何選擇在宋江的墳頭自殺?

再說智多星吳用,這個人自登場之初便顯示出了翻雲覆雨的狡詐和見風使舵的無義,他為了功名利祿可以背叛發小晁蓋,為了榮華富貴甚至妄圖叛國投敵。按常理而言,這種反覆無常的齷齪小人是絕對不會自殺的。可是吳用卻真得自殺了,既出人意料,但卻又在情理之中。究其原因,筆者以為不外乎以下三點:

第一,渺茫的前途令他心灰意冷。吳用對功名富貴始終抱有極高的期望,他正是在這種利慾薰心的貪念驅使之下,方才作出了那麼多有違人倫、不合道義的卑劣齷齪之舉。然而,他苦心孤詣的一切,不過換來了一個武勝軍承宣使的卑微小官,不但未能大快平生之志,而且還得在惶恐不安中時刻提防著奸臣的陷害。日日夜夜都在步履維艱、戰戰兢兢中度過,有時候這種感覺比死亡還令人窒息和難耐。渺茫的前途,殘酷的現實,都讓身心早已疲憊不堪的吳用萌生了厭世自戕的念頭。盧俊義和宋江的相繼慘死,更加激化和放大了吳用的這個念頭,他不由得揣測:下一個目標也許就是自己了。所以深陷於惶恐和絕望中的吳用,便把自縊於宋江墳前作為自我解脫的一種途徑。

第二,自感罪孽深重,負罪感極強。梁山這隻本來迎風破浪的鉅艦,正是在吳用的錯誤指揮下,方才一步步淪陷覆沒的。如果沒有吳用的急功近利,沒有吳用的攛掇慫恿,梁山雖未必一定能夠避免沉淪的厄運,但至少不會覆滅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那麼多兄弟慘死的景象,就如同一根根鋼針深深地紮在了吳用的心底,令他寢食難安,夜不能寐。長期的精神折磨令他痛不欲生,他急需要一種途徑來向逝去的兄弟謝罪,而在宋江的墓前自殺則是最好的救贖。

第三,眾叛親離的孤獨。七星結義之時是何等的慷慨激昂,那種“這腔熱血,只要賣與識貨的”的豪情恐怕會令吳用激動不已,並終生難忘。可是不過短短十數載,晁天王已經被吳用親手埋葬,公孫勝也被吳用長期阻擋在了核心權力之外,而吳用親手帶出來的阮氏三雄也只剩下了阮小七一人。吳用再無面目返回鄆城地界,去面對晁天王的故友家人,自己的同鄉親朋,還有那位痛失愛子的阮家老母親。吳用向上,權臣集團對他嗤之以鼻;吳用向下,昔日兄弟紛紛道路以目。唯一可以傾訴的宋江卻已經悽慘而死,吳用活於世上還有何精神依託?倒不如索性死了一了百了,免受這份孤獨的煎熬!

吳用是因罪而自責愧疚自殺的。

花榮與吳用將所有的理想和情感全部都傾注在了宋江身上,宋江便是他們存在的力量源泉和意義所在。當宋江死後,再無精神寄託和信念支持的他們,便如同斷線的風箏一樣茫然無從,在尷尬地懸浮於空中片刻之後,最終只能無助地隕落滅亡。花榮與吳用,一個為情而死,一個因罪而終,他們自殺的理由雖不盡相同,但本質的根源都是依賴宋江過深,併為此走得太遠,太錯。宋江之死猶如覆巢而下,棲身其中的花榮與吳用惟有與之共同傾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