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詩人杜甫,竟穿越至上世紀的中國,有位畫家還曾親眼見過他

小學課本中的古人插畫非常精彩,我們還沒有大量詞彙積累時,拿到新書本之後,總是會找尋,其中的插畫圖案。可是大家想過沒有?諸如祖沖之、杜甫、李時珍,這些古人的圖案是如何流傳至今?而且,唐代大詩人杜甫生活窮困潦倒,他也不大可能會有閒情雅緻,將自己的真實相貌讓人繪製下來。那麼這些名人的畫像,是如何栩栩如生的展現在大家眼前的呢?

唐朝大詩人杜甫,竟穿越至上世紀的中國,有位畫家還曾親眼見過他

​筆者和大家說個事實,課本當中看的那些插畫,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畫家通過自己的臆想,或者是根據其他形態較為接近的人物進行的仿造。這些插畫比較逼真,筆者上學的時候,課本上的杜甫畫作,被同學們進行了二次加工。網上還有不少杜甫打籃球,或者是穿著其他奇裝異服的表情包,這都是同學們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而製作這些插畫的畫師,名字叫做蔣兆和,生於1904年,是四川瀘州人。

唐朝大詩人杜甫,竟穿越至上世紀的中國,有位畫家還曾親眼見過他

​新中國建立之後,蔣先生接受國家教育局委派的任務,要對新語文教材裡的古代名人進行重新繪畫。可是,蔣兆和查閱了大量的資料,都沒有找到杜甫,祖沖之,魯班,等這些古人的相貌記載。作為愛國主義的蔣先生,他便想方設法,想要將這些古人真實的相貌,重新繪製一遍。找尋了接近三個月之後,蔣先生還是未能找到,有關這些人相貌的片刻記載。無奈,蔣先生只能對著鏡子裡的自己,通過傳統的線描以及西方繪畫技術,畫制了一幅杜甫畫像。也就是說,杜甫的形象就是取自蔣先生本人。

唐朝大詩人杜甫,竟穿越至上世紀的中國,有位畫家還曾親眼見過他

​說到這裡,可能不少朋友覺得特別有意思了,既然蔣先生能夠用自己當做杜甫,那麼其他名人畫像又該怎麼辦呢?萬事開頭難,蔣兆和發現自己和杜甫的形象相差不大時,那麼祖沖之,魯班,李時珍這些人,其實都有“原型”可以對照。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期,有名的數學以及天文家,蔣先生用竺可楨當作祖沖之的原型。而李時珍和魯班,分別對應的是醫生以及木匠,只需要在當時的中國找到,頗有名望的醫生或者是木工師傅,以他們兩人的形象,通過仿古比今的繪製手法,就可以將這些古人的畫像製作完成了。

唐朝大詩人杜甫,竟穿越至上世紀的中國,有位畫家還曾親眼見過他

​所以蔣兆和先生利用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幫助新中國語文教材豐富了其中的插畫。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如今電腦打印技術非常的先進,新版的語文教材插畫,大部分都是利用電腦合成進行繪製的。確實看起來很逼真也很工整,但是像蔣先生這種有名的畫師,他所繪畫出來的書本插畫,才更顯得傳神。這就好比我們如今的中國動畫片,大部分是電腦合成技術製作,整體看起來一板一眼。可是諸如上世紀的哪吒鬧海、大鬧天宮,都是許多名人畫家,通過一幅幅圖片製作出來。那樣的製作效果雖然看起來有些簡陋,某些細節上面可能不是太精確。

唐朝大詩人杜甫,竟穿越至上世紀的中國,有位畫家還曾親眼見過他

​但是哪吒鬧海和齊天大聖,這些動畫片,才是歷久不衰的經典。同理,蔣兆和先生製作的這些插圖,也完美符合了文章的意境,以及杜甫,祖沖之,李時珍等人的生平遭遇。這就好比中國畫,講究“神到意未到”。所以筆者才會用“杜甫穿越”的說法當作標題,因為杜甫,李時珍這些人,雖然赫赫有名,可是他們並不是達官貴人,更不是皇親國戚,自是不可能留下自畫像。但功夫不負有心人,蔣兆和先生,本著對新中國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用現代人類推古人,這種巧妙的繪畫方法,製作出的這些插畫,更是享譽海內外。

唐朝大詩人杜甫,竟穿越至上世紀的中國,有位畫家還曾親眼見過他

​最後筆者也由衷的佩服蔣先生,才藝之高,以及心思敏捷。正是蔣先生這種“有才有德”的藝術大家,我國的教育以及其他行業,才會發展得越來越蓬勃。大家今後應該清楚了吧,杜甫,李時珍等等,其他古人形象,很大程度並不是他們真實的相貌,只是一種“意會而不可言傳”。

參考文獻:二十四史、蔣兆和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