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BTV梅爾迪絲系【頭條口碑團】特約作者,影視綜深度解讀,認準口碑團!

2020 年的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馬上將於美國時間2月9日舉行頒獎典禮,而之前曝出的入圍的影片也可以說讓這屆奧斯卡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神仙打架”。

其中,名單最受矚目的看點有三:


一是《小丑》(Joker)入圍最多,以11項提名成為最大贏家;

二是黑寡婦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同時被提名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上次同時入圍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必須追溯至2007年的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

第三則是韓國電影《寄生蟲》同時入圍了最佳國際電影與最佳電影。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幾部影片可以說真的是風格迥異,而梅爾最看好的自然是DC影史的巔峰之作《小丑》。

當《小丑》完成了在威尼斯電影節的世界首映結束之後,來自全球的媒體人、影評人、從業者就在推特上炸了鍋。

很多人將影片和馬丁·斯科塞斯的《喜劇之王》聯繫起來,或是發現了《小丑》和《出租車司機》之間的遙相呼應,總之在推特上的影評,幾乎都是“黑暗又滑稽”、“令人興奮”、“悲劇性的”、“傑作”這樣的字眼。


故事發生在1981年,我們看到菲尼克斯所飾演的亞瑟·弗萊克在照顧年邁的母親的同時,以小丑的身份謀生,夢想著成為一名喜劇演員。

可惜,最終,他無法再忍受下去,逐漸走向瘋狂,成為我們所熟悉的那種瘋子。

小丑瘋了,DC瘋了,也把所有觀眾都看瘋了!


DC漫畫中的超級反派“小丑”,首次登場時間是在1940年4月25日DC漫畫《蝙蝠俠》。

同時也是蝙蝠俠漫畫中第一位超級反派,而“小丑”至今已走過79個年頭,也成為美漫史上最經典的反派英雄之一。

除了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之外,小丑絕對可以並列DC漫畫最知名的角色之一。

而這位哥譚市的亂源、蝙蝠俠的勁敵過去在漫畫、動畫等相關作品的詮釋下,雖然擁有許多不同的背景來源,但也更增添了這個角色的層次與神秘性,而由託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執導的《小丑》(Joker)個人電影又將呈現給觀眾一個全新的起源故事。

託德·菲利普斯早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過:


《小丑》沒有遵照任何來自原著漫畫當中的設定,


可能會有人對此感到憤怒,但我們就只是寫出了一個自己的版本,關於像是小丑這樣的人是從何而來的。


這對我來說很有趣,我們想要說的甚至不是小丑這個角色,而是成為小丑的故事,是關於這個人的故事。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這部由託德·菲利普斯執導、扣人心絃的電影中,傑昆·菲尼克斯飾演蝙蝠俠的死敵,他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足以與傑克·尼克爾森和希斯·萊傑比拼。


那麼,《小丑》究竟為什麼如此令人瘋狂?

從最直觀的層面來看,《小丑》的好首先來自於傑昆·菲尼克斯的表演。

許多影評不諱言《小丑》成功最大的因素,是傑昆·菲尼克斯的實力。


而且據說在接演《小丑》之前,曾多次推辭如《浩克》、《奇異博士》等熱門超級英雄的演出機會。瓦昆過去較常演非主流電影,這次光是他願意演出超級英雄電影,就相當令人期待。


如果以前我們總是認為希斯萊傑才是小丑的唯一代言人,那麼經過這部《小丑》,傑昆·菲尼克斯無疑已經接過希斯萊傑的大棒,成為了小丑真正的代言人,位列偉大演員的行列,名垂千古。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由於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已經徹底黑化,更多的是失控和瘋狂。


而傑昆·菲尼克斯飾演的小丑則是從正常人變為屠夫的過程,因此,某種程度上,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更有內涵,更容易勾起觀眾的共鳴。


傑昆·菲尼克斯用傑出的表演塑造了一個瘋狂的年輕人如何逐漸變成蝙蝠俠未來的死敵。

片中雖充滿笑聲,但隨著年輕的亞瑟變得越發瘋狂,那種笑聲變成了強迫性的和痛苦的,最終以暴力的形式爆發出來。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為了完成導演希望以“皮包骨”的病態身材,來詮釋小丑的精神異常的希望,傑昆試圖在短短一個月、每天一顆蘋果的方式暴瘦23.5公斤後,真的心理狀態出了問題。


而與此同時他還閱讀了大量關於社會恐怖的書籍,做了很多心理分析,專門研究病理性笑聲的特點,從開場到落幕,菲尼克斯幾乎從未間斷地用他那獨特的面容、身體、動作、嗓音來詮釋這個深受精神疾病困擾,且長期被誤解、歧視和漠視的社會底層邊緣人。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傑昆·菲尼克斯說:


“我發現我對亞瑟這個人物有感覺,我能明白他的世界、他內心長久以來的壓抑與他堅信的事物、還有他所經歷的一切痛苦,我能體會他的動機,但還是會在下一秒鐘被他的決定震懾住。


亞瑟這個角色對我來說充滿挑戰性,尤其是觀眾們已經對‘小丑’已經有一個既定印象,但是在導演所建構的世界中,就如同現實世界一樣,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他那似笑非笑、實則更接近於痛哭的大笑;

他那從陰柔漸至癲狂的舞步;

以及他那後來成為標誌的撕開一張大嘴般的笑臉。

一步步讓自己邪惡的一面釋放出來。

他的笑該是全片最有標誌性的演繹方式,也是最難的表演方式。

其實,亞瑟的笑本質上是病態的。

由於從小被養父母虐打,被綁在散熱片上,大腦遭受損傷

因此一旦受到什麼刺激,他就會抑制不住地大笑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為了向他人解釋這種病症,亞瑟還隨身攜帶了一張卡片。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更為悲催的是,缺乏社交能力的亞瑟,會通過反射弧較長的假笑(Fake Laugh),來強調自己聽懂了脫口秀主持人的梗。

通過笑,亞瑟假裝自己是個完全正常的人。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最終,

他的笑是絕望,痛苦,是徹底拋棄自我走向黑暗的笑。

亞瑟的笑徹底變得癲狂、無所畏懼。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比起亞瑟詭異的笑容,更為震撼人心的當屬他的七段舞蹈,這些尬舞也是理解《小丑》精髓的關鍵之所在。


一開場,濃妝豔抹的亞瑟,跳著爵士舞步。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在哥譚市的街頭,顯得格格不入,等待他的是小混混的欺凌。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第二段舞蹈,骨瘦嶙峋的亞瑟在家中拿著槍跳著舞,突然擦槍走火,正是這一聲槍響,彷彿釋放出了他內心的魔鬼。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第三段舞蹈,亞瑟在兒童醫院為大家表演。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卻不小心把槍掉了出來,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又丟了!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第四段舞蹈,是在第一次殺完人之後。


一般人第一次殺完人後,會想如何掩蓋罪行,或者規劃亡命天涯。


而亞瑟卻沒有這樣的想法,內心很享受,竟然在廁所裡翩翩尬舞了起來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第五段舞蹈,


亞瑟遇上了未來的蝙蝠俠:布魯斯·韋恩。


從這段魔術尬舞的肢體語言來看,頗有向他爸爸托馬斯·韋恩宣戰的意味。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第六段舞蹈,


在莫瑞·富蘭克林脫口秀後臺候場時,亞瑟又開始莫名其妙地尬舞了。


此時,他的內心已完全癲狂!


看的出,亞瑟在通過尬舞來掩飾自己的興奮之情


因為自己醞釀已久的“大計劃”即將成為“大新聞”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第七段舞蹈,


每天經過的長樓梯,曾經是亞瑟壓抑悲催生活的必經之地。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在殺了N個人後,亞瑟之前的心理包袱全部甩光,內心徹底重生,歡脫有力的肢體動作,充滿了“自由敞亮”的味道!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毋庸置疑,這些詭秘的笑和莫名其妙的尬舞,正是此片的神來之筆,不斷地隱喻著亞瑟內心的轉變和仇恨的升級。


整部電影實在是如藝術品般的存在!


說到樓梯這個情節更是值得我們探究。


電影一共出現了4次樓梯,2次向上走,2次向下走。

每一段樓梯都非常陡峭,寓意也很明顯,就是階級的高低落差。

第一個樓梯出現是在亞瑟第一次舞蹈之後的階段,亞瑟一共步行向上了兩次,也是整部電影唯二的兩次向上。

那是亞瑟唯一的一個想要努力打破階級鴻溝的希望階段。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但很妙的是,導演兩次都給了我們亞瑟背後的視角,我們能看到亞瑟這唯一一次“向上爬”有多麼的疲憊和吃力。

第二個樓梯出現在第二個階段,是被公司開除後從公司離開的樓梯。

這是他第一次向下走,導演給了我們極端狹窄的視角,那個時候小丑已經快佔領了他的身體,那是小丑的視角。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如果世界在下沉,那我就順著那個樓梯一起向下。”


全片最高光的時刻大概就是亞瑟一邊跳舞一邊下樓梯,那是全片他最從容的三分鐘。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他不想要往上了, 他嘗試過往上,但那沒有用處,沒有任何人告訴過他光明在哪,“樓梯”上面到處都是互相毫不尊重,自相殘殺的市民。


後來他就想活在自己的幻想裡,可是他們連這個也不允許了。

當他想努力給你們帶來歡笑的時候,你們沒有人把我當一回事。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傑昆·菲尼克斯以一種瘋狂的、令人毛骨悚然但又非凡的方式表演出來,他在用最直觀的方式,訴說他的痛苦和遭遇。


這樣的表演也使他成為了角逐奧斯卡獎的領先者。

我真的是在感嘆何時國內也能有如此偉大的表演者。


《小丑》的第二個值得玩味之處,在於影片對於精神疾病和精神病患者的表現和解讀。

從一開始,影片就直接告訴了觀眾,亞瑟是一位深受精神疾病困人的病人。

而且他最大的困擾,還不是他那難以抑制的大笑不止,而是身邊的人對他的歧視與排擠——所有的人都希望他假裝自己不是一個病人。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當他想要傾訴自己內心的痛苦時,無論是母親還是醫生,沒有人真正願意聆聽,其他人就更加不在乎。

當他想要緩解自己內心的痛苦時,他只能寄望於腦海中的幻想,以及後來偶然讓他有解脫之感的暴力。

值得注意的是,亞瑟的母親其實也是一個受到困擾的精神病患者。


她的患病,直接導致了同年亞瑟的一系列悲劇,也就此釀成了後來的一系列結果。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他和罹患精神疾病的母親相依為命,冷眼旁觀著哥譚市的社會運動暗流湧動,在這一刻時,他既沒有想到將來會是這場運動的助燃劑和圖騰,也沒有喪失一個普通人的理想與追求。

在這個時刻,雖然他窮困潦倒,而且需要心理醫生輔導,排遣自己內心的絕望與孤獨,但總體來說,他並不是日後的“小丑”,他只是一個可憐的中年人。

轉折點在於地鐵站上發生的那起槍殺事件,注意這個事件的安排。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在這場戲之後,小丑才會真正關注“自己到底是誰”,“是什麼樣的人”,而在這場槍殺案之前,小丑並沒有關心自己的由來和社會屬性。

他只是卑微地想上檔喜劇脫口秀夜間節目,以取悅他人為己任,甚至幻想和漂亮的女鄰居談個戀愛,也就是說對人生還抱有期望。

被施暴後的意外反抗,然後槍殺三人讓亞瑟突然間看清楚了自己所處的黑暗深淵。

他是一個無人關懷的人,所寄予的夢想也被其偶像——脫口秀節目主持人莫瑞(羅伯特·德尼羅飾)隨意踐踏,連戀愛都只能在顱中幻想,一切都是假象,但殺戮讓他體會到了另外一種人生,一種可能性。


亞瑟和他的母親,代表的是背後為數眾多的同類,巨大的阿卡海姆瘋人院(眾所周知,小丑後來正是被關押在這裡,也是哥譚市最恐怖的地方),就是這個龐大群體的寫照。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沒有至深的痛苦,亞瑟·弗萊克便無法裂變為後來的小丑。

亞瑟,和他後來變身成為的小丑,都只是瘋狂的一種趨向和形態。

這是一部為了“否定”而拍的否定電影。

它不僅否定了超英電影的劇作套路和類型屬性,還否定了好萊塢娛樂至上的準則,是一部反好萊塢體制的電影。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小丑的“瘋狂”引人思考的,正是人們對於“瘋狂”這個詞語的定義,以及由此導致的偏見。

那麼,又是什麼讓本是一介弱者的亞瑟,變成了“瘋狂”的小丑?

這個問題,也是整部《小丑》一點點由表及裡,直到最後挖掘到最深層的母題。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片中亞瑟有一句會讓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臺詞——“我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劇,最後卻是一出喜劇”。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這出由悲轉喜的人生劇,便是亞瑟·弗萊克在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同類、親人和偶像之後,成為了“瘋狂”的小丑。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這部電影並不是一個小丑的故事,而是成為小丑的故事。

這部電影將一切焦點都聚焦於亞瑟佛萊克。

沒有蝙蝠俠,沒有哈利奎恩,也根本沒有什麼超級英雄。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小丑》最後讓人覺得餘韻未盡的一點。

雖然《小丑》顯而易見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超級英雄漫改電影,但是它作為眾所周知的蝙蝠俠的畢生死敵的故事背景,還是多多少少承襲到了這部電影裡。

全片最令人震驚的一個情節,無疑是亞瑟母親的書信揭示出亞瑟是湯瑪斯·韋恩的私生子。


這也即意味著——小丑和蝙蝠俠(布魯斯·韋恩)其實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解讀豐富的人總視為《黑暗騎士》一個硬幣兩面的寓意,從而為光明和黑暗的鬥爭鋪下墊腳。


托馬斯·韋恩是否是亞瑟之父為何要模糊處理,我覺得託德·菲利普斯和編劇斯科特·西爾弗的真實用意恰恰是摒棄蝙蝠俠和小丑在血緣上的聯想,但又能讓漫畫原著粉絲有找到彩蛋的樂趣。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當然,影片後來解釋了這源於患病的亞瑟母親的妄想。

又或者我們可以理解為,小丑和蝙蝠俠的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只不過,他們共同的父親,不是湯瑪斯·韋恩,而是腐敗墮落的高譚。

正是這同一個高譚,造就了他們。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以小丑的視角所呈現的高譚,也與過去我們總是以蝙蝠俠視角所見到的高譚,構成了一種引人深思的互補。

如果說蝙蝠俠是以罪犯的姿態扮演英雄,小丑則是以英雄的姿態成為了罪犯。


此時你或許會想起,《黑暗騎士》裡小丑就對蝙蝠俠說過,“其實我們是同一種人”。

不得不承認這次DC終於憋出一個大招。

從《黑暗騎士》到《小丑》,Joker依然是超級英雄、乃至影史上最經典的反派之一。

我始終覺得,用劃時代,神作,年度最佳這種俗詞去形容《小丑》都覺得不足夠。

這部片是應該被放進電影史裡供奉起來的。


電影想給我們看的不是一個個體的瘋魔。

我覺得與其說亞瑟的走入極端是一種對自身反思不夠的逃避,不如說他是人類在所謂文明社會中越來越糟糕的警示。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但《小丑》不說教,不強加任何觀點給觀眾,它同樣用一個通俗化的故事結構來展示背後的哲學價值。

所以,真正的好電影其實面對的並不是多高深的宇宙難題,因為它的對象就是普羅大眾,芸芸眾生。


對於普通人來說,面臨的問題無非就是愛情和戰爭,是生存還是毀滅。


縱觀影史經典,會讓無數人動容,不時翻閱的佳作也從來都不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高高在上,它會像一個相見恨晚的故人,熟悉中帶著沉澱。


小丑本就會誕生,他是潛藏在每個人內心角落,他是社會底層的惡,他是瘋狂的源頭。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這部電影 既是小丑的癲吟,亦是死神的低喃!

這或許正式導演所追求的形象,也是漫改最大膽的挑戰。

神仙打架的2020,小丑早已殺入戰場。

2月9日奧斯卡金像獎現場,一起期待著這場邪惡的誕生!


你期待嗎?


口碑燃爆,年度最強《小丑》,足以讓奧斯卡瘋狂

大片熱劇深度解讀,都在頭條口碑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