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現如今,微信、QQ、電話、email等方式成為我們與親友聯繫的便捷途徑,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很少再受到時空的限制。

然而回溯時光,在那些通訊不發達的年代,身在異地的親友僅憑藉著一紙信箋維持著微弱的通信。那一封封記錄著無數個家庭無數份深沉的情感與殷切的期盼書信便是家書。

一封家書,

寄託一份牽掛;

陳述一段深情;

抒發一種家國情懷;

記錄一段歷史滄桑,一種大愛無疆。

「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家書在時光的長河裡流傳已久 ,迄今我國發現最早的家書實物是來自於秦朝士兵黑夫與驚的《黑夫木牘》。這封信是“黑夫”和“驚”一起寫給家中兄長“衷”的家書,信中寫道:

「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母親,您身體怎麼樣?生活怎麼樣?我很擔心您,為什麼從來沒有給我回信?……我們都很好……我很想念新媳婦,她好嗎,叫她盡力照顧好父母,不要去太遠的地方打柴,請神明保佑家人平安。”

短短的幾行字,字淺情深,寄託的是對父母、媳婦滿滿的想念與關心;從信中我們也可以知道,他們給家裡寫的信不止一封,卻一直都杳無音訊,確實在通訊極不發達的古代,寄出或者收到一封家書都實屬不易。一封家書,是一份溫情,撥開塵封的歷史,我們依然能夠感受到來自幾千年前家書的溫度。

一紙書信寄相思

家書是思念之書,是希望之翼。 遠行服徭役,親人分隔千里,慕思之積痛骨髓,是漢代社會的常態。“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但現實卻常常是“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天涯一方,道阻且長,別時容易見時難,於是,人們僅能依靠寫信來訴說思念之苦。

「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中記載:漢代一位丈夫遠赴他鄉服役,故鄉有等待他的妻子。“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又是一季的春草延綿,遠方的丈夫終於託人送來了一封家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薄薄一紙“素書”,前半部分是囑咐妻子要增加飯量保重身體,後半部分訴說著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在不能相見時間裡,一封家書承載的不僅僅是一位遠行丈夫對妻子的關懷與相思之情,更是給予思慕綿綿盼君歸的妻子一份堅持的希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一封家書,抒發的是一種憂國之思,一份家國之情,書寫是中華兒女的一腔愛國熱情。

「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公元756年,唐肅宗至德元載六月,安史之亂,叛軍攻進唐都長安,杜甫在投奔肅宗的路上被叛軍俘獲,被困敵營,想到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玄宗逃避蜀地,肅宗剛即位,戰亂不知何時休;又想到流落身陷囫圇的自己,已很久沒有收到家中妻兒的音訊,他們生死未卜,也不知安否?要是能在此時收到一封報平安的家書勝過萬金。

看著破碎的山河,盼著久久未至的家中音信,杜甫寫下了飽含辛酸與牽掛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一封家書,一段歷史

八年抗戰,十四年內戰,在動盪的年代裡,多少中華兒女為了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為中華迎來了和平與繁榮。戰火遠去,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除了如今盛世,還有戰爭中革命前輩寫下的一封封家書。打開塵封的家書,裡面有硝煙瀰漫,有兵荒馬亂,有苦難,有思念和牽掛,更有“國將不保,加以焉能存在”的民族大義,有為國、為時代犧牲的義無反顧……1942年3月,中國國民黨愛國將領戴安瀾在給妻子的家書中寫道:

「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餘此次奉命固守東瓜,……現在孤軍奮鬥,決以全部犧牲,以報國家養育!為國戰死,事極光榮,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東、靖、籬、澄四兒,俱極聰俊,將來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幾年,即可有福,自有出頭之日矣。望勿以我為念,……望你自重,並愛護諸兒,侍奉老母!”

同年5月,戴安瀾在戰爭中以身殉國。這封信是他給家人留的最後一封家書,有對家人的柔情和牽掛,亦有他為國戰死的決心。喧囂褪去,真情不變,戰爭中的家書是戰士們沉甸甸的家國大愛,更是歷史最好的見證者。

一封家書,一種溫暖,一份大愛無疆

抗疫正到關鍵時期,許多抗疫一線工作人員不辭辛勞,堅守崗位,日夜奮戰,他們也有牽掛的家人朋友。湖南抗疫醫生曹曉英進隔離區前用一紙家書告別兒子。

「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媽媽還是要進隔離病房,沒聽你的話,跟你道歉……這是媽媽的責任和使命……有奉獻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我畢生的願望就是消除感染病這種痛苦與折磨,對不起兒子,我們短暫的別離是為了千家萬戶的歡聲笑語……我們都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兒子請你放心……我不能陪你們過年了,替我…….道歉……你放心,我會防護小心……媽媽要去守護自己的陣地了,使命必達,在所不辭……是媽媽對黨和人民的承諾。”

一封家書,三次道歉;兩次“你放心”;多次提到職責、使命、責任、承諾等詞語。紙短情長,我們讀出了曹曉英作為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歉意,和留給兒子的寬慰,那是一位母親對孩子的一種溫暖關愛;我們還讀出了曹曉英作為一位醫生抗擊疫情的決心與信心,和危難時刻醫者勇於擔當,逆流而上,心懷大愛,無私奉獻的精神。有時一個人足以折射一個社會,向所有的“逆行者”致敬,感謝您們的無疆大愛!

“家書”——心繫家人,便有情可書

紙上寓溫情,家書抵萬金!千百年來,家書都是人們維繫家人情感,傳遞濃濃親情的紐帶。一封平安信足以抵過萬兩黃金;一封家書,一份真情,足以貫徹古今!

「家書」見字如面,紙短情長


圖片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