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亞處於我國地震帶上嗎?

楊莎莉


三亞不在我國地震帶上。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中國地震主要分佈在五個區域:臺灣省、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我國主要地震帶如下:

1、華北地震區。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江蘇、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區。

2、青藏高原地震區。包括興都庫什山、西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六盤山、龍門山、喜馬拉雅山及橫斷山脈東翼諸山系所圍成的廣大高原地域。

3、四川龍門山地震帶。四川龍門山位於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邊緣,廣元市、都江堰市之間。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龍門、茶坪、九頂等山。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


an艾尼科技


其實海南經常地震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 你們上海南地震信息網就知道了 幾乎每個月都有地震但是震級都很小 1.-3級左右 基本上感覺不到 所以大家都說沒有地震

最大的一次地震是位於海口市瓊山區東寨港至文昌市鋪前鎮一帶的海灣海底,是明萬曆年間(1605年)一次大地震造成的陸陷成海的災難所致。當時約100多平方公里陸地,共72個村莊緩慢下沉,垂直下降入海約3到4米,為世所罕見。每年5、6月,海水退潮時,乘船遊覽,依稀可見海中村莊廢墟。

根據現有史料記載

和近代儀器記錄,自1466年至1990年,海南境內共發生了31次4.8級以上地震,1969年至1990年共發生26次3.0級以上地震。歷史上,海

南省破壞性地震大部分分佈在瓊北地區。其中面波震級6級以上地震有20次,最大的為1605年瓊山塔市7.5級地震,造成陸陷成海,沉沒七十二個村莊,對

瓊北城鎮及其鄰近地區造成了極為慘重的人員傷亡和房屋破壞,震中烈度達十度,是華南區烈度最高的地震。鄰近地區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廣東、廣西、湖南等

一些地區也受到這次地震的影響。

  海南島最早強震記錄記載為1524年3月21日瓊海東部近海5級地震,最大為1605年7月13日瓊山7.5

級地震。若只計主震不計餘震,則到1990年底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計l0次,最早的有感地震為1466年瓊山地震,到1990年底共記載70餘次有感地震

(不計餘震)。自1969年底以來,海南島建有現代地震測震臺網,到1990年底共記錄地震900餘次,其中3級以上地震55個,4級以上地震4個,最大為1969年12月20日陵水東南50千米海域5.2級地震。

  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東起福建省沿海,西止北部灣海域,而海南島正處於該地震帶的

西南端,海南島北部存在發生強震的地震地質構造背景.地震活動性最顯著的特徵是其時空分佈的不均勻性,時間分佈表現為平靜與活躍的起伏交替。

海南島及近海地震活動空間分佈也不均勻,陸地5級以上破壞性強震主要分佈在瓊東北。在附近海域中首先也是瓊東北海域,其次是瓊東南的大陸坡和瓊西南的北部

灣盆地邊緣等地。總的格局是北強南弱,東強西弱。

  科技工作者指出,地震預報是當代科學最大難題之一。我國經三十多年地震預報的實踐表明僅

在有利的條件下,對某些地震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預報。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虛報、漏報是難以避免的,主要原因:一是對震源深處的直接探測相當困難,近幾

十年來幾乎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而對地震發生的物理過程尚在探索之中;二是觀測到前兆現象與地震關係的不確定性或複雜性,即不但沒有一種異常現象在任何地

震前都一定出現,而且也沒有一種異常現象一旦出現之後就必然發生地震;三是在已佈設的前兆網強震重複期較長,即實踐---認識---再實踐的機會較少。這

些情況表明地震預報的探索必然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過程。


用戶1795614620223


三亞不在。但是我們三亞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