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沒有靈感怎麼辦?

星風之夜


《寫文章的靈感怎麼來?》

文章千古事。你想把它寫到什麼程度,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是說說大路話玩玩,那就隨便玩玩兒吧。

就像今天咱們大家在網上看球賽,看視頻,看時政要聞,看了心裡不舒服,不痛快說老子要罵人,老子要損人,於是肚兒裡有什麼髒話醜話,入不得耳的話,就怕別人聽不見非要打成文字發佈出來不可,那就寫口話水嘛。

於是網文就這麼出現了。誰敢說這不是文章?哪怕它實則上是“文髒”,可只要是口水話變成了詞彙,句子式的話段子,它就已經有了文章的屬性。

假使是寫這類文章呢?有靈感你就寫,沒有靈感就不寫。可以留著口水養精神嘛。反而是好事。可如果不是這樣,你寫文字的目的,是想向別人傳遞點什麼有用的心思,那就要小心對待了,文章不僅是要有靈感時才寫,而且要心平心和,有正確的指導思想時才去寫。

否則呢?不是發牢騷講怪話吐糟罵人攻擊社會現實,就是胡說亂道一通惹事生非的言語,那這種文章才越沒有靈感對自己越好。至少不會因言獲禍。不寫很好嘛!

靈感這個東西,老文痞們大概都知道要厚積薄發,才能寫出道道兒,口水話叫長期積累,偶然得之。凡是創造性勞動,古往今來,莫不是幾十年抱薪,一朝點燃星火,才有成就。

頭條讀多了,天天都有聲音大喊大叫兜售寫爆文的傳經送寶,說什麼網文和紙媒比,傳統紙媒怎樣注重文法,而網絡文字不須講究那麼多文法,熱點,眼球,爆炸性才是重要的。於是為了引爆商業性看點,懂得文法技巧的人賣專欄,想急於寫文章賣錢的人買專欄。網站平臺便成了文字交易的商品市場。什麼花腳烏龜都跑出來亮相,文章便被金錢的銅臭味搞壞了。

我一直說,文章和金錢,千萬不能劃等號。自古自今,文章家和孔方兄始終是一個死對頭,一個人真是很愛錢,完全可以去幹點別的,等賺夠了銀子,要想附庸風雅時,不愁吃穿了再來玩文。否則,又想文章受眾又一味搞快歺,註定什麼都玩不好。何必兩下里都耽擱呢?

例如就在早上,剛剛,我回答了頭條一篇關於西晉人左思寫《三都賦》的千字文,大半夜了才寫完,心想點擊出去,就可睡覺。結果文章一發布,糟了,由於疲倦急於了事,居然把洛陽紙貴的紙字打成低。這麼一來,著名的洛陽紙貴成語,就被我搞成洛陽人“低"貴了。我也知道網友們讀了,大家會原諒,說我一定是筆誤了,不至於文字工夫這麼低級吧。可是在我就不能這麼想了,一字之誤,足損全篇,不立馬糾正,你把讀者當何物?不讓人家花了時間買噁心嗎?所以必須刪除重寫,結果想早奌寫完早點睡,卻忙到天亮沒得睡。要靠這個賣錢的話,黃花菜早涼了。

因此我建議題主,寫文章沒有靈感時,先不寫先去戶外走走,看看老去的春光,看看還未完全凋零的花,聽聽小鳥叫,哪怕是到菜市場聽聽買賣人的吆喝,或捧起久違的書本來安安靜靜讀上小半天,說不定寫作的強烈願望,靈感就從哪裡忽然地鑽了出來呢一一不妨去試試?


李老根2017


靈感即人的靈感思維,是指人在寫作、思考、研究的實踐過程中,瞬間產生出具有創造性的思維認知。

寫作中的靈感,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首先,要重視個人的知識積累,對文學的歷史的諸學科知識儘可能涉獵深些寬些有所積累。這方面古今名人名句闡述頗多,腹有詩書氣自華,源頭活水,文思泉湧,不必多說。

其次,若寫作過程中,沒有靈感了,那就不要硬寫,不可閉門造車,無病呻吟了。說明你對既定的題材、事物尚沒吃透,把握不準,形象思維不清晰,聯想力枯竭。為此,有如下建議:

(1),若是政論性題材,就該做進一步調研工作,獲得更多的第一手資料。有了調查,才能有發言權,才能激發出寫作靈感。

(2),文學類題材寫作如靈感不來電,可放下筆,翻閱資料尋找靈感;走出戶外,採風觸發靈感;與相關筆友交流一番,借用靈感。總之,“用筆不靈看燕舞,行文無序賞花開”。對此,不再掛一漏萬絮叼了。

(3)有時靈感沒了,也不必硬去鑽牛角尖,不妨換個角度另行思考一番,能否進入“掀翻天地重扶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境界也未可知。

最後,從事寫作的人,如詩歌創作者,要養成做“靈感”筆記的習慣。如同李賀,將偶得的詩句丟入背囊中。這說明“靈感”也可做應急儲備的,莫要視而不見。這樣,就不會靈感枯時方恨少了。


疏影橫斜\n


慾望是寫作的動力

寫作是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也是一門藝術,寫作是一種責任,正因為視為責任,所以,凡搞寫作的人都自覺的去讀書,去追求寫作,靠自己的辛勤努力,總想展現自己輝煌的成果。那麼,寫作時沒有靈感,該怎麼辦呢?

靈感是人對藝術的追求和強烈的慾望,也是深愛程度的凸顯,它包括對寫作的真誠心意,心愛程度,還有愛心與耐心,只有深愛才有巨大的付出,才有更高的追求和成功的慾望。其次,要檢撿知識儲備,要多讀書,要學會反醒,要深入生活,養成善於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始終把多讀書放在首位,這樣可以增加知識,又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同時,還可從中學會寫作的方法。再次,要善於交流,善於請教文友,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彌補不足,只有這樣,你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寫文章,要做周密細緻的思考,初稿完成後要反覆推敲,細心琢磨,耐心修改,在修改中增添文章的活力,也可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

寫作是語文知識和寫作水平的綜合反映,只有學會寫作的創新思維和審美觀念,你就學會了對藝術品的欣賞,欣賞可以提高陶治美的情操,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讓寫作的靈感如泉水左右逢源。

寫作只要知識儲備紮實,創作慾望強烈,靈感就會蜂擁而至,寫作就會水到渠成,寫作的丰采也會如金子閃閃發光的。


澤孚


樓主這個問題其實比較籠統,當然我們完全理解“寫作的時候腦袋木木的”那種感覺。這個問題咱們今天把它掰開來揉碎了來分析。

第一個就是:寫作!

\r

寫作,你寫的是什麼?這很重要,不論你寫的是什麼,究其本質是和看你寫作內容的人交流。如果是在平時,你們可以一對一或者一對多面對面交流,你可以滔滔不絕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將這種場景代入到寫作環境的時候,它的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由於時間、空間和距離等因素的限制,你無法一對一或者一對多面對面交流,所以需要換成文字的形式。\r

OK,讓我們記住這種場景。現在開始準備好你的寫作(演講)吧——你現在打算告訴看你寫作(聽你演講)的人什麼話題呢?是你要給他們講一個今天身邊的新聞、還是你對某件時事熱點或者花邊新聞的看法?抑或是你對某個社會觀點的強烈駁斥?

OK,都沒有關係,記住一點,當你寫作的時候、就是你在對你的讀者進行演講。你的電腦即是觀眾的眼睛和耳朵,你的鍵盤是你發出的聲音。在你演講之前是不是需要沉思一下呢,整理一個大概的演講條理和邏輯——拿一支筆和哪一張A4紙,將你要對聽眾說的主題和演講邏輯寫下來。\r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你可以尋找一個聽眾,TA可以是你的室友、爸媽或者情侶都可以。將你今天要寫的東西,用大白話和最通俗的語言和TA聊天,告訴對方你今天要說的事情(寫的內容)。說一遍說不清楚再說第二遍第三遍,等你說的非常熟練了——用錄音筆(當然現在手機不少也有這個功能)錄下來——然後用軟件轉成文字(前提是你的普通話足夠好哦,不然撫藍人在撫建就懵逼了)。\r

好了,現在進入最後一個環節:將錄音轉成文字的稿子——把其中的大白話換成書面語言,採用一些或優美、或古韻的句子。比如“你看我們從去年到現在很久了還沒見過呢,真的,我老想你了,想死你了…”轉譯成經典漢語即為“許久不見,甚以為念”。然後將文字分成段落,注意格式排版,加上一個標題。OK,大功告成!\r

\r

小結:總而言之,寫作既難也不難,寫只是一種表述你內心看法、觀點和理論的工具。關鍵在於你自己的沉澱深厚,所謂厚積薄發即詮釋了其中的真諦。最後祝你寫作順利!加油!



東成C9


有時候為了刺激寫作的靈感,我會聽一些非常悲傷的輕音樂,越悲傷靈感越來得快,寫的時候就文思泉湧。但是,也有禿筆難書的時候。那麼我就會選擇看書或者散步,放鬆自己的心態。等自己進入寫作狀態時又開始構思寫作。當然,也有長期不在狀態的時候,那就保存原稿存在筆記本電腦裡,等我覺得可以開始的時候,又打開構思或者修改一下,只是覺得不夠完美又擱淺至今。

但是,我不會就此放鬆自己,一有空閒就看書或者即興小吟一下讓自己習慣用筆行文。不知不覺中積累了很多閉門造車而學不到的寫作經驗。

有時我也一直思考如何處理筆記本的初稿,繼續長篇敘事還是就此收官,此刻,我如你般面對它腦袋木木的,因為我不能再擱淺了,不能再等明天了,那麼怎麼做?很簡單,打開windows繼續革命,管它成與敗,努力寫作便好!


水寒雅芙


兩字:珊了!連自己都不滿意哪來的勇氣讓別人看?


崑崙100072956


一般來說,寫作靈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努力促其產生。

一是多觀察、多體驗。多觀看自然景物,多體驗生活,往往可以激發出寫作靈感。

二是多讀書、多思考。多讀經典著作,並進行深入思考,在此過程中也容易深受啟發,有所感悟,從而促使靈感的產生。

三是多交流,多瞭解。多與他人交流,多瞭解他人的思想,在此過程中往往也能促發自己靈感產生。


張東風369


佛說每個人的阿賴耶識裡都是有不同種子的,先天的叫天賦,後天的靠熏習。先天的沒辦法每個人都不同,那從後天的角度看,就是要多學習多讀書。

基督教說“宜賴神勿持己能”,意思是人的靈性乃至一切都是被神影響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人得放鬆把自己交給上帝。比如《聖經》裡的那些作者沒有哪個是去刻意追求靈感的,都是為有源頭活水來,都是彷彿得到上天的啟示一般;近代《與神對話》的作者也是通過這種狀態寫出暢銷書的。

放鬆、學習,讓興趣做主、讓心做主。也許有一天,靈感源源不斷彷彿如同天上掉下來一般,就下筆如有神了。


靈江魂


多出去走走,多去不同的地方去自己不知道的地方那樣才有靈感


魔王大人369


用心生活,從生活實踐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