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星鏈互聯網發展前景


看好星鏈互聯網發展前景

等待一陣子後,再次佐證了馬斯克不是騙子,也沒有吹牛。星鏈互聯網計劃是個什麼玩意?馬斯克又“耍”什麼花招?

大概在2016年後半年,為解決全球人自由接入互聯網問題,馬斯克突發奇想,決定推出衛星互聯網計劃,即打算向天空發射12000顆衛星,讓全球人通過衛星互聯網信號自由接入上網。這個想法一出,瘋子、騙子聲音鋪天蓋地。然而,馬斯克像已經成功的電動車、地下火箭隧道計劃、PayPal移動支付、宇宙飛船登陸月球火星一樣,不理不睬,自己做自己的。最終馬斯克又成功了。

從2019年12月中旬已經開始發射衛星,兩週發射一批,一批60顆衛星,目前已經發射4批,已經發射上天240顆衛星,持續加大增加每批發射數量不停歇發射下去,直到12000顆。SpaceX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從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

第一步打算是800顆衛星先給北美包括加拿大網民提供接受信號。並將於今年夏天開始向客戶提供互聯網服務。2021年開始覆蓋全球。也就是說,明年全球網民就可以逐步使用上馬斯克的星鏈互聯網服務來接入互聯網信號。這對全球網民無疑是一個大喜訊。

2020年2月7日最新消息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計劃分拆其星鏈(Starlink)業務,並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SpaceX成立於2002年,目前已經在商業火箭行業佔領了主導地位。該公司業務包括為美國軍方在內的客戶將工作衛星送入太空軌道,及將貨物運送至國際空間站。由SpaceX發射星鏈互聯網衛星簡直是小菜一碟。SpaceX最主要目標是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馬斯克分拆星鏈互聯網服務業務上市的話,投資前景是非常非常廣闊的。目前全球有30億人不能接入互聯網,至少有15億人不能自由接入互聯網,分享全球資源。美國接入互聯網也處在相對靠後的位置。2020年2月4日特朗普在國情諮文中已經提出將給國人提供更加便利的互聯網服務,改善目前的狀況。全球和美國國內的實際情況給馬斯克的星鏈互聯網計劃加快推進提供了最佳環境。

那麼,星鏈互聯網計劃落地可行性有多大?能否提供移動互聯網接入?普通百姓能夠利用智能手機自由接受信號嗎?星鏈互聯網信號怎麼樣?速度快嗎?還有一系列問題待解!

對於馬斯克星鏈互聯網計劃是否可行問題,起初懷疑者非常多。這些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美國已經有重量級企業和人物早就投入巨資實踐過,結果以失敗而告終。

90年代比爾·蓋茨曾向一家同為低軌道衛星網絡的Teledesic投資,但是這家公司在燒掉90億美元后2002年宣佈關閉。過去十多年,其它倒閉、破產重組的相關企業也為數不少,實際上此前低軌道衛星網絡通訊已經有過一次投資發展熱潮。連比爾蓋茨都投資失敗,馬斯克能夠成功嗎?

我是研究經濟的,對技術當然不懂。我曾經請教過我的朋友、通信技術專家張馳教授。他是竭力反對的,也認為馬斯克是異想天開,不會成功的。並且張教授從數據上傳、下載等技術角度談了很多問題以及難度所在。由於我對技術一竅不通,也只能聽聽。

最近,隨著星鏈互聯網衛星開始啟動發射,我再次聆聽和閱讀研究了一些資料和專家的觀點。首先,從政府層面的合法性來看,截止2018年初,向美國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出許可申請的低軌道衛星網絡玩家就有波音、OneWeb、SpaceX、ViaSat、Telesat、Audacy、Karousel LLC、Space Norway、Theia Holdings和LeoSat,其中OneWeb、SpaceX等先後拿到許可。馬斯克的SpaceX是最早拿到許可證的。也折射FCC對SpaceX實力是有評估的。FCC主席甚至公開力挺SpaceX,表示非常看好。

其次,SpaceX的Starlink衛星網絡計劃是,地球上空目前現存的衛星總量是1459顆,而Starlink僅在近地1100公里左右的低軌道就將發射4425顆用於“衛星互聯網”通信的小型衛星,在300多公里的更低的軌道還將發射7518顆衛星,總量接近12000顆。FutureLab未來實驗室創始人胡延平對StarLink進行解讀可供大家參考。胡延平先生一直跟蹤研究前沿科技創新尤其是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基礎設施,更多是從信息技術角度持續觀察空天互聯網或者說衛星互聯網。他說,StarLink衛星互聯網計劃,這項給地球重新織網的超級工程,極有可能意味著未來網絡、數字地球的版圖重繪。2020年左右預計先期800顆左右Microsat衛星投入使用,地球上的每個人將由此可以開始應用小型終端甚至移動終端,接入比目前家庭寬帶快30多倍的超級寬帶網絡,速率將達到1Gbps以上,甚至最高可達23Gbps;而如果到了Starlink全面投入運營之日,通信業格局更將被徹底改寫,互聯網的未來也將因此改變,數字地球未來將首先通過太空衛星寬帶網絡連接起來,由此催生全新生態,以及完全不同以往的雲管端玩法。

衛星上網距離每個手機用戶並不遠,隨著產業各方參與StarLink計劃,其地面用戶的上網終端,將逐步集成到手機、汽車等智能終端裡面去;當然,這個進程的快慢,也和這些終端未來的制式、頻率、信道等是否與衛星是否能夠趨同或融合有關;單就功率而言,1瓦左右的終端和低軌道衛星進行簡單通訊妥妥的,大數據量聯網的時候功耗會倍增。

因此,馬斯克分拆星鏈互聯網服務業務上市的話,絕對具有相當大的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