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興趣當工作是本能,把工作當興趣才是本事,別毀了你的興趣

01

千萬別把你的興趣當工作,因為就像把自己最喜歡的歌當鬧鈴一樣,會毀了它。”

很多人這麼奉勸過別人。

曾幾何時,我們夢想著把興趣當事業,既能幹自己喜歡的事,又不耽誤賺錢,何樂而不為呢?然而,理想總是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做著做著,這個曾經自己最喜歡做的事,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喜歡了。

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理想的工作會淪落成為最糟糕的工作了呢?

<strong>找出原因前,先聽我來說一個笑話

曾有一位老人,每天怡然自得地坐在門前,但是一旦小學打鈴放學時,他就不得清閒。因為臨近的孩子從他家經過時,總會停下來奚落他。

終於,老人想出了一個妙計:他告訴那些孩子,如果明天還來辱罵他,他就獎勵每人1美元。

小孩很高興,隔天都如約而至,從老人那拿走了1美元。

於是,老人又告訴他們,如果明天能來,照樣有獎勵,只是會少點,每人25美分。但孩子們還是如約而至,辱罵了老人一番,拿走了25美分。

在孩子臨走前,老人又對他們說,如果第三天還來的話,他只會給每個人1美分了,聽到這,孩子們忙答到:算了吧,這還不夠我們跑腿錢呢!

從此,他們再也不來叨擾老人了。

上面的笑話,你看懂了嗎?其實,它和把興趣當工作的道理是一樣的——人一旦在乎起做事的回報,就會從內心失去對事情本身的興趣

首先,我們要明白,動機有兩種: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外在動機指的是做事的初衷是另有所圖;而內在動機指的是做事初衷全是由心而發。

最開始孩子們自發來辱罵老人時,只因自己想做,並沒有想過要有其他回報。但後來,老人提出給錢時,熠熠生輝的“獎勵”就鳩佔鵲巢,搖身一變成了孩子們新的興趣點所在,而當初的興趣,早就不見了。

因此,理想的工作會淪落成為最糟糕的工作的原因,就是外在動機壓倒了內在動機

,做事的目的,不再是從個人出發了。

把興趣當工作是本能,把工作當興趣才是本事,別毀了你的興趣

02

為什麼有的人把興趣變成職業,就會毀了興趣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們混淆了興趣和愉悅

畢竟大多數人口中的興趣,只是為了給自己帶來放鬆和愉悅的事情,並不會有多麼大的要求。

但職業不一樣,每個職業都有一定的完成要求。

當興趣轉變為職業後,它就必須具備社會屬性,它就必須成為半個或者一個商品,你再也不可以隨心所欲地說“不,這不是我想要的。”

此時興趣就不再只是愉悅自己的工具,而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

你能享受它帶給你的樂趣,同樣,你也得承受之後帶給你的心靈折磨。

如果你承受不來這樣的折磨,那麼它就會給你帶來挫敗感。

我的高中同學,就是典型的把興趣當工作後,發現事與願違的例子。

他是一個很熱愛運動的人,後來也努力地當上了健身教練,但慢慢地他發現,這份工作並不快樂。

因為他們名義上為教練,實際上卻也承擔著銷售的工作。需要完成業績指標,也會被健身房抽取絕大部分的私教課費用。

而且,由於長時間訓練別人,少了很多鍛鍊自己的時間,他基本沒時間自己運動。

我問他想過辭職嗎?

他的回答讓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想過,但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業尚且感到痛苦,何況是那些不喜歡的呢。”

把興趣當工作是本能,把工作當興趣才是本事,別毀了你的興趣

03

想要問問你能不能——跨越個人與興趣之間的距離

換句話說,就是要面對現實,瞭解你個人能力與興趣之間的跨度,並且確認自己是否願意為了實現夢想付出可能是常人無法做到的努力。

比如有人特別喜歡唱歌,希望成為職業歌手,但五音不全,那麼要想實現夢想難度就太大了。

但是如果你真的對自己的愛好到了痴迷的地步,有的時候即使在天賦、能力上有些不足,也是可以通過努力加以彌補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年幼時不僅雙眼近視,眼皮還下垂,眼神根本沒法兒外露,而且還有迎風流淚的眼疾。想成為一個旦角演員,這真是致命的缺陷,所以在拜師的時候,師傅說:祖師爺不賞飯吃啊——你這一雙死魚眼,可怎麼唱戲喲!

但是梅蘭芳先生卻沒有因此放棄,他養了一大群鴿子,並每天放飛到天空中,通過馴鴿練眼功。天長日久,最終梅蘭芳先生不但把迎風流淚的眼病治好了,而且眼神也是神采飛揚,顧盼生姿,最終成為“四大名旦”之首。

這個故事再一次表明:如果對於愛好足夠痴迷,哪怕先天不足,只要足夠努力,還是可以跨越個人與興趣之間的距離,甚至鴻溝,通過愛好實現自己的夢想!

把興趣當工作是本能,把工作當興趣才是本事,別毀了你的興趣

把興趣當工作是本能,把工作當興趣才是本事


有個“一萬小時定律”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只要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

這個理論很鼓舞人心,給了很多人希望,可是我們卻常常看到,有些人的努力,只是讓他們陷入平庸的忙碌中,即使是日積月累都不會有什麼收穫。

其實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對自己做的事情不感興趣。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本能,喜歡上自己做的事情卻是本事。它需要我們主動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盡善盡美,並從中找到努力的價值——唯有價值感才能激發興趣,讓我們越來越喜歡自己的工作。


把興趣當工作是本能,把工作當興趣才是本事,別毀了你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