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的周樸園是壞人嗎?

用戶3097623246729


周樸園是《雷雨》僅次於蘩漪的重要人物,命運面前,他與蘩漪走了一條相反的路,他向自己的命運做出了妥協。

周樸園妥協了,他成了作品中唯一的活下來的健全的人。年邁的他,孤獨地守著改作教堂醫院的周公館,守著兩個瘋了的妻子。他一個人承受著家破人亡全部的真相,並不比死了的人多幾分快樂。他的孤獨,從他向命運妥協起,就不斷蔓延,漸漸佔據了他後來的全部生命。

三十年前,周樸園與侍萍相愛,生下一個兒子,一家人共同度過一段甜蜜的時光。兩人第二個兒子誕生三天後,命運要周樸園做出選擇,是保全妻兒,共享天倫,與命運抗爭,還是妻離子散,另娶一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向命運妥協?周樸園最終向命運妥協,但那一刻,他卻沒有即時做出選擇。三十年的時間,周樸園一直懷念著侍萍。侍萍是他的青春,令他體會到來自異性的愛與溫柔。侍萍投河自盡的消息傳來,周樸園終於意識到,愛人連同他的青春,一併葬送了,也許就是這一刻起,他向命運妥協,選擇了孤獨。

三十年漫長地孤獨,周樸園發展了自己的事業,成為社會上的好人物,他沒什麼知心朋友,也沒有可傾訴的愛人,他已不能夠發自內心地去對待感情。他對妻子的關愛,對孩子的呵護,越發地理性。周公館內,蘩漪感到的是周樸園帶來的壓抑,周衝也僅僅是把周樸園當成一位高高在上的尊者,一家人之間,幾乎沒有共同語言。

《雷雨》第二幕,侍萍與周樸園初重逢時,仍存愛意,她認為將她掃地出門的,是“你們周家”,而不是周樸園。侍萍理解,三十年前的周家,周樸園還是個當不了家,做不了主的少爺。侍萍不知道,重逢之時的周樸園,早已向命運妥協,由少爺成長為老爺。活著的侍萍真正出現在周樸園面前時,他百感交集,他由驚喜轉為慌亂,又變成憤怒,最終,他變得冷靜、理性,思考著該如何解決他與侍萍之間的問題。侍萍也在周樸園不斷變化的神情與語態中,逐漸清醒過來。

向命運妥協後的周樸園,冷靜地可怕,他甚至在周衝觸電身亡後,都能表現出超乎常人的的冷靜,他還能夠思考白髮人送黑髮人之類的問題。與喪失表達痛苦的能力相比,能夠表達出痛苦,或許還能令人感到絲絲欣慰,周樸園在《雷雨》第四幕結尾的表現,帶給我們的,是無限的悲愴。

《雷雨》主體之外的序幕與尾聲的作用,曹禺先生自己解釋,是為了拉開欣賞的距離,給錯綜複雜的罪惡朦上一層紗,這是一個富有詩意的解釋。

第四幕是《雷雨》的高潮,在這一幕中,衝突的最終局面將展現出來,所有的戲劇動作也發展到了頂點,大幕就要落下。刪除序幕與尾聲,《雷雨》將有一個看似開放性結局,我們看到了大部分人物的結局,而周樸園、蘩漪、侍萍三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他們的結局,我們仍不知曉。

戲劇進行到高潮後,人物是否有明確的結局,似乎顯得不那麼重要。《雷雨》有了序幕和尾聲,一方面給出了人物確切的結局,另一方面,是加深了整部作品的悲劇意蘊。

經過雷雨之夜的大變故,蘩漪與侍萍都瘋了,常年住在周公館改成的教堂醫院,周樸園經常到醫院看望她們。一個下著雪的午後,周樸園見到侍萍,侍萍還懷著對魯大海歸來的期待望向窗外,周樸園的心中卻只有孤獨,他甚至比過去更孤獨了。那一刻,教堂嬤嬤唸誦起《聖經》,周樸園呆呆望著爐火。看這這樣的場景,我們不禁猜想,周樸園的心,是否還如周萍、周衝死去的那個雷雨夜般,一片死水微瀾?






氍毹長談


曹禺先生是中國現代最傑出的戲劇作家。他創作的《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劇作,享譽中外!通過影視劇的傳播,國內影響更是家喻戶曉。那麼,《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周樸園是不是壞人?作一分析確有必要。

周樸園出身於富貴的封建家庭,受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後又到德國留學,回國後經商開礦,發財致富,建築了中西結合的房屋,生活的確舒適暢懷。但在他冶家經營的過程中,也幹下了種種罪逆,在道德品質上更是傷盡天良。他年輕時看中了美貌的侍萍,而當待萍剛生下和他結合後的孩子才三天,周樸園竟在一個風雪天,把侍萍逼出家門去跳河自盡!原因是為了另娶一位門弟高貴的富家小姐。他甚至為了發財,故意讓承包的江堤出險,淹死兩千二百名小工,為了鎮壓罷工,他竟買通警局,讓警察開槍打死幾十名工人。可就是這樣一個幹盡傷天害理的人,他的事業是蒸蒸日上,不僅社會地位高了,成了煤礦公司的董事長,受到了一般人的尊敬,過上“有體面"的上等人的生活。

周樸園在家庭生活中,也處處表現為一個尊長的樣子,正聲歷色,冷酷自私,專橫霸氣。他的第二位妻子繁漪本是一位漂亮聰慧的女人,嚮往自由的家庭幸福,可在周樸園的嚴厲管制之下,象一隻囚籠裡的小鳥,完全失去了自由,更談不上夫妻的情感生活。繁漪的憂鬱的心情,是周樸園根本不理會的,只是表面上裝作關心,愛護,一味地請醫生治她的“病",一味強制地要妻子服藥。難怪繁漪在痛苦萬分時,大聲責問:“我在你們這樣體面的家庭中已經十八年啦。周家的罪惡,我聽過,我見過,我做過。我不是你們周家的人……不像你們的祖父,叔祖,同你們的好父親,背地做出許多可怕的事,外表還是一付道德面孔,是慈善家,是社會上的好人物"!這帶淚的揭露,充分暴露了周撲園家族的偽善者的靈魂!

在對待待萍的問題上的態度,也說明周樸園是何等的偽善,得知侍萍已投河自盡後,他追思著侍萍年輕美貌,在家中佈置了待萍曾住過的房間及傢俱用品,其陳設完全按照三十年前侍萍動用過的樣子擺放,甚至連關閉窗戶,以防蚊子進入,這樣的小事,周樸園也牢記關照。這種懺悔心情,大概是在西方留學時學到的吧,就算他還真的有點情意在,好象三十年來還沒忘記侍萍似的。可一旦侍萍並沒有死,而且面對面站立著時,周樸園卻一反常態,嚴厲地喝問待萍,“你來幹什麼"?這就使我們恍然大悟,他所懷念的是當年楚楚動人的侍萍,無非是厭煩第二位妻子繁漪罷了。對眼前出現老年了的侍萍,並無悔恨之心。可在公開場合,在兒子的面前,他還是表現出纖悔之情,承認自已一生最大錯誤是虧待了侍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反覆無常的舉止行為呢?關健還在於周樸園要保持其家庭尊長的面子,證明他是一位有德之人。就是在這樣一位虛偽而狡猾的人,騙過了許多人,甚至騙過了上過當,險些送了命的待萍。哎!善良之人總是懷著一顆仁愛之心哪!最後的結果,周樸園的大兒子周萍開槍自殺,小兒子周衝與四鳳觸電身亡。二任妻子被逼得發瘋…。這都是周樸園一手造成的悲劇。周樸園既是一個十足的罪魁禍首,但又是一個巨大痛苦的承擔者,當他走進醫院,面對兩位瘋癲的妻子,又是怎麼想的呢?一切苦果自己嘗吧!

曹禺先生對人類命運的探索中,發出了悲天憫人的呼號!他深刻地震撼讀者和觀眾的心靈

曹禺劇作始終閃耀著藝術的光輝

更正:纖悔x

應是:懺悔。




浙江湖州羅林


周樸園算是曹禺先生《雷雨》這部作品中的靈魂人物,是所有人悲劇的源頭。我們評論他,不能只用壞人兩個字來概述,而是要從多多方面來闡述這個人。

周樸園出生在一個封建思想濃厚的大家庭,他從小就被這種氛圍所圍繞,年輕時又去德國留學,接受資本主義教育,導致他具有雙面性格,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種都是剝削主義,註定了自私自利,專橫粗暴是他的天性。

他是周公館的一家之主,他的妻子,兒子,僕人等等所有人都要對他的指令言聽計從,不得反駁,專橫霸道,從他強迫繁漪服藥,利用夫權和孝道讓她妥協這一幕就可以看出。

他是不是一個壞人,某些方面來說他是。作為一個資本家,他為了利益不顧一切做盡壞事,比如他在哈爾濱時,為了斂財,承包哈爾濱工橋,故意讓江堤出險,淹死了2000多個小工,在每個人的身上賺取300多元的保險金,一次就賺了幾十萬。就像魯大海罵他時說的:你發的是斷子絕孫的昧心財。

在另外一次鎮壓工人罷工時,他指使警察打死30多個工人,後面為了破壞工人罷工運動,用金錢收買工人代表,分化工人團結。即使他知道魯大海是自己的親兒子,還是毫不猶豫的就開除了他。從這些事件上來看,他很壞,壞的很徹底。

但是當我們從他和魯侍萍 的感情上來看時,他似乎又保留了一絲人性,周樸園三十年來始終保留著舊傢俱,舊衣服,舊習慣,他還記得魯侍萍的生日是什麼時候,他還讓賬房準備一筆合計2萬元金額的錢匯給侍萍,在當時侍萍一個月的工資是8塊錢,足以見得這2萬塊是很大一筆錢的,說明他曾經跟侍萍是有一段真真切切的愛,也有付出過真心。

從這些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周樸園這個人物形象非常複雜,我們很難簡單直白的說他壞,而是要從他的很多行為特點上來判斷這個人的人性。


十五愛電影


不能說他是壞人,他只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在曹禺的經典話劇《雷雨》中,有一個非常豐滿的人物形象,他就是周樸園,周公館的一家之主。有人曾經這樣比喻《雷雨》,如果說這部話劇真的是一場雷雨,那麼雷雨之夜燃燒在天空中的閃電就是蘩漪,為那個夜晚送來一場雷雨的陰暗天空,則是周樸園。這個封建時代的威嚴家長,滿是算計精明毒辣的資本家,企圖平穩度過老年的周樸園,走過了他人生中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個人生階段,成為了這出話劇中最複雜也最為豐滿的人物。只是世人到底如何解讀周樸園呢?他真的只是一個簡單的令人可恨、可憎、精明冷酷的壞人嗎?

周樸園存在的必要性

既然周樸園當選了《雷雨》中最豐滿的人物,足以說明這個人物角色存在的必要性與多面性。因為整部話劇中的8個人物,都是以周樸園為中心展開來的,他是這部話劇矛盾的中心,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有悲有喜的藝術形象,同時他也是整部故事中每個人,人生悲劇和不幸命運的製造者。他趕走了魯侍萍讓親生骨肉分離,他讓蘩漪變成了一個變態和扭曲的人,他為了個人利益,淹死了2000多名小工,這個男人的殘酷與自私,曹禺都赤裸裸的揭露在觀眾眼前。

經常聽聞人們指責這個封建主義的大家長是如何的冷漠無情,又是如何兇狠殘酷,但是讀者似乎都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周樸園為何會成為這樣一個人呢?或許這才是曹禺創造這個人物的初衷所在,作者想要打破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枷鎖,這才有了周樸園。周樸園出生於一箇中國傳統封建大家庭,曾前往德國留學的他接受過西方現代文化的浸染薰陶,一般而言,這種歸國回來的男主人公,都是極具反抗精神的角色,然而周樸園並非如此。

封建文化的浸染

西方文化交給他的是資本家的貪婪與精明,他的個性塑造仍然源自中國封建傳統教育。當然西方文化也帶給了他個性解放、追求平等的現代思想,比如他和侍萍之間的愛情;但是傳統封建門第觀念,仍然佔據了主流,所以“門不當,戶不對”的傳統世俗觀念,讓他選擇拋棄這份愛情,繼續為封建大家庭的門面把關,這才釀造了這一出愛情悲劇。自從周樸園做出這種選擇以後,就註定了他的人生將永遠為這份“家族門面”而活。他聽從父母的安排,按照門第世俗觀念,娶了門當戶對的蘩漪進門,他用自己的雙手親自給這個封建牢籠上了一把更加堅固的枷鎖,本應美好的愛情與婚姻,也被封建牢籠扭曲變形;就連接下來的悲劇故事發生,都是周樸園自己親手種下的鮮活種子。

周樸園為了家族門面,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他與侍萍在一起不是為了玩弄她的感情,可是為了虛假的門面,他竟然絕情的趕走了自己深愛著的女人,甚至將他與僅出生三天的孩子徹底逼上了絕路,此後一直活在良心與道德的譴責之中;他娶蘩漪也是為了家族門面,但是在他的心中又為侍萍留有一席之地,這對蘩漪而言本身是不公平的,只是他要當一個封建家族中的成功人士,必然需要蘩漪這樣的優秀女性來為他支撐門面。就這樣,為了家族門面的周樸園,在愛與不愛之間徹底傷害了兩個女人。

資本家的惡毒

除了家族門面加付在周樸園身上的悲劇性以外,周樸園也被封建社會里的“成功男性”身份標籤,塑造成了一個陰險毒辣、充滿罪惡的資本主義家。其實這個社會對於男性的成功標準一如既往,在傳統觀念中,男性必須擁有體面的工作、成功的事業、美滿的家庭,這才是他擁有顯赫社會地位的根本。周樸園自然也在追求這成功的一切,只是成功不是輕而易舉得來的,為了成功不擇手段的周樸園,自然而然的被推上了人性犯罪的道路。

周樸園承包了哈爾濱修江橋的項目,為了從2200多名小工身上獲得死亡賠償費,周樸園竟然故意讓承包的江橋出現險情,導致這2000多人死亡,隨後他又扣押了這一些死難小工的賠償費,藉此發了一筆橫財。除此之外,周樸園還暗中勾結軍警,打死了那些罷工的工人,進他口袋裡的每一分錢,都沾染著這些底層工人的鮮血。然而能夠讓周樸園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賺取這些浸潤著鮮血錢財的動力,就是為了追求成功傳統男士的社會顯赫地位。

在這個鮮血淋漓的牟取暴利的過程中,曹禺又揭示了當時這樣的一種現象:像周樸園這樣黃騰達的成功人士,竟然從未意識到自己有錯,他甚至都不覺得自己在犯罪。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封建父權文化所導致的罪行。幾千年以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男人似乎一直處於人類社會的霸權地位,追求成功也是每個男人夢寐以求之事,在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才造就了一個如此兇狠、冷漠、殘酷、自私的周樸園形象。

虛偽的父權文化

拋開事業上的成功,家庭的井然有序與幸福美滿,也是周樸園所追求的虛偽生活,他作為封建大家長的他,自然要創造一個圓滿有秩序的完美家庭,並藉此來鞏固他在社會上的體面形象,所以這又塑造了周樸園在周公館中的核心地位。在他打造的這個封建大家庭中,絲毫體會不到天倫之樂與溫情,只有他對於妻兒的專橫統治與嚴厲批評譴責,這讓家中的所有人對他又敬畏又恐懼,但是唯獨少了夫妻親情與父子溫情,這種古而有之的男權家庭,令人頗感沉重窒息。

我們可以對周樸園人物形象做出這樣的一個解讀,他是封建傳統復權的統治者,維護者以及受害者。從他在愛情與家庭門面作出選擇之時,周樸園徹底站在了父權文化那邊,只可惜這種封建傳統思想下父權文化,終究將他一步一步引向了地獄,卻絲毫沒有給他靈魂上的救贖。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周樸園:父權文化的受害者》

《雷雨》

《周樸園處事心理分析》


江州都統


籠統來說,文學中的人物,很多是沒辦法用“好人”“壞人”來定義的。但是,周樸園這個傢伙,毫無意外,就是一個壞人!

在公事上,他為賴掉工人工錢,故意讓橋出險,淹死兩千無辜生命。

在私生活方面,他與丫鬟私通,生下兩個兒子,卻在第二個兒子出生三天,就把丫鬟攆出家門,以便迎娶高貴的富家小姐。

就這兩件事,他豈止是壞人?可說是傷天害理、十惡不赦了。

至於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的確也出和內心。但懷念過去的妻子(不,不能算出子,只是情人)再情真意切,只有說明這個壞人也有七情六慾。一個有感情的壞人,也還是壞人。

更何況,他只是懷念,而根本沒有任何實際的補償行動呢。別忘了,當他認出侍萍之後,第一句話就是:“是誰派你來的”!


棲鴻看紅樓


周樸園是一位既有資產階級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專制思想的新興資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徵,主要是通過他與侍萍、蘩漪兩位女性形象以及他與魯大海等人物的關係表現出來的。周樸園與侍萍的關係以及感情問題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認為,周樸園從一開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紈褲子弟,他與侍萍的關係充分暴露了他虛偽的本質,他的行為也就是“始亂終棄”的典型,先誘騙了侍萍,後又為了與門當戶對的小姐結婚而拋棄了她,只是當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殺後才為了自己的良心而產生了懺悔之情。但現在一般認為,周樸園在年輕的時候也是受新思想影響的年輕人,也曾有過想掙脫封建家庭的束縛,要追求自由戀愛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對侍萍的愛是有過真情實感的,只是同《家》中的覺新等許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樣,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與自己出身的階級徹底決裂,最終又回到封建的陣營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對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說是一種虛偽的表現。而當侍萍出現在他面前時的翻臉,也正是他不敢面對現實,也不想改變自己現狀的懦弱的表現。作家通過周樸園與侍萍的關係,主要考察了他的歷史,而通過他與蘩漪的關係,則集中展示了他在現實中作為一個封建專制家長的表現。而他與魯大海,以及與魯貴等人的關係,又從不同的側面補充了他作為一個資本家的本質特點。



雨霖鈴40104010


周樸園怎麼能是壞人,他處於那個時代,所做所為都上層社會的人,他開礦剝削礦工,娶小老婆、反對大少爺周平和他繼母戀愛,都是很正常。《雷雨》的主題是那個時代的倫理道德,大少爺和四鳳,其實是一對親兄妹,四鳳的母親是周樸園的大老婆,周家演義了一場 倫理問題的戲劇。文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