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打新股是什麼體驗?

那一分那一秒


根據自己的證券投資經驗,說說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說下基本形態

銀行股屬於成熟行業,大部分銀行特點是大盤股,成長慢(個位數),分紅高(3%-6%),比如五大行。成長較快的主要是商業銀行和地方城市銀行。也有少數的成長速度比較好的,如招商銀行、南京銀行還能保持10%-25的營收、業績增速。

二、長期持有銀行股

1、長期持有,主要是追求企業的長期成長價值,普遍銀行股成長慢,已經過了行業成長期,主要是存量市場博弈,通過新業務推動營收,增長緩慢。總體,是深一腳,淺一腳,想獲得大的超額收益很難。

2、長期持有的好處,就是儘管大收益難,想賠錢也很難,波動很小。

三、吃分紅

銀行股,分紅比較高,很多銀行每年2次分紅,如果有個100萬資產銀行股,每年光分紅都有5萬左右。如果200萬資產,分紅10萬左右,基本夠一個家庭的日常開支,並且相當於一個人的工資,吃分紅還是不錯的。

四、打新股

1、這個打新股是按照滬深持倉市值有申購數量限制,和你持有不持有銀行股沒有關係。

2、打新股,可抽獎似得,沒有規律,完全自己憑運氣,你的申購數量多,中籤的概率就大。

3、中籤了,就有肉吃,可以獲得很大的收益,基本50%以上,多的幾倍,然後開板賣出,還是不錯的。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兔兔投資札記


我持有可轉債➕銀行股,時間不長,去年219年,2.25大漲後才持有銀行股,打新股,一隻也沒中籤,參與了一次分紅。沒掙什麼錢,最近2020.02.03大跌,總體虧一點錢,我在02.03大跌那天又加倉了交通銀行和中信銀行。

持有銀行股,有一大好處,不怕下跌。繼續拿著,吃分紅,打新股,立於不敗之地。沒有行情我也沒辦法,如果有大牛市,銀行股翻一倍還是有可能的。

我見過2006-2008年的牛熊,經歷了2014-2015年的輪迴,我的經驗告訴我,牛市裡掙的錢,大多數人都拿不走,狗咬尿包空歡喜。我不再有啥漲多少倍的奢望。我求穩,首先立於不敗之地,然後,能掙多少算多少。一定不能賠錢。


慕雲平


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利,以及市值用來打新,這種炒股方法是最笨,但也是最安全,最賺錢的炒股方法,這種炒股方法會是一種“難以置信”的體驗。

銀行股是最安全的

銀行股是金融板塊之一,銀行股具有很大的優勢,估值低,價格低,是一個長期分紅的板塊之一,也是最適合價值投資的板塊之一。

銀行股為什麼最安全的呢?

其一銀行股存在退市或者踩雷的概率非常低,完全跟中小創個股的性質沒有可比性,所以長期持有銀行股是非常安全的。

其二銀行股的安全體現在銀行的業績是穩步增長的,是逐步成長的,銀行是一個非常賺錢的行業。所以長期持有銀行股,業績穩步增長就是一種最安全的股票。

銀行股長期分紅

銀行板塊正因為賺錢能力強,盈利空間大,銀行每年才會有利潤進行分紅,銀行板塊是A股市場分紅率最高的板塊,尤其是國有六大行,以及12家股份制銀行,這些銀行股基本都是堅持每年分紅。

如上圖,根據市場對於各大銀行進行預測分析,其中銀行股的股息率來看,股息率已經是達到非常高的了。類似民生銀行股息率為7.3%,中國銀行股息率為6.6%,交通銀行股息率為6.5%,農業銀行股息率為6.3%等,從這裡可以看出長期持有銀行股,每年股息率大約在3%~6%之間,這是一筆不錯的收益,同比把錢放銀行吃利息差不多的性質。

銀行股市值參與長期打新

長期持有銀行股,而這些市值用來打算是最好的標的股,由於銀行股常年走勢比較穩定,波段性不大,持有的市值也是比較平穩。所以如果真正想要持有銀行股長期打新的話,把倉位分兩隻銀行股持有,一隻是上海銀行股,另外一隻是深圳銀行股,這樣的話滬深兩市都是有市值可以參與打新。如上圖,這是近期參與新股打新上市之後的具體情況,根據當前新股上市的漲幅情況,一般漲停板在1個~12個之間,每隻中籤新股大約在3000元~4萬元之間,每隻新股具體賺多少錢是沒有一定的標準,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個股上市漲幅都不同,但可以保障的是中籤新股都是賺錢的,賺多賺少而已。

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市值參考打新是一種什麼體驗?

上面我個人根據銀行股的具體情況,做出了全面的分析,長期持有銀行股有三大優勢。

(1)銀行股最適合價值投資,適合長期持有,而且非常安全,退市和踩雷概率非常低;

(2)長期持有銀行股分紅高,平均每年股息率為3%~6%之間,相當於銀行存款利率;

(3)可以參與打新,如果一年中1~2籤,賺幾千元到幾萬元,收益率非常不錯。

所以長期持有銀行股,安全,股息率高,而且還有市值打新,這樣最笨的炒股方法,每年資產基本都是可以保持穩定增長,可想而知這種確實是一種“難以置信”的體驗。

風險提示: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老金財經


我認為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打新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作為10多年的老股民,我一直是這樣做的。

首先,銀行股在股市裡面是盈利最穩定的公司,估值也是最低的,我們拿在手裡面放心,不會爆雷。

其次銀行股每年都有固定的4點左右的分紅,比銀行存款要高,如果遇到牛市,我們不僅可以每年分紅,還可以股價翻翻。

最後,買銀行股我們可以每年打新,就算一年中一次,至少也有1萬塊左右的收益吧,我17年打新就中過8次,收益有10多萬,19年也中過2次。

所以說長期持有銀行股,是拿著放心,穩穩的掙錢。


張小果的理財日記


我本身是不認可銀行股的投資價值的,因為我作為財務專業畢業,覺得銀行股是唯一一個無法詳細看到財報真實性的行業,並且行業的週期性往往比較大,大年小年頻繁交錯出現。但是,朋友中有一個長期持有銀行的,讓我對銀行股的長期持有和長期堅持拿分紅,複利投資,享受無風險收益的,居然十年複合年化收益能夠達到20%以上。

朋友圈裡,有幾個人,是我接觸後,對很多投資和行業發生了重大改觀的,一個是長期持有工商銀行,一個是長期持有茅臺,還有一個是長期持有長春高新。前者,在15年的時候資產就達到了500萬以上;後二者則是我們市裡的投資傳奇人物,都達到了千萬身價(茅臺股價500左右時,長春高新160時)。要知道,持有工商銀行的那個朋友是一個科級公務員;而後兩個是建行的普通櫃員——40歲了還是普通櫃員!

投資工商銀行的朋友,是我姐夫的朋友,因為我姐夫是村長,他接觸到的這個科級公務員,收入在15年前後也就5000多,但是每年定投工商銀行,只要有結餘(除了炒房以外)就投資工行,工行每年分紅繼續複利投資工行。如果,股市出現暴跌,或者工行股價跌到他記憶中的長期低點,他就開始貸款買入。而且,這樣操作不是幾年,而是十幾年。就這樣,我所知道的他總共收入現金資產也不過七八十萬(因為他炒房,其他收入不高)但是,持股市值已經達到了500萬(15年)。說工行股價出現他認為的長期低點(對比歷史股價水平)他就貸款買入,如果回覆到常態水平就賣出還貸,盈利繼續留在工行股票上。從我偶然在姐夫辦公室遇到他姐夫介紹我認識時交流中得知,年化十幾年複合增長20-25%——具體是否包含打新無風險收益就不清楚了。

而我之所以不投資銀行,主要是因為我看不到銀行報表真實的資產和負債明細,覺得銀行操縱報表是行業規則,因此,儘管我死嚴重的基本面支持者,但是幾乎從不投資銀行股。但是呵呵朋友顛覆了我對銀行股投資和長期投資,複利投資的基本認識。

而投資茅臺喝長春高新的兩個人,我不認識,是我同學證券公司的高淨值客戶——15年淨值已經超過1000萬。都是建行普通的櫃員崗位,年收入不過10萬,但是做到了千萬身價:

一個人是堅持認為茅臺,是上司公司裡現金流最好,長期可持續最好的公司,每年所有結餘都投入——甚至連炒房都看不上。

而另一個是他的同事,被他影響之後,因為他家的孩子在小時候偏矮小,他用過長春高新的生長素,因此,篤定認為認可了長春高新,十幾年持續買入複利投資。

這兩個人,是我同學證券公司裡出名的高淨值客戶——每年幾乎沒有幾筆交易,但是排名在市裡投資金額前幾十名,是我市各大券商爭搶的對象,因此,我同學作為券商總經理,必須每年做大客戶拜訪,並且我同學的管理權限可以看得到他們的交易和持倉動態,確實驗證了他們所說的“長期”和堅持!


屠龍刀fei0598


其實現在就有一部分這樣的人,筆者有位朋友在前幾年股災的時候虧損嚴重,當時也是心裡憔悴。

那段時間他買什麼虧什麼,在經歷了熔斷之後徹底放棄了掙扎。那個時候給他的建議就是買入銀行股,長期吃分紅,打新股。

為什麼要買銀行股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安全性

銀行體系是金融體系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穩健的投資者會把資金存在銀行,其實存在銀行也是支持銀行的生意,買入銀行的股票同樣也是如此。

相對來說,上市公司當中銀行的安全性是最高的,特別是一些大型銀行,對經濟悲觀的人可以想象一下,假如銀行都倒閉了,現金還算什麼?所以很多時候不必過分悲觀。

高收益

根據近幾年銀行體系特別是大型銀行的分紅來看,每年的年化收益達到了5%左右,雖然未來存在著銀行業績下降的風險,但是由於基數增加能夠對沖一部分下跌風險。

另外,如果未來貸款利息下降,同樣的,我們存入銀行的資金收益也是降低的,所以總體來說銀行股的分紅是超過定期存款的。

價值修復

由於當時處於熊市當中,本著熊市重質的投資特點,銀行股是具有價值修復預期的,而且當時的銀行股價格是維持在低位的,另外即使是牛市當中,銀行股的漲幅也是有限的,所以相對來說風險比較小,向上空間卻很大。

打新股

由於新股的穩定發行,很多投資者都參與到其中,而一旦中了辛苦,就如同買彩票一樣欣喜萬分,收益也是比較好的。

長年累月由於基數比較大,這位朋友在幾年當中連續中新股達到十幾只。

綜合來說,我曾經問過他,買入銀行股之後,堅持收分紅,打新股感覺怎麼樣?他的回答是壓力很小很安逸,並且每天似乎都有盼頭,畢竟每天都有機會打新股,都有機會中籤,在其後的日子裡,睡眠正常了,大盤也不看了,吃嘛嘛香,到處旅遊。


盤手梁勇


長期持有銀行股的人就是很有耐心的人。一般人是沒有這種耐力的。

我年輕時就持有過二年的銀行股,感覺時間就像停滯了一樣。銀行股在這二年裡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漲幅,總是略一上漲就跌回來。那時持有銀行股是我20多年來最痛苦的一段時間。兩年後我就虧點錢賣出了銀行股。我又重新回到了我熟悉的做短中線的節奏中去了。

如果以分紅為目的來持有銀行股,那麼你至少要做好持有五年甚至10年以上的準備。因為如果你只持有二三年銀行股,那麼這二年多的分紅對你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股價略一波動就超過了分紅的收益。根據我的計算,如果持有銀行股期間漲幅不大,至少要持有銀行股10年才好。

如查你想持有銀行股,一邊獲得分紅,一邊想通過銀行股的市值來打新股。那麼你就需要更強在的耐心了。因為打新股的概率真是太低了,大多都是萬分之幾。大多數人幾年都沒有中過一次新股。所以不在把打新股當成我們的投資目標,當成投資的一種業務樂趣好了。如果能打中新股當然是驚喜。打不中新股也很正常。

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才是更靠譜的。我本人就持有一隻銀行股,我希望持有10年以上來獲取分紅。

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打新股,這樣的人的耐心絕對是超強的。這種心態絕對是普通人所不具備的。真地令人不得不佩服。


孟可的思想空間


在股市中,有很多的策略方案,而當前市場中就有一種成熟的“打新”方案是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然後打新股。可以說,這樣的策略是當前穩紮穩打類型的投資者主要選擇的方式。要說體驗,往往這樣的投資方式較絕大多數投資者的回報率要高上很多。

市場對銀行股有很大的誤解,認為負債率高、不漲股,或者漲勢很緩慢、沒有技術難度。可是,實際情況絕大多數的投資者收益情況要比單一投資銀行股低上許多。

銀行股雖然負債率高,但有很多的優勢,一則是銀行股的業績很是穩定,一些銀行上市公司能保持多年業績的正增長。雖然一些大行的業績增長性弱,但也是能保持多年正增長水平,就算偶爾呈現負增長,一般也會在-10%以內。所以,銀行股的業績呈現很是穩定,變動性並不大。

還有呢?銀行股的現金分紅股息率很高。A股上市的銀行股一共三十餘家,普遍現金分紅股息率大於2%,不乏高於3%、4%水平的銀行,甚至還有幾家能達到5%以上。

從業績增長穩定以及現金分紅的角度講,持股銀行股不僅僅能賺業績增長的價值升值,還能有著現金分紅的風險降低。風險係數,可以說是當前A股最弱的行業之一。

A股的“打新”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參與,而是需要市值匹配。也就是相對應多少的持股的市值,才能申購多少份額的新股。當然,也並不是無上限申購,申購新股也是有著上限。

以現在A股“打新”的市場來講,雖然新股的上漲幅度有所減緩,但新股有著大幅上漲仍舊是普遍現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擁有持股市值參與“打新”的投資者也就有利可圖。普遍通過“打新”獲得的年化收益率約在5%-15%之間,就看運氣了,因為與中籤有關。

那麼,持有銀行股能賺業績增長的增值,還能有好的分紅,並且通過“打新”能額外獲得收益。通常一年下來能收穫10%以上的盈利情況。


厚金說


股市中有一部分小眾投資者比較有意思,就是他們長期持有銀行股,吃分紅,打新股。這類投資者其實不多,和主流炒股風格背離,但是我覺得他們更加聰明,收益更加穩健。對於整日買賣的短線投資者來說,長期持有銀行股,絕對是無法忍受這種孤獨的,因為銀行股波動非常小,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可觀的價差。

賺時間的錢

其實長期持有銀行股,更接近於價值投資,即所謂的投資股票,而不是炒股,更不是在股市中賭博。銀行股業績亮眼、估值較低、不會受市場影響波動太大,是保值增值的投資方式之一。長期持有銀行股能夠保證本金足夠安全,同時銀行股基本上每年能夠分紅兩次,也相對大方。從分紅收益來看足以跑贏定期存款利率,與其把錢放在銀行裡,不如把錢拿來買銀行股,或許可以創造更多盈利機會。如果股市行情較好的情況下,銀行股的股價也會隨之上漲,一不小心就把收益抬高了一個檔次。即使股價下跌也不必擔心,因為初衷就是長期持有銀行股,短期的股價下跌完全可以忽略。

賺運氣的錢

事實上,新股密集上市給了長期持有銀行股的投資者更多賺錢的機會,打新的額度更多,就算不中籤也沒有什麼損失。從歷史來看,新股上市極少出現破發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上市之後會出現一段不錯的漲幅,有時能夠翻幾倍,只要中一個籤,也許就是小几萬的收入。對於長期持有銀行股的投資者來說,特別是資金量大的投資者,可以在打新這件事上更具優勢,賺取運氣的錢。

總之,能夠忍受市場誘惑而長期持有銀行股的投資者都不簡單,大多數是經歷過股市風雨的人物,不然也不會想通並做到這一點。在別人看來長期持有銀行股很傻,但是他們不知道很多人依靠這個投資方式已經賺到了豐厚的回報,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漫長的等待。


商界書生


長期持有銀行股是一種“難以想象”的體驗。

一般來說,能夠選擇銀行股作為長期投資,並且長期持有的人,都是非常“厲害”的大人物或者大機構。

所以,他們的利潤都是靠著滾雪球效應慢慢積累而成的。

要知道,銀行股的盤面非常大,但是退市率極度,因此,深受大資金的喜愛。

對於大資金人群來說,他們都是考慮風險第一,盈利第二的投資者準則,這才使得他們會選擇銀行股進行一個長期的投資和佈局。

而對於銀行股來說,他們的盈利點在於幾個方面:

1、首先,最大的盈利點在於分紅;

2、其次,利潤點在於長期持有後獲得的股價上升;

3、最後,就是所謂的打新收益;

所以說,對於長期持有銀行股的人來說,沒有3-5年,甚至5-10年,你是很難看到一個利潤大幅增長的。

但是如果能夠有堅持持有這樣的時間和週期,並且選擇那些分紅較多的銀行股進行長期投資,那它們的收益也一定是遠遠跑贏普通的定存和理財產品,甚至能夠給你保值、升值的結果。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