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老年人寧願在兒子家做牛做馬,不願意在閨女家清閒自在?

君瑤綠植花園


重男輕女,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的遺產;就是到了今天,這種流毒依然在部分老年人的意識裡存在。“養兒防老”和“嫁出門的女,潑出門的水”這兩句話,就是最好的註腳;兒子的兒子稱孫子,女兒的兒子稱“外孫”。一亇“外”字,就分清了兒女的界限。既然“外”了,當然不願去了。

這種觀念是落後的、錯誤的。作為父母,應以一樣的心態對待兒女;作為兒女,應對老人同樣承擔贍養的義務。這樣,和偕的家庭關係和社會關係才能形成;老人、年輕人才都會獲得幸福。


冬天的綠葉287


絕大多數老人,覺得兒子才是自己歸宿,兒子才重要,這在目前的國內,依然還是主流:

第一,就是嚴重重男輕女的思想,這個沒轍,在國內,幾乎所有家庭都這樣,越說男女平等的,越是重男輕女的人。

所以,老人老了,自然是顧兒子,輕女兒,恨不得從女兒那裡,掏出錢來,給兒子。這個,越老越明顯。女兒們也不要不理解,畢竟,社會風俗,一直如此。

第二,傳宗接代的觀念,到2020年,真有些呵呵了,一是,你家裡有礦,還是有王位啊?二是,如果有,那你得生至少十幾個兒子,否則,幾代後,也可能沒後代。

你放心,人類肯定還在,但有沒有你的後代,就不一定了。為了安全,不管得生10個啊。

所以,老人,其實也不是傳宗接代的觀念。而是覺得,自己辛苦一輩子,給兒子買了房、買了車、娶了媳婦、帶幫帶大孫子孫女。一是,不好意思晚年了,還麻煩啥也沒給人家貢獻的女兒;二是,住在自己出錢買的家裡,硬氣。

這樣,老人晚年,就選擇跟兒子住了。當然,推而廣知,如果一個老人,只有女兒,錢都花女兒身上了,住女兒家,也一樣硬氣。

這,才是老人的真實想法,別覺得,是他歧視女兒,沒有的事。


董江波


如果沒有兒子的,怎麼都可以了,不去養老院,女兒家就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有兒子,做為老人就是自己單過,都不會去女兒家生活的,即使女兒家再優越的生活……為什麼呢?我來回答:做為父母不想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兒子不孝順,尤其是姑爺子說……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寧願在兒子家裡做牛做馬也不去女兒家,也是為了幫兒子一把,這些苦對於老人來說不算什麼,寧可吃點苦,他們還是蠻享受這份勞苦的。畢竟兒子家和自己的家差不多,住著也心安!女兒家就大大不一樣了,她還有婆婆和公公,想想都鬧騰……真所謂高處不勝寒!

最後我還想說,不管什麼年齡,不能光想著索取和享受,而要想著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生活才更加有滋有味!所以,只要我能動,我就靠自己勞動獲取回報,這就是我的性格!我🉑️不想聽到:“我們養活你!”除非我癱瘓了……


徐芬-109191






新視界4208


那是你的養老生活,彆強加給別人。本人養老全靠自己,即不當牛馬,也不在子女那清閒,在自己家任性.誰都管不著。年輕的時候一切都準備好了,養老金養老積蓄充足,過河保命錢不缺,不綁架子女,不給子女添堵。就這麼簡單。


說實話z


這是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在作怪,社會如此開放,還有這樣的思想實屬不應該。法律規定,子女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反過來說,子女都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權利和義務相等,所以,無論兒子還是女兒,都應該平等對待,這樣的父母是最明智的。


用戶3138945653519


因為他們認為兒子家就是自己家,做多少都是給自己家做,心甘情願,女兒家是別人家,去了也覺得不自在。將來不能動了,自己的家產也是由兒子,孫子繼承,自己也要靠兒子養老嘛。


用戶6600783512183


孔老二思想,寧住兒子冷坑頭,不住姑娘熱坑頭。


用戶7233309062891


老年人想靠兒子嘛!其實應該靠自己!


蕾蕾0415


不是所有女兒家都能住的,有的女婿小氣,比兒媳婦壞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