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潛艇一旦上浮就很容易發現而航母在大海中卻不易發現呢?

易225193015


潛艇研發出來,隱蔽性就是它最大的優點,如果能浮出水面也能增加它的優勢,完全可以水面作戰,潛在水下完全是多此一舉了。 為什麼潛艇不容易被發現 ,浮出水面就暴露了,聲吶、衛星探測等,連個潛艇都找不到, 因為潛艇的特殊材質“消聲瓦”。 可以看出,它主要就是降低噪音,有效的抑制噪聲振動、降低本艇聲被發現的強度,就因為它,才能讓潛艇在水下有發展空間,它也只是在水下,才發揮出它的作用,為何軍艦等上面沒有“消聲瓦”?作戰環境、效果不一樣,對它特殊性也有要求及限制。 消聲瓦的材質,技術不一樣,其吸聲效果也不一樣。俄羅斯“颱風”級潛艇消聲瓦可達到150毫米厚度,可以讓一些魚雷聲納的探測距離大大減少,這也就是為什麼潛艇水面會容易發現,大大的噪音及特殊性,就會增加聲吶探測距離,只能讓其水下發揮其優勢,浮出水面,就是暴露自己,特殊性也不允許浮出水面作戰。

航母的性質就是水面作戰,航行在水面都是一個編隊的存在,其打擊能力及範圍又比較大,現在的核航母等,續航能力、動力都是比較強的,衛星等,很難鎖定、發現它,世界的海洋麵積佔地球的70.8%,三分之二就是海洋,航行在上面,就更不容易讓發現了,何況衛星還是有周期性的,覆蓋面積只能是大概,其中有些地方在覆蓋範圍之類,但是航母是機動的。


搬磚漢


潛艇上浮就會被發現?這種事件最好不要生硬的去理解。在大多數情況下,深入大洋的航母和潛艇都是極難被發現的。而那些“潛艇上浮就會被發現”的地段,航母也別想著能隱藏。

在大國面前,航母戰鬥群都是被牢牢鎖定的,航母無論是進港還是離港,哪艘航母在哪個位置、最大航速以及航行半徑、可能執行的任務種類等等都不是秘密,通過海洋監視衛星能輕易的進行重點跟蹤和掃描。

但是,在實施了電子對抗措施並深入大洋以後,一艘無線電靜默的航母就變得很難找了。畢竟對於茫茫大海而言,航母戰鬥群也只是滄海一粟。即便出動衛星,也無法密切監控每一寸海面,頂多對關鍵的航道、航線、海峽進行偵測,儘可能的發現航母群的蛛絲馬跡。

在大洋中潛艇與航母作為軍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它們只是因為任務能力而產生行為上的差異,這就為逮航母和逮潛艇提供了前提條件。

現代航母除了打海戰,是絕對不會吃飽沒事兒跑大洋中心窩著的,她需要把艦船開到艦載機的攻擊半徑內才能發揮功能。這就給了偵察系統以可趁之機,對重點區域和航線進行航跡偵察、潛艇埋伏、偵察機巡邏,總能有發現航母的機會。

然而航母是個進攻兵器,戰場上講爭分奪秒,航母不求能通過靜默迷惑你多長時間,晃你個兩三天足以突擊到令人頭痛的戰略位置。所謂的航母不易發現往往癥結就在這裡:航母的佈局速度極快,而偵察機航程不夠,衛星掃描難有精度,陸基雷達受地球曲率影響難以遠探,等到發現時航母已經處於戰鬥位置了,她藏著幹什麼?

而核潛艇則恰恰相反,許多核潛艇的戰略值班任務就是馱著核彈找大洋中心窩著,以便保持核威懾能力,確保核戰爆發第一時間進行報復。所以對於進入大洋的核潛艇而言,甭管是“太平洋拖拉機”還是“大洋黑洞”,都是難尋蹤跡的蛟龍。

這也是為什麼冷戰時各國都極為強調對核潛艇的“掩護”,蘇聯甚至拿“明斯克”這樣的載機重巡進行潛艇入海支援。潛艇要麼就別放它進入大洋,要麼就在聲吶的探測距離死咬住不放,否則等它溜了就再也別想找到。

進入大洋一切都好說了,過去的遠洋潛艇往往會借用這個機會上浮充電,不過隨著現代探測技術的愈發先進,現代核潛艇往往選擇全程匿蹤行駛,絕不露出水面。

這並不代表潛艇上浮就真的會被發現,而是出於一種純粹的軍事警惕性。現代潛艇其實是個“瞎子”,它們不能隨意進行無線電聯絡,通訊必須在約定的時間的時長內進行,通訊的數據也極為簡潔。這種情況下就更別提無線電探測了,它們必須將自己的存在感降低到極限。隨意上浮?你知道水面是什麼情況?任何疏忽大意都會產生不可承擔的後果。

潛艇在某些水下還得通過複雜水道。比如遍佈探測器的宮古海峽,誰都知道是解放軍的常用潛艇通道。在這種地方上浮?這種地方也就只有潛艇能打起十二分的小心隱藏通過,航母是想都別想。

不過呢,潛艇這玩意兒為了實現戰略威懾,也不能太過於消滅掉自己的存在感,所以有些時候,它們會故意浮出來露個頭,這就是讓你發現的。


王司徒軍武百科


先給大家看一張圖,這是在衛星眼中的海軍艦艇編隊,箭頭指向的就是一艘航母,雖然這視角還可以繼續放大,但是這已經是提前知道航母位置的情況下拍攝的,如果沒有事先確定航母的具體方位,想要依靠衛星在茫茫大洋中找到一個航母打擊群則是非常不容易的,航母雖然大,但是跟海洋比起來可能就算不上什麼了,那如果把目標換成是體量更小的潛艇呢?

▲衛星眼中的艦艇編隊

所以,“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誰說潛艇上浮後就比航母更容易被發現的?在茫茫大洋中,想要找到一艘潛艇比找到航母難多了,不管此時的潛艇是不是處於上浮狀態,結果都一樣,先不說別的,就是單對比兩者的體量大小,航母的排水量也要甩現在的潛艇幾條街,俄羅斯的“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水下潛航時的排水量也不過46000多噸,而除了“颱風級”之外,其他的核潛艇大的也就一兩萬噸排水量,小的更是連10000噸都達不到。

而對比航母呢,老美的“尼米茲”級航母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0萬噸,哪怕是一些中型航母,比如我們的遼寧艦,滿載排水量也超過了6萬噸。潛艇和航母兩者在體量上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好吧,而且潛艇即使處於上浮狀態時,也不是完全暴露出來的,僅僅是露出圍殼以及部分艇身,如下圖所示,並且潛艇的顏色也更加接近大海的顏色,所以,你說誰更容易被衛星發現吧?

還有一點,航母是不會單獨作戰的,人家都是整個航母打擊群一起出動,而潛艇也剛好在這個航母打擊群裡面,對於天上的衛星來說,是一整個航母打擊群的目標更大,還是單一艘潛艇的目標更大?即使不是用衛星,而是用雷達偵查,一整個航母打擊群的雷達反射信號怎麼也要比一艘潛艇的要大吧,所以,不管潛艇上不上浮,找到整個航母打擊群,也總比找到一艘潛艇要容易得多。


哨兵ZH


潛艇上浮也不容易發現,你說的這種是錯誤的。

不管是潛艇還是航母在茫茫大洋之上都是難以發現的,就算擁有很強偵察能力的我國那也只有某一點30分鐘的重訪能力,所以偵察衛星屬於拉網式大範圍搜索,但是你偵察衛星識別出來的艦隻都是30分鐘以前的,而且你人員判讀需要時間所以通常是30分鐘以上的。

但是潛艇跟航母有不同之處,航母在正常情況下航速會到30節,而潛艇是不行的潛艇的噪聲跟航速有很大關係,所以潛艇的航速通常保持在18節以下,如果潛艇開的太快容易暴露自己。

所以潛艇被發現之後往往更難逃脫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你說潛艇上浮就容易發現是不對的,因為常規潛艇是需要定時上浮充電的這麼多年新聞報道,你見過幾次有公開報道發現上浮的潛艇?

其實相反上浮的潛艇在大洋中難以發現,而航母戰鬥群比上浮的潛艇更容易發現,因為衛星偵察它的分辨率不是個個都是頂尖的,所以物體越大在衛星圖上的像素點就越大,所以航母更容易被發現。



李曉偉


這個應該只是相對而言吧!先說說潛艇:首先,潛艇水下速度比較低,尤其像常規潛艇在水下只能使用蓄電池工作,最大速度不過20節左右,且續航時間絕不到2小時,對比水面艦艇的普遍30多節的速度,跑是跑不過的。要是反潛直升機,那潛艇更沒得跑了。

如果說潛艇一旦上浮在水面被發現,死的更快,直接用反艦導彈或者深水炸彈招呼你一頓再說,潛艇水面速度比不上水面艦艇,。所以潛艇上後被發現,潛艇都是緊急下潛的,說不定潛下去,敵人就找不到了。

再來談談航母:雖然航母非常龐大,但是在大海中,還是相當於滄海一粟。根本就是無法判斷航母座標的,除非出動偵察機或是出動艦艇靠近附近,但是在實戰中也是很難的,因為航母打擊半徑超過1000公里,偵察機或船支無法靠近,因此航母具體座標還是無法確定。

用衛星無法在大海範圍內尋找到航母,就像在一個巨大操場上,你用眼睛快速找一個散亂在操場某個位置上一個螺絲釘,會非常困難的,你看的再清楚也是無法快速找到的,主要是範圍太大,何況衛星偵察是由週期性的,而航母是機動的,實時座標無法找到,另外一個衛星要掃描巨大的海域範圍,其傳輸帶寬也限制了大數據量與地面站的快速傳輸(衛星要掃描比一個大國家還要大的範圍,從中找出航母戰鬥群的位置,其數據量是巨大的)

你覺得呢?覺得說的有道理點個贊支持一下唄!


擂亭佔罟


這哥倆存在於海洋的意義完全不同。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潛艇,尤其是核潛艇。它的使命基本上屬於戰略性質的。其中的戰略導彈艇更是如此。


五個核武大國,都有戰略導彈核潛艇。它的任務就是悄悄出海巡航。悄悄回港休整。始終讓不太友好的他國心存憂慮。以防萬一出現核戰危機時,自己手裡的籌碼他人無法準確確定狀況。讓對手不敢肆意放手一搏,這樣的目的達到了,建造這昂貴潛艇的經費就算沒白花。
核潛艇除非是萬不得已,絕對不願意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地施施然起浮在公海海面上,即使是被他國的商船看見了也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更別說是戰爭狀態下了,哥們,不是國家需要您給敵國雷霆一擊之時,還是呆在深海下悄悄遠遁為上策啊。姆巴!



這可不是容易不容易被發現的問題,而是根本就不想讓人連想到它的問題。

先說的這位是獨行大俠,而後說的這位就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土地爺了。它可不怕拋頭露面。


航空母艦編隊,基本上出行的目的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也。只要對方不是同等體量的軍事大國,沒有自己完全獨自操控的衛星天網,航空母艦才不會怕呢。問題本身有點說反了,大部分時刻,航空母艦編隊的出航,恫嚇的意味是多於實戰可能性的。(畢竟世界上目前只有美國才有隨時可差遣的航母艦隊。)

美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編隊,能夠一邊巡航,一邊由艦載機隨時保持直徑一千公里的空中防護圈。它怕人發現?世界上有幾個國家持有能擊退擊沉航空母艦利器的?況且單有一兩件自制的遠程超音速重型戰術導彈並不能夠如願以償。還需要有自控的全球衛星監測天網、安全性、保密性極高的數據鏈傳輸技術做後盾才成啊。



確實,因為航母編隊出行終究也是軍事行動,它也不會盡走在那些繁忙的商船航線上,而在大洋深處,除了遠遊的鬚鯨、抹香鯨們,沒有太空上的定點(凝視衛星),誰能告訴我某某編隊現時的準確經緯度呢?這可是時速五六十公里的航母編隊啊。每24小時後,它可能已在上千公里之外了。派偵察船跟著?那大黃蜂貼著船橋的轟鳴聲會讓人發瘋的,誰知道下一步它會幹啥?還是省省吧。
這樣的回覆您覺得如何?


手機用戶崔永方


這只是相對來說的。

航母不容易發現是相對於航母所在的整個大海來說的,而潛艇一旦上浮就容易被發現是相對於敵方攻擊範圍來說的。

事實上航母在大海上三百多米,六七十米寬,用衛星可以偵測到的,只不過不容易。而潛艇上浮出水僅僅幾十米長,幾米寬甚至更小,衛星是更難找到,甚至找不到。

航母編隊不容易被發現是因為航母編隊要在整個大海上找,用偵查飛機、衛星去在整個可能的海域找。而潛艇是暗處近身攻擊,非常具有主動權,一個海是軍編隊僅僅在潛艇的威脅範圍左右去找潛艇,出了這個範圍就不管了,所以潛艇上浮,一旦在海軍編隊的偵查範圍之內就十分危險了。一旦確定潛艇大致位置,驅逐艦上的各種反潛武器就夠潛艇在鬼門關前轉悠了。

潛艇探測一般是反潛機在幾百公里的範圍內探測,也就是驅逐艦的相控陣雷達的探測範圍。而航母編隊則是在航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外,一般是在上千公里的範圍用衛星等偵查設備探測。所以這句話是因為相對不同所以才這麼說的。


永煜中原


那麼大的航母,還有一大堆“保鏢”,各種紅外,電磁特徵,瞎子都能看見,還用發現嗎?所以不存在發現航母一說。潛艇就不同了,長年偷偷摸摸,獨來獨往,專幹見不得人的事,一旦被發現基本上死路一條,所以各國海軍都會睜大眼睛去發現潛艇,挖出潛在的威脅,往往不用上浮都會被發現。


好人劉哥2684


樓上各位大神說的很到位了,前廳上浮就容易發現是相對於他在潛航狀態下的,而不是相較於大型水面艦艇來說的,這個題目裡兩個比較的主體並不對應,沒有可比性。潛艇發展主要經歷以水面作戰和水下作戰兩種模式的轉變,與之相對的就是潛艇在水面和水下航速的區別。

一是二戰及之前的潛艇。主要採用常規型潛艇造型,側面形狀與水面艦艇相似;為了降低航行時的興波阻力,首部做成類似水面艦船首部的形狀;為了使潛艇在有風浪的海面上有較好的適航性,首部有很大的脊弧並設有浮力艙,依靠浮力艙提供的浮力來改善潛艇在風浪中的埋首現象。這種艇型適宜於水面航行,可以發揮潛艇甲板火炮及其他裝備的打擊能力。

德國潛艇在伏擊沒有護航的商船時,往往會浮出水面採用艦炮攻擊,以節約魚雷,要知道魚雷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昂貴的武器,同時還能增加自己續航潛伏作戰能力。這時候的反潛能力相對較弱,主要依靠目力觀測,潛艇在追擊敵方艦艇時浮出水面,以較高的航速航行。當反潛飛機、護航航母及聲吶裝備出現普及後,這種類型的潛艇如果被發現,只能浮出水面加速航行逃逸,被水面及空中反潛力量絞殺,否則水下航速太慢基本沒有逃生可能,這也是二戰後期德國狼群損失慘重的主要原因。

二是現代潛艇。隨著對潛艇水下航速要求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常規型潛艇的艇型進行了一系列改進。現代常規型潛艇取消了首脊弧和浮力艙,並將艇首的前傾角取消,改成了直首柱。水滴型潛艇的線型特點是首部呈圓鈍的紡錘形,潛艇的橫剖面幾乎都為圓截面,艇身從中部開始向後逐漸變細,尾部呈尖尾狀。水滴型潛艇的水下阻力小,有利於提高水下航速,但水滴型潛艇的水面航行性能較差,艇首容易上浪,而且易出現埋首現象。有的水滴型潛艇為了提高水面航行性能,採用了艇首浮力艙。

過渡型潛艇是把常規型的直首和水滴型的尖尾相結合的一種潛艇線型,這種潛艇的水面航行性能優於水滴型,而水下航行性能優於常規型潛艇,作戰模式也由部分水面追擊作戰轉入全部潛航伏擊作戰,通過魚雷、潛射導彈及巡航導彈打擊敵方水面艦艇和縱深目標。特別是AIP技術成熟後,潛艇隱蔽待敵伏擊能力進一步提升。但目前反潛能力也隨著科技進步在飛速發展,可通過艦載反潛飛機、聲吶、水下偵聽陣及潛艇對潛艇等模式發現並打擊對手。如果潛艇潛在水中,尚可以藉助AIP、海洋背景噪音、水底躍層和海底地貌等途徑躲過反潛力量,而一旦上浮則會完全暴露在敵方反潛火力之下,毫無生還可能,通常在”貓捉老鼠“遊戲中,如果水下不明潛艇被敵方鎖定,是需要主動上浮表明身份的,要不然對方完全可能對你實施反潛攻擊。此前,曾有消息稱我”宋“級柴電潛艇躲過小鷹號反潛圈,成功在魚雷射程內上浮的新聞,這裡是不是真的躲過就有待考證了。

另外補充一下,在除美國以外的國家,想通過衛星、無人機及偵察機等手段在茫茫大洋上偵查到航母的可能性也很小,更何況是潛艇。綜上所述,潛艇上浮就容易被發現是針對潛艇潛伏作戰這個特點來說的,而不是廣義的針對發現潛艇這件事來講的,與發現航母並不能同作比較。

開源觀察,一個基於開源信息的軍事時政類新聞愛好者,堅持原創、力求客觀,歡迎關注交流。


開源觀察Osint


潛艇和航母作為海軍的一部分,潛艇就是給別人悶頭棍,在你不注意的時候,突然發射魚雷攻擊你,打完了你還不知道在哪裡。核潛艇最大的作用是帶著核彈在海洋中心,就是讓別人知道你在那裡,刷存在感,而有的核潛艇還從水裡緊急跳出海面,也是為了展示自己核潛艇的技術,對國外表現出自己海上力量,起到震懾的作用。


如果核潛艇有任務的話,他們就特別的老實,畢竟現在的聲吶技術越來越強大,如果不小心就跟容易被水上的軍艦發現,如果潛艇被鎖定就難搞了,所以現在潛艇是不輕易出水,除非出現了故障或者被敵人發現,躲避敵人的攻擊,現在的核潛艇很少需要上浮充電,對於無人機、偵察機、衛星想鎖定潛艇的位置,還真不容易。

但是航母在大洋中其實很多行動,很多國家都會知道,因為戰鬥航母每個國家都會關注,畢竟航母帶來的作用非常大,所以每個國家都會記錄航母的行動,就像上班打卡一樣,如果發現異常,而且對自己的國家靠近,危及到自己領海的話,就會出動軍艦、無人機警告,現在衛星那麼先進,只要出動就會被跟蹤。



現在美國的航母群在波斯灣海峽和霍爾木茲海峽一樣,被各國死死的盯住,對於伊朗來說,他們要時刻關注美國航母的走向,如果航母有異常,就會進入一級戰鬥準備,很多時候,航母就是用來迷惑對方的,而航母的防空系統也不能說破不了,如果伊朗飽和攻擊,可以把美國的航母打崩。


所以潛艇上浮不一定被人發現,但是航母出動的話,動靜比較大,很容易就會被發現,航母就像一條狗一樣,招搖過市,人家都看見了,不咬人,別人不覺得怎麼,但是露出爪牙,那麼別人就會那是鋤頭、木棍準備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