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徐建成散文隨筆

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

徐建成


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徐建成散文隨筆


春節將至時,老朋友蔡兄又約我大假期間外出觀光賞景。他是名老中醫,平時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一遇大假,就想放鬆身心,自駕遊祖國壯麗河山。近幾年來,我和妻已隨他同遊了多次。但今年我卻終於婉辭了蔡兄的邀約,理由是他親戚設計的旅遊線路有兩處氣候太冷,一是滬沽湖,春節期間低溫為零下四度;二是香格里拉,春節期間低溫為零下十四度,我的身體不能適應這樣的氣候。

春節從大年三十開始。大年三十那天凌晨,兒子一家剛從國外旅遊歸來。兒子是個工作狂,在我的記憶中,十多年來,他這是第一次請了年休假,享受了年休。而他的這第一次年休,我明白主要還是為了讓我們不到三歲的孫兒早早見識下遠方和大海,能從小就感受到世界很大,生活很美好,空中有飛機飛向遠方,遠方有大海無邊無際……


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徐建成散文隨筆


疫情已開始明朗了,鍾南山院士確認病毒會人傳人。全城都在採取自我隔離,以抗擊疫情。兒子一家住在他所在電視臺南延線附近,我們仍住在我所在報社不遠處的東三環外,他們一家三口和我與妻都各自在家裡相對隔離,以防止新型病毒,減少被感染的可能。

因未購到緊俏的口罩,家裡存的又極有限,為節約使用,妻便要我在家不出門,由她戴上口罩出門去採購生活用品。我就在家裡打開電腦,也就同時打開了頭腦,憶起了我1992年夏參加省副刊研究會組織的廬山筆會路過武漢時的經歷,並又一次在自己的心裡,為武漢加油!


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徐建成散文隨筆


中午時分,我寫完了這一篇《廬山筆會途經武漢之補記》,又一次隨當年的報媒同仁——四川工人日報老總編桂金(四川日報原工業部部主任)、四川日報的戴善奎、成都日報的劉嘉忠、四川政協報的劉姝嵐、四川法制報的賈璋岷等同遊了一次武漢和江西。那年情景,歷歷在目……午飯後,睡覺,保養元氣。晚間,看電視,看到《中國故事》正在講敘作家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的故事,舞臺上綜合了訪談和舞臺表演等多種傳播方式,立體、深入、感人!為路遙的作品點贊,也為路遙的太不注重養生,因而英年早逝而嘆息!

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徐建成散文隨筆


初二上午,將昨天寫的《廬山筆會途經武漢之補記》校改了一遍,又將我《尋常人生》一書中寫的《盛夏,火熱的武漢》一文重新打了出來,再將這兩篇作品分別配圖,預發於《今日頭條》正月初七。退休多年了,但還能在網絡平臺上刊發自己或朋友們的作品,也是一大幸事。生活不僅有濃雲密霧,更有陽光和鮮花;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不能缺乏發現美的眼睛!

午餐很豐盛,妻很會做飯,兩個人擺了四五樣菜,有葷有素,不但有米飯,還有蒸南瓜、蒸紅薯。抗擊病毒,應接受中醫的觀點:“扶正袪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營養充足了,睡眠充足了,精神壯態好,便會增強免疫力,增強抗病毒的內在動力和能力。


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徐建成散文隨筆


春節期間,不出家門,不出電梯門,更不出小區門,就在家裡讀書、寫作、看電視、聽音樂。年紀大了,不能為疫區作什麼貢獻了,但還能做到不給自己家人和社會添堵添亂。

晚間,讀到蔡兄微信,他告訴我:他已打道回成都了,明天就結束休假,要上班去診治病人了。蔡兄七十幾歲了,還在救死扶傷,我回復他說:請兄注意加強自我防範,你要自己安全了,才能救助更多病人!

初三晚間,正看電視,隱隱聽見有人敲門。兒子戴著口罩,就站在門外,給我們送來了幾個口罩。簡短交流幾句後,他家門也未進,就下電梯回家去了。


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徐建成散文隨筆


次日晚間,與兒子微信聊天,卻始終不見回覆。又次日初五上午我又些著急了,這才打電話與兒子,兒子微信回覆說:“正在機房盯MY後期”我這才放下了心。昨天已從微信中讀到兒子他們電視臺正在做的一個公益歌曲的歌詞。歌詞中寫道:“危機時刻矗立著白衣天使的信仰”“危機之中凝聚著中華精神的榮光”

我這個工作狂的兒子喲!還是先保護好自己吧!那年汶川地震,他也是第一時間趕到地震災區都江堰聚源中學,他出鏡的一線報道曾相繼出現在央視《新聞連播》和《焦點訪談》中……


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徐建成散文隨筆


春節,我在家中抗疫情也在品味人生。我很覺欣慰——我在傳媒崗位未能延續的工作有我的兒子在繼續做,他們這一代會比我們老一代的人做得更好一些的!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工人日報社主任編輯、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副會長秘書長、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

春節閉門,我在家品味人生——徐建成散文隨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