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總“雙飛”就意味著爆護?莫激動,釣得穩才能釣得多

釣友們總說,只要水裡有魚怎麼都好釣,只要窩子裡魚多鉤上掛什麼都吃。乍一聽此話沒毛病,可是在實戰中遇到了(某些魚情)你就會發現有諸多的問題。比如說大部分自然水域並不是真的沒魚,只是魚的密度不高,那麼隨緣釣坐等魚來和主動找魚道、找魚窩肯定是不同結果。

再比如窩子裡魚多肯定比沒魚要好釣些,但魚多不代表怎麼釣都能連桿、爆護。當有一群魚遊至窩點時,技術更好、操作更穩的人可以釣得快而多甚至利用這群魚去誘惑更多的魚,反之技術不到位的人可能剛開始一樣能連桿,但幾分鐘就把窩子裡的魚釣完,然後就再等不到口。技術再差點的釣兩個魚直接炸窩,釣點只有你一個人的話也許還有挽回的希望,如果邊上有其他釣友,魚極有可能跑到人家窩子裡。
釣魚人最想看到的魚情是什麼?我想莫過於連桿、雙飛了吧,垂釣者時出現這兩種情況有很大的概率是因為窩子裡有很多很多的魚而且活性極高、爭相咬鉤。但是我想說,遇到這樣的魚情,您可千萬別光顧著開心,一定要穩一點,萬一操作失誤驚了魚、炸了窩就不好了,而且我也不建議釣得太急,一下把窩裡魚釣完也未必是好事。

釣魚總“雙飛”就意味著爆護?莫激動,釣得穩才能釣得多

垂釣中為什麼老是釣到雙尾?解釋“雙飛”出現的具體原因

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總是出現雙飛那基本就是因為窩子裡魚多且覓食慾望強導致。魚多和覓食慾望之間有一定的關聯,其實這點和咱們人也一樣,一個人吃沒啥味道,大家搶著吃就特別有意思,甚至於有些人可能明明不想吃但大家都在搶所以自己也得去搶一些,否則就感覺“虧了”。咱不明白魚是什麼想法,但實戰證明,窩子裡有三五十條魚和只有三五條魚,浮漂出口的速度和幅度上確實不太一樣。

另一方面,影響魚兒咬鉤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安全性。窩子裡有魚但數量少,那麼即使它很餓也不太敢貿然上前,要是有一大群魚聚在那裡,那魚兒自身的危機感就會下降,等到部分魚開始搶餌,那麼其他魚的積極性也會被調動,完全沒了顧慮。
魚多、活性好是主要原因,但不是全部的原因,咱們的線組配置、調釣及釣法也能增加中雙尾的概率。說的直白一點,就是你釣的鈍了,魚吞餌的信號沒有及時反應出來,等到第二個鉤子被另一條魚吃了,浮漂才有了反應,此時起竿就是雙尾。

有些有經驗的釣者想增加中雙尾的概率會故意放口,比如浮漂出現第一個頓口不打,等到第二個頓口再起竿就有可能中雙尾,但這個成功率不能說百分百。

釣魚總“雙飛”就意味著爆護?莫激動,釣得穩才能釣得多

一竿釣兩條多好,為什麼要說當出現雙飛時不能高興的太早呢?

經過上面的分析大家應該明白了,出現雙飛並不一定是魚多導致,釣得太鈍、起竿太慢也有可能出現一竿兩尾的情況,只有在連桿中出現雙飛或者總是出現雙飛才代表窩子裡魚多。
窩子裡魚多固然是好事,出現雙飛連桿也值得開心,但凡事有利有弊,經常雙飛的弊端是非常容易把窩裡的魚釣完,而且是快速地釣完,另外中雙尾並不一定是兩條魚同時咬鉤,如果是一先一後地咬鉤,那麼在第二條魚咬鉤後第二條魚可能已經察覺嘴裡有異物開始吐餌,所以咱們將魚提出水面老是會跑掉一條魚,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自然水域魚的群體一般不會特別大,多點可能三五十條一群,少則三五條十幾條這樣,如果你釣得比較慢,可能第一群魚還沒完全釣完,第二群魚路過看見了也會馬上跑過來吃。如果釣得快,兩條兩條這麼釣,幾分鐘就釣完了,當窩子裡沒魚時,新的魚群經過就不能及時發現窩料,群體過小可能發現了卻不敢進窩(或者進窩後吃口很輕)。

釣魚總“雙飛”就意味著爆護?莫激動,釣得穩才能釣得多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操作,才能持續有口、釣得更多呢?

首先一定是根據當地的魚資源、魚情來制定釣法,舉個例子,如果某條野河魚資源很差,十釣九空或者半天才碰上幾條,那就不要談什麼長遠之計,不要再有以魚誘魚這種想法了,直接來一個釣一個來兩個釣一雙,非常說點什麼技巧那就是保持穩定,中魚後不要生拉硬拽,減少脫鉤率、跑魚率。但如果這條河魚資源尚可,時不時就能釣個三五條、經常迎來一陣又一陣的上魚小高潮,那就不要釣得太急,不要太過於追求雙尾,釣得穩釣得慢,一個一個釣保證上鉤率儘可能延長魚在窩裡的時間。
天冷作釣首選蚯蚓紅蟲為主,眼下冬季已經過去,進入春天后溫度會慢慢升高魚的活性也一天比一天強,這時就可以多用用商品餌了,尤其是窩子裡魚多的時候,我認為商品餌的效果可能比蟲餌更好。蟲餌沒有霧化、比重輕一吸即入,由於是天然餌魚入嘴後不易吐,商品餌有霧化、餌團較大,魚吞入後容易吐出,所以在中魚率上前者更高。蟲餌中鉤率高,但它沒有霧化啊,通常是釣一條少一條,不像商品餌有霧化可以邊誘邊釣。所以魚多咬鉤積極的時候建議用商品餌,釣幾條就拉兩個大餌團或者時不時搓幾竿就當補補窩子,餌團大了以後魚吞入就相對難了,雙尾概率也會下降,但放心窩裡有吃的它們不會離開。

用商品餌可以用無倒刺,配合擋針來卸魚,作釣效率能夠提高很多。但是如果魚超過二兩一般不建議用飛嗑,還是建議用抄網,這樣更為穩妥。

釣魚總“雙飛”就意味著爆護?莫激動,釣得穩才能釣得多

在抓口上也有講究,咱們不刻意追求雙尾,但也不要見口就抓,商品餌有一缺點就是霧化太好導致魚去吸食那些碎屑,如此一來身體蹭線、一口吸不進餌團的事時有發生,這些動作會讓浮漂產生假信號,貿然起竿必空竿甚至有矛魚風險。

我的做法是:當浮漂入水翻身後密切注意信號,小抖動、輕頂漂、斜拉、大幅度下滑基本不抓,主抓小而有力的頓口,動作小的反而中鉤率高。喜歡釣鯽魚經常釣鯽魚的釣友肯定知道,鯽魚吃餌比較“溫柔”,正常情況下吃餌都是稍微有點上下浮動然後微微一頓,或者稍稍上頂後的一頓,如果窩子裡魚多頓口的幅度會大一些,頓感會強一些,但也不可能出現小麥穗那種不規則且誇張的動作,所以動作強烈、不確定的口寧可不抓,寧願不釣起來也不要脫鉤、矛魚。

釣魚總“雙飛”就意味著爆護?莫激動,釣得穩才能釣得多

如何增加中雙尾的概率

有釣友說了:你也別和我提什麼釣得穩才能釣得多,更不要說用魚去誘魚,我就喜歡釣雙尾,把窩子裡的魚釣完也沒事。其實如果仔細看完了上面的內容,應該能夠明白如何才能增加中雙尾的概率,首先窩子裡的魚一定要多,這個看資源或者你有沒有本身誘來更多魚。在窩子裡有足夠多魚的前提下,抓口時別心急,要注意放口,尤其是看到那些必中的口,你別抓,等出現第二次再抓。其實這也是釣雙尾的一個弊端,要是放過了第一口但第二口遲遲不出現,不但釣不到雙尾可能連一條都沒有了。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調釣,想釣雙尾你的兩個鉤餌就要老老實實躺底,即釣鈍,可以試試調低釣高(調三釣四、調四釣四都行),釣目建議在三目以上,否則當出現信號也不太好放口。餌料不要拉的太大,否則增加入口的難度,霧化性也不建議太好(可以在拉完餌用手搓一下),儘量減少中途的霧化,可以防止魚起浮亂層,讓鉤餌到底水底魚最多的地方,才能儘快讓雙鉤都被魚吞入。


釣魚總“雙飛”就意味著爆護?莫激動,釣得穩才能釣得多

最後補充:

釣小鯽魚更容易釣雙尾,因為小鯽魚體型小更容易聚群,可能一群就有幾十條。不過也得看在哪裡釣,像黑坑等魚塘,大鯽魚的群體也大也容易出現雙尾,但這裡是不建議的,原因如前面所述中兩條時操作不當就會跑一條,如果在窩子裡脫鉤對垂釣是不利的。第二個原因是,中一條我們可以飛抄甚至飛嗑,但中兩條只能小心翼翼地慢慢遛,這樣算下來弄不好速度還是一條一條釣更快,至少一條一條釣可以多拋幾次餌、窩點多一些霧化。

所以我在釣黑坑時,不會刻意釣鈍、放口、等口去追求雙尾,一定是以穩定為主,這樣魚口才能一直保持,釣得更多。
野釣說實話很少有持續連桿雙尾的情況,很多人面臨的問題是無魚可釣,而不是釣單尾還是雙尾的問題。不過開春後溫度回升,倒是有可能碰到好魚情的,希望大家遇到了就一定要好好把握哦。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