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連日來

平湖、龍城街道多個社區利用小喇叭、小廣播進行防疫宣傳,通過簡單易懂的口號宣傳防疫知識,十分接地氣。


在平湖街道

平湖街道禾花社區睦鄰廣播每日通過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以及潮州話四種語言向居民循環播放《致來自湖北朋友的一封信》、以及疾病預防等溫馨提示,提醒來深人員及時主動做好信息登記。廣播內容朗朗上口,深受居民認可。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居民


天天都有播放,廣播就是叫大家注意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戴好口罩。我本身是客家人,聽到覺得很親切,這個工作做得非常好。


大年初三以來,禾花社區的工作人員們就開始了睦鄰廣播的播放工作。每天早上,社區工作人員帶上筆記本電腦和u盤來到指定的播放點,對廣播的內容進行更新。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卜澤賢

禾花社區工作站綜合信息員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到現在我都會及時地更新一些動態,比如深圳現在在制定一些口罩方面的政策,我們也會及時給居民傳達。


禾花社區睦鄰廣播系統覆蓋了任屋新村等多個區域,服務人群達到2萬多人。社區充分利用廣播的傳播優勢,減少人員上門接觸,又能宣傳到每家每戶,提高了居民知曉率。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黃海傳

禾花社區宣傳委員


起到一個安撫的作用,提高他們的防控意識,還有他們對疫情形勢的瞭解情況,更好地動員他們配合我們社區的防護工作,共同築牢這個疫情防護的防護線。


在龍城街道

各社區也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宣傳工具開展疫情宣傳和風險排查工作,還特別採用了簡單直接的“移動小喇叭”進行宣傳。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林曉純

尚景社區黨委宣傳委員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我們社區現在有七個花園小區是有這個播音設備的,他們都自行在小區範圍內循環的播放這些防疫小知識。因為這種形式比較朗朗上口,對於居民來說就是更容易深入人心。


編審:郭泓斌 監製:葛逸飛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普通話、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聯播「社區防疫小喇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