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竿是3.0主線,2.0子線最大能承受多少斤的魚?

屈鵬濤


觀己居生活家認為,3+2的線組搭配有理論上的最大釣重,但是釣無定律,特別是野釣往往受很多因素影響,實際用3+2線組能釣到的魚可能比理論釣重大也可能比理論釣重小。這裡先從理論釣重開始,分析一下這個線組能夠承受多大的釣重。

1.線組3+2的理論釣重。

首先,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比如不考慮魚竿、八字環、魚鉤、各個結節、遛魚技巧、起竿技巧和線組受損等因素,我們來看一下這個線組搭配的理論釣重。

從圖中可得知,3+2的線組可以承受5.5至11斤的魚,那就是理論上這個線組可以釣起11斤的魚。

2.影響釣重的各種因素

首先,魚竿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釣重。魚竿可以說是最重要和最關鍵的一環,沒有好的魚竿,不要說11斤,5.5斤的魚釣起來都成問題。

其次,魚鉤的影響也很大,因為魚鉤也是有理論釣重的。你選用的魚鉤大小要和3+2線組的理論釣重匹配。以我們最常用的伊勢尼魚鉤為例,建議選擇10號或以下大小的魚鉤,這樣在理論上才能使魚鉤和線組搭配起來。

再次,就是線組的其他配件和線組結節。例如竿稍處的結,八字環連接主線的結,八字環連接子線的結,子線連接魚鉤的結,這些看似細小的地方,非常容易出差錯。越是細節,對釣魚人來說越是重要。因為你想想,在野外曬了一天,好不容易有一口黑漂,在溜魚的時候突然因為結節壞了,跑魚了,那是多麼的傷心欲絕多麼痛的領悟。我就嘗試過竿稍結處沒有打好,跑了魚的經歷,真是不堪回首。

還有,就是線組的受損程度。畢竟我們不是土豪,每次用完線組後都是回收盤好,等下次做掉的時候再用。多次使用的線組難免會有受損的地方,如果發現了線組受損要及時更換,以免跑魚悲劇的發生。

當然,釣魚人本身的作釣技巧對釣重也影響很大。是否拋了滿杆,起竿是否太用力,溜魚是否不恰當,都會影響釣重。打個比方,你用3+2的線組刺中一條5斤的青魚,如果沒有良好的溜魚操作,這條魚在前幾次發力的時候很容易就把你的線組拉斷。所以,良好的作釣技巧才能讓你在中大魚的時候遊刃有餘。

還有就是,現在魚線本身的質量參差不齊,漲號問題普遍存在,魚線的延展性抗捲曲性能都不佳也普遍存在,拉力強度也往往作假,導致就算是用3+2的線組,實際作釣也不能達到理論釣重。

最後,不同的魚在水中的爆發力都不同,就算都是用3+2的線組,對不同魚來說能釣到的最大重量也不一樣。大青魚、大鯉魚、大草魚、大鯪魚爆發力比較強,往往在前面幾次發力的時候就容易把線組拉斷。其他的魚在理論釣重的情況下問題都不大。

3.分享一下本人用3+2線組的作釣經歷

3+2的線組也是我比較常用的一個線組搭配,在野外作釣的時候,小魚一般問題不大,遇到大魚的時候也能夠用遛魚技巧與之一博,所以我用3+2的線組也釣起不少的大魚。比如有5斤左右的青魚,3斤左右的白鰱,3斤左右的鯪魚(鯪魚衝擊力很大),4斤左右的鯉魚,這些魚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再大一點的魚說實在話我也沒有遇到過,期間也試過這個3+2的線組搭配斷線跑魚的情況。


總之,釣無定律,作釣之前做多點準備,3+2不能應付,那就當場換大的線組搭配,充分發揮釣魚人的聰明智慧。


觀己居生活家


20斤的魚。

魚竿是一種捕魚工具,外形為細長桿狀物,通常有一個把手,由把手到後端逐漸變細變尖,要用一根釣線連接帶有餌料的魚鉤來使用。魚竿最初是人類用於捕魚維生的工具,現通常用於戶外運動中的釣魚休閒,同時也會用於一些釣魚競技類型的體育或戶外比賽。

魚竿按材質分為竹木、玻璃鋼魚竿、碳素魚竿三大系列。其中,碳素釣竿根據含碳量的不同,分為低碳釣竿、高碳釣竿和超高碳釣竿,同時,目前英國的一家公司推出了加入了納米硼纖維的高碳釣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