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兩天旅遊攻略有哪些?

則波13517028352


感謝邀請

錯過了旅遊高峰期,我們一群人選擇了五一後一個星期去的廬山。那時天氣晴朗廬山依舊很美。第一天早起從南昌坐火車到九江站,一下火車,便有些司機在拉客,朋友和他們談價錢,師傅說上廬山上的牯嶺鎮一人15塊,我們心想還挺便宜,然後就隨他上了車,師傅感覺人也挺好,開始問我們打算玩幾天,然後又給我們推薦了路線,兩日遊有兩條線,東線和西線。然後就開啟了商業模式,他和我們說他們是一個車隊,可以接送送我們去各個景點,上下山,以及門票和住宿。看在我們是學生,只問我們要370,朋友和他還價定到了350一人。因為我們是學生門票90,廬山各個景點距離遠,需要坐車,旅遊觀光車80每人,但是不包括上下山。所以我們是有些心動,但是又害怕受騙,所以到了山上,我們推脫說要去會一個朋友,一會在過來,他看我們想走,就把價錢降到了300一個人。我們也看了賓館的住宿條件,還可以,位置離牯嶺街也很近,後來就同意了。然後吃了個飯,(這個飯吃的很難過,要不是為了填飽肚子。哎→_→一碗麵15,關鍵是超級難吃,不如泡麵。)然後開始了第一天的旅行,哪位帶我們上山的師傅叫了另一位同伴帶我們去景點,到了景點,給了我們一個小卡片,上面有路線,她告訴我們怎麼走,然後告訴我們會在哪裡等我們,等我們玩過這些景點之後,打電話給她,她就會過來接我們。服務還不錯。然後就放心的玩了。忘記說,一路上山400多個彎,暈車的一定要提前吃暈車藥。不暈車人的都會感覺很難受。

西線旅遊景點(可作為第一天的安排,比較輕鬆,不費時間)牯嶺鎮→_→飛來石→_→如琴湖→_→花徑→→_→錦繡谷→_→天橋→_→險峰→_→仙人洞→_→圓佛殿→_→大天池→_→龍首涯→_→烏龍潭→_→黃龍潭→_→三寶樹→_→蘆林湖→_→廬山會議舊址→_→老別墅的故事→_→美廬→_→牯嶺鎮第一天旅行結束,回到牯嶺鎮吃個飯,山上的消費是挺高的,學生黨可以在山上帶些零食上去。吃飯可以美團上下單。吃完飯可以隨便逛逛,感覺很愜意。不過山上有些冷,要多穿點衣服。放幾張美圖

東線旅遊景點:含鄱口→_→五老峰→_→三疊泉→_→廬山東門→_→海會鎮→_→下山→_→九江火車站第二天,起的很早,大概4點半開始,因為會有師傅5點20來接我們去含鄱口看日出,早晨很冷,沒有賣早餐的,我們前一晚買了泡麵。吃點熱的暖暖身。到了含鄱口,已經有了不少人,站在含鄱口可以望見鄱陽湖和毛澤東畫像(五老峰)還是很逼真的。我們站在上面一直等日出,大概到了六點鐘,天亮了,也沒看到初生的太陽。但其實它已經升起來了。可能是有霧,可能地點不對,反正沒看到真正的日出。後來我們就走了,師傅在門口等我們,我們上了車,就去了五老峰。早晨,太陽剛升起,空氣新鮮,鳥語沒有花香。但是很美。我們大概邊走邊玩,也就用了一個多小時,就爬到了第五座峰。感覺沒多累,可能是休息了一晚,精力充沛的原因。我們按照師傅推薦的路線,從五老峰下來有一個小道直接去往三疊泉,這樣比較省時間,也可以節省體力。然後我們就一路下山,到了三疊泉的入口。然後全程都在下山,風景很美,水很清,小腿發軟有沒有→_→一路的風景確實讓人感覺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水很清很清!!!!!好想玩,但是有點冷→_→五老峰過來幾乎一路下山到了三疊泉入口。這個路上大概用了一個多小時。到了入口就看到了一群!群人,拄著柺杖,步履維艱,一步一個腳印,往上爬,我一蹦一蹦往下下。看到他們筋疲力盡,滿頭大汗,我彷彿遇見了幾個小時之後的我。啊→_→突然不想下了,看來是要下到底,然後再爬上來。我們是不是一會還要爬上來?不知道,但還毫不猶豫的跟著隊伍繼續下了。一直下,一直下,一直下,小腿發軟。一路除了人流和懸崖,好像沒什麼特別的風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震撼,美妙無與倫比!瞬間感覺最美不過三疊泉了。作為一個出生在平原,生長在平原,第一次見瀑布的人,看見三疊泉的那種震撼無法用文字說明,只想和你說去就值得。一路下山到這裡,看到了三疊泉,我們沒有選擇爬回去,而且一路繼續下山。又下了好久。好怕腿一抖,滾下去了。我們提前給師傅打了電話,之前師傅說到了三疊泉就給他打電話,好來接我們,路程比較遠。最後,廬山東門,有旅遊電瓶車的地方,可以帶我們出去,每人10塊,我們沒坐,選擇了步行,繼續走,步行了30多分鐘,到了一個鎮上,大概就是海會鎮。然後給師傅打了電話。等了會。師傅來了,送我們到了火車站。下圖是在步行的時候,在山腳拍的。滿滿的感慨。爬過那麼高的山,關鍵還一路下來。直接把來時的那400多個彎都省了。旅行結束,感覺很累。第二天,下樓都下不了。腿都僵硬了。但是看到美景的那種震撼是無可替代的。我們加上來回的車費,每個人也就500塊,感覺還是很划算的。還有,廬山上有很多賣雲霧茶的,想要買的最好在牯嶺鎮上買,我們買了一盒10塊錢,在五老峰上一盒賣100。牯嶺鎮超市裡的東西不算貴。可以晚上買點零食,爬山的時候吃。還有什麼關於廬山兩日遊想了解的,可以私信我哦

啟程旅遊


廬山2日遊攻略

交通:上山:坐高鐵到九江站,再坐公交車到汽車站,買到廬山的汽車票(16.5),直接送你到廬山門票售票處,司機師傅會交代你去哪裡買廬山門票(美團160元),買完票直接從另一個地方出去找你剛才坐的車(司機師傅會交代你的,不用擔心),然後就開始坐車上山啦。

一路上山路十八彎,暈車的話司機那裡會有袋子準備著,反正我不暈車,一路上景色不錯。到終點後下車直接去玩或者去找你的酒店,全程可以導航。

景點交通:如果你去的景點比較多建議買觀光車車票(70)可以在買廬山門票的地方買,也可以上山後在每個站點買。

觀光車像公交車一樣,每個景點都是一個站點。

下山:有2個路線下山。

一個是到你來的時候做的大巴停車的地方買票到汽車站(坐觀光車到會議中心站下車),但是這個大巴下午四五點就沒車了,我去的時候最後一班車是下午4:30。

另一條路線是從三疊泉景點下去後不再返回(三疊泉景點就是要一直下山去看瀑布,看完再返回爬上來),再接著爬下山就到廬山東門了,坐觀光車(10元)到海會鎮去做公交車(可以導航)。

從三疊泉瀑布到海會鎮再做公交到汽車站要很久,個人覺得不如去山上坐大巴方便,但是大巴有時間限制。

把三疊泉當最後一站的可以直接下去不用再爬上山了。

景點路線:分西線和東線 西線主要景點:花徑---錦繡谷---大天池---石門澗--烏龍譚---黃龍潭 西線以人文休閒為主,不用爬很多山。

花徑和如琴湖景點在一起,可以繞著湖轉一圈。

錦繡谷就在花徑對面,大天池需要爬一點山。

石門澗需要另買門票和纜車費,我沒去。

西線這幾個景點逛完大約需要四五個小時。

我大概玩了6個多小時,比較慢。

東線主要景點有三疊泉---五老峰---含鄱口---植物園 東線以爬山為主,我先是坐觀光車去了含鄱口,然後去爬五老峰,從五老峰先來後回酒店拿了行李去三疊泉,然後就直接從三疊泉下山了。






東線有個大廬口瀑布,去這個景點要花來回纜車費(50元)和額外的景點費(幾十忘了),不太建議去。


行者一波


廬山主要景點介紹:

錦繡谷 錦繡谷 自天橋循左側石級路前行至仙人洞,為一段長約1.5公里的秀麗山谷,這便是廬山1980年新闢的著名風景點──錦繡谷。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採擷花卉、草藥處。這兒四時花開,猶如錦繡,故名。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詩云:“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據說是他遊覽即興之作。

花徑 花徑公園位於牯嶺街西南2公里處的如琴湖畔。有公路抵達,沿大林路步行,順路可見冰川遺蹟──冰桌巨石,又叫飛來石。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貶任江洲(九江)司馬時,於公元816年登廬山遊覽。時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卻桃花盛開,白居易有感吟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秀 峰 秀峰是香爐峰,雙劍峰、文殊峰、鶴鳴峰、獅子峰、龜背峰、姊妹峰等諸峰的總稱。 鶴鳴峰下,原坐落著被稱為“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秀峰寺。秀峰寺原名開先寺,後康熙皇帝手書“秀峰寺”從此改為秀峰寺。 秀峰內“漱玉亭”、“玉峽”、“龍潭”、“瀑布”、“觀瀑亭”、“日照亭”等勝景和歷史名人留下的許多珍跡。 著名的開先瀑布,唐代大詩人李白讚頌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五老峰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它根連鄱湖,峰尖觸天,海五老峰拔1358米。

碧龍潭瀑布 廬山瀑布有許多以“龍”字為名,如“臥龍潭”、“神龍潭”、“烏龍潭”、“黃龍潭”等。在距廬山牯嶺約10多里處的重巖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這就是“碧龍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這個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個砍柴的樵夫發現的,此後四方遊客爭相觀賞,被視作山北絕勝。其水來自梭子崗北麓,由於這裡層巖疊石,水流一路逶迤環繞。在注入碧龍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掛瀑,而每層分為兩條似白練般的懸瀑,連成數十米長,猶如雙龍倚天,俯墜潭中。潭旁建有“觀瀑亭”。在潭中還有一巨石橫列,站在石上可東望鄱陽湖。

三寶樹 由黃龍潭沿林間石階上行約300米即到三寶樹。此處濃廕庇日,綠浪連天,三棵參天古樹凌空聳立,二棵是柳杉,樹齡600餘年,一棵為銀杏,樹齡1600年,主幹數人合抱不攏,形同寶塔。三寶樹相傳為千年古可柯,樹下石碑上鐫有“晉僧曇詵手記”6字。寶樹已被重點保護。

美 廬 “美廬”,曾作為蔣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轅”,曾是當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 綠蔭籠罩下的“美廬”別墅,為石木結構,主樓為兩層,附樓為一層,佔地面積為455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96平方米。而整個“美廬”庭園佔地面積為4928平方米,建築佔地面積,僅佔其中不足10%,因而顯得庭園特別敞淨,而建築主體卻又顯得適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纖弱,產生出一種和諧的美。

蘆林湖 從黃龍寺沿石階曲徑上行約20分鐘,便到蘆林大橋。一路密林蔽日,樹幹高聳挺拔,夏日人行其間頗感涼爽身輕。蘆林大橋高30米,橋壩一體,攔水成湖,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在縹緲的雲煙襯托下,猶如天上神湖。二、三百萬年前,廬山處於第四紀冰期,這裡是一個典型的冰窖,是當年廬山最大的屯積冰雪的谷地。 1954年在此築壩蓄水,於是高峽出平湖,青山綠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為廬山添一勝景。毛澤東同志曾多次於湖中游泳。 廬山會議舊址

廬山會議舊址 位於牯嶺東谷擲筆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環境優美。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1959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毛澤東同志主持了這三次重要會議。現在,這裡已闢為廬山會議紀念館。裡面保存著當年許多珍貴的實物、照片、材料和根據紀錄片製作的錄相片,供遊人觀看。 右側不遠處的“廬山大廈”為外觀4層、內有6層的鋼筋水泥建築,原為國民黨軍官訓練團的中下級軍官住所,正面額上原有蔣介石題寫的“廬山傳習學舍”四個大字。位於會址和大廈中間的一座宮殿式建築即為1935年落成的廬山圖書館。

大口瀑布 大口瀑布是廬山管理局近年開發出來的景點,遊客可乘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也可以從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大口瀑布又稱彩虹瀑布,因為往往在雨過天晴過了以後,在這裡往往可以從燦爛的陽光下看到五顏六色的彩虹,但比起三疊泉來,它就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烏龍潭 烏龍潭原由三個大小不一的潭淵組成,古書中記載:“烏龍潭凡三潭,中、上兩潭皆高數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見一潭。潭水分五股從巨石隙縫中飛揚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銀鍛的豎琴,在日夜撥動著琴絃。

黃龍潭 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 ——兩潭相鄰,各有千秋。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衝擊成暗綠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迴盪在密林之中。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五老峰東南,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山環水合,幽靜清邃 ,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書院“始於唐、盛於宋,沿於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唐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李渤隱居這裡讀書,養一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長慶間(公元821--943年)李渤任江州(今九江)刺史,便在白鹿築臺榭,植花木。

植物園 從含鄱口沿石階而下走數百米即抵植物園大門。是我國著名的亞熱帶高山植物園,創建於1934年,面積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早的植物園之一,長江中下游地區植物物種遷地保存的重要基地。已收集國內外植物標本10萬餘種,引種馴化3400多種。稱為“活化石”的我國水杉,繁殖萬株。植物園不僅是科研基地,且為風景勝地,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態,分成11個展區,供遊客鑑賞。園中有休息廳,林蔭下設石凳石桌,供遊人休憩。

三疊泉 三疊泉位於五老峰下部,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三疊泉飛瀉而下,落差共155米,極為壯觀,撼人魂魄。 三疊泉每疊各具特色。一疊直垂,水從20多米的巔萁背上一傾而下;二疊彎曲,直入潭中。“上級如飄雪拖練,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 站在第三疊抬頭仰望,三疊泉拋珠濺玉,宛如白鷺千片,上下爭飛;又如百副冰綃,抖騰長空,萬斛明珠,九天飛灑。如果是暮春初夏多雨季節,飛瀑如發怒的玉龍,衝破青天,凌空飛下,雷聲轟鳴,令人嘆為觀之。

博物館

在蘆林湖畔,有一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築。那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別墅系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解放前廬山各棟中外別墅中的精品、陳列品和歷史文物是館藏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博物館的展品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清代畫家許從龍歷時6年所繪製的《五百羅漢圖》。原畫共有200幅,幾經戰亂,只剩110幅,後經多方蒐集又找回兩幅,現共有112幅,都存放在博物館內。 博物館內展出歷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漢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別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潤細膩,非常精美。 博物館內還收藏了蔣介石用過的“蔣”字瓷盤,宋美齡的象牙柄扇,以及蔣介石五十歲辰時,官僚們贈送的佩劍和銅硯。此外,館中還藏有青銅器、陶器、工藝品、金石篆刻、歷代錢幣等藏品,其中也有許多是難得的珍品。

含鄱口 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

龍首崖

大天池西南側一崖拔地千尺,下臨絕壑,孤懸空中宛如蒼龍昂首,飛舞天外,這就是著名景點“龍首崖”。遊客若從懸崖左邊的石亭中觀看,龍首崖懸壁峭立,一石橫亙其上,恰似蒼龍昂首。崖下紮根石隙的幾棵虯松在微風吹拂下,恰似龍鬚飄飛。這就是龍首崖。

仙人洞 仙人洞為廬山著名景點之一。位於錦繡谷的南端,有參差如手的“佛手巖”。在佛手巖的覆蓋下,一洞中開為仙人洞。洞高、深各約10米,幽深處有清泉下滴,稱“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題詞。洞中央“純陽殿”內置呂洞賓石像,傳說八仙中的劍仙在此修道成仙。每當雲霧繚繞之時,驟添幾分仙氣。至清朝,佛手巖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稱仙人洞。毛澤東同志的著名詩句“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使仙人洞景點名揚四海。是來廬山的客人必遊並留影之處。

漢陽峰 “東南屏翰聳崔巍,一柄芙蓉頂上栽。四面水光隨地繞,萬層峰色倚天開。當頭紅日遲遲轉,俯首青雲得得來。到此乾坤無障礙,遙從瀛海看蓬萊。”這就是廬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漢陽峰。據說,在月明風清之夜,站在峰巔上,可觀漢陽燈火,故名。 漢陽峰峰巔上,有一方形石臺,名與禹王臺,為大禹治水登臨處。每當晴天一碧,萬里無雲,登此臺眺望,江漢倒懸,楚楚環供,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慨。 漢陽峰南為紫霄峰、東北有小漢陽峰。西北乃一峽谷,系張性斷層,長七、八公里,是廬山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傳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飛瀑,史載“谷簾泉”,傳說諸葛亮見此瀑,大為驚歎。

石門澗 石門澗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早錄入史冊的。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中就有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存焉”。 ——石門澗面對峰崖,隔澗箕立,結成危樓險闕。最窄處的“小石門”,兩崖之間僅存一縫,遊人入“門”須側身才能通過。峪谷間,高崖懸流成瀑,深谷積水成湖。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巖,沿澗巧布,成為“石臺”,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攜有“石門澗”三個大字。

小天池 小天池位於廬山牯嶺北面,池中之水置於高山而終年不溢不涸。池後山脊上,屹立著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塔建於1936年。 小天池山對面還有一怪石,遠望似一雄鷹伸頸欲鳴。鷹首有巨石疊就,一石伸出鷹嘴崖,石縫中綠樹芳草婆娑似羽毛,名鷂鷹嘴。

牯嶺 牯嶺,廬山的中心。三面環山,一面臨谷,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

大天池

登上廬山西部海拔900餘米的天池山頂,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門澗,東瞻佛手巖,西眺白雲峰。二水縈迴,四山豁朗。此處原建有天池寺,現已廢。但原寺前呈長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靈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臺,因供奉文殊菩薩而得名文殊臺。現存之臺為石木水泥混合結構,石室五楹,上有平臺。登臺眺望,山戀突起,群峰相連,遠波明來,極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朧之夜,閒坐檯上,眼前深谷中經常會出現點點如同燈光般的亮點, 由少漸多,時大時小,時聚時多,時隱時現,閃閃爍爍,人稱“佛燈”。宋代著名理學家王陽明就曾於一個月暗星稀的夜晚,臥此臺上,看到了這樣的奇異景象,並以詩記之:“老夫高臥文殊臺,拄杖夜撞青天開。撒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 天池山脊上聳立著一座寶塔,塔四周佈滿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風起時,松濤起伏,它頗似一杆乘風破浪的船桅,盪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為一閣式石塔,五層六面,高20餘米,始建於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現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資易地重建。塔內藏有銀佛像、宋幣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棟外觀粗壯、輪廓呈現圓形、傘頂的佛殿,名圓佛殿。塔西有一石質方臺,名天心臺,為林森所建。臺下有碩大臥石,平滑如鏡,上鐫“照江崖”字樣。 龍首崖之險、凌虛閣之雲、文殊臺之佛光,堪稱大天池“三絕”。

鐵船峰 鐵船峰俗稱“桅杆石”,與龍首崖隔澗相望。高峰矗立,似鉅艦昂首,故名。相傳,東晉大將軍王敦,軍事大權在握,欲篡奪帝位。一天在建康(今南京市)邀請許遜等人,席間讓人釋夢。言昨晚夢一木破,問是否吉祥。許遜等人知其用心,便釋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輕舉妄動“。王敦聽後不悅,暗起殺心。許遜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來,幸好許遜學有法術,呼來二龍挾船開飛,並告誡眾人緊閉雙目,不得窺視。當船飛臨廬山紫霄峰上空時,雲霧迷漫,船底擦著樹梢沙沙作響,舟人奇而竊視,二龍突然離去,船隨即墜於紫霄峰下的石門洞旁,而成為鐵船峰。 1992年在鐵船峰頂建有靜觀亭及近人石刻等。

觀音橋景區 號稱“江南第一古橋”的千年國寶--觀音橋,橋長:19.4米,寬:4.8米建於公元1014年,它以雄偉的氣勢橫跨在廬山的大峽谷----棲賢大峽谷之中,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御碑亭 御碑亭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所建造的。整個御碑亭的建造風格比較獨特,明朝洪武二十六年九月(1393年)朱元璋為了紀念週顛仙等人就在這臺上建起了御碑亭。亭中至今還保存著朱元璋的御碑。碑上刻著這位朱皇帝親自撰寫的《周顛仙人傳》和《四仙詩》。這塊御碑高約4米、寬1.3米、厚0.23米。

廬山特產廬山特產可以概括為“一茶三石”。廬山雲霧茶:廬山雲霧茶,系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產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 廬山雲霧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仔細品嚐,其色如沱茶,卻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於碗中。它的味道,類似“龍井”,卻比龍井更加醇厚,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朱德同志有詩云:“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廬山石雞:廬山石雞是一種生長在陰澗巖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腦蛙,體呈赭色,前肢小,後肢強壯。因其肉質鮮嫩,肥美如雞而得名。廬山石雞晝藏石窟,夜出覓食。形體與一般青蛙相似,但體大,肉肥,一般體重三、四兩,大的重約一斤左右。 廬山石魚:廬山石魚體色透明,無鱗,體長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鏽花針長短差不多,就是長上七至八年,長短也不超過一寸,故又名鏽花針。廬山石魚因長年生活在廬山泉與瀑布中,把巢築在泉瀑流經的岩石縫裡,故稱石魚。石魚生長在廬山的峽谷溪流中,體小,長而略扁,其肉細嫩鮮美,味道香醇,因而遐邇聞名。石魚不論炒、燴、燉、泡都可以,營養成分豐富,尤為產婦難得之滋補品。

廬山石耳:廬山石耳與黑木耳同科,是一種野生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於它形狀扁平如人耳,又附著在巖上生長,所以稱之為“石耳”。石耳營養價值極高,內含很多的肝糖、膠質、鐵、磷、鈣及多種維生素,營養十分豐富,是一種高蛋白滋陰潤肺之補品。廬山鮮筍:產自江西省廬山生態保護區的食用鮮筍,以其獨特的自然環境,被公認為是無汙當的保健美容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選擇綠色食品,首當廬山鮮筍。鮮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多纖維的保健食品,在其蛋白質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有8種。此外還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以及鈣、磷、鋅、鎂等微量元素,在人體的新陳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湖口糟魚:據史學家考證,傳統糟魚起源於原始社會晚期的鄱陽湖口與長江交匯地區,故稱"湖口糟魚"。湖口糟魚, 自明朝萬曆年間,曾是湖口地方貢品被選送朝廷。產品選用亞洲第一大無汙染的淡水湖--鄱陽湖所產鮮魚為源料,經傳統工藝糟醉而成。滋味醇和,鹹鮮適口是旅遊休閒,居家迎賓饋贈朋之佳品。 桂花酥糖:與桂花茶餅同稱"桂花雙壁"。採用白芝麻仁、食油、富強粉、白砂糖、飴糖和桂花等精製而成。此傳統名產呈乳白色,質地細嫩酥脆綿軟,具有潤肺、建胃、止咳等功效。
桂花茶餅:以優質茶油、芝麻、桂花和麵粉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精製。有"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等特點,歷史悠久。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之說。


我是大海全是浪


hi你好

我當時在廬山玩正好是2天,基本的景點還是沒有問題的。可以這麼安排:

D1:市區-廬山-牯嶺鎮-花徑公園-仙人洞-牯嶺鎮,住宿在牯嶺鎮(下圖紅線路線)

從市區到廬山其實有一段路,坐大巴到廬山山頂時其實快到中午了,這時候可以先去賓館check in,賓館可以選在牯嶺鎮上,這裡好多民國留下來的珍貴建築,非常值得住在這裡已經遊覽。

然後中午用餐後去花徑公園遊玩,這裡是一個山頂湖泊,印象中最深的是湖面風平浪靜,秋高氣爽涼爽宜人,在這裡坐一個下去我都覺得很情願。

花徑公園的隔壁是仙人洞景區,那裡有西遊記片頭的取景地和毛澤東詩詞吟詠處,風景還不錯。

這樣差不多一個下午就遊覽結束了。傍晚可以回到牯嶺鎮遊玩入住,山上有個電影院,常年放映《廬山戀》,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D2: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下圖綠色線)

這一天線路跨的有點長,而且三疊泉那裡要攀登很多臺階,所以儘量乘坐景區環保車,否則會很慢。

先是在植物園那邊,可以看到沿路植物非常茂盛,空氣特別清新,然後步行道五老峰那裡,天氣好的話可以遠眺鄱陽湖。然後搭乘環保車繼續前往三疊泉,這裡臺階很多,注意保存體力。

遊覽結束後如果還有時間的話,不妨去山腳下的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白鹿洞書院參觀。書院藏在深山林溪處,自然風光和人文氣息都特別濃郁。



徐豪V


昨天被導遊騙到大口瀑布,說這是李白寫詩的瀑布,後來發現是假的,真的在秀峰,其他遊客也是被這樣騙來的,還需要額外買36元門票,真不敢相信廬山有這麼多騙子導遊!圖片就是那個大口瀑布,唐朝時期還沒被發現,氣死我了!



寶哥22107491


三疊泉,美廬,如琴湖,廬山會議舊址,五老峰等


常州朱兵1580614221發


五老峰是廬山形勢雄偉險峻的山峰,不同角度看五峰姿態各異,像詩人吟詠,非常壯美,可以登上第五峰,然後直接從五峰亭順臺階而下,半小時左右可到三疊泉索道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