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國家是負利率?存錢還不給利息?

頭條金融


20世紀90年代,日本發生嚴重金融危機,危機過後,為推動經濟復甦,日本央行將利率降至零水平;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積極推動量化貨幣政策,歐洲一系列國家都將自身貨幣利率調整至0,甚至對商業銀行存入中央銀行的準備金或銀行間拆借資金,實施懲罰性的負利率,全球範圍的寬鬆貨幣政策開始出現並持續迄今。

出現0利率或負利率原因包括:一是各國經濟成長過度依賴寬鬆的貨幣政策,央行有強烈的意願規避常態化和健康的經濟調整或使經濟的正常調整效應最小化。二是國際環境影響,全球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影響。

0利率或負利率存款相當於將錢放在銀行保管,銀行需要收取保管費。

目前出現負利率債券主要在日本、歐洲、美國等貨幣量化國家。



財經微講堂


正常來講,儲戶放在銀行裡面的錢收不到利息,反而還會減少的話,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將錢取出來,但實際情況好像又不是這麼一個情況。
以瑞典為例,至2009年開始瑞典央行實行負利率以後,並沒有多少人將錢從銀行取出來,原因是因為銀行為儲戶提供的資產增值等服務超過了負利率給他們帶來的資產損失。
另外,實行負利率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刺激消費,名義上面,自己存的錢在不斷減少,那為什麼不用錢來消費呢?因此實行負利率可以刺激到國內的消費,帶動經濟增長。

這些國家或者地區,實行負利率,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刺激經濟增長,歐債危機爆發以後,歐洲開始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負利率只是其中一種手段;日本雖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是目前其經濟增長緩慢,如不採取一些手段,恐怕不久就要被印度等國超車了!


可以看到,實行負利率的國家或者地區,都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也並不存在較高的通貨膨脹等經濟問題。但是他們的經濟增長卻遇到了一些瓶頸,需要採取這些特殊手段來刺激消費,帶動經濟增長,屬於有的放矢。


靜說財新


朋友們好,存款儲蓄吃利息,以往是放之世界而皆準道理道理。現在也翻了過來,許多地區實行了負利率,不僅沒有利息了,還要虧損本金。其實,負利率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有利有弊,最終,是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升就業。

首先,簡要了解什麼是負利率:

負利率,顧名思義,就是利率為負值。存款儲蓄不僅拿不到利息,根據本金按照比例,向銀行支付利息。

當然,對於貸款,也是同理,貸款,不僅不用付利息,反而還的本金越少。
如上圖,丹麥這家銀行推出了負利率的按揭貸款,你借他的錢買房,不僅不付利息,而且,需要還的本金也少了。

小結:負利率,有利有弊,對經濟有很強的調節作用。

其次,來情要了解,負利率的形成因素:

第一個因素,經濟發展過於平穩,就業不充分。資金是經濟運行的血液,當資金大量停留於金融機構中,獲取無風險收益時,工商企業,就會缺乏資金,影響經濟增速和就業。因此,在某些地區,某些階段,實行負利率,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第2個因素,大量資金避險造成金融系統負擔。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某些階段和時期,大量資金,出於避險的需求,會擁入,無風險收益的銀行,或國債中,進行避險,毫無疑問,對金融系統來講,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也是一個風險因素。這種情況下實行負利率,能夠有力提升,金融系統的安全性。這也是實現負利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小結:負利率的成因相對複雜,在某些情況下,實行負利率,也是一個謹慎的選擇。

最後來總結分析:


負利率的出現,是有多種因素決定的。但主要是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避免金融系統風險,有利有弊。總體而言,是一個短期的金融應對政策。


理財迦


負利率,是什麼意思?

表面來說,存款利率為負數,啥意思?存錢,沒有利息,銀行要收保管錢的管理費。

深層來說,負利率=銀行存款利率-通貨膨脹率(CPI),啥意思?存錢,有利息,不過利息收入,沒有物價上漲得多。比如:假設2018年,100元買10斤豬肉;若2018年把100存銀行,2019年取出來,利息2元多,加上利息只能買3斤豬肉。

 

其實,不管表面意思,還是深層次意思,負利率代表了存錢人少了,銀行可用資金減少。那麼,為啥有些國家是負利率呢?主要三點:

1.負利率,是當局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經濟蕭條的時候,負利率,讓市場流動性充足,刺激經濟回暖。同事,負利率,可以避免央行通過印鈔票,帶來通貨膨脹上升的不穩定因素。

 

2.負利率,可以刺激消費、投資。拉動經濟三駕馬車是出口、投資、消費。負利率,人們認為錢存銀行不划算,沒利息收入或利息收入沒物價漲得快。那麼,手持現金,避免通貨膨脹影響,只能去消費,獲得滿足價值;只能去投資,獲取高於通脹的回報。

 

3.負利率,可以讓人們真實感受到經濟發展紅利,有獲得感,利於國家團結穩定。一旦利率過高,人們存銀行,放棄現在美好生活換取未來的美好生活,錯過眼前經濟發展紅利帶來的好處。舉個例子,私家車替代坐公交、擠地鐵,獲得生活滿足感。因為誰也不知道,未來,還有什麼更先進的交通工具。


投研負責人泉老師


歐洲央行“大放水”,存款利率降至-0.5%,“負利率時代”時代來臨。

歐洲央行在9月12日利率會議表示,下調存款利率10個基點至-0.5%。此為歐洲央行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降息。歐洲央行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0.00%不變,維持邊際借貸利率0.25%不變。

歐洲央行還宣佈重啟QE,並將開始實施利率分級制度,從11月1日起購債200億歐元/月。

什麼是負利率?

通過降息已經無法起到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部分國家就只能使用非常的政策手段,而負利率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歐元區、瑞士、丹麥、瑞典和日本都出現了利率降低到低於零的水平。歐洲央行2014年6月引入了負利率政策,將其存款利率降低到-0.1%,希望刺激經濟,現今已降至-0.5%。

中國進入負利率時代了嗎?

現在1年普通定期存款利率為1.5%,表面看利率並非為負,但是物價指數是不斷上漲的。2019年9月,CPI同比上漲3%。

舉個例子,存銀行1萬塊錢,一年後本息收入是10150元,物價若維持3%的上漲,那麼今天1萬元可以買到的商品一年後就需要10300元,存銀行一年淨虧150元!一年前的1萬元購買力僅相當於一年後的9850元。這直接導致了財富的縮水,更別提增值了。

我國已經正式進入“負利率時代”,在負利率時代,我們在保證日常花銷,保證家庭養老、醫療以及子女教育等準備金儲備的前提下,應增加消費支出,提高生活質量。在這樣的情況下,把錢花出去就是賺到了,省錢只會越省越貶值,貸款比攢錢更划算。


河小葵話理財


一般而言,我們通常所說的負利率分為4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央行的基準利率或者政策利率為負,這種情況相當於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向中央銀行進行存款或者貸款的時候利率是負的,這種情況在很多經濟限於停滯的國家,比如歐元區和日本,都正在實行,為的是從銀行系統中擠出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第二種情況是存貸款利率為負,也就是個人存在銀行裡的存款是負利率,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目前只有非常少的國家正在實行,最近瑞銀和瑞信剛剛開始執行,不過也是針對較大數額存款執行。這種情況是在負基準利率實行較長時間之後,銀行的利潤被擠壓到一定程度,就會轉嫁存貸款利率向個人儲戶。這也是負基準利率傳導的一種方式,為的就是讓富人拿出銀行裡的存款進行投資,讓經濟重新流動起來。

第3種是國債收益率為負,壓低了長端利率,一般出現在投資環境非常不好的國家,比如現在的歐元區,或者是央行長期的政策壓制了長端利率。

第4種是實際利率為負,這種情況現在經濟增長比較旺盛,通貨膨脹高漲的國家,通貨膨脹過高以至於利率被通脹吞噬。我國之前短暫的處於這種情況,但很快就修正了。


諮詢師天生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有的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通脹萎靡不振。各國央行為提振經濟而採取逆週期調節,常規的逆週期調節措施包括降準、降息、降稅、擴大政府投資等。當常規的逆週期調節措施無法刺激經濟復甦的時候,央行就會採取量化寬鬆。當量化寬鬆也無法使經濟恢復時,有的國家央行就會採取負利率政策。

現在中國還不是負利率,但全球貨幣寬鬆的大環境下,我國央行會實行跟隨性降息。以農行的定期存款為例:5年期的是2.75%。利率低大家都不願意把錢存銀行,負利率存銀行還要倒貼錢,所以這樣的政策其實是想刺激經濟增長。

一,負利率政策是如何傳遞的?

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很多國家的央行通過負利率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從以往的經驗看,目前負利率政策在貨幣和債券市場的傳導比較順暢,但對零售和實體經濟的影響還比較有限,單純的負利率刺激仍較難實現經濟復甦和持續增長。

第一,歐央行的負利率是如何傳導的?  

歐央行使用負利率政策目的是抵抗通縮。2014年6月5日,歐央行宣佈將存款便利利率由零下調10個基點至負0.1%,正式開啟負利率,並同時非對稱下調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貸款便利利率,使得利率整體下移,且寬度有所收窄。負利率政策效果取決於它是否有效傳導至廣譜利率,從實施效果看,歐央行負利率政策在貨幣和債券市場的傳導較為順暢,但對零售端的影響還比較有限。

第二,日央行的負利率政策是如何傳導的?

2016年2月,日央行將金融機構存放在日本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利率從之前的0.1%降至負0.1%,開啟負利率,目的也為實現通脹目標。日本負利率向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傳導效果較好,但向實體的傳導並不順暢。反觀零售,雖然日本長期貸款利率受負利率影響有所降低,但一年後再次抬升,銀行信貸增速回升也並未持續,增速持續處於低位。

第三,其他歐洲央行的負利率是如何傳導的?

歐元區是實踐負利率的先行者,丹麥、瑞士和瑞典分別在2012、2014、2009年起實施負利率,瑞典在2010年退出後於2015年再次實施。從傳導機制上看,負利率實施後,增加了銀行資金成本,鼓勵銀行向央行借錢並提升信貸投放積極性,通過廣譜利率下行、影響跨期替代和財富作用,帶動投資和消費去實現經濟和通脹的修復。上面的三個國家容易受外部衝擊,負利率政策對沖作用有限,單純的負利率刺激難以實現經濟復甦和持續增長。

二,負利率對資產價格的影響

從大類資產配置看,負利率對各類資產價格的影響各不相同。負利率政策實施後,歐洲及日本權益市場受益於風險偏好提升和流動性寬鬆,沒有出現大跌反表現為高位企穩,但負利率加大了股市定價難度,導致短期波動加大。

債市表現出一定“博傻”行情,本質是賭其別的投資者能接受更低的負利率水平。負利率政策一定程度上會衝擊貨幣市場基金。大宗商品方面,負利率帶動實際利率下行,短期利好包括黃金、白銀等在內大宗商品。

第一,負利率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歐洲、日本等地區的政策實踐表明,與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不同,負利率政策對股票市場的影響短期偏正向。負利率造成的低利率環境使得投資者風險偏好提高,股票市場企業受益於流動性寬鬆,相應股票指數並未出現大幅下跌情況,甚至表現為高位企穩。但負利率導致無風險利率為負後,股票市場定價難度加大,短期內股價波動也有所加劇。

第二,負利率對債市的影響  

日本、歐元區及其成員國的負利率實踐表明,單純使用負利率,無法實現經濟和通脹的可持續修復,疊加流動性寬鬆和悲觀預期,債券市場出現“博傻”行情。就算進入負利率時代,由於通縮預期和負利率加劇,債券市場的“博傻”行情仍能延續,本質上是賭別人能接受更低的負利率水平。同時,票面利率為負與到期收益率為負不代表投資受損,投資者決策關注實際收益率而非這兩者。此外,負利率政策的實施對收益率曲線的倒掛和信用利差無直接線性遞推關係,而是政策實施的效果,決定了是否會出現收益率曲線倒掛以及信用利差的收縮與擴張。

第三,負利率衝擊貨幣市場基金  

貨幣市場基金近年來快速發展,特點是安全性高、流動性高、收益穩定等,主要投資範圍是國債、銀行定期存單、銀行承兌匯票、商業票據等。從歐日經驗來看,負利率會衝擊貨幣市場基金。考慮負利率對廣譜利率有重要影響,負利率實施後導致貨幣市場利率、債券市場利率及貸款利率下行,貨幣市場基金資產端收益率下降,並向負債端傳導,收益率下降導致貨幣市場基金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降低。同時,比較貨幣市場基金與存款利率的競爭性,銀行兌付能力更強,一旦出現流動性危機銀行尚有存款保險制度保障。而負利率導致貨幣市場基金無法保障收益穩健,處於競爭劣勢。

第四,負利率短期利好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持有期間收益取決於價格浮動,其價格與名義利率呈負相關,而與通脹率呈正相關。綜合來看,大宗商品價格與實際利率呈一定的負相關,負利率環境短期利好大宗商品。但長週期大宗商品的主要決定因素還是基本面需求的強弱,體現出較強的順週期性。對特殊的貴金屬黃金,以美國10年期通脹指數國債TIPS收益率代表實際利率,黃金價格與實際利率的負相關性體現的比較明顯。但黃金的長線投資機會,仍需等待美元強勢週期正式結束。

三,負利率金融產品呈現擴散化

由於全球經濟疲軟,各國央行相繼推出負利率政策。首先,歐元區、歐洲相關經濟體及日央行對商業銀行實施負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即對商業銀行超額存款徵收費用。

隨後,負利率風潮逐步向其他領域過渡。目前,全球負利率國債規模、企業債規模屢創新高。並且在貨幣市場工具領域也出現負利率現象,比如日本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東京回購利率、倫敦歐元同業拆借利率等跌至負區間。

第一,負利率存款  

近年來,商業銀行對儲戶的存款負利率相繼出現。銀行對儲戶的負存款利率第一例出現在瑞士,2012年12月,瑞士信貸集團宣佈對其他銀行在該行的瑞士法郎存款收取利息,雖然這次徵收存款負利率沒有面向個人賬戶,但也開闢了非央行徵收的負存款利率先河。2019年8月,瑞士銀行宣佈對普通存款收取年費,分別對50、200萬歐元以上的存款自今年11月起徵收0.6%、0.75%的年費,一般情況下,存款負利率的下限是資金的持有成本,銀行降低存款利率會較為謹慎,但若隨著貸款利率降低,銀行盈利空間受限,從經營角度看,銀行逐漸出現對存款實施負利率的動機。

第二,負利率貸款  

世界首例商業銀行對居民或企業的負利率貸款出現在丹麥,2019年8月,丹麥第三大銀行日德蘭銀行推出了世界首例負利率房地產按揭貸款,利率為-0.5%,最長期限為10年,意味著貸款人每個月還款額小於貸款餘額的減少額,但日德蘭銀行會對此貸款收取一定手續費,最終貸款方合計支付的手續費金額約為貸款金額的7.65%,且銀行也能夠從央行以負利率借到錢,因此發放負利率貸款也有正的利差空間。

第三,寬鬆貨幣政策與經濟下行促使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快速增長  

截至9月7日,全球到期收益率為負的國債規模達到16.89萬億美元。全球央行開啟新一輪降息潮,這是本輪負利率債券規模快速增長的最直接原因。從全球國債收益率矩陣來看,歐元區多數國家短端國債收益率均達到負值,並屢創新低。而荷蘭、德國、瑞士30年期以下的國債收益率全部降至負值。自2016年之後,全球部分國債收益率再次進入負利率區間。綜合分析,寬鬆貨幣政策與經濟下行是催生大量負利率國債出現的原因。

第四,全球到期收益率為負的企業債達萬億美元 

全球到期收益率為負的企業債規模達到4.70萬億美元,其中共有156只企業債券到期收益率在-1%以下,主要是公用事業企業以及銀行業企業的債券,多數負利率債券發行企業評級較高,違約風險低。從負利率企業債發行來看,除超國家實體以外,德國為發行負利率企業債最多的國家,並且包括AAA級的負利率企業債。負利率企業債發行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於負利率企業債的發行利率一般高於當期國債利率或銀行存款。

最後

國家實行負利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從上述的一些國家實行的情況了來看,實際效果並不明顯。負利率意味著經濟處在低迷期,負利率政策實施之後,曾經被判斷為是緩解通縮和經濟增長壓力的應急之策。當時,從現在來看, 負利率政策顯然不是一時的應急之策了。在全球降息週期重啟的當下,扭轉負利率的可能性比較低。

對於老百姓而言,銀行降息就意味著把錢存到銀行每年拿到的利息會越來越少,這樣就導致大家都不愛把錢存銀行裡。從現金配置資產的角度,存款只是其中一部分,在這樣的大週期降息環境下,可以適當配置其它大類資產。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豬爸爸看股市,專注投教,歡迎各位轉發、評論、點贊。

豬爸爸看股市


一般而言,我們通常所說的負利率分為4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央行的基準利率或者政策利率為負,這種情況相當於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向中央銀行進行存款或者貸款的時候利率是負的,這種情況在很多經濟限於停滯的國家,比如歐元區和日本,都正在實行,為的是從銀行系統中擠出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第二種情況是存貸款利率為負,也就是個人存在銀行裡的存款是負利率,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目前只有非常少的國家正在實行,最近瑞銀和瑞信剛剛開始執行,不過也是針對較大數額存款執行。這種情況是在負基準利率實行較長時間之後,銀行的利潤被擠壓到一定程度,就會轉嫁存貸款利率向個人儲戶。這也是負基準利率傳導的一種方式,為的就是讓富人拿出銀行裡的存款進行投資,讓經濟重新流動起來。

第3種是國債收益率為負,壓低了長端利率,一般出現在投資環境非常不好的國家,比如現在的歐元區,或者是央行長期的政策壓制了長端利率。

第4種是實際利率為負,這種情況現在經濟增長比較旺盛,通貨膨脹高漲的國家,通貨膨脹過高以至於利率被通脹吞噬。我國之前短暫的處於這種情況,但很快就修正了。

首選要知道的是:利率不僅僅是銀行吸引儲戶投資的手段,它還是政府手上的一種重要的經濟調控手段,它與銀行準備金等等統一被稱為金融手段,政府正是通過這些手段進行宏觀經濟調控。

當經濟發展很好,發展速度很快時,往往後期因為經濟過熱從而帶來通貨膨脹,這時政府就通過提高利率吸引資金迴流,減少流通的貨幣,為經濟降溫,減少未來通貨膨脹的風險;

當經濟發展差時,政府就會降低利率,一方面讓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提高購買力,另一方面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益。事實上有些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長期經濟增長乏力,低利率、零利率甚至負利率都是有的,這個依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而定。

我國長期處於經濟高發展狀態,利率也較高,說起零利率都已經很奇怪了,更不要說負利率。但這在世界範圍內,是客觀存在的。



競猜足球理財


為什麼有的國家要實行負利率?這個問題實際上並不難結局,首先我們要知道哪些情況叫做負利率,而後才能看出為什麼實行負利率……

存錢還不給利息,這通常說明存款利息為負,比如我們的存款利率為負的時候,我們還得付錢給銀行,如存入10萬,銀行的利率為-0.25%,那就意味著一年以後你這10萬存款就成了9.975萬,本金反而變少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情況屬於負利率。

比方說央行的基準利率為負,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事實上這大概率代表著國家經濟陷入停滯狀態,貨幣政策以這種形式來刺激人們消費,一起到刺激經濟的增長。

再比如當國債收益率為負的時候,往往就意味著投資者不看好該國經濟的同時,該國經濟必然是衰退了,就如同近幾個月以來的美國國債收益率倒掛的情況,這通常意味著投資者不看好美國未來,但距離國債收益率為負還早的很。

事實上用一句最簡單的話說,國家實行負利率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經濟出現問題,如果僅僅靠著市場的自我調節很難,政策推升可以使經濟復甦的時間加快……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國家的負利率政策,比較常見的是歐元區的一些國家以及日本。

在這些國家向銀行存錢,不僅不給利息,還會收取各種保管費,甚至通過負利率來減少你在銀行的存款金額。

不過相對而言,日本存款利率是1/10000,只是從2016年2月16日開始日本央行對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實施負0.1%的利率。

實施負利率比較徹底的是歐洲央行,9月12日歐洲央行宣佈降息下調存款利率10個基點至-0.5%。

這些地區實行負利率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發展停滯,央行想通過負利率推動貨幣購買力和投資向實體經濟。

有人會想,既然存到銀行的錢會越來越減少,我們把錢取出來自己保管現金多好?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能享受到銀行服務的便利性了。而且自己保管資金安全嗎?

大家都知道,原先我們中國最早的“銀行”,實際上是票號。票號最初的作用是通存通兌,存錢不僅不會給你利息,還會收你手續費。

存錢憑什麼給利息呢?主要是銀行為了吸引存款而開出的一些優惠條件。銀行通過發放貸款,賺取利差獲得收益。可是,當社會沒有利差可以賺的時候,情況就很尷尬了。

比如今年8月份,丹麥第三大銀行日德蘭銀行已經開始向借貸者提供年利率為-0.5%的十年期貸款。把錢放貸出去,還的錢還不如本金多。即使是這樣,也很少有人願意去貸款。因為貸款要提供抵押,同時自己還要保障能夠還上錢,風險都需要個人承擔。所以,大家還是興趣缺缺。

如果銀行的貸款利率都是負的,自然存款利息也會變成負的。銀行又不是福利機構,也創造不了財富,不可能自己虧本的。

不過並不代表負利率大家也會虧本。比如說,當通貨膨脹是負值時,也就是通貨緊縮時,貨幣的購買力還是可以不斷增值的。

同樣的道理,即使我們存款有利息,如果社會的通貨膨脹比較高的話,一樣也是名義正利率,實際負利率。比如2011年我們的CPI增長率是5.4%,2008年是5.9%,不僅超過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甚至超過了5年期存款利率,這也是負利率了。

所以說,負利率實際上也很複雜,有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然而,最悲傷的是央行實施負利率了,人們通貨緊縮預期反而加劇,人們繼續向銀行大量存錢,依然沒有人向銀行借錢,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