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小男孩,在幼兒園喜歡跑去老師那裡,有時不說話就動動老師,感覺老師嫌棄,怎麼辦?

xuangirl


個人感覺這是好事呀!孩子喜歡老師,同時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希望獲得老師的關注。只是方式可能影響到了老師的正常工作。作出以下建議:

1. 孩子喜歡老師的原因

和孩子聊聊,為什麼孩子喜歡跑老師那裡去,他喜歡老師什麼地方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不會是我們大人想象的那麼簡單,但可能是非常細節的問題,孩子總會在意細節,觀察到大人觀察不到的地方。

所獲得的答案可能會讓你對孩子的瞭解更深一層。而以此為方向,咱們就可以知道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孩子喜歡怎麼樣的人。

2. 一個人所喜歡的,要麼是讓他嚮往的,要麼是他所缺的。

根據所得的答案,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如果是嚮往的類型,那麼咱們可以加以培養,這就是孩子的興趣點,順勢而為總比逆流而上更容易些。

如果是孩子所缺的,那麼我們就要給孩子彌補上了。對親子關係的增進很有好處。

3. 孩子缺乏表達方式

這是需要留意的,孩子在用“不說話就動動老師”的方式,向老師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喜愛,尋找自己在老師心裡、在班級裡面的定位。

咱們可以教會孩子怎麼向老師表達,但是要具體點,先否定後陳述的方式。

先告訴孩子,這樣做對老師的影響,孩子自己也肯定不希望老師不喜歡他,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別人可能帶來了麻煩;

告訴孩子可以怎麼樣做,例如可以指導孩子,用幫老師忙的方式,幫幫老師派發一下餐具、課本。實在不知道怎麼樣做,乖乖的聽老師講課,學習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就是對老師的幫助。

既能真正的讓老師喜歡孩子,也能讓孩子正確的向老師表達喜愛。


淅爸育兒記


我家孩子就特別喜歡抱老師,總是跑過去一下抱住老師,老師和我委婉地說過幾次,我問寶貝原因,孩子告訴我,因為他很喜歡老師,所以就想抱住老師。我告訴孩子“你喜歡老師,老師也很開心,但是不一定要用抱的方式,老師正在做事情或者正在走路,你抱住老師,老師就沒有辦法工作了,而且有的小朋友會學你的樣子,大家都去抱老師,老師就容易被壓倒,其他小朋友也會跌倒,這樣就很危險了。喜歡可以有很多種表達方式,你可以直接和老師說你喜歡她,也可以幫助老師做事情,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吃飯,都是喜歡老師的表現。“

4歲的孩子喜歡動動老師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表現

1、他很喜歡老師

他喜歡但是不知道應該如何表達。4歲的孩子用他自己的表達方式,在面對喜歡的人的時候,他只能想到簡單的肢體接觸,摸一下,碰一下等等。他不懂得還有其他的什麼表達方式,所以家長可以給孩子做正確的引導,告訴孩子喜歡不一定非要有肢體接觸。

2、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

孩子內心是渴望成為老師的關注點,但是他不知道應該如何做,甚至他會用一些誇張的方式引起注意。所以分寸感就掌握的不好。

所以,家長其實不用著急,首先呢,你要問孩子為什麼還是喜歡去動老師,是因為喜歡老師嗎?還是因為希望老師多看一看自己,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告訴孩子,引起老師的關注,或者表達喜歡的方式有很多。

你可以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做遊戲,幫助老師做事情,或者是你可以直接告訴老師。對一個人表達喜歡有很多種方法,人和人之間不是一定要進行肢體接觸才能表達喜歡的,。

同時也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告訴老師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原因,然後讓老師注意在孩子下次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也給予一定的引導。


神奇麻麻木小暖


一、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好奇、好問、好動,渴望通過自己的探索來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



二、為孩子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孩子在一個寬鬆愉悅的環境中可以不時地受到啟迪,並逐步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習慣。

三、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開闊眼界,提高學習興趣。孩子通過參加各種活動開闊了眼界,豐富了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習興趣 。



四、發展孩子多方面的興趣。父母要做有心人,為孩子提供一些條件,準備一些簡單的器具,多給孩子講講自己的見聞,多與孩子一起玩,孩子多種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培養起來。

孩子在大的環境下成長需要不斷的進步與挑戰,我相信作為人民的教師,是不會嫌棄祖國的花朵的。


陪伴石頭的媽媽


你的孩子不懼權威,能和老師這麼好感情鏈接,某種程度上也是好事。但孩子也需認知界限和規則才對。

1.請告訴孩子“身體界限”

孩子喜歡動老師的身體,可能孩子對“身體界限”這塊不是太明顯。

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同時告訴他“身體界限”的規則,別人的身體不能隨意動,除非別人同意,才可以擁抱別人來表達情感。

和孩子說:“若有人動你的身體,而你不舒服或不樂意,你也有權利拒絕;若你不拒絕,對方可能不知道你不喜歡別人動你身體,同時也要換位感受下,若你不想讓別人動你身體,別人一直動你身體,是不是你也可不舒服?”最好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

2.請讓孩子認知“情緒與感受”

能理清情緒和感受的孩子,一般不會惹到老師煩,還沒有感受到老師不舒服了。

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情緒時,父母及時告訴孩子當下情緒的名稱,當下情緒的感受。情緒的名稱家長也需要多積累才能及時調用。

我家貼一張正面管教情緒臉譜,小傢伙時不時會跑去臉譜前感受下當下的情緒:平靜,興奮,難過,吃驚,自豪,懷疑,難過,無助,疲憊,拒絕,自信,害怕,堅決,無聊,厭惡,生氣,受傷害,好玩,嫉妒,慚愧,難過,惱怒,絕望,鍾情,不知所措,遲疑,憤怒,解脫,孤獨,平和,沮喪,憧憬,暴躁,內疚,擔憂。通過這些情緒名稱的認知和感受,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就是豐富。

願多我們都能認可,允許接納自己的情緒和自己與他人友好相處。

3.請告訴孩子“遵守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很想和老師鏈接,這是好事,同時告訴孩子不能打擾老師的工作,老師在給全班小朋友講課就是老師的工作,老師工作時不喜歡被打擾,所以,我們要尊重老師,也尊重上課的規則,待在你的座位上。若想和老師擁抱,可以徵得老師的同意,並下課時候或放學時找老師擁抱。

4.和老師溝通“拒絕孩子動你身體”

若孩子動老師身體已經讓老師感到厭煩,老師可以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拒絕孩子動她身體,同時也提醒孩子遵守課堂規則。

孩子和老師都需要有身體界限,同時老師也要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希望孩子動老師的身體,同時讓孩子遵守規則。

PS:1)作者在頭條號“二胎之家”專欄中所分享文章均為原創,歡迎交流。2)文章中圖片均來自網絡,感謝創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二胎之家


那你要先和寶寶進行溝通,寶寶喜歡老師說明這個老師有讓他覺得舒服的地方,這很好啊,然後告訴他老師一次要管理那麼多的小朋友可能不會每次都回應他,希望他能夠理解不要傷心,就像爸爸媽媽也不是每次都會耐心的回應孩子一樣啊,可是爸爸媽媽一樣愛寶寶,老師也是一樣的。別看孩子小隻要大人認真的和他溝通對話他會明白,而且這個時候我們要讓孩子保有這種愛心,而不是給孩子灌輸一種老師嫌棄你,你也嫌棄她的思想,我們不能用她人的錯誤來懲罰孩子。

其次,就要和老師好好溝通了,孩子還小他是根據周圍的環境來確立認知的,希望老師能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孩子善意的回應。而且家長應該是在理解老師的基礎上去和老師進行溝通,而不是帶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的心態去溝通,首選你要明確你要做的事就是讓孩子的這種愛心能夠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保持下去,家長帶一個兩個孩子就覺得累的不行,何況幼兒園裡那麼多的孩子需要老師去看管,我想就算是再喜歡孩子也會有精神疲憊的時候,你可以先跟老師說她辛苦了,然後在說孩子的問題,我想這樣的情況下溝通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當然,如果遇到那種不懂事的老師,還是放棄溝通吧,因為你說的再多她也只會想著她自己的。)


觀影觀世界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班也有班規。可能小孩子的行為擾亂了班級的紀律,老師不喜歡。因為一個小孩子離開位置其它小朋友馬上也會跟風離開座位的,經常這樣老師很難管理的。家長應告訴孩子要舉手報告老師同意方可離開位置,有什麼想和老師說的要大膽說出來,老師不是嫌棄你,而是老師要照顧一個班的小朋友有時候沒空理你。同時要和老師溝通小朋友在園的情況。讓老師有空多和他親近交流,老師會比較關注他一點。這樣小孩子的心裡慢慢會撫平,他會覺得老師也很愛他的。


牽著金牛去旅行


帶我侄女去便利店買東西,她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高興的叫,老師,老師,那個女孩扭頭看了一下她,沒有理,她又叫了兩聲,那個女孩就當沒聽見還是沒 理她,我就問她,你認識嗎,她說認識呀,這是我的舞蹈老師,當時我心裡想,就這素質還當老師呢,怎麼為人師表的


元寶92601266


孩子這麼黏人是在家裡得到的關愛不夠嗎?作為父母平時多與孩子交流、多關心孩子衣食住行、多和孩子玩耍、有時間多陪陪孩子!

不要因為他們的行為太幼稚不願意一起玩耍,也不要因為工作太累太忙忽略了他們的喜好。

在陪伴孩子的同時就可以順便輕言細語的教會孩子在幼兒園裡那些事情是可以做到、那些是不能做的。(注意⚠️教孩子在幼兒園如何與人相處也是聊天的手段之一,不是和孩子交流的目的)

最後,如果只是因為孩子特別喜歡幼兒園其中某一位老師,就可以不必太在意了,讓孩子自己去處理,家長定期從這位老師處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就可以了。


稻子的人物白描


與老師溝通,表達孩子的行為已經對孩子的喜歡。問老師辦法,以及引導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