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毛主席的詩詞《念奴嬌·鳥兒問答》?

柳侍墨


毛主席的《念奴嬌·鳥兒問答》,是一首非常特別的詞,特別是詞中用了“不須放屁”這樣的用語,對於講究文詞典雅的詞這種文體來說,是非常大膽的突破。全詞如下:

念奴嬌·鳥兒問答

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揹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毛主席的這首詞,寫於1965年,是一首政治寓言詞,借用鯤鵬和雀兒的對話、形式,藝術地概括了當代馬克思主義者和當時的蘇聯現代修正主義者的大論戰。

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

此詞化用《莊子·逍遙遊》中鯤化鵬的典故,以鯤鵬象徵著馬克思主義者博大、高遠、無畏。鯤鵬展翅高翔,直上九萬里高空,上下翻飛盤旋扶搖。扶搖羊角都是旋風的名稱。

揹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鯤鵬從高空往下看,人間大小城郭,處處炮火連天,戰爭連連,嚇倒了蓬蒿間的麻雀。怎麼了得呀,哎喲我要飛開。

毛主席寫此詞時,世界在當時正處於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之中,毛主席認為這是世界人民在爭解放、爭自由的戰爭,前後共發表了六個支持世界革命人民正義鬥爭的聲明。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

鯤鵬問,你要飛去哪呢?麻雀答道:我要飛去仙山瓊閣,難道你沒看到我們簽訂了三家條約嗎?

三家條約指1963年7月至8月蘇聯與美、英兩國在莫斯科簽訂了《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試驗條約》。

毛主席以戲謔的筆調,指出蘇聯現代修正主義者的想法是仙山瓊閣,不現實,是空想。

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

<strong>

赫魯曉夫曾將他所謂的“共產主義”總結為“需要有一盤土豆燒牛肉的好菜。”這裡毛主席繼續調侃蘇聯現代修正主義。

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最後,毛主席以痛斥之語,讓麻雀不要放屁,並放言世界將地覆天翻。

這首詞從寫法到語言,都是非常獨特的,作為一首政治寓言詩,自然沒有多少詩意,其以“放屁”入詞,可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至於這樣寫是好是壞,這是一個很難評定的問題。


謝小樓




這一提問問的好,可以說是問的正當其時!何以此說呢?我們不妨以現在的角度再來品讀一下這首詞,此時我們看這首著作,就會發現其再不僅僅是一首政治寓言詞,而且其還可堪稱一首精準【預言】詞。我們現在看那“訂了三家條約”的國家,一家樹倒猢猻散;一家日落西山;唯剩一個“強弩之末”,勉強在迴光返照中殘喘!

此提問正當時之妙還不止於此,當時詞中所指的國際“蓬間雀”是落湯了!但如今與之類似的國內【迷你版蓬間雀】還仍然再不擇手段的欲成為其祖的翻版!在此,奉勸那些準備和正在步入所謂的“天堂”者:別打【赤心無國界、科技無國界】(與赫魯曉夫的“土豆加牛肉何其神似”)的幌子!借用偉人的一句詞:“不許放屁”!

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重溫當時那段艱難歲月裡的精神大餐《念奴嬌·鳥兒問答》:

【導語】這首詞是毛澤東主席晚年根據當時國際環境所創作的頗俱精神意義,且又很有藝術特色的詞,其通過鯤鵬與蓬間雀的鮮明對白,進而使之成為了一藝術上的寓言精品。


毛澤東主席在這首詞中並不是直接的進行自我抒情,而是通過塑造兩個完全不同品階的鳥類形象,進而以象徵的藝術手法為我們展示了鯤鵬的博大、高遠、無畏以及“蓬間雀”的萎瑣、渺小、卑怯等一系列小人之態。


根據當時的那種國際環境以及背景,詞中的“蓬間雀”乃指前蘇聯修正主義領導人赫魯曉夫,而鯤鵬則自然是象徵了我們以毛澤東主席為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和廣大人民群眾。因此,我們顯而易見,這首詞就是在當時那種國際環境下的一首政治寓言詞。


【原文】:

鯤鵬(1)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2)。

揹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

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3)。

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4)。

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5)。

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6)。

(7)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註釋】:

(1)鯤鵬:參看《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注。這裡指大魚變成的大鳥,作褒義用。




(2)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念奴嬌·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tuán團)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往)南冥也。”意思都是說大鵬在向南海飛的時候,憑著旋風的力量,翻動翅膀,飛上九萬里高空。扶搖和羊角都是旋風的名稱。

(3)蓬間雀:即《莊子·逍遙遊》中的“斥鴳”(同“斥鷃”)。見《七律·吊羅榮桓同志》〔斥鷃每聞欺大鳥〕注。


(4)瓊閣:瓊樓玉宇,仙人住處。

(5)訂了三家條約:指蘇、美、英三國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簽訂的《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

(6)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1964年4月訪問匈牙利時,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曾在一次演說中說,“福利共產主義”是“一盤土豆燒牛肉的好菜”。

(7)不須放屁:出自《何典》的一首《右調如夢令》作“定場詩”:“不會談天說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噴蛆,且向人前搗鬼。放屁放屁,真是豈有此理。”



這首詞作在上闋中,即一開始就直接切入“鯤鵬展翅九萬里,上下扶搖翻飛”的偉岸情景。其中化用《莊子·逍遙遊》裡所描繪的鯤鵬形象,以此借典喻今,其效果自然是進一步的加深了使其在讀者靈魂深處的印象。此舉堪稱諳熟古典,也從而成功為我們樹立了在引經據典上能“食而化之”的典範。

緊接著我們的偉人就從中藉以鯤鵬的視角,揹負著浩瀚青天而俯視下方,只見人世間大小城郭處處炮火連天,戰爭連連,嚇得蓬蒿之中的小雀魂飛魄散……嘰嘰喳喳叫個不停:這可怎麼了得呀,哎喲!我要趕緊飛向高天。

接下來的下闋則是以開頭的第一句承接“蓬間雀”的情況而進行發問:雀兒你這欲飛往何處?此時,作品裡面的最精彩讀白就此自然而然的進行鋪展開來,並且其在整個下半闋裡都是以“鯤鵬”和“蓬間雀”的對白形式而進行貫穿始終。

在其對白中,先是“蓬間雀”回答道:我是要飛往瓊樓玉宇,和那裡的仙人們一同起居。又緊接著恬不知恥地繼續往下說道,你不知道嗎?去年秋天明月當空,我們還訂了三家條約。其之所以提及此“條約”,自然就是為了顯示其“條約”的本質裡,已經霸凌的剝奪了其他國家為抗拒他們的核訛詐而進行核試驗的權力,以便進而永遠維護他們核大國的核壟斷地位。




而我們的偉人接下來卻是以戲謔的姿態進行筆鋒一轉,“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以此對赫魯曉夫給予了極具辛辣意味的一語凌厲的諷刺。

因為赫魯曉夫曾於1964年4月1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電機廠演說時,將他所謂的“共產主義”總結為“需要有一盤土豆燒牛肉的好菜。”這種“土豆燒牛肉”式的所謂共產主義,後來就在我們全國範圍內成了一種“蘇修”代名詞,從而也成了我們國人諷刺“蘇修”的口頭禪。


至於在即將結束中的那句“不須放屁”,自然是少不了眾說紛紜;一些人認為是非常之妙,而也有一些個人又認為不雅。反正不管別人怎麼認為,我是認為這一句用得超級妙。

【一是】此句“不須放屁”完全是以雷霆萬鈞之力,給予了“蘇修”以及“三家條約”的簽訂者當頭棒喝和不屑!

【二是】“放屁”屬於臭人的。所以不論是“土豆加牛肉”也好,以及他們的“三家條約”也罷,那都是噁心人的,不值得人們尊重!

【三是】“放屁”屬於說大話的代名詞,我們中國人民對他們那一套是嚴重的不屑。用我們偉人的一句話說:一切帝國主義皆是紙老虎!因為,我們是正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鯤鵬,誓要要把這不公平的天地來它一個天翻地覆!


進賢學雅


這首詞毛澤東主席創作1965年秋創作的,要想理解透毛主席寫這首詞的用意,就要從1965年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說起。

1965年,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極為複雜,為了應對蘇、美對中國的軍事威脅,中央制定了"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提出了全黨抓軍事,實行全民皆兵的號召。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毛主席創作了這首《念奴嬌·鳥兒問答》,通過詞中大鵬鳥和蓬間雀的問答,批判了蘇聯總統赫魯曉夫被美帝國主義嚇破了膽,被原子彈核訛詐嚇破了膽,被戰爭嚇破了膽,也明確指出了蘇聯在世界革命戰爭以及和平問題上的投機主義,毛主席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大家都知道毛澤東主席是近現代最出名的古體詩詩人,平生寫了數百首詩詞,唯獨這一首詞,無論是主題,還是題材,都是獨具特色的。這首詞詼諧幽默,又莊重辛辣,除了借用莊子《逍遙遊》中鯤鵬和斥鸚的寓言,還作了創造性的發揮,賦予了這個典故更深層的意義。

特別是“不須放屁”這句詞,聽著是極為痛快。他曾經給自己的身邊人講故事時說過這首詞,關於“不須放屁“,毛主席解釋的也是十分幽默,他說:“活人哪個不放屁,屁,人之氣也,五穀雜糧之氣也。放屁者洋洋得意,聞屁者垂頭喪氣。”這個詞能由不雅演變成大雅,則顯現出毛澤東主席的影響力,成了“一句頂一萬句”的名言。

作為一個在國際鬥爭中有著崇高威望和巨大影響力的政治家和戰略家,毛主席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天會真正和平,所以他無論是對鬼神,還是對蘇修美帝,都不曾害怕過。毛主席說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有人鬥其樂無窮。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有爭鬥的地方就是江湖,這些也許就是毛主席在《念奴嬌·鳥兒問答》中幻化出大鵬鳥和蓬間雀兩種不同形象的思想淵源吧。


清悠初見


毛主席的詞《念奴嬌. 鳥兒問答》創作於1965年,“嘻笑怒罵,皆成文章”是這首詞最為顯著的藝術特徵,統篇以寓言作詞、問答成章也是難得一見的藝術形式。理解這首詞需要從創作背景、詞作內容、藝術手法等方面綜合來賞析。




創作背景

修正主義導致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咄咄逼人。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赫魯曉夫修正主義使中蘇關係開始惡化並逐步走向對立、衝突。1960年,蘇聯撤回援華專家,撕毀經濟合同。1964年3月31日毛主席發表《無產階級革命和赫魯曉夫修正主義》——第一次指名道姓地批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1964年10月16日,蘇共中央全體會議和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發表公報,宣佈解除赫魯曉夫的領導職務,由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分別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1964年11月7日,在蘇聯政府舉行的國宴上,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對賀龍說“不要在政治上耍魔術,不要讓任何的毛、任何的赫魯曉夫再妨礙我們”“我們現在已經把赫魯曉夫搞掉了,你們也應該仿效我們的榜樣,把毛澤東也搞下臺去,這樣我們就能和好”,意味蘇聯將繼續修正主義路線,引起中共代表團強烈抗議和中共中央強烈不滿;

世界多極化,霸權主義受到挑戰。

1961年美國介入越南戰爭;1962年,中印戰爭和古巴導彈危機相繼爆發;1963年,為了扼殺我國核武器的研製,蘇美英在莫斯科簽訂《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第三世界國家民主革命如火如荼,世界處於大動盪、大分化、大改組之中,從1963年到1965年,毛澤東主席前後發表了六個支持世界民主革命的聲明。


國內經濟困難,鬥爭蘇修,核彈試爆。

蘇聯修正主義背信棄義撕毀經濟合同,逼迫償還債務,加上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和“大躍進”的錯誤,使我國一度陷入經濟困難和大饑荒。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的經濟封鎖和蘇聯的背叛,以及蘇美英聯手扼制我國軍事發展的嚴峻局勢,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難奮鬥的優良作風和革命大無畏精神,堅定必勝信心,掀起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潮,並堅持和蘇聯修正主義做堅決的鬥爭。1964年,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我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原子彈研製,併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震驚世界,一舉粉碎了蘇美英妄圖扼殺我國核彈研製和圍困阻撓我國發展壯大的陰謀,從此,我國揚眉吐氣成為少數擁核國家之一,大大提高了國際地位。1965年我國政府提前還清蘇聯所有債務。

在這種形勢下,毛主席以鯤鵬和麻雀為喻寫下了批判蘇聯修正主義的著名的《念奴嬌. 鳥兒問答》,意在展示對蘇聯修正主義的鄙視和不屑,鼓舞全國人民的昂揚鬥志,堅定社會主義事業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詞意理解

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

揹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


此句出自《莊子·逍遙遊》:“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大意是說大鵬起飛憑著旋風的力量,飛上九萬里高空,再往下一看,小小寰球人間城郭都在視線掌握之中。扶搖和羊角都是旋風的別稱。在這裡毛主席變被動為主動,將鯤鵬被旋風吹動而上雲霄,變為鯤鵬翻動雲翼生成旋風一般的力量直衝九天,比喻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事業氣勢磅礴、力量巨大、前景廣闊、蒸蒸日上。這一變客為主用法的藝術性不禁令人叫絕,一個微小改動便把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奮發圖強、拼搏進取的精神展示得既形象又生動,把居高臨下藐視寰球的胸懷和氣魄襯托得更加令人敬畏和折服。


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

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毛主席在詩中以鯤鵬的化身站在九天之上俯視地球,世界又是什麼樣子呢?美英西方集團霸權之下,到處硝煙瀰漫,炮火連天,彈痕遍地,滿目瘡痍,被殖民的國家紛紛起來抗擊侵略者,爭取獨立自主;被壓迫的人民發出最後的吼聲,拿起刀槍爭取自由民主,我們中國不但利用各種國際場合大力聲援,而且以各種有效形式全力援助世界各地的民主革命運動。而一向以大國強國、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修正主義者又在哪裡呢?原來這隻小小的雀兒躲在了枯蓬敗草之中,他被連天的炮火驚到了,也被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進步嚇倒了。它瑟瑟發抖、驚慌失措地叫嚷著,不得了了,不得了了,中國日益強大已經俯視世界了,第三世界國家都紛紛投靠了中國,美國霸權的觸角也已經伸向全球各個角落,這還了得?不行!我要當世界霸主,這個世界屬於我雀兒的,我一定要飛上天去把你這鯤鵬拉下來!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


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

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


這幾句,是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表現蘇聯修正主義妄自尊大的霸權野心,以及和英美沆瀣一氣阻止中國崛起的痴心妄想。“三家條約”就是蘇美英《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是引用和諷刺赫魯曉夫1964年4月訪問匈牙利時,曾在一次演說中說“福利共產主義”是“一盤土豆燒牛肉的好菜”。大概意思是說,看到雀兒蠢蠢欲動,鯤鵬用輕蔑的口吻問道:喲!你這是想要去哪裡呀?雀兒大言不慚而又心虛地說:哦,我,我要飛去蓬萊仙閣,佔據仙主之位,統治人間,你不要跟我爭,我有撐腰的,你沒看到嗎?前年秋天我就已和豺狼簽訂了盟約,而且我這裡有很多很好吃很有營養的食物一一土豆燒牛肉,足夠豢養豺狼虎豹的,你鯤鵬還是識趣點好,乖乖地下來順從我雀兒吧!

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以前曾看到有人對毛主席這句“不須放屁”頗有微詞,認為太粗俗,有傷大雅。其實,這正是毛主席對詩詞藝術的大膽開拓,用在這首詞裡反倒突出了點睛之筆,一是塑造了修辭風格的整體性,這首詞通篇使用口語化用詞,通俗詼諧,亦笑亦罵亦諷刺,結尾處使用“不須放屁”形成上下呼應,互為渲染。二是用張口就罵的形式,更加突出對蘇聯修正主義劣行的憤慨和蔑視,以及對蘇聯所謂“福利共產主義”的不屑一顧。三是為最後一句,也就是“試看天翻地覆”做了巧妙鋪墊,反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強大氣勢和我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你別吹牛皮、放臭屁了,你們聯合起來卡我們怎麼樣?我們照樣將原子彈研製試爆成功!你們有核武器又怎麼了?還怕你不成?你們的核武器響起來不過如放屁一般,不信試試我們的原子彈,非把你們轟炸個天翻地覆慨爾慷!





詞作賞析

毛主席將全世界所震驚和關注的國際大事,用寓言故事的方式、輕鬆笑罵的口吻、戲謔幽默的藝術和極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表現出來,以兩隻不同的鳥兒的一問一答,把大雅藝術之美以通俗的話語送進每一位中國人心中,既便是目不識丁的平民聽了,也能深切地感受到毛主席詩詞藝術的感染力,令人倍受鼓舞、信心倍增,令人會心一笑、痛快解氣。

通過鯤鵬與蓬間雀的對比,形象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高大博遠、光明正大,蘇聯修正主義的渺小淺薄、陰暗卑劣。

在這首詞裡,通篇都能感受到毛主席的樂觀主義精神,面對國內一時的經濟困難,他迎難而上,知難而進,充滿信心;面對風雲變幻、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他冷靜睿智、輕鬆應對,談笑風生;面對昔日老大哥蘇聯的背叛和帶來的災難性的打擊,他除了憤慨,更多的是無畏無懼、針鋒相對、迎頭還擊,更多的是自尊、自強、自立和自信,充分體現了毛主席的博大胸懷、高瞻遠矚和雄偉大略。


今譚


在當下,重讀這首詩,感觸頗深。遙想當年,國家尚屬貧困。毛主席敢於頂住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的巨大壓力,敢於藐視西方列強,是何等的氣魄。就像伊美博弈的伊朗一方現在所處情況,黑雲壓城城欲摧。而作者視這一切如同放屁。而且真的如同他老人家所言,蘇聯散了,美帝衰了,我們如旭日東昇,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